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六合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江西迁湘姚氏“三公”(姚良能、良德、良珊)相关专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91#
发表于 2017-3-3 14:15:0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 \1 L* ~  o. U6 O0 \

: v3 m1 y% Z1 @/ O0 S" B( {$ r( d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 淳熙十二年十月
5 I) r9 Y4 z* S# Y( |' e! {7 j
) T- q7 X1 s. M3 A! I,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
, O2 p( L2 {4 G& u5 D1 }, j  t# w
5 L( y. x2 j- u- m* f承议郎监察御史谢谔撰并书
* B) w" _: p" F2 R
2 m+ e" B- {) d; M4 U  k谔乾道间备吉州录参之员,有贤同官曰吉水主簿姚公名锡字予善。盖谔居临江,予善居筠,为邻郡。谔少尝诵前辈姚子玉之赋,士林传之如宝玉。继又闻筠有瑞童,以十四能赋,取乡举。同官时,遂知瑞童即予善,而子玉为其祖。由是益亲,又有录从著同官之义。后尝游洪,遇其子守,切于问学,又喜其有令子矣。淳熙乙巳五月,守致书临安,且持高安宰朝奉郎吕棐所为状曰:请为铭。呜呼!回思诵赋时、同官时,如前日事,岁月可惊,铭又何辞耶。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曾祖礼,祖振,洪州进贤县丞;父旦,黄州教授。进贤即子玉,以儒起家。生徒受业数百人,号曰江西姚子玉教授;以八行举,擢上第。予善生于黄州,三岁而孤,母邹,诲之学。七岁能诗,语出惊人,十一能文。予善贯穿经史,尤长于左氏,为文精深典丽,屡荐于郡、于漕台。遇兵乱,奉母夫人东西,就养益勤。母终,哀毁憔悴,无仕进意。年四十,以恩释褐,授迪功郎吉水簿。莅官清介,傍郡尉获盗觊赏,狱具。委予善复讯。予善索牍亲阅,得其差;明日入狱取器仗视之,摘图谓吏曰;“民室甚小,户甚窄,垣壁无损,而盗十四人皆有伤,岂寻丈之室能容此众、用此仗乎?”吏不能对,于是移劾,活者九人,一郡惊其明。安福剧邑,令继罪去,州檄予善督赋,旌淑慝以顺民欲,察隐罅以椐吏奸。有贵势里居,乡人依以頡頏。予善籍所负闻于州,罪其隶于庭,贵势惭,悉输所负。民曰:是敢抗某者;争先辇负而至,以办集闻。同官有失者,忽为民所持。州畀予善理,予善卒解之,人伏其长者。迁武当军节度推官,转文林郎。武当极边,岁料民兵为备;公画五策赞其帅,不扰而备益严。移签书光化军判官。一日,有虏骑逾境。民奔溃。予善白守,当待以闲暇。既得报,果巡边耳。予善又白守,以光化近边,无城池之险,使多植林木,亦可为疑伏,如榆塞之义,人以为便。有靳显者,北人,随龙南迁,家于隋,累立功。守怒其恣横,一日捕得其乡人,论以为奸细。予善奉檄再鞠,显流涕自陈。予善审得其情,因上谳,卒恕之。又有马全者,以财豪于边,隋获盗,引全为地将论以资停发纵。予善问得其实,为辨出之。时待制张子颜帅襄阳,大喜谓其属曰:“以古义决疑狱,久不见矣。”因行其议,全活甚众。改汀州判官,转承直郎。在汀尤宽和,民讼为减。属县多瘴疠,予善执檄虑囚,咸劝毋行。予善曰:“枉直待辨,岂敢惮。”卒历六县,平反二十余辈。姜寇窃发,檄往清流,计度便宜。初,予善虑囚,过南安岩,夜梦骑兵百万迎为冥官。既觉,潜治归计,属寂发不敢请,至是尽处分其家事,谓家人曰:“乃翁此行报国耳”。寻归,疾作。阅旬,家人及所善黄长卿,亦有异梦;翼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五;实淳熙十一年九月七日也。予善为人质直,表里洞然,面折人过失无少畏忌。自奉甚薄,一裘数十年,非馔客不二羹胾。至临事乐施。周人之急无毫发吝情。凡乡里幼失所养,老无所依,贫不能自存者,皆赈恤之。嫁孤女五人,葬不能举者数丧。郧乡令章卒官,父耄子稚,贫不能归。予善摄邑事,经纪其家,乃得还。少历艰难,备知闾阎疾苦,所以断狱听讼,老吏不能欺,民诉于州县,皆愿得予善为理。性慈孝,御仆隶未尝施鞭扑。自以禄不及养,刻木为父母像,饮食必祭。谓其子守曰:“吾它日必归骨先人墓侧,死者有知,当得侍奉也”。病亟请老,转通直郎。所交皆当世伟人。然位不充德,论者惜之。有诗文一集,藏于家。子男三人:长曰守,举于礼部;次曰寀,业进士;次未名。女二人:长适高安胡义问;次适同邑从事郎、新澧州军事推官陈世长。孙男女五人: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其孤守,将以今年十月己未,奉予善与予善夫人金氏之丧,合葬于灵源先茔之傍。金氏亦有妇德,先予善七年卒。) c* O' `5 S: P2 w7 o( P

