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遍四川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1#
发表于 2012-12-9 20:59:5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我们这里把图中这样的叫做“烧饼”(武松兄长大郎所卖的烧饼可能就是这样),有圆形、椭圆形的。我 ...
0 y0 s, u6 ?/ F7 p' W& I6 c0 ?  Z9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12-9 20:45
! M9 L4 X. k7 O

5 [/ Q+ D, a" S4 P1 E6 q7 a9 x- R. h% \% |
    實際上.我小時候吃鍋魁是圓的.這個是姚家鍋魁還沒有見到,我在縣城上班時.這裏還沒開發.什麼都原汁原味的.現在商業氣息太濃.故有可能是吸引人才這樣做的.我沒次回家都要吃鍋魁灌涼粉.感覺這個才具有代表性.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2#
发表于 2012-12-10 10:15:04 | 只看该作者
周子古镇,我们有约
3 D  ?% w/ c9 ^                                                                嘉陵江社区论坛版主
7 ^8 `$ v$ e3 R; I+ d3 K& {) t  一个城市没有历史和文化的积累和沉淀,犹如人没有了灵魂,苍白而空洞,要走近一个地方,首先应了解他的文化历史,民俗和风土人情。为了去向往已久的相如故里-周子古镇,早早的在网上做足了功课。由于老家仪陇与蓬安相邻,很小的时候就听父辈们提起过周子镇,但始终未能一见。后来,读了戴望舒的《雨巷》,去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古镇,从最初的新奇,到后来的失望,稍有名气的古镇大多商业气息太浓厚,人潮汹涌,完全没有了戴望舒笔下古镇的恬淡和静谧。虽然古镇让我一次又一次失望,但心中那个古镇梦从未淡去,梦想着在一个绵绵春雨的清晨,撑一把桐油纸伞走在悠长悠长的古巷,做一个丁香般的女子...5 x% S) U# {" M! d
     2011年初冬,无意中在网上看到邓四平先生的《周子古镇,一片青瓦的记忆》,“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记忆中的周子古镇俨然一帧淡淡的水墨画,而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镇的青瓦房却最使人难舍和难忘。”周子古镇,这不是我梦中一直寻找的地方么?后来又看了些邓四平写的关于相如文君,关于蓬安的文章,让我对周子古镇更是向往。直到两月前,才有缘于与他相识于网络,他风趣、幽默、豁达、开朗的个性,很难与他的文字联系起来,印象中大多数文人都比较沉默木纳吧。他在蓬安,自然会聊到他为推广蓬安而作出的贡献,会聊到司马相如和文君,我感慨于文君的深情却遇到了负心的相如,我说:可惜文君一往情深。他居然给我回了句:可恨相如到处乱整。让我捧腹不已,本来沉重而忧伤的话题,瞬间成了一出喜剧。他总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任何话题都变得轻松无比。* m) B- G, d* l# `2 d7 u' F
    很想一个人,去一个安静而陌生的地方住上几天,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世俗的纷争,就这样,一个人,醉心于山水间,醉倒在古镇的风情里。也许一个人是孤独的,一个人才能静心去感受自然,才能完全融入诗画山水中;一个人,才能让自己成长。由于老公愧心于没有时间陪我,以至于我一次又一次独自远行,这次去周子镇,他死活不让我一个人去,特地调了假期,陪我去周子镇游荡两天。# t2 n$ H. Z$ ~; `3 o0 i) @. t
