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立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河南浙江山东湖北江苏枢燧姚氏源流线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22:4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9 S- Q! L/ k9 N! X% m8 Q# }2 [

   按:据《辽史.姚景行传》记载,景行与燧公六世祖景祥共祖汉英,按字派分析景行景祥二公应为同辈。现摘录元史景行传,供大家研究枢燧姚氏世系时参考。

《辽史.姚景行传》

(元脱脱等撰 《辽史》第九十六卷列传第二十六)

姚景行,始名景禧。祖汉英,本周将,应历初来聘,用敌国礼,帝怒,留之,隶汉人宫分。及景行既贵,始出籍,贯兴中县。


' r6 @/ N5 l% F' ]7 |: t! h
  景行博学。重熙五年,擢进士乙科,为将作监,改燕赵国王教授。不数年,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叁知政事。性敦厚廉直,人望归之。

6 L3 l, m2 X0 s& M- u9 ]
  道宗即位,多被顾问,为北府宰相。九年秋,告归,道闻重元乱,收集行旅得三百馀骑勤王。比至,贼已平。帝嘉其忠,赐以逆人财产。咸雍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明年,驿召拜南院枢密使。上从容问治道,引入内殿,出御书及太子书示之,赐什器车仗。帝有意伐宋,召景行问曰:「宋人好生边事,如何?」对曰:「自圣宗皇帝以威德怀远,宋修职贡,迨今几六十年。若以细故用兵,恐违先帝成约。」上然其言而止。

: K; h4 D. g9 \, v
  致仕,不月复旧职。丁家艰,起复,兼中书令。上问古今儒士优劣,占对称旨,知兴中府,改朔方军节度使。大康初,徙镇辽兴。以上京多滞狱,命为留守,不数月,以狱空闻。

" F: k. Q1 {) N/ l) \. k7 K
8 i, B$ [. y3 x! D
  累乞致政,不从。复请,许之,加守太师。卒,遣使吊祭,追封柳城郡王,文宪。寿隆五年,诏为立祠。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1-6-8 12:29:44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学习。:victory: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2:36 | 只看该作者
据辉县市委统战部任鸿昌先生撰文,) K4 |$ _* s& w7 D
河南辉县西关、姚屯姚氏皆是姚枢后裔,/ v+ _: r, v5 q; u: o+ j9 ?
而且"有族谱可查"。
# d% F' b! J6 V2 L不知建中宗亲是否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A* b* `% T$ L让我们一览辉县枢公族谱的风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2:32:18 | 只看该作者

" d8 {* [& K3 N. D; a- c! K6 F


. ?1 a$ i8 I( v8 F- ^% w6 T

(按:《资治通鉴》、《辽史》记载了燧公九世祖汉英从中原出使契丹被强行留用北方的史事,2004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定光佛舍利铭记》记载了汉英公三代详细情况,现摘录相关史料供大家研究。)

4 g# C& I  W$ y0 a

0 _: i( e! L2 n# p  _  A

一、《资治通鉴.后周纪一》(.司马光编纂.第二百九十)

“广顺元年(公元951,辛亥)。。。。。。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等使于契丹,契丹留之。辛未,北汉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郑珙卒于契丹。”


$ c1 ~) h& a: w, {% O9 t+ ^, m


% }3 _" l9 v# R4 Y" S4 D2 S/ w/ n

二、《辽史.宗本纪》:(元.脱脱等撰.第五卷)

(天禄五年)二月,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搞礼,留汉英等

三、《定光佛舍利铭记》(2004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南塔南五十米处一座辽代塔基地宫中,长32.3厘米,宽47.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w0 i$ Q/ d  {: {* ?: f

大辽上兴塔《定光佛舍利铭记》


( }8 V3 K! }3 y  j( p5 r. n

夫以真躯非幻,幻有非真,然化渡於诸天垂。灵珠於华夏,府主令公国夫人掌也瞻奈薨。於西方恒钦三宝,耀桑门於东土敬仰。

二尊识解缘情,志依正觉,是以位崇将相,国号璧田盖。我佛之慈悲,仗真珠之卫护於大契丹国霸州居第东南,上兴塔庙下,置石宫藏:释迦佛舍利一尊,定光佛舍利一十八粒。愿也永施,有漏长固无生。七佛垂福禄之恩,六通保延龄之筭,精心功毕咸契。

同缘时,统和二年岁在甲申四月辛巳朔十一日辛卯丙时,故记之耳。

安时,守节弘化翊亮功臣,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伍佰户姚汉英;许国夫人刘氏;长男,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柬之;次男,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衡之;长男新妇清河郡张氏,孙新哥,孙杨七;次男新妇京兆郡杜氏,孙筐儿,孙杨留。


