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三公(良能、良德、良珊)后裔来此签到和登记字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1#
发表于 2013-1-5 16:15:1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我家可能是老三珊公,在湘西呆了一些时间,再到贵州铜仁,再于清时入潼南县,后入遂宁县,想起来真的不容易.1 e+ l- Z7 B2 d( O$ T
姚波请你把我家的世系给我理出来.定重谢你.我代表我们姚家湾村的人全部感谢你.
! [9 V& y1 U5 L3 e5 k     我们还没有祠堂,都不知道如何修,怎么样,无人,无名,无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2#
发表于 2013-1-5 16:5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1-5 17:03 编辑
7 [! o$ v( `+ O6 V0 i- e. o) i6 p2 y% U
引用楼上转帖邹先生的4段话于下。
. K. z7 ]$ ^( M: d$ o+ I  ?. p      他的话,我是既赞同又不赞同。不赞同者,是我自己已修了我的房谱。赞同者,我在序中表达了与他相同的观点,我不做并鄙视他所指责的那些修谱行为和举动,我也向姚波讲了我对续派字的看法。
% F7 Z) a/ c/ Y' o" T

3 ], D1 b  C! O, S       家谱的历史作用已基本失去,其功能的丧失决定了其继续纂修是否有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纂修家谱的目的是为了敬宗收族、规范管理族人和族内事务,这些目的靠修族谱能够达到吗?无疑是不可能的。在当今经济、文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流动的空间非常广阔,不可能再象以前时代一样,被闭塞在一个地方,更不可能在家族的约束下从事生产和生活。家谱所载的“族规”、“家法”对族人失去了惩罚的作用;“祖训”、“家训”同样也教化不了族人,世系渊源决定不了子孙后代的命运,族长完全丧失了控制族人的权力,无法行使管理、规范族人的手段和措施,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家谱还有多少新修的价值。现在某些农村,还存在一定的族权统治现象,那里的基层政府组织一定是涣散的,甚至名存实亡,人们也不可能有序地进行生产和生活。+ b$ n$ G" v/ l2 X

5 A% \1 j" ?& C9 S7 Q     修家谱是为了“奠世系,序昭穆”,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这世系如何延续?“序昭穆”必须建祠堂,否则,祖宗牌位往哪里摆?建祠堂就要搞摊派,用“宗族”精神去说服和动员族人捐钱捐物,祠堂倒是建得很宏伟,而学校却是破破烂烂、歪歪斜斜,乃笔者亲眼所见,为此还组织过村民座谈,试图扭转这种状况。其实不建学校,也是不“敬宗”的表现,“祖宗”希望后人有文化,能家族兴旺。另外,为了“收族”,凝聚族人,历史上采取置义田、义庄,靠义田、义庄的收入赈济贫穷的族人,如今能做到吗?群众生活困难,靠自力更生,靠政府救济,家族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是绝对帮不了忙的。2 ^8 J0 n" V" Q9 M, [/ r0 M$ x2 ~

4 K! d5 {# b: _+ s5 e/ o) h     在《中华谱牒研究》上有一篇钱杭的文章《谁在看谱?》 (30)此文是接着梁洪生的文章《谁在修谱?》提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笔者非常赞成钱文的结论:“然而族谱到底是为谁编撰的?到底是谁在‘消费’这一产品?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族谱‘生产者’自己,包括处在族谱‘生产过程’每个阶段中的发起者、投资者、编撰者和修订者。正是这些族谱‘生产者’,出于种种目的为自己‘生产’,也由他们自己来‘消费’的。”手头有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印证钱文的结论。一是[望城]《龙塘苏氏族谱》二十六卷(2000年武功堂铅印本),10册函装,纸质精良,印刷、装帧堪称上乘。纂修者是上海铁路局系统的一位退休干部,1948年由长沙考入京沪杭区铁路局。是谱为民国十五年(1926)龙塘苏氏七修族谱的增补本,增补“1926年至今子孙徙居各地已蒐集之资料“,大量的篇幅是纂修人为其祖父、父母撰写的祭文和自己八十寿庆的情况,包括“八十寿赞”、“寿庆志盛”、致寿词、答谢词、文艺演出,甚至包括剧目、演员情况,还有大量彩色照片,有一册之多,一族之谱几成一家之谱,这样的谱就是自己修给自己看的家谱。二是[益阳]胡氏十修族谱,1999年铅印本,纂修者是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位退休教师。是谱前言中引用列宁语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用高尔基等外国文学家的话作为“补白”。第十二章是纂修者的夫人摘自六七十种报刊杂志的育婴抚幼的资料,“做合格的父母,养最好的后代”,72个页码,占全书267个页码的27%,确属不伦不类,是对家谱“神圣”的一种亵渎。该族共有人口360多人,绝大多数是农民,且因修水库而延徙益阳各地,按户摊派,每人10元,少数户拒交,“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不重视,不参予”(见该谱“编后记”),印了124本,用别人的钱,塞自己的私货,美其名曰:供族人参考。这样粗制滥造的家谱除了自己“欣赏”,又有谁再去翻呢?!
% u% q) V% l) M0 W
& `: O# B0 o5 L3 R2 e' ]* M     坦率言之,笔者是不赞成新修家谱的,但并非主张数典忘祖。而是推崇将修家谱的热情转化成实际行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光大中华传统美德,也恪守做人的基本准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84b40401012ns6.html作者:邹华享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3#
发表于 2013-1-5 17:0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1-5 17:55 编辑 9 Y" f. y2 c! ?3 K

