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孝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现代姚氏人物(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4:08:59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维钧(1909—1968)7 V# }% j1 c* N# w( _& O
江苏南汇(今上海市)人。女民主人士。
0 R" q% p4 v6 N% x5 z姚维钧为黄炎培夫人。姚维钧早年于江苏省立淞江女子师范学习,毕业后,执教于中小学数年。后考入大厦大学文学院攻读师范专修科,1942年毕业。同年与黄炎培(夫人王纠思于1940年病逝)结婚。
7 _% p0 [8 L* b+ k4 F# @+ H婚后,姚维钧长期积极支持黄炎培的进步活动。1945年协助黄炎培写成《延安归来》,并参与发起民主建国会、当选监事。1942年随黄炎培潜离上海,经香港赴华北解放区。5 L3 M/ a' q: i; m5 |& `
新中国成立后,姚维钧一度任中学教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民建第一届中央委员、第二届中央常务委员等职。7 I& e" k) P7 b: S* j' r' O$ ^+ y' y# u  q- }
1968年,姚维钧于北京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4:09:18 | 只看该作者
姚耐(1909—1991)
5 O4 @* g, F/ w# [7 `福建福州人。经济学家。& i& N2 K( E7 D' g* x, e
姚耐早年东渡日本留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大学第九分校训练处副处长、中华建设大学民政系主任、山东大学教务长。7 G0 W$ D* Q$ P6 p! N# m
姚耐是我国围棋界前辈,其与陈毅下棋近三十年,既是战友又是棋友。1943年冬天,他们曾在河北省天长县龙岗古镇通宵对弈,成为棋坛趣闻。
& o4 M3 s8 w: N  W新中国成立后,姚耐历任上海财经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等职。
: e* a3 O" x/ m  D; [姚耐专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有《论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合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份)等。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4:09:38 | 只看该作者
姚时晓(1909—?)+ k  S$ c% a  q0 i4 p
原名治孝。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戏剧作家。
! y) [- v$ m0 B9 a5 A- j7 T: f1933年,姚时晓于上海参加中国左翼戏剧作家联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后,姚时晓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员,后任中原军区政治部文工科科长。# q' j5 D1 X, B% m9 _0 {8 n
新中国成立后,姚时晓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一届、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届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
3 _$ \8 S& ]+ X% j6 P* ~8 N姚时晓着有独幕话剧《别的苦女人》、《炮火中》、《棋局未终》等。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7:19 | 只看该作者
姚平(1909—?)
! |# m3 R: [' H别号世杰。福建蒲城人。国民将领。
# r$ S# F6 Z" i3 x) i姚平早年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步科毕业。之后在国民革命军队任职。姚平参加了历次战争。1948年,姚平任重建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副师长等职。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7:40 | 只看该作者
姚学濂(1909—?)
. {5 F2 c' j) T- C# j8 K 别号法溪。广东潮阳人。国民将领。, f4 f5 q6 L+ u; I& p7 f7 l
姚学濂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步兵科毕业。在抗日战争期间,姚学濂任广西绥靖公署交通兵团少校团长等职。1943年,姚学濂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毕业后,历任国民军队指挥官等职。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7:57 | 只看该作者
姚子青(1909—1937)
( e+ d0 }# K* F- o原名若振,号中桂。广东平远人。国民高级将领。抗日英烈。陆军少将。
/ u% ~8 i# X! o( e3 d3 n姚子青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中央民官训练班及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陆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中校营长等职,率部驻防湖北汉口。* j* o5 {$ ]0 X9 M, [( |9 @
抗日战争爆发后,姚子青奉命率兵调防上海宝山,参加淞沪抗战。姚子青率领六百名官兵坚守宝山县城阵地御敌。日军动用陆军、海军、空军疯狂攻击。姚子青在兵力不足,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仍然积极率领官兵们英勇战斗,日军用飞机大炮封锁支援部队的前进道路,四面道路最终被日军彻底切断, 增援部队无法前往,一连几天,数番激战之后。全营弹尽粮絶。1937年9月7日,姚子青与全营官兵壮烈殉国。次年,姚子青被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军衔。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8:20 | 只看该作者