; A% A  l3 r. a


! v7 C- }  _2 a: T7 I

; g7 u7 Q' }3 o7 m$ }, x4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2:37:50 | 只看该作者


3 O! `1 m# R. }/ K2 r4 @- g

大辽上兴塔《定光佛舍利铭记》(译文

* d+ ~! H- Y9 |/ l  [) |0 `6 A

真实的躯体并非幻觉,虚幻的存在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真实,然而佛法可以将天下人度化。灵珠舍利到了华夏,我兴中府府主让尊贵的夫人深藏供奉。恒敬的佛法三宝从西方极乐世界来到东土,光彩照耀佛门而受人敬仰。府主和夫人识解因缘,证得佛法无上正觉,因此方能位崇将相,国号称为璧田盖。我佛大慈大悲,以舍利真珠卫护,于大契丹国霸州府衙东南,上兴塔庙下,用石宫宝藏,内有:如来佛舍利一尊,定光佛舍利一十八粒。心愿永施,烦恼不生。七世佛赐给我们福禄的恩典,六神通保佑我们长寿的命数,精心修持终可成佛。

9 Z$ J6 P6 x! X. D" j6 ~

结此佛缘的时间是,公元984年(大辽统和二年岁在甲申),农历411(辛巳朔),清晨(辛卯丙时),特意刻石记载。

; }, H8 `3 {$ p2 n: I$ x

参与舍利宝藏的有:德操高尚拥戴府主的功臣,彰武军管区内的观察、处置等官员。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伍佰户姚汉英;封号许国夫人的姚汉英妻子刘氏;姚汉英的大儿子,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姚柬之;姚汉英的二儿子,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姚衡之;大儿媳妇清河郡人张氏,孙子新哥,孙子杨七;二儿媳妇京兆郡人杜氏,孙子筐儿,孙子杨七。


0 P$ K# @8 M- y7 K/ g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发表于 2011-6-10 12:4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6-10 12:47 编辑
8 l( v4 Q, i# q' ^5 t9 q, N% X5 J+ M4 C0 i
15楼最后一行文字中,表述有两个孙子叫“杨七”,是否有误?后边的“杨七”是不是“杨留”的笔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2:53:56 | 只看该作者


7 G1 S5 D% G- W- |( K6 S& e


* H/ D8 U3 p' y( U9 G+ H( ~2 A0 ?

              大辽上兴塔《定光佛舍利铭记》(注释)


% u$ j2 I; e# \; \( C+ [

1、大辽上兴塔,俗称朝阳南塔。《佛舍利铭记》,2004年北大街南塔南五十米处一座辽代塔基地宫中,长32.3厘米,宽47.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府,兴中府。辽代朝阳城为兴中府治所,辖安德州化平军、黔州阜昌军、霸州彰武军三州,直辖兴中等四县。根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朝行政区划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军、城)309县。全境一级行政区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五个道:上京道(临潢府)、中京道(大定府)、东京道(辽阳府)、南京道(析津府)、西京道(大同府)。兴中府为京道以外的重要行政区。另有较小的六府,即黄龙府、定理府、铁利府、安定府、长岭府、镇海府。辽史称,1041年兴中府升霸州,按出土碑文推断记载可能有误。

3、霸州,辽代朝阳城区。州衙在今上海城东,双塔古街西。史书记载模糊,依《佛舍利铭记》补正。辽太祖神册元年(916年),修葺柳城故城、建置霸州彰武军。

4、彰武军,辽史未见记载,史家阙焉。( u5 K1 r. u  ^3 @0 t9 A% C
依《佛舍利铭记》补正。

5、七佛,谓过去庄严劫中三佛,现在贤劫中四佛。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尸弃、毗舍浮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等四佛。这七佛皆已入灭,故又称过去七佛。辽代信奉过去七佛,建于辽代的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就供奉过去七佛。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

6、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智证通。前五通各种修练都可达到,惟漏尽通为佛家的境界,是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妙用。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

7、观察,即观察使,朝廷察访州县官吏功过和民间疾苦的官员。仅略次于节度使荣衔。

8、处置,即处置使,京官下派,与观察使略同。

9、释迦佛,即如来佛、佛祖、大雄。

10、姚汉英,本为唐末五代十国时后周左金吾将军,公元9512月出使辽国,辽世宗见其有才能,借口后周书辞抗礼将其强行留用。宋取代后周(公元960年)开国以后,姚汉英更成为辽王朝的重臣,经历了世宗、穆宗、景宗,一直到刚即位的圣宗,为辽四朝元老。

11、开府仪同三司,谓与太尉、司徒、司空三司体制待遇相同,乃大官加衔,其本身必另有其他职务,唐代到元代之间为最高级之阶官。

12、检校,主监察的检校官,初为监察御史职责,宋辽自太师至各部员外郎的加官。

13、太师,历代沿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非实职。辽人见唐宋以太师为贵,遂以太师为其高官的泛称。

