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议《姚僧垣以下五代世系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1#
发表于 2012-1-2 10:05:29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沙河系姚姓宗谱正文(一)  2 d: d+ s" E" ^' \* H

& \5 }/ h$ ^. L9 V
5 G/ T- ^, O0 S; n; W: ], Q4 ^$ }

) Z; ?! E+ D/ Y% B& M
2 X; ?, |' Z5 ?7 P+ _; n0 b[url=]世系图一 [/url]舜帝以前的世系图+ h) e* R5 x  Z8 [3 E9 T

3 E+ _; \2 [  t8 V6 p6 I0 n
$ V& [' ]) q- f( S7 N  e' J[url=]世系图一的说明:[/url]
9 v3 ]+ F. @8 @. M  ?* M

本图主要根据汉朝司马迁著的《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 w$ t* @" N8 ?" A! i' U

1世:少典,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有人说,少典是国名,不是人名。

2世: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其母有蛟氏,孕二十四个月而生。生而有神灵,见世能言,长而敦敏,成人聪明,具有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奇异功能。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故亦姓姬,取名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曰黄帝。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女嫘(léi)祖,生少昊、昌意、龙苗;二妃雷氏女女节,生休及清阳;三妃彤鱼氏,生辉及鼓夷;四妃嫫(mó)母,貌丑而德充,生苍林、万阳;余妃生十六子。其子得姓者十四人,共计十二姓,十二姓为:姬、酉、祁、己、滕、葴(zhēn)、任、荀、僖、姞(jí)、儇(xuān)、衣。

黄帝为我中华民族之人文始祖,在位百年,一百一十岁。八月既望,黄帝崩,葬于今陕西黄陵县城东一公里处桥山东麓。传位于少昊。$ Q# t. s5 Y9 h* ]3 H6 S/ O: H

3世:昌意,黄帝元妃之次子。

4世:高阳,即颛顼(zhuānxū),五帝之一,昌意之子。生穷蝉及熙(即鲧[gǔn])。传位于帝喾(kù)。

5世:穷蝉,颛顼长子。

6世:敬康,穷蝉之子。

7世:句望(勾芒),敬康之子。

8世:桥牛,句望之子。

9世:瞽(gǔ)叟,桥牛之子。生重华及象。

10世:重华,即舜(shùn)帝,受位于尧。生于姚墟,故姓姚。因目重瞳,故曰重华。名思,字都君。性致孝,尝躬耕以养父母。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不再争边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建都虞(yú,即后来的梁国虞城)号有虞。作五弦琴,创韶乐。曾杀鲧用禹。南巡死于苍梧,葬九嶷(yí)山,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后人又称湘君。传位于禹(yǔ)。

舜帝为姚姓之始祖,所传二十九姓。尧以娥皇、女英二女妻之,女英生商均、商密(季釐[lí])。箕伯、直柄、虞遂、伯戏皆虞后。舜帝死,她们在江湘间哭泣,泪洒竹上,从此竹上有斑点,叫湘妃竹。二女投湘水而死,为湘江水二神。后人称她们是湘妃(亦即湘夫人)。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2#
发表于 2012-1-2 10:1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2 10:30 编辑 ' V" [6 i8 R; W& g% U. G  W4 I* u