! F3 r9 \" J! x+ q7 R0 V回复 139# 蓬安姚波 8 O% g. A+ o- x5 W
0 ~, |) q- ^# a9 z& Q. G! a

7 G+ c2 u/ G; J: z6 u2 e, c139楼帖文的作者,文章像是文革中的大字报,语言又极似愤青,大有砍到中华民族历史三大支柱(之一,家谱)之势!他认为新修家谱就是复古,不合乎潮流,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不能再新修家谱了。
1 W4 N% p4 c6 C& _
8 D- H) |' R4 q8 A
若照这位作者的话去做,数百年后,后人会说:“三大支柱?因为被那个谁谁谁砍倒一个,剩下的两个由于站立不稳,也快倒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44#
发表于 2013-1-5 17:4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蓬安姚波
- }* q( X2 t9 h; F0 f$ b) e! X9 H

; n- m! v8 ?7 J4 ]2 r/ E139楼帖文的作者,文章像是文革中的大字报,语言又极似愤青,大有砍到中华民族历史三 ..." K+ q7 w: o5 c( V; X3 ?5 F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1-5 17:07

6 r& F. R, P8 V. b: b& ]7 ~
. _5 n- k. ^, t( @3 P% d  w" g/ o) G1 `3 I* F  @- _) R
    我的原意是收藏起来,警示作用.不慎误会大家了.对不起.:L .
% Z% Z2 E( g1 M同时钟尧老你也不要误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5#
发表于 2013-1-5 17:5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3# 蓬安姚波 7 X/ P. @7 q6 z) \/ i" G

" ]3 x" o+ X3 \9 ^5 h4 x6 z+ o/ d  q) z4 [
    邹先生的文章2年前我读过。我赞同他的许多观点。我不会误会你。
( Z" j+ o" n6 v! o- M, c   我引用的几段话是应宣传宣传的,特别是修谱人应听一听和想一想:当今修谱与过去修谱有什么异同?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6#
发表于 2013-1-5 18:04:4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原意是收藏起来,警示作用.不慎误会大家了.对不起. .
2 r# M: c' G  P, o% T同时钟尧老你也不要误会.
6 ?6 x" x8 K$ N3 J7 t  ]3 e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5 17:42

; ?/ w9 b3 j0 c( a. ]+ e) B
% K/ A0 Q0 N5 O7 t+ O2 M% p3 ^没什么,对这种自愿被局限并有附会之嫌的观点,可以不理睬。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47#
发表于 2013-1-5 18:0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蓬安姚波
5 ?& h, N2 T: }' f3 x
. w: X7 U- X5 M" Z: V0 L, c- `
' a% ]* j6 m& f+ m  V    邹先生的文章2年前我读过。我赞同他的许多观点。我不会误会你。, x- P3 z; [: R, p
   我引用的几段 ...
) f2 ~- H8 G0 U9 _8 d: gpszyyao 发表于 2013-1-5 17:59
8 A" u' a- d+ m# f, f
" f6 T; e/ A9 c" P1 S
1 s& e9 S1 S  C' \4 v$ m2 T
    谢谢理解,这也是我所想的.不要好心办坏事.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8#
发表于 2013-1-5 18:12:4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原意是收藏起来,警示作用.不慎误会大家了.对不起. .; X: S* U/ b; Z' X# B
同时钟尧老你也不要误会.' i4 w/ K9 ~0 f2 Z$ |' c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5 17:42
7 O- [/ ~" `9 u; Z  A1 G5 }7 A

5 a1 u" N$ L4 w' ?* l: l5 j: z8 f7 l4 A$ ]( C) h/ p2 l: ^6 ^+ U
松勇宗亲热衷于宗亲事业,还出资修了家谱。若按邹的说法“实际是写自己、让自己看的”。但是,邹先生哪里知道,松勇宗亲早在10年前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上学(姚姓学生)?难道这样的行为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吗?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49#
发表于 2013-1-5 18:39:23 | 只看该作者
松勇宗亲热衷于宗亲事业,还出资修了家谱。若按邹的说法“实际是写自己、让自己看的”。但是,邹先生 ...2 {$ g6 }. e8 g1 T- ]% y: a+ u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1-5 18:12

+ Q1 {' Z8 z1 _3 G  E& }& {
& W. u$ y) S" g" S; R/ i/ s- X4 M! a3 E4 M6 \& A/ _6 _! U
   邹先生的话 ,就是不能全接受的,断章取义,但又不能完全说不无道理.所以要自己撑握尺度.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50#
发表于 2013-1-6 11:13:29 | 只看该作者
( D( o; ?9 Y/ O+ D6 ^, {6 r
祖军父子探访辰溪总祠堂.左为茂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6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