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寒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广德姚绍祺发来的家谱(照片)——姚崇支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2-10 17:40:2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拜托大家了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23:54:02 | 只看该作者
绍祺宗亲刚刚知道有姚网。他很热心宗亲事业,愿意为姚姓的发展作出贡献,9 S6 f$ z1 a- Y, S. I; F  `8 v
更渴望与宗亲当面交流,7 m; m; C2 p, O  }) n* G7 j
如果有姚姓会议举行,
. a5 Y+ g4 F6 C: l: q+ Q' p4 Q他准备带家谱参加,7 {2 K, e( ?3 w
与同宗共同享受本家相会的欢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2-11 20:27:54 | 只看该作者
好珍贵的家谱,珍贵的文史资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2-11 23:50:42 | 只看该作者
寻支仲共后裔允字辈姚宝泰、姚宝善、姚宝林、姚宝宽、姚宝园五位族人近亲暨锡字辈长辈与绍字辈兄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2-11 23:55:06 | 只看该作者
姚绍祺寻允字辈姚宝泰、姚宝善、姚宝林、姚宝宽、姚宝园五位爷爷辈族人后裔暨锡字辈长辈、绍字辈兄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2-12 13:19:4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很珍贵的。只是不知这份谱是什么年代的,如何流传下来的。如果能够知道,恐怕价值会更大。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发表于 2012-2-12 13: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姚安居
" ]* E* `4 C9 M9 v6 g. U! z4 L2 x5 u+ o* V) e( o  `9 J+ m
9 s; d" d/ H( A& z8 ~4 F& t
又见安居老!:lol
. A! ?4 L5 _9 `" F4 M5 Z! R; B

, \8 c- r  a2 u. N; V% E( [好久未见,甚是想念!:handshake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2-12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前些年,父亲姚锡源回老家带回的线装本,注明乃先人光绪十八年录于神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2-13 14:14:37 | 只看该作者
寒松宗亲说,你村有长字派,我爷爷也是长字,不知道是否有联系。我父亲带志字,但不知道是不是字派。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0#
发表于 2012-2-13 22:0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2-14 16:18 编辑 $ c: ^, M3 @. b" b1 [
5 H8 \7 d% e8 [" h  \5 ?6 J

姚氏源流族谱叙


5 _4 b/ N4 v" w
2 u" @' O  `- d! B9 z      族之有谱,所以纪一姓之苗裔,正万世之昭穆,使为子孙者皆藉此之兴,起其孝悌之心,敦其和睦之行,而不至相视如途人。然此谱之修,所以有关于氏族也,甚重矣。吾氏之源系出舜帝,仲子曰,姚墟后子孙因以为氏焉。此望吴兴。曰锦公,仕周成王,功授行军司马;曰熙公,康王时官至西安郡守;曰英公,为著作郎;曰敬公,孝王时授散骑都尉;曰庆公,度支员外;曰全公,仕秦?封长沙侯;曰襄(衮)公,仕汉武帝时以功为龙骧将军;曰参公,为都督建安南齐;曰察公,官至秘书。曰思廉公,仕唐登瀛洲大学士,孙曰元崇公,字元之,历拜兵部尚书,开元元年讳“崇”。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左右仆射;兼紫微省、黄门省侍中,为监,特拜左丞相,封镇国公,加封梁国公,谥“文南”,镇国夫人加封梁国夫人;郭氏父曰天德公,追封魏国公,母徐氏追封魏国夫人;祖曰大学士思廉公,追封燕国公,祖母太夫人铙(镜)氏追封燕国夫人;公子三人:长曰彝公,为谏议大夫;仲曰奕公,授别驾;季曰异公,荫为迪功郎;曰瑞公**时为谏议大夫。朱全忠迁帝于洛阳,公曰:“难将作矣!”致归不仕。纂修源流家谱。曰安世公,官至枢密院使,复修世谱。吾氏舜帝至今三千四百六十有四年,衣冠绵联,诗礼相继。夫源深则流远,本盛则末蕃。然非祖宗积累之厚,曷致是耶?不有祖宗启之于前,则何以植其本;不有子孙承之于后,则何以衍其泽?吾氏之先积善行义,以敷佑如此,又有善继善述以笃念先世,又在我后人同志者云云……$ F+ y" a* D" L9 b* T  {

) y1 K6 q% B4 S, G" ~: |  Z- _      又一版本的《源流叙》,证实了我先前的推测:越往“源头”越多分歧:这一段里,有不少新的资料,也有一些舛误:汉武帝时因功封龙骧将军的必是我支一世姚衮而非姚襄。其次,直接把姚崇说成是姚思廉之孙似也与史不符。后文也有一些明显的错处。钟尧宗亲慧眼,必能指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7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