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三公(良能、良德、良珊)后裔来此签到和登记字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1#
发表于 2013-1-23 09:15:4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湖南新晃伞寨,敦字辈来签到。, T+ Y. ~) s& C
坚坚 发表于 2013-1-22 17:12
- X# J$ F( _5 F( C

; k/ s$ ]; i7 x. h0 E; x- b5 Z: w- j' W
    欢迎你.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2#
发表于 2013-1-24 15:31:09 | 只看该作者
袁家寨的吊脚楼0 i' d* V# w4 \$ X% q' S- D0 V0 R! [
: ^- i% }0 q* u% O3 {

贺孝贵

袁家寨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从盛产茶叶的筒车坝沿山涧上行,途中经过杨家湾,到山岔尽头与宣恩县交界的山梁下就到了。其实从坝口起都叫袁家寨,一路上的山腰上,点缀着一幢幢吊脚楼,主要有杨家湾与袁家寨两个群落。

杨家湾吊脚楼群落主要由杨顺保几兄弟家的吊脚楼组成。杨顺保家位于村级公路坎上,正房5间,厢房3间,皆为5柱4骑“钥匙头”建制,右边厢房为吊脚结构。除杨顺保家,其兄弟杨顺高、杨顺成、杨顺强、杨顺万家分别在公路坎下杨顺保家后面的几道山梁,3人家为一正一厢“钥匙头”建制吊脚楼。大哥杨顺高的房屋建于平地上,因此未起吊,但在屋旁建有羊舍,为吊脚楼形制,因山势而建,全吊,便于处理羊粪。

袁家寨吊脚楼群落,位于筒车坝至袁家寨村级公路尽头,主要以姚元庆几兄弟与族房兄弟家吊脚楼组成。姚元庆家原为祖传4柱2骑老吊脚楼,上世纪70年代改建现房,5柱4骑5间正房配3间厢房“钥匙头”建制,右边厢房起吊。屋后山坡上为姚元庆弟房屋,全木结构5间正房“一字形”建制,未起吊。族弟姚元波家吊脚楼,3间正房配两边6间厢房“撮箕口”双吊建制吊脚楼,建于1933年。两边厢房外有场坝,可从厢房门进出,与正房和中间院坝相通,亦可从吊脚楼晒廊上进入正门前院坝,造形紧凑合理,美观实用。从前面看,石坎高耸,梯步畅然,显得大气壮观,为袁家寨最有特色的吊脚楼。

据姚元庆老人介绍,袁家寨各姓氏祖籍,皆在湖南沅州芷江。查阅资料,他们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由贵州、湖南迁来的侗族后裔。离袁家寨不远的黄泥塘水井湾姚氏墓碑记载:“始祖姚宗栋于康熙辛亥十年(1671)生于沅州府芷江县。”后于乾隆年间迁到施南府恩施县南乡一带,到现在,已在当地繁衍生息了200多年。袁家寨虽冠以袁姓,并无袁姓存在,村民反映其处原有袁姓,笔者不这么认为,袁家寨应该叫沅江寨,迁移该处的侗民为了记住祖籍地,以湖南沅江或取沅江之“沅”与芷江之“江”命名新居地,因其后代大多不知老祖宗的迁移历史,讹呼“沅”为“袁”,“江”为“家”,叫成袁家寨。

袁家寨的吊脚楼,有着明显的贵州、湖南侗族特点,与土家族吊脚楼一样,在恩施地区长期存在,传承了侗族祖先优秀的建筑文化。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遇到了困难。袁家寨最后修建的一幢吊脚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如姚本树家吊脚楼,建于1993年。后因改革开放,当地茶叶经济与打工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有了钱,不再满足原来的居住条件,代之以现代化的水泥房屋,在新选宅基地不好落实的情况下,拆旧屋建水泥住房,已无人再建传统吊脚楼了。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家搬迁到坪坝与交通方便地方居住,还有人进城定居,舍弃了原来的老房子。如姚元波家3弟兄,两人进城,1人迁至筒车坝另建新房,老屋已无人居住,难逃自然损毁和拆木料卖掉的厄运。这种状况,使传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侗家、土家吊脚楼不断遭受破坏,越来越引起民族与民俗学家的忧虑,企盼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护。

(网络编辑:竹清)