14、政事令,同中书令,正一品,官号,此处非职事官。

15、使持节,当时刺史一般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略同节度使。

16、刺史,州为高级地方行政区,刺史和都督在名分上分掌民政与军政,各自成一机构,各有官属。宋辽时有节度及观察使处,其所驻之地的州刺史由本使自兼。

17、上柱国,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汉废,五代复立为将军名号。唐以后正式确立隋朝的六部制度,兵权归中央机构,上柱国逐渐成为功勋大臣的荣誉称号。

18、许国夫人,命妇的封号。文武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字特指。


* f! p* f6 L/ N+ x* K


2 |* r8 }& x; B0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2:56:57 | 只看该作者


4 o( L! _: H2 }6 M5 F& n

辽上兴塔《定光佛舍利铭记》(注释)


8 Y. {; v8 f" n( d0 w

19、金紫崇禄大夫,阶官名,正三品。银青崇禄大夫,从三品。

20、左金吾卫,上将军职。指挥下属街使,掌京城巡警,每日按鼓声启闭坊市门等。

21、左仆射,仆射是主任或领班的意思。副职。官居仆射的,也就是执政的人,与令的地位不相上下。

22、孙新哥、杨七、筐儿、杨留,姚汉英的四个孙子,乳名。其中一子,可能为后来赫赫有名的姚景行。姚景行几十年为官,为人敦厚廉直,威望很高。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常以其为北府宰相或中书令等,职级、恩宠无以复加,为辽王朝中枢人物,对朝政有重大影响。曾任兴中府(今辽宁朝阳)最高军政长官,有清、能之名。

23真躯非幻,幻有非真,为一切无非因缘所生之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

24诸天,即二十诸天,二十诸天的名称都本于印度教(婆罗门教),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在佛教中主要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而感得的殊胜果报。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这时的天称为天人天众,并非宇宙意义上的天。佛教以为天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趣处。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部。但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种种享受,但仍未跳出轮回,一旦前业享尽,便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

25灵珠,佛教常以之譬智慧。智慧如宝珠,能照亮愚痴昏暗。唐代着名的丹霞禅师《玩珠吟》云:般若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显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

26奈菀,即奈苑,原指佛经中的奈园。《维摩诘经.佛国品》:“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据《柰女经》﹐维耶离国梵志园中植奈树﹐树生一女﹐梵志收养﹐长大后颜色端正﹐天下无双;佛至其国﹐奈女率弟子五百出迎﹐佛与诸比丘乃到奈女园﹐具为说本原功德。后因称寺院为奈苑。

27三宝是指佛、法、僧三宝,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28、桑门,僧侣。沙门的异译。《後汉书·楚王英传》: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李贤5 p5 G8 x/ J% ^, A
注:桑门,即沙门。唐权德舆$ l' ?0 e3 e9 k1 F6 m
《送文畅上人东游》诗: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

29、二尊,即为过去庄严劫定光佛(又称燃灯古佛)和现在贤劫佛释迦牟尼佛。

8: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30、璧田,《春秋·桓公元年》:三月,公会郑伯於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后世因以璧田喻良田美地。


5 o8 ^7 _% J8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2:58:31 | 只看该作者

3 z2 s3 |1 e. M- r: c5 {

. f9 d* f8 T6 A. g

辽上兴塔《定光佛舍利铭记》(注释)

& Y9 B( I1 W4 _4 K


$ J/ S2 ?4 x, p8 \& D  J' W5 T& ~  w

31、定光佛,俗称燃灯古佛,又作锭光如来、然灯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属六过去佛之一。关于其本缘,《增一阿含经卷》载,过去久远劫有王名为地主,将统领之阎浮里地半分予其臣善明统治,善明之第一夫人日月光生子之际,阎浮里内金光晃然,该子颜貌端正,具三十二相,因而名为灯光。年二十九,出家学道,即夜成佛。善明王与四十亿众诣灯光如来,听其说法,如来又至地主王处,为其说法。此处,地主王乃释尊自身,灯光如来即善明之王子,出现于地主王治下,而受其供养。”“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接班成佛。

32、有漏。佛教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谓之有漏。一切世间之事体,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也。《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盘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33、无生,佛教术语。即没有生灭,不生不灭之意。

34、筭,通算。从竹,从弄。表算筹,《说文》:“常弄乃不误也。本义:计算用的筹码。

35、统和,辽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983年六月-1012年闰十月),统和二年,即为公元984年。