/ h  _, p7 T5 A) T( Q铭曰:
% @8 @2 c9 |: T  C% j
. B+ j, g* b" j& R姚宗之蕃自于虞,今筠灵源富以儒。噫吾予善承庆余,幼已籍籍飞名誉。
. A9 ~) Q' Q7 V
6 {3 x$ L- t5 T! f3 F克孝于家实勤劬,中年试吏蕴乃摅。平反有功民所愉,兵间奇画举一隅,
; V- N, u$ |9 h) Y; G$ y8 q! _) @  u+ V$ t' F% \, [
吁嗟光阴何须臾。有来之迎骑甚都。佳城之封绍其初,识以铭诗示不诬。+ s$ W3 b. l" U+ |' X* H/ Z

. C, i6 A% w+ o3 K( I1 w按:《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1986年出土于宜丰县。1通,志高98,宽68厘米。楷书。31行,满行49字。志尾署“高安况抱元刊”。志石藏宜丰县博物馆。
" B% |; w/ ~0 a% h2 s/ d) d5 o' w; x$ a  K- l: z" ~
墓主姚锡(1121-1184),字予善,江西宜丰人。历官吉水县主簿、武当军节度推官、汀州判官。撰书者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江西新余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历官摄乐安县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御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所著有《艮斋集》。《宋史》卷389有传。
. ^; C' ~! R5 T: X3 C  ]' R, w7 Q2 I% t- @6 }
% H  S9 Y% c8 \8 ^& L% d
800多年前姚勉家族已经有文字记录属于吴兴姚氏。江西修水县姚氏是吴兴姚氏吗?有什么依据?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92#
发表于 2017-3-3 14:21:03 | 只看该作者
2 X0 X& N- t( Z& Z
我提供下江西修水县姚氏家谱上的记录,以供参考。/ a0 J8 O) Q3 X8 W( M, Z6 ^
& u; D# b/ l+ \; G2 {
居敬公生子五:尤、依、仁、勉、冠:! h$ _8 H+ U( a9 O" l
尤随祖居柳城生子一:枢,# w  z: y2 Y  L5 S
依随祖居柳城苏门生子一:栋,1 ?7 x" Z" n- W& [! u  i
仁生子三:渶、澄、泌出继四弟勉为嗣,6 i9 R# B9 k' X( q
勉入继胞兄仁之三子泌、又入继胞弟冠之三子龙起,  m( X$ a% Q" b4 C1 l( w# t: A8 v
冠生子三:龙腾、龙升、龙起出继兄勉为嗣。
7 I% G: |# F2 d; n; C" |) E1 O# n* Q+ ?: t

) t% m# W7 S! G3 q  V7 `" i. \- ~姚勉兄弟能对上几个?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3#
发表于 2017-3-4 12:48:47 | 只看该作者
永顺姚 发表于 2017-3-3 14:21
: O# ~' O0 R! l: h5 \我提供下江西修水县姚氏家谱上的记录,以供参考。3 }3 R1 L  q( `3 O% m
0 T$ H, T# _6 g' x0 \5 q
居敬公生子五:尤、依、仁、勉、冠:
/ J8 G% }2 u6 M. ?' B& D
9 V& k' W* m, j9 }3 p+ ]* _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茂勇宗亲是否可以先理顺三公与灵源姚氏的对接问题,然后再往上研究。毕竟三公是明代人,而勉公是南宋人,年代越久,考证的难度越大啊。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94#
发表于 2017-3-4 13:18:03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3-4 12:48# O! h0 X' s% I3 `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茂勇宗亲是否可以先理顺三公与灵源姚氏的对接问题,然后再往上研究。毕竟三公是明 ...