. n% t' O8 h' D6 R; `$ K4 J既然我们都为舜帝系,照此推算96世:思廉公应为舜帝88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2 10:2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T7 o9 u( o/ V( H, h
      下面是我从姚文长编《沙河系姚姓宗谱》中复制粘贴的段落,可见重庆姚中友转载的姚文长编《沙河系姚姓宗谱》中思廉公父子3人行实没有任何错误.可是这里错误确实存在,错不在姚中友,而在姚文长.% e# K7 Y/ L* N# f1 r9 d* m
内容如下:
5 G. _2 d' o# p; j2 x4 s96世:思廉,名简,察之长子。生于隋开皇五年(即公元585年)乙巳岁。瀛州修文馆大学学士,封丰城公,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公元630年)完成。生二子:憕(后改懿)、恽。) \1 d' {; l2 U( S
97世:懿(憕),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先为预章参军,后任巂州都督。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丙子岁。生四子:崇、敬、班、文。7 h) E( V* _" W) e% G
97世:恽,思廉之次子。生于唐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辛巳岁。公为丰城令。生子弘庆。
5 V; }+ u# w; h+ Y) `/ a1 P5 N# m7 [: y     下面是平远三修族谱关于思廉公父子世系行实录贴图:. X7 g' }; X0 Y: r
- P2 ^2 A$ h) U
     可以答复仲尧兄的提问:
/ e% A/ E8 ]& D# v     1、可见这里记载思廉公是88世。) {% h: }9 z9 p) G: H
     2、思廉公确有二子:、恽。憕没有改名为懿的记载。
: p4 k! Q# G( ~- e, ~     3、姚文长认为“懿(),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过继之说不成立。+ N6 E9 T5 g7 g( @6 P* t
     4、还有其他错误,再讨论。

签到天数: 2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14#
发表于 2012-1-2 15:52:33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2:3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3 12:44 编辑 # K/ Z* f. h' M! Y2 h# H; E' X
6 K! T1 x8 ?0 N8 g) [4 v9 }1 e
回复 1# pszyyao 9 d3 W& w" @+ q7 a8 S5 U; f, D
: l* f" O" q; {# p
" L2 V" _" a) S8 ?9 P3 \: ?
   

(续1

在莆田谱中:

察有二子:长子思廉,次子思才。此表少了次子思才。思才有子畅,越州司马。

最有一子:思聪。此表有二子:思聪,思明。多了次子思明,思明-益谦-珝-延光

思聪有一子:慎。此表有二子:慎,憺。多了次子憺,憺-无陂-无陂子。

希望“思才-畅”诸公的后代、“思明-益谦-珝-延光”诸公的后代、憺-无陂诸公的后代,看到此帖和出来讲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2:4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 M7 e" _! ?" [  j6 A/ ~1 Z5 t3 n; V

+ s5 Z5 d7 G+ D, j4 M% S+ N, j8 w* b+ U
   

(续2

在莆田谱中:恽-(次)敬节-义-昂-善道/善忠,善忠有三子:俊,傑,伟。俊,傑,伟兄弟三进士,世称“姚门三龙”,我曾发帖介绍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3:2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e7 e0 `5 ?5 d; J8 i" ^" F9 X0 |: v1 c' {. G' r# l8 Z2 m$ G1 T
      

(续3

在莆田谱中,在莆福韶溪天明公的闽粤族谱中:思廉公的孙子“珽”均写作“班”。“璹”,“珽”,“班”三字均从偏旁“王”。

为什么有“珽”和“班”之别呢?

有“思廉-憕-珽”诸公后的宗亲吗?你们的族谱如何写?是“珽”还是“班”?

姚珽公也是官,也是名人,虽然比不上是宰相的哥哥姚璹,史书上也有传。史书上用姚珽,则应以此为准。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8#
发表于 2012-1-3 14: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pszyyao 2 I7 k) b2 j2 B8 C0 l. j" Z/ k! G. D

+ ?4 ^4 O& [" O% W* l! S: p. I$ I! }8 g1 J* v0 y0 T
    在网上查史书,有的史书上也是“班”。这是输入汉字造成的错误:因为用王码五笔打不出“”字,会打的必须先打一“王”,选中,再在“插入”/“符号”/“王”旁宋体字之七画中查到“”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5:4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5 11:27 编辑   ?1 o$ O; f5 a. n" r

( @# D" u. _* L7 {回复 18# 姚维侃
" e) C6 y8 b+ ^. ~8 o+ U7 ~& Z- {8 A, G6 D* \# T
; b+ Q1 m* x( @  b# A3 N  [
    我所指的不是这种原因引起的。所云“莆田谱”和“闽粤族谱”是旧谱,多是民国或清代修的谱,甚至明代的。在这些谱中,思廉公的孙子“姚珽”均写作“姚班”。故问:

为什么有“珽”和“班”之别呢?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0#
发表于 2012-1-4 16:21:59 | 只看该作者
好比把“姚弋仲”写成“姚戈仲”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