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11-28 21:10 编辑
' G8 y$ v! p) `8 {+ e0 p2 G' o/ O* g0 J
) a! ]0 j! b0 m7 s& j( |
我不揣鄙陋,把我在祭祖叙谱大会上的发言稿发上来:
* B3 v8 {1 [2 j0 K9 S' @
0 _. _0 i( o4 g" P4 m8 ~! u& Q3 y" x! I7 ^/ K" W1 a
* [, F, Y9 t$ I+ O, D+ z在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第四次修谱祭祖大会上的发言记录 m* j6 g- v5 R& l3 T
尊敬的各位宗亲:
& g% o" @: b6 F' D 大家好!秋末冬初,橘红柚黄。在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我们山东枣庄市陶庄分支的宗亲一行七人,很荣幸地参加了由斗山分会举办的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第四次叙谱祭祖庆典大会,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6 _4 s4 I; b, L, ^0 i7 E. p- [ 回眸往事 ,我们感慨万千!我们陶庄分支本属于南昌姚氏,约在康熙年中,吾祖标灿公,标玲公兄弟二人自斗门外出,自九江沿运河逆流而上,凭着祖传的医术来到山东(江苏)行医卖药,后世子孙又迁往江苏河南,开枝散叶至如今繁衍后裔已达千人以上。由于离家日久,至清朝末年,我们各支族人已经完全和老家失去联系。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族谱又失去了,所以,后来竟至于到了子孙虽多却无字辈起名,虽有敬祖之心但却不知先祖为谁的地步!我们就如同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也不知将来飘往何方刮向何处?多年来,我们几辈人苦苦寻觅老家族人的消息,以求认祖归宗,但却毫无结果!
9 M; o7 j% o, ~' r' c, T 进入二十一世纪,因特网的推广普及,为我们寻根问祖工作带来了转机,咱们姚家杰出的精英——尚明站长于2008年6月创办了中华姚氏宗亲网站。也许是祖宗保佑吧,我于姚网创建后的一个月发现了她,借助于姚网,我认识了江苏盐城的绍文宗亲。在他的帮助下,我打通了卿宸会长的电话,并由此认识了卿芳,卿堂 等诸位宗亲。他们说老家的亲人们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客居外地的宗亲,南昌姚氏已经开始准备第十六届续修族谱的工作,让我们心理上有个准备。
; q( E/ e2 o* N" s/ W, N* M 于是我就请求他们为我提供老族谱上的资料。当他们把完整的南昌姚氏字辈等资料寄给我们时,我欣喜若狂,我感觉到这回真是寻到根了,找到老家的亲人了!这不是做梦,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再也不是到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了,也不是无人理睬的野孩子了!当我把资料拿回村里给族人们看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长辈们随即召集全体族人举行会议,确定参加第十六届修谱工作。
: C$ z5 D' U4 I/ W+ v- x* U+ ] 但由于祖辈迁来山东的年代已久,族人们对于祖辈的情况了解的不是很多,与《南昌姚氏族谱》在世系对接上有困难,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先后几次召开家族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各长辈及年长的族人凭着非凡的记忆和祖辈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我们初步整理了一些资料。4 j: C' q' F* D9 v
为了做到世系清楚,对接正确,大家提议由近及远,逐步寻亲 。当我们向九十多岁的四奶奶询问到底我们和哪里的姚氏是一家人时,她老人家对我们说:咱们王楼姚家是从江苏利国驿那边搬来的,那里还有姚家人在那里居住,日本人过来时,咱们村的人都投奔那里了。”得到这个线索,我们决定外出寻亲,以求更大的收获。于是我们开始寻访祖辈们居住过的地方和族人,我们先后到过枣庄市邹坞镇周村,中陈郝村,齐村镇,北庄镇,羊庄镇,桑村镇;台儿庄区的张山子镇,涧头集镇的万年闸东村;联系了江苏邳州土山镇,铜山县利国镇及简城集的族人,或亲自走访,或电话联系,每联系一处都有很大的收获,族人们也都笑脸相迎,显示出浓浓的同宗之情。在各地族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们终于成功地整理出了完整的资料并与《南昌姚氏族谱》顺利接轨,圆了几代人的梦。我们阖族相庆,奔走相告,我们终于认祖归宗了!