姚雪垠(1910—1999); c( Z2 Q1 X/ {5 Z
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文学家。书法家。* r) R" G% t6 O# f
姚雪垠于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求学期间,其在《河南日报》副刊上以”雪垠”笔名发表处女作《两个孤坟》。姚雪垠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开除。从此在北平等地以投稿、教书、编辑为生。
  u$ F/ t. s( W) y  d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其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野祭》、《碉堡风波》、《生死路》和《选举志》等十余篇小说。抗日战争曝发后,姚雪垠在开封与范文澜等主编《风雨》周刊, 姚雪垠赴前线采访,写成报告文学《战地书简》。6 V# z/ |6 e7 x
1938年去武汉从事抗日的进步文化活动,发表短篇小说《白龙港》、《差半车麦结》。次年发表《红灯笼的故事》。1939年起,辗转在鄂、皖、蜀等地,从事长篇小说创作。完成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新苗》、《重逢》等。这一时期, 姚雪垠着有论文《论现阶段的文学主题》、《通俗文艺短论》、《文艺反映论》、《屈原的遗产》等。
! j1 u+ F% i9 ~3 ~; }# k' k( A抗战后期,姚雪垠曾任东北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前后, 姚雪垠完成自传性长篇小说《长夜》。抗战胜利后曾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951年回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从事专业创作。1953年调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工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 d5 w. G& C' {# J6 a
1957年,姚雪垠被划为右派分子。其从1957—1981年创作完成的历史长篇小说《李自成》1—3卷先后出版。《李自成》第2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奬。第1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奬。《长夜》译成法文后被授予马赛纪念勋章。
0 r2 a- S5 C) s姚雪垠主要作品还有中篇小说《牛德全与红萝卜》,长篇小说《新生颂》第一部《崇高的爱》,传纪体小说《记卢熔轩》,报告文学《四月交响曲》等。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8:35 | 只看该作者
姚贞白(1910—1979)
/ B1 s& q& n& ^云南昆明人。中医学家。
8 V7 k5 |; \  T5 N5 p+ j% R姚贞白出生于中医世家,继承祖传医术,后开业行医云南四方。4 S3 {. r  @- c- T
新中国成立后,姚贞白历任昆明卫生局副局长、昆明市中医院院长等职。为云南省中医协会会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z. i3 L, F. u; \6 g, j
姚贞白擅长治疗时令症和妇科诸症。1935年,姚贞白与其弟姚济创制了“百病神效散”,主治四时感冒,疗效甚为显着,验方传遍中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等国。4 S3 j) [7 L& x. j1 N; J
姚贞白着有《姚贞白医案》等。撰有《祖国医学的发展对世界医学的贡献》等论文。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8:56 | 只看该作者
姚永根(1910—1983)( z, f5 S& @) x7 s9 D# R
江苏吴县人。民间歌唱艺术家。
) s2 Y, A7 z2 D3 R8 O, W) v姚永根自幼跟随祖父、父亲学唱民歌。其中说唱曲《孟姜女》就是其祖传的一首长篇叙事歌。全曲共有两千多行,在细节上结合当地的特点,有着较大的变化和细腻的描绘.

签到天数: 4236 天

连续签到: 45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39:14 | 只看该作者
姚锦新(1911—?)
% f! ?* M7 X% X" w, ]; c: @+ V! s安徽贵池人。女音乐教育家。0 `  c- T, S- Y1 R  W! E! r  y" q
姚锦新于7岁开始学习钢琴。1930年至1939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德国柏林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40年,姚锦新归国途经香港时,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之后,姚锦新又赴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及作品分析。1943年,姚锦新参加在旧金山对华广播电台主持每日5分钟的音乐战线节目。+ r( T' A; X; y3 m% l& T
姚锦新于1947年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华北大学音乐学院授教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姚锦新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创作研究员及中国音乐协会理事等职。
( `$ K% H: L3 |- ^7 x! L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姚锦新主要从事音乐理论的翻译工作。译有辟氏顿等着的《和声学》中的现代和声部分,与他人合译《有关音乐美学的若干问题》及《汉斯•艾斯勒的音乐评论》多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6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