/ H! P+ o O1 I9 h$ T5 N 良能,良德,良删3公在明代应是汉族,现而今他们的后代分属多少个民族,就我所知有:汉族,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布依族。+ l+ j, a! Q- U( }& w+ K X5 c$ J3 e 新晃县档案局长说“杨、吴、姚诸姓成为新晃侗族的主体是民族的融合”——此话好听好说,我只信一丁点,不全信。由3公后代的多民族现象,不由问:民族认定的标准是怎么回事? 1 f N9 p3 D0 a C) u z, o- A2 D
我上传的灵源谱是从三公群里下载的,应是建钢宗亲提供的吧。由于对家谱的研究才刚起步,所以在站内发帖较多带疑问请宗亲们帮解答的问题,敬请谅解。- m; m% a& t- j
但我对姚氏的民族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3 ?/ f1 Y9 N' _ 新晃姚氏确切说有永隆公派和三公派,据了解他们不但是江西迁入的堂兄弟,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汉族,因与当地的民族的融合发展成其他民族,我认为这是历史的客观原因造成,不应有“有趣而可笑”的论调。如果没有民族融合,就没有羌族融入的南安姚的出现,也没有其他少数民族改姓姚,姚氏也不会发展壮大。我们不应只为异姓、异族的融入而津津乐道,也不应为姚氏后裔被其他民族融化而另眼相待,因为他们到哪个地方始终没有改变“姚”姓,不忘自己是舜帝的子孙和肩负弘扬舜帝“贤德”的责任,而应尊重他们在民族交融地区繁衍壮大、奋斗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