(贺孝贵 恩施晚报)
6 i( Q6 k5 @) U# f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3#
发表于 2013-1-25 16:49:23 | 只看该作者
6 S/ `  T! {7 O+ f( s
  姚本庄、姚本正两兄弟出生在怀化市辰溪县一个偏僻乡村,1987年双双考入湖南省湘潭大学计算机系,1991年毕业后又于当年9月双双来到当时的怀化市邮电局工作。当时正是程控电话建设起步阶段,兄弟俩成了湖南省邮电“165通信工程”的骨干,后来两人都被评为工程先进个人。1998年邮电分营,姚本庄到了邮政,姚本正则去了电信,姚本庄担任邮政信息技术分局局长、姚本正担任电信技术设备维护部主任,兄弟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励精图治。姚本庄带领邮政信息技术分局全体技术人员经过十年辛勤奋斗,构建了邮储、网运、报刊、经营、速递物流、函件等怀化邮政9大信息系统;怀化电信从摇把子电话、自动电话到程控电话,直至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也都凝结着姚本正的汗水。祖国在前进、企业在发展、兄弟俩在进步,两人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都是高级工程师,都是全省技术尖子,享受特殊贡献待遇。
4 @5 _& f8 ~: B; j    姚本庄说:“我们兄弟俩成长到今天,都是党的培养、祖国的养育,我们感恩祖国,祝福祖国,祝福邮、电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而制作《我与祖国共成长》个性化邮票就是我们兄弟俩感恩祖国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吴家文)
1 ~; w- `3 [* l, J7 w* H: f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4#
发表于 2013-2-6 10:31:06 | 只看该作者

5 z7 n  }7 J9 H, k) e乐至县姚茂林支系.是安岳姚分支.三公后文献公支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165#
发表于 2013-2-14 14:43:41 | 只看该作者

% G: }0 V, j1 y' J7 j6 k% l是不是红色就是代表荣誉?4 f- U2 i( s7 _

6 b; Z7 ~" K# {2 l1 P+ m应该是彭德怀的亲笔签名吧!
# T: @! N$ @8 w" H) @1 { - `2 W9 w4 u$ z' o
成都起义证明书
0 j/ V  u% L! S( A ; ^% {* y/ B0 ^
忘了是几等功的勋章了
4 ~% Y0 Z' }9 b0 @8 O, a : A% Z: i5 `/ j: k3 G! X2 r
抗美援朝胜利勋章! _4 g0 w9 j7 y. P& a' z) J

9 k! j8 m/ _# R0 G- E立功证明书  @: C  v1 k$ U' t- f9 W

$ p4 r( X- D) \; P1 l- N; H党员证
! C) M0 O, j8 x* X9 k . Y9 F6 M, c6 x+ X2 K& ^9 t
抗美援朝颁发的证书 除了爷爷的名字我一个字也不认识* ?' X: L- B# W

3 c! `7 k2 Y) B8 k; E兵役证
+ v/ @6 v2 [( i5 o1 I3 G1 u 8 n$ H! U& ~! F9 C2 Q* T
革命军人证明书* P3 C% S" }5 ~, A. n- w
                    这些照片只是爷爷所有荣誉的三分之一 因为种种原因 丢失的丢失 损坏的损坏 保存到现在的就只有这些 还能够让大家清晰完整的分享一下 我不怎么会说话 也没别的什么说的 天下姚姓是一家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6#
发表于 2013-2-14 15:41:18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红色就是代表荣誉?" p! I6 H" E% B- z! Y
9 ?: u  `: F2 \: q; e! `
应该是彭德怀的亲笔签名吧!! j1 ?. U. u/ z  y6 l9 z  z

2 [  N: o9 l0 ^+ a成都起义证明书
- p1 k/ E) P) z& \5 C. D  V$ g# M
" a/ C9 E1 x( w& L忘了是几等功的勋章了
. c- C6 B$ b* V' T  k/ {2 n% T" e/ l3 c; C% c
...: t/ K0 E, d/ y/ R: O: p# F& e
大姚姐 发表于 2013-2-14 14:43
1 G" Q1 q& ?9 t4 Z
# ]9 j6 d5 x! G+ J$ G
谢谢分享.证件是一个军人的崇高荣耀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7#
发表于 2013-2-24 22:01:45 | 只看该作者
( c/ t( i- z; `: n6 v; l/ s
姚雪支始迁祖姚再秀墓碑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8#
发表于 2013-2-27 17:20:25 | 只看该作者
姚沅坤烈士(姚源坤烈士?)<br>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凳寨乡绞海村人,1979年1月入伍,53561部队9连战士,1979年3月牺牲。终年20岁,追记一等功。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3区11排8号<br><br># c7 H6 ^/ Q3 _6 P" d
姚本荣同志<br>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1986年12月入伍,54263部队战士,1987年5月因公牺牲,终年20岁。广西那坡县烈士陵园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9#
发表于 2013-2-27 17:54:25 | 只看该作者
袁家寨的吊脚楼
1 W6 m9 p$ ?6 @2 q2 g. Z
4 T9 a) T. g: M

