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一大支姚即将回归南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171#
发表于 2015-5-11 21:33:0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元平宗亲,是个用心于寻根问祖的好宗亲.

签到天数: 5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72#
发表于 2015-5-11 23:43:4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1 09:142 D0 N7 z1 y% F4 R
二水宗亲:
$ I  ~" ]! z% l- T+ H& ?0 U( l    我们这次行程匆匆,没有来公安与您相见,甚以为憾。为您对于父亲的孝心感动。) a6 v' z( d) T, r( r
    南 ...

7 u2 y& o: J0 ~0 \$ K绍弦宗亲:我会尽力的。( S% C5 O& o# {- G7 D! b$ {
公安县境内有大小湖泊102个,素有“百湖之县”之称。古人有“江湖数片白,黄山一点青”的描写。刚才我查了县志,“白湖”现在叫“北湖”,是我县第9大湖泊,在虎渡河东岸,1958年前叫江安县。我有个同事是那边的人,如果那里有宗亲,我会去联络的。不过目前确实没空,还望见谅。
# o2 u3 M6 N5 D, p! l% y8 e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73#
发表于 2015-5-12 08:39:23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湖北宗亲回归母亲温暖的怀抱!天下姚姓一家亲。

签到天数: 2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174#
发表于 2015-5-12 11:37:31 | 只看该作者
菁菁 发表于 2015-5-11 21:33
8 g5 Y4 m* G& z元平宗亲,是个用心于寻根问祖的好宗亲.
2 I% U# O: E; \9 x& x) a
        谢谢菁菁宗亲的鼓励。8 z" u! n6 y9 S; \  x" P: j: n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16:04:07 | 只看该作者
姚元平 发表于 2015-5-12 11:37" E8 }1 U  y& B1 C# g
谢谢菁菁宗亲的鼓励。

1 w: A, j+ y& I$ K* p     这个帖子得到了许多宗亲的关注,说明大家对寻根问祖工作特别的关心。在此一并谢谢大家!
. r$ ~0 P, a& P* V     就湖北宜都姚氏的寻根问祖工作,已经有了一个结论。我原来打算就此打住,另外开一帖子。但是,考虑到有些事情还真的与竹林姚有关系。不妨接着写下去。如果把上述帖子作为音乐剧的第一乐章,下面且把它当做第二乐章。
$ {+ l+ M* k1 I4 T"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16:4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12 18:34 编辑 6 c# H. V2 J4 B5 ?#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2 16:04
  b1 _( \( ~+ V: k7 f) X. a这个帖子得到了许多宗亲的关注,说明大家对寻根问祖工作特别的关心。在此一并谢谢大家!
; p3 X$ h8 ^( Y+ Z, ], j     就湖 ...
  y: k  g0 [) o/ N

