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7-29 16:22 编辑 : h/ P5 e# R f* `) h5 q" p6 J- u
! n% p' }! \' a* k8 F1 ^- c
回复 12# pszyyao - O* Y! ^- i B7 Q$ G: d, ?3 ]
7 n P/ T3 N* r( Z! a+ L/ ^# `$ U! D" G, f. ?
1、所谓桐西,从字面看,应当就是指桐城西部,但我们铜陵与桐城相距不远,一般似乎不常听人们这样说起过,我以为很有可能是那时用以区分宗族支派的,如“麻城姚”“桐西姚”等。7 D, ^3 `" F9 @4 N6 d6 a6 j
2、我与桐城姚联系基本没有,有关这些地方的宗族了解也就很有限了。
) k2 W9 ^& c% x! }0 W- C3、关于我族始祖姚衮,您曾予以关注和研究的,请参看姚网下列页面第26、28——31楼、34楼: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2252&rpid=70328&ordertype=0&page=3#pid70328pid70328
$ s& d/ n' w0 G" L4 r6 k( w, n) t' C4、嘉靖癸未(姚姓)状元,查网得知,即是姚涞。请阅页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abef9010008z5.html(约在第50位)。# ~7 w$ ^- c* |% @. f7 K& u' k, d
5、关于“英烈王姚显”,《明史》(卷164)倒是有记载:“咸阳姚显以乡举入国学,亦上言:“曩者修治大兴隆寺,穷极壮丽,又奉僧杨某为上师,仪从侔王者。食膏粱,被组绣,藐万乘若弟子。今上皇被留贼庭,乞令前赴瓦剌,化谕也先。诚能奉驾南还,庶见护国之力。不然,佛不足信彰彰矣。”当景泰时,廷臣谏事佛者甚众,帝卒不能从。而中官兴安最用事,佞佛甚于振。请帝建大隆福寺,严壮与兴隆并。四年三月,寺成,帝克期临幸。河东盐运判官济宁杨浩切谏,乃止。显后为齐东知县,移武城,公廉刚正。用巡抚翁世资荐,擢太仆丞。” 但没提到“英烈王”字眼,不知是不是这个姚显。从生活的时代看,是明代的。另:我七修宗谱上有姚显的像赞,我曾发在姚网上: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9036&page=1此页,确是实实在在地称为“英烈王姚显”。7 U7 x% U* g6 E1 |, |7 V- r6 X) }
谨此作答,草率不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