1 L. G. C# q/ I+ R 今天我们第二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沿着祖辈们生活过的地方一路走来,内心感到异常的兴奋和无比的激动!老家的亲人太热情了,热情的让我们受宠若惊,让我们热泪盈眶!我想大声说:这就是我们的家,这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虽居住在千里之外,但我们两地的亲人心是相通的,血是共融的!6 n( U5 s. T( Q( `2 P3 q
自南昌姚氏第十六届修谱以后,灵源姚氏及南昌姚氏在寻根问祖方面可说是捷报频传,喜事连连!客居全国各地的彦国公后裔们纷纷赶到江西老家来寻根问祖。据绍弦哥初步统计,现在可以确认的彦国公后裔人数已经超过十万,还有许多分支有待确认和寻找。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啊,我们的凝聚力有多强啊!作为一名彦国公的子孙,我们在感到骄傲和自豪地同时,也应感到肩膀上的责任重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在忙于生计,忙于构筑自己美丽幸福的小家。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想到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我们姚氏家族的事业,我们的宗亲联谊活动要如火如荼的进行下去,更需要全体宗亲们加倍的热情和努力!我相信,今后我们彦国公的子孙们会更加团结,更有凝聚力!
) F5 Y; J1 O% M) _9 n' x5 e, \5 X4 P. c+ T 现在,我谨代表枣庄市陶庄分支的全体宗亲,感谢斗山分会宗亲为组织这场盛会所付出的辛劳和精神,并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V# E) e C5 j1 Q7 r" E
最后,我们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2 D# w2 I0 O% n
* t4 M7 k, b5 R: m$ N 谢谢大家!: C5 ] y4 y' T: u
. Y: V ~( I% k
9 V9 V' r4 I5 `& ~$ A3 z W R# T, G
, M) b1 ^+ e/ [$ ]+ l; J. L5 h9 i- q& G7 {/ P3 R7 T% n
. R: X1 M' ? G6 H
0 Y( I/ `0 [" i: I4 k# w) n* [# M" O# s. ]2 C. i
附:2013年11月赴南昌祭祖有感 / I( e9 T' Z2 j5 m: d% d2 F
( V$ @0 J. C8 _# o8 @
7 U3 [! X' |; C
2013年11月赴南昌祭祖有感
. e. G# t" Y9 L. }5 P% t E又是一年祭祖忙,各地宗亲赴南昌! A. K+ j: z. [4 ?2 b: c5 K7 P4 Q8 G
千年古县展风采,姚氏祠堂现光芒
4 `. a7 ^0 i+ y7 ?, s' R- k! u, \众人拈香朝上跪,三拜九叩表衷肠3 n% w" \, ~: ?5 K1 m
缅怀吾祖彦国公,来自河南汴京城
6 s N! u4 A @, B3 q官居江右倡儒学,退隐灵源华溪中
2 u3 a2 S+ K/ G! I! }( B开枝散叶千余载,肇基始祖第一功
0 m0 c5 X; T$ C7 ? N繁衍子孙逾十万,历朝皆有栋梁生! k5 I, E5 u1 D8 l7 K U
宋有一门三状元,清代缔虞把功成9 F8 G' m# z$ o3 P* j% e5 V
中华国医传天下,南昌姚氏建奇功1 `5 J9 R' G- B- P1 E/ ^9 N
悬壶济世走四海,救死扶伤遍九州
- q6 L n, L9 _) h8 t今日宗亲聚洪州,叙伦堂内把谱修: Q; M* ~6 J- u8 }3 {
前辈谆谆来教导,后进诺诺齐应声" \7 Z. `: b4 [3 c1 i
常念先祖美名传,祖先圣德记心间
! B8 F7 y8 P# t M7 r/ \# a$ q! t鲜花美酒供祖前,祈佑子孙万万年2 R0 u( C" L# \6 ?. e; j- D
枣庄市陶庄分支 绍峰 8 J5 j6 Q# R7 ]8 P& ]
癸巳年十一月十一日
2 i- u3 H. V3 Y
7 |# C1 n0 A' K. h' r! v' H/ W |
6 R1 T, k& q" g' B0 q& u& B9 W0 b) D3 H, e. b1 X
; l- c5 w0 c3 K6 q1 p" o4 \* Q3 y
% M/ q' Z; @) x* y. _7 e+ [! P" H+ e5 J+ A
! C2 K) |8 v5 q5 A
, w0 D) t K/ m0 q" c; _ 7 M B; W/ |+ D' W4 w
|
' Z+ u( \; w& w/ @9 @8 ?8 _8 h, f+ E$ t% s
Q6 i/ f) j P! }4 R
+ A% b) f+ Y) P0 q) L
2 C& D: Q* t) i. l3 N
- Q' \# z. I& f$ G7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