0 ?- d: A3 T( A6 x   一。鄱阳湖的草。
% g8 c2 |% i7 x9 X   “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变成了南昌人餐桌上的宝”。这是著名音乐人吴颂今为电视剧【松柏巷里万家人】作的主题歌“黎蒿炒腊肉”里的一句歌词。- d4 ?" X5 [- p$ E- [; ]. I0 s
    其实,无需颂今老师的推波助澜。在南昌,如果不知道“黎蒿炒腊肉”,他还真的不能称自己是南昌人。9 L+ s& K% ^! ?( k: w7 w& r# L
    “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南昌人对于黎蒿的喜好程度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就像槟榔对于湘潭、株洲、长沙人的特殊情结。
9 j& z0 A3 \, d, ?0 F/ ?7 c+ r. w; B# T    南京人也吃这种草,当地称为“芦蒿”。许多年以前,我在云南昆明的滇池,也曾经看到过这玩意。一问,得到的回答是,几乎没有人吃这种草。& ]/ h% h' @) v% @" M
    黎蒿在长江流域都是存在的,但是,吃来吃去。南昌的黎蒿它的一股清香味确实与众不同。现在,“黎蒿炒腊肉”成了南昌人知名度最高的一道菜。* Y6 s2 X/ Y/ F+ l) Y
    整个幽兰镇位于南昌县的东部,滨临鄱阳湖。据说,老百姓引种藜蒿到水田里的面积就达5000亩。这是为反季节蔬菜搭的大棚。江南水涨的季节,农民随便拔一船藜蒿就可以在城里买上上千元。藜蒿的珍贵是因为它的时令仅仅半个月。半个月以后,它就老成了柴火了。" c: o0 W9 `  [1 P
    数百年前,湖北宜都的宗亲离开江西南昌时,留下了“蒿子坝”这个今天已经变迁的地名。但是,一旦他们回到南昌故乡,故乡宗亲点上的第一道菜,一定是“藜蒿炒腊肉”。
; l) u+ A5 ~. v0 C; R+ s$ Y: b, G6 {" U) o0 Q# V8 u' e
+ G2 l; T% s8 X( d+ M/ r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2 16:49
& H# f& i3 h( j! ?6 V一。鄱阳湖的草。* f1 C* c8 I. b
   “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变成了南昌人餐桌上的宝”。这是著名音乐人吴颂今为电 ...
/ h  r: t4 Y+ C5 R+ ?% I; Q& }$ R
   二。卿堂大叔收藏的资料。
# s/ C- P- t' Q   卿堂大叔是我入门南昌家谱的老师。我认识他的时间不长,记得第一次在灵源的芳里,南昌宗亲联谊会去了近20人,原本是想与他们交流感情。没有想到遇到一伙不懂谱的宗亲。卿堂大叔没有与他们争议,把我拉到一边,指了指家谱,对我耳语了几句,我马上意识到卿堂大叔是一个懂谱的人。一个靠谱说话的人。) s; b" `2 a/ {: p4 R: y! ~- G$ c. I
     后来,一与卿堂大叔接触,他就手把手地教我。我对南昌家谱入门就非常快了。# j4 ?; Z) B' T, A# q
      原来卿堂大叔退休以后,一直在接触南昌家谱,现在已经快20年了,一些关键的节点他都了如指掌,倒背如流。9 Y5 u' j: V# K& ?+ ?, C" [4 q
    他有一个好习惯,他把历史上各个村庄外出的宗亲记在一个本子上,外地宗亲来南昌寻根问祖,他也会把信息记录下来。下次工作起来就方便了。下面是他留给我的资料:& k9 [) U7 L* i* p6 O. E2 E6 _6 M; l
    1,陈友谅叛居沔阳,天下兵灾,惟三楚最重。。。迁于饶州之乐平,或迁于南昌之厚旬者也。。。【撰于咸丰辛酉】
& c) ?; g/ I, d) Z! d& g$ _    2,“九菊、九日二公,自南昌府南昌县信里厚旬社,是时某桥[桥失名]竹林迁居竟陵之西门外雁集关。。。【撰于乾隆22年】
% a) ^6 _8 P( ^    3,“何以周知百世之源流乎?我祖九菊由江右始居竟陵雁集关,历二世。。。【撰于光绪十年】
6 }/ o& W$ T* P7 f2 L1 D$ a% l

签到天数: 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78#
发表于 2015-5-12 21:06:34 | 只看该作者
绍昡辛苦了,下次来九江我请你藜蒿炒腊肉
' m  U6 {3 s" ?- ^" b7 c2 F& Y" U0 Q# q7 N" ~0 }: D2 K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21:30:25 | 只看该作者
姚公凤 发表于 2015-5-12 21:06
7 R1 e. H0 ?- }! _: d8 `2 C8 q绍昡辛苦了,下次来九江我请你藜蒿炒腊肉

0 K# ?4 e; q; Z6 N+ `* ?6 c6 c    谢谢公凤爷爷!绍弦是您的孙子,您请孙子吃藜蒿炒腊肉是应该的。有机会一定来九江吃。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80#
发表于 2015-5-12 21:53:02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2 16:492 J$ y: I# y7 b0 r2 B
一。鄱阳湖的草。
( y" ?, @. d! l4 D0 u   “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变成了南昌人餐桌上的宝”。这是著名音乐人吴颂今为电 ...

& n8 b4 b) K- S! b; Y藜蒿是海岸边的芦笋吧!就是今天这个季节有,刚开始的时候,一斤36元。比山上的竹笋好吃多了,我娘家的海滩边也有,当时是为了巩固海堤才栽下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1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