. v$ a" ^9 M1 W# \9 Q( A  b4 _/ `三公和姚勉的关系以前在其它帖子里说过,不再重复,看来你是不会理解了。
4 O) ]9 C% @2 u: k  L
" ]% D3 c( |: k) T; m谢谢你的提醒!三公如何街上灵源姚氏?其世系确实很令人费解,这是不用回避的问题。谁叫老祖宗留下让人不用怀疑的线索只有宋朝状元高安姚勉呢?我不抓住这个线索搞清楚大的方向,在没有更好的证据之前,反而去追求那些本来不太靠谱的细枝末节有何意义?7 T/ ~( ^$ j5 }5 J) i
% n% d/ }; W8 H0 n
感谢彦国公后裔对我们研究考证姚勉的特别关注,谢谢!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95#
发表于 2017-3-4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7-3-4 13:41 编辑 - i/ f2 d' i7 h8 h. R
7 C5 q0 m  ]! m* w) n
其实关于外地的彦国公后裔归宗认祖的信息我也留意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99%的家谱都多多少少留下彦国公的字样或字辈相同等线索。目前认彦国公的姚氏族人,家谱里没有彦国公字样及没有相同字辈的是特例。我无法评论。, k& m% X) e$ P) L
, s: u7 ^& c" p" Y/ q8 i
我希望你们也能拿出点有用的证据来,少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6#
发表于 2017-3-4 15:44:08 | 只看该作者
永顺姚 发表于 2017-3-4 13:306 u1 a* f' z* H! ]6 k
其实关于外地的彦国公后裔归宗认祖的信息我也留意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99%的家谱都多多少少留下彦国公 ...

6 h1 m7 Z0 }8 S% \( V- s( S, e, T
大家都明白,茂勇宗亲的所有努力无非是想证明南昌姚氏的谱头是错误的,全国各地奉彦国公为始祖的姚氏支系所立的谱头也是错误的。可是这么多的姚氏支系犯同一个错误你不觉得奇怪吗?要知道,彦国公只是一位高职称的教书先生啊,……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7#
发表于 2017-3-4 16:04:41 | 只看该作者
永顺姚 发表于 2017-3-4 13:30
; W7 V0 w4 s6 k  p7 `其实关于外地的彦国公后裔归宗认祖的信息我也留意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99%的家谱都多多少少留下彦国公 ...
. b7 d- ^* O1 i; t

% o0 S1 A$ h! o  \" t5 Q. t茂勇宗亲说:我希望你们也能拿出点有用的证据来,少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F& X6 J5 b  {$ m

8 t* N! z8 V9 V1 c  不知茂勇宗亲需要什么样的有用证据?证明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7-3-4 16:26:14 | 只看该作者
姚锡墓志铭》文字版是绍弦在江西图书馆复印而来,这块墓志碑现存宜丰博物馆,我亲眼见到了,且拍了照。对里面的内容我反复研究过,有很多信息可以从中获得,关键是你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如果你是需要灵源姚氏出处,则可参考“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这一段,而不是去找姚锡到底有几个儿子的事,如果你是想研究姚锡的家庭成员,那你就可参考里面提供的子女情况。事情一个一个的研究,等你研究完灵源姚氏出处,我一定与你一起再来研究姚锡的儿女情况。茂勇宗亲,你说行不?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99#
发表于 2017-3-4 17:02:41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3-4 15:44
0 p; M- I6 m8 M% Z( S1 W大家都明白,茂勇宗亲的所有努力无非是想证明南昌姚氏的谱头是错误的,全国各地奉彦国公为始祖的姚氏支 ...
6 O$ [" [9 i- j
大家都明白,茂勇宗亲的所有努力无非是想证明南昌姚氏的谱头是错误的,全国各地奉彦国公为始祖的姚氏支系所立的谱头也是错误的。可是这么多的姚氏支系犯同一个错误你不觉得奇怪吗?要知道,彦国公只是一位高职称的教书先生啊,……
  e2 v, H+ \$ Z3 T, g8 ?& K3 m
. q5 Q- [: a% E
% D5 \0 n3 W' t, L$ M* [7 Y8 t" y3 d7 K我必须批评你一下,你太自以为是了,不好意思,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
2 R1 ^. [) O. S- b必须纠正一下:我从来没说过你这样的话。我说的是姚勉不是彦国公后裔。7 p" y% {- p8 E: K2 [3 }' R: _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00#
发表于 2017-3-4 17:03:48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3-4 16:04
5 ~' z3 L7 ^3 J- ~4 z- p2 D4 ?$ r  _+ K茂勇宗亲说:我希望你们也能拿出点有用的证据来,少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 f" y' }5 I4 Y% t4 [/ g
1 F3 F: m) x2 D: ~% W7 U, C# f  不知茂勇宗亲需要什么 ...
' P  N4 s* ^7 P6 \  w
我说姚勉不是彦国公后裔,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姚勉是彦国公后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7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