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广填川”340周年 川人根确定在麻城孝感
& i& b9 j" m2 a3 _1 h. C : T+ h, Z( \; W* H5 H' u p: T7 z
, Z1 |. @9 Y+ M+ e h# Q; `
华夏经纬网 2008-12-15
, H5 n) s7 X v4 z( Q* p4 O) w 3 [: a+ v6 s2 P$ W' ?$ M# T
3 H1 v- Z& m/ u H+ D8 p, @) u
% M" f: p. O) s, E1 H【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纠错】 / f6 L" ~, j, ?6 N% Z5 J2 ?
0 e- H6 A" B+ d/ ~" h( l! C 四川人都知道"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也知道大多数川人是几百年前从外省迁入,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根"呢?是"麻城孝感"还是其他地方?当年祖先真的是被捆绑入川吗?昨(13)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内首个纪念"湖广填四川"340周年、以"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位代表,除研讨"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及相关的移民文化、客家文化等问题外,还针对川、渝地区民众普遍关心的"麻城孝感乡"现象进行了讨论。
8 s, q2 K! u* y$ ]8 }9 E( C! J0 M7 G
报仇只是传说 战争才是原因
2 E \9 @7 R0 v! ]5 `% }5 ]8 T9 U/ ?3 [0 |
四川一直流传着"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真的是八大王剿川才导致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吗?来自重庆的蒋志鸿否定了这一民间传说:"不是八大王恨四川人,而是连年战争导致了四川人口凋零。"
. ^5 w& q; M8 X0 [! N' D5 C
4 L0 m2 ~9 z" N9 y "八大王"指的就是张献忠,在民间传说中,张献忠对四川人恨意颇深。传张献忠曾贩运枣子到四川做生意,赶着马队到内江桂湖街时,一路留下许多马粪,被当地人拦住,令其清理干净才能离开,张献忠只得当场扫街。走出城外,又觉得腹内绞痛,在草丛中"方便"时,顺手扯了一把野草清洁,却抓到了藿麻,弄得叫苦不迭。张献忠恨恨地说:"四川好恶,连草草都咬人。"并 当即立誓,得势后要杀得四川鸡犬不留。
! u/ n3 V& M: u0 U/ ~1 l. G$ Z& `! M y7 z- t7 ~
蒋志鸿认为,张献忠在四川混战20多年是不争的史实,但并非真如传说中的"进川为报当年之仇"。蒋志鸿查证,20多年的血腥战乱中,还发生过清顺治五年大旱引起的大饥荒。康熙十三年时,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并派遣大将王屏藩分道攻取四川,再度战乱7年。至康熙二十年,清廷才平定吴三桂判乱。"经过前后37年战乱,四川人口大量减少。《重庆市志》记载当时的情况是,‘川中百里无烟,人民所存有数。蜀省有可耕之田,无耕田之民。"蒋志鸿说,为了补充兵员和收取税赋来维持清朝的统治,清廷开始计划向四川大规模移民,而这场移动运动竟在百年以上。
5 ?. a* L7 V: @# [
6 s3 \5 [/ y$ t6 l0 U! w' N "解手"不忘当年被绑入川?
6 K+ R/ P/ F2 H6 u) k5 p7 I0 C8 P/ a1 M& K( t
四川方言将"方便"称为"解手",传说这是因为当年湖广填四川时,祖先们均被捆绑入川。路途上需要"方便"时,便叫押解人员"解手"。逐渐,移民们便把"方便"叫做"解手",并流传至今。事实真是如此吗?
; ^2 x2 w. @/ E( l, F7 \& K3 n6 k( R* U" V, ^8 o
四川省宜宾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任德清认为,在历史上有两次"湖广填四川"。第一次始于元末明初,第二次则是明末清初。有专家认为,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是因为"天灾人祸,灾民进川"。据此推论,元末明初时的移民应该不是被捆绑入川。对于第二次移民入川的途径,蒋志鸿归纳为三种:"从外省举家迁移到四川;先移民到贵州等地安置几代人后再转到四川;还有便是由强劳力到四川打探情况并置业后,再举家搬迁入川。" ' ^9 D. d N/ c% Q2 A& P5 V
8 L0 O+ ?& N4 e0 y
蒋志鸿说,在初始阶段,清廷为吸引外省人入川,陆续制定七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如移民不受户籍限制;官府无偿给耕牛,发给路费和种子,提供农具,鼓励农民开垦;开垦的土地拥有所有权等。在蒋志鸿看来,"优惠政策的制定使许多外省人举家入川,在移民中有自愿的,也有被迫押解而来的"。 & s( N( t2 X1 }9 M8 S* h
2 y6 t; \5 Y- ^7 R0 n 考证 大多川人来自麻城孝感 : J' e5 Q5 a! S* ~& Y
: H& F) o- r! B8 j/ Z* w. ]- L 大多四川人会说自己的祖宗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但在现今的湖北地图上,根本找不到"麻城孝感乡",所以有学者提出"孝感乡"乃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地名。"今年年初在湖北麻城市发现的《都碑记》一文,可以为孝感乡的历史真实性之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湖北省麻城市政协主席、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凌礼潮带来了麻城市的最新研究发现。
$ r, u6 D0 |. a; V( A2 k2 U& [
凌礼潮表示,《都碑记》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孝感乡的存在是真实的历史,解释了孝感乡的得名时间和原因,而且从其文字可以看出,自数万麻城将士入川以后,明初的"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判断也是完全正确的。 (信息来源:人民网四川视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