36、翊亮,翊通,辅佐。《南史·范云传》:, z  [$ }! ?) P" ?# C( Q, U. L
以旧恩,超居佐命,尽诚翊亮,知无不为。《隋书·高祖纪上》:曰惟先正,翊亮皇朝。种德积善,载诞上相。7 [! ?6 ]8 D3 x& `, ?) z
曾巩
2 [! L+ @3 G  \# b- b; N% T: L! d《韩琦制》:躬闳廓之材,体纯一之德,翊亮三后,格于皇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3:08:34 | 只看该作者


4 |5 Q3 i- E7 @" R

(按:辽宁省朝阳市网友虚谷子在《定光佛舍利考记略》网文中考证200410在该市北大街南塔附近出土释迦佛舍利定光佛舍利时,以历史文学的笔法描写了汉英公显赫家族及将舍利安放地宫的情形。现摘录该文部分内容供大家阅读以资感觉。)


8 G$ ~5 d0 Y8 q6 \

                《定光佛舍利考记略》(虚谷子文)


& {- u5 n+ ^: S1 E( [5 e- j6 M

7 D" j( X: X( A  C, M8 z

9 }+ e& D$ m( }" A2 Y
。。。。。。公元984年(辽统和二年岁在甲申),411(辛巳朔),清晨(辛卯丙时)。大辽国(时称大契丹国)霸州府衙门前街道洒扫干净,兵士两侧排列。府衙以现在的方位看来大约在上海城东南一带,其时沿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兵将排开去,一排排的黑色旌旗与霸州城青砖绿瓦的楼阁相映衬,自是弥漫了许多肃穆的气氛。随着府门吱呀作响,一行人等出府衙,车马暖轿沿街向东后转南,来到我们今天称为南塔的上兴塔不远处。上兴塔庙里的僧人们早已迎候在庙前塔下,袈裟的一团黄氲和周围一簇簇的青黑服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随着车马碾转踏踏声,事情的主角——霸州刺史姚汉英在执事官的引导下,从一匹赭白大马上翻身而下。他至少已年近花甲,但由于戎马一生仍然显得有些勇武,饱经世事的脸上或许是冷峻的沉稳,或许是自信的微笑。今日他按辽国水德服色的要求也穿了一身黑地青花长袍,大概接近后来清朝一品宰辅朝服的样式。姚汉英的身旁一侧是他的夫人刘氏,右边搀扶她的是大儿媳清河郡人张氏,后跟幼子乳名新哥、杨七;左边搀扶她的是小儿媳京兆郡人杜氏,后跟幼子乳名筐儿、杨留。紧接着是姚汉英一身戎装的两个儿子姚柬之、姚衡之。除这一家祖孙八口之外,其他人等全是追随姚汉英左右的守节弘化翊亮功臣以及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总之,此等家国大事,当时霸州城内军政要员、社会贤达当然是趋之若骛的了。% a: F5 M4 ~: M4 t( ?7 i( R

: B3 j+ E0 H2 p* y
我们还是来看看姚氏家族的权势怎样显赫罢。

/ C5 I1 E8 e) z% @9 R+ x
姚汉英,本为后周左金吾将军,公元9512月出使辽国,辽世宗借口后周书辞抗礼将其强行留用。宋取代后周(公元960年)开国以后,姚汉英更成为辽王朝的重臣,经历了世宗、穆宗、景宗,一直到刚即位的圣宗,此时已算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了。他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百户。除了封王,其它的已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他的妻子刘氏也被封为许国夫人。他的长子姚柬之的官职是: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据〈辽史.本纪第十四〉,由此20年后,在朝廷中任监门卫大将军)。他的次子姚衡之被封为: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如此显赫家族,说是权势冲天也不为过罢。

( E9 ^% ?& V' r; A
此刻,姚汉英或者会想到让家族的荣华富贵地久天长,再者便是荫及子孙了。但他不会具体地想到几十年后,跟在他身后的这四个孙子中的一个(按年龄推算应是较小的那个)叫姚景行的,在这座古城(时为兴中府)里刻苦读书,状元及第,位及人臣,作为大辽帝国晚期的一个重要人物而青史留名。

0 C1 D: H6 j/ y$ N! s& `1 S
诵经声中,佛宝一件件放入画满蓝色彩绘的石函,两个僧人捧起石函顺坡道安放在事先修好的地宫里,兵役们在执事官的指挥下将地面夯平。一个两三人高的铸铁塔早已事先座在滚木上,随着号子声起落,铁塔牢牢地压在夯平的地面上。这时,太阳高高地升起来了,执事官最后打量一下上兴塔和远处的思燕塔(现北塔),只见铁塔刚好落在上兴、思燕二塔的中线上,满意地挥了挥手,一切圆满地结束了。。。。。。。”


3 u2 I5 D" q! @7 E

% N5 h2 g5 k$ M: b, K: G; k# B5 y

8 i* H0 o/ A) b! G"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4 01: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