贺孝贵

袁家寨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从盛产茶叶的筒车坝沿山涧上行,途中经过杨家湾,到山岔尽头与宣恩县交界的山梁下就到了。其实从坝口起都叫袁家寨,一路上的山腰上,点缀着一幢幢吊脚楼,主要有杨家湾与袁家寨两个群落。

杨家湾吊脚楼群落主要由杨顺保几兄弟家的吊脚楼组成。杨顺保家位于村级公路坎上,正房5间,厢房3间,皆为5柱4骑“钥匙头”建制,右边厢房为吊脚结构。除杨顺保家,其兄弟杨顺高、杨顺成、杨顺强、杨顺万家分别在公路坎下杨顺保家后面的几道山梁,3人家为一正一厢“钥匙头”建制吊脚楼。大哥杨顺高的房屋建于平地上,因此未起吊,但在屋旁建有羊舍,为吊脚楼形制,因山势而建,全吊,便于处理羊粪。

袁家寨吊脚楼群落,位于筒车坝至袁家寨村级公路尽头,主要以姚元庆几兄弟与族房兄弟家吊脚楼组成。姚元庆家原为祖传4柱2骑老吊脚楼,上世纪70年代改建现房,5柱4骑5间正房配3间厢房“钥匙头”建制,右边厢房起吊。屋后山坡上为姚元庆弟房屋,全木结构5间正房“一字形”建制,未起吊。族弟姚元波家吊脚楼,3间正房配两边6间厢房“撮箕口”双吊建制吊脚楼,建于1933年。两边厢房外有场坝,可从厢房门进出,与正房和中间院坝相通,亦可从吊脚楼晒廊上进入正门前院坝,造形紧凑合理,美观实用。从前面看,石坎高耸,梯步畅然,显得大气壮观,为袁家寨最有特色的吊脚楼。

据姚元庆老人介绍,袁家寨各姓氏祖籍,皆在湖南沅州芷江。查阅资料,他们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由贵州、湖南迁来的侗族后裔。离袁家寨不远的黄泥塘水井湾姚氏墓碑记载:“始祖姚宗栋于康熙辛亥十年(1671)生于沅州府芷江县。”后于乾隆年间迁到施南府恩施县南乡一带,到现在,已在当地繁衍生息了200多年。袁家寨虽冠以袁姓,并无袁姓存在,村民反映其处原有袁姓,笔者不这么认为,袁家寨应该叫沅江寨,迁移该处的侗民为了记住祖籍地,以湖南沅江或取沅江之“沅”与芷江之“江”命名新居地,因其后代大多不知老祖宗的迁移历史,讹呼“沅”为“袁”,“江”为“家”,叫成袁家寨。

袁家寨的吊脚楼,有着明显的贵州、湖南侗族特点,与土家族吊脚楼一样,在恩施地区长期存在,传承了侗族祖先优秀的建筑文化。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遇到了困难。袁家寨最后修建的一幢吊脚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如姚本树家吊脚楼,建于1993年。后因改革开放,当地茶叶经济与打工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有了钱,不再满足原来的居住条件,代之以现代化的水泥房屋,在新选宅基地不好落实的情况下,拆旧屋建水泥住房,已无人再建传统吊脚楼了。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家搬迁到坪坝与交通方便地方居住,还有人进城定居,舍弃了原来的老房子。如姚元波家3弟兄,两人进城,1人迁至筒车坝另建新房,老屋已无人居住,难逃自然损毁和拆木料卖掉的厄运。这种状况,使传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侗家、土家吊脚楼不断遭受破坏,越来越引起民族与民俗学家的忧虑,企盼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护。

5 N8 O5 h2 `: {4 A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发表于 2013-2-27 18:2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6# 蓬安姚波
6 X1 J3 C; f) m3 {5 H5 d* u: b0 E- S0 Z6 M4 ?: U6 ?
& \% G0 Y7 W' v  H. c
    你是说,女孩子姚雪(发164#证书)是三公之后吗?哪位公?她的家族在四川什么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2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