    初冬,微微的寒意,一大早就起来了,我还是磨叽到9点多才出发,离火车出发时间不到半小时,错过了早班车,又到等到午后,为了不错过车,一路狂奔到车站,还好,赶上了9点50这班车车。十多年未见的绿皮火车,五元五的车费,半个小时的车程,还是第一次乘这么短程的火车。看到绿色的车箱,记忆一下子扯到了十多年前,第一次远行也是坐的这样火车,那时的火车上人山人海,哪像现在,空荡荡的车箱,见不到几个人影。就这样悠哉悠哉,半个小时就到蓬安县城了。火车站门口就有到周子镇的公交车,一元钱车费。我梦中的周子离我越来越近了,有点兴趣,有点忐忑,真正的周子镇与我想象中一样吗?想着想着就到了嘉陵第一桑梓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嘉陵江水,大雾还未完全散去,江对岸的漫滩和山头若隐若现,近处是白墙青瓦的古楼阁,好一幅写意水墨画。江边长廊上有几处青铜雕塑,其中卖茧的雕像被我误认为卖洋芋了,让老公取笑了我一上午。才走一小段路肚子就好饿了,都怪早上太匆忙,十一点多了还没吃早餐,肚子饿了,哪都没心情逛,只好直奔古镇找吃的。镇上很古朴,很安静,只有三三两两的店铺开着门,店主人忙着自己的事,或者闲散的打着扑克,长长的古街就只有我和老公两个游客。转了一圈都没有合适的饭店,最后还是在古镇的入口处的一家小店里吃了碗面条。来周子,我是奔着河舒豆腐来的,可惜没吃到四哥笔下那让人垂涎欲滴的河舒豆腐。吃过饭,精神一下子来了,跟老公手牵着手在这古老而陌生的小镇上游荡,放空自己,享受这难得的安逸时光。古街中段那长长的石梯是我的最爱,之前在网上看了不少这石梯的照片,大气的,婉约的,或小雨的清晨,或阳光明媚的午后,或流光溢彩的夜色。而我心中最美的画面,应是下着下雨的清晨,有一个穿着白色长裙,撑着桐油纸伞的姑娘,走在悠长悠长的古巷...
7 L! ?! N* O+ M1 V* s    青瓦,白墙,黑色的门窗,长满青苔的石梯,街头巷尾的几棵古树让这个偏僻的川北小镇更加古朴沧桑。唯一不足的是镇子偏小,只有两条街,很快就逛完了。午饭四哥做东,和嫂子在镇上最美女老板家吃的,最美女老板也是四哥的表妹,第一次见到四哥,完全没有拘束感,就像多年老友相遇,唠不完的话语。四哥也是个大忙人,匆匆吃过午饭就赶去县里忙老体协举办的文艺活动摄影报道了。下午,我跟老公在古镇后面的龙角山上,晒太阳,看滚滚嘉江东逝水...
& x9 }5 C. ]7 X8 s2 i+ Z2 D. y    六点还没到就接到四哥的电话,邀我们一起到县城吃晚饭,四哥,嫂子,还特地请了嫂子的闺蜜陪我喝酒,让我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胜酒力的我,两瓶啤酒下肚,就有点晕呼。饭后又一起逛了相如广场,最后我跟老公在文君酒店住下。在蓬安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浓厚相如文化,蓬安,因文化而美丽,因蓬安人民的热情好客,而让人留恋忘返。
: v, }+ p" c" m  D9 o    一直谋划着在古镇上住一晚,这次周子行又未能达成心愿,下午了解了下镇上的住宿,大多是家庭式旅馆,很便宜,但条件也比较简陋,加上现在是淡季,晚上镇上不开路灯,住镇上不太适宜,我们这次是悠闲之行,不是牛背山的自虐之旅,住县城宾馆会更舒适些,而且在城里吃饭,也不便于折回镇上。第二天醒来已是太阳高高挂,洗漱后在县城里吃过早餐,闲逛了一圈,又回到镇上。约好四哥和嫂子到嘉陵江边吃鱼,晒太阳,话家常。虽然才认识一天,我们已是无话不说的朋友了,像亲人般。这次来蓬安正好碰上四哥忙的时候,但他还是陪我们逛了一圈,离别时,约好明年春天放牛节再到蓬安把酒言欢话桑麻!3 y- w" \! m: p8 B/ w
    与四哥分开时,已下午三点钟了,三点二十有班车回南充,呵呵,二十分钟,运气好点,也许还能赶上下午这班车,在镇上匆忙买好蓬安名小吃麻花和河舒豆腐干,又一路狂奔去车站。牵着老公的手,在古镇后面的闹市中狂奔,有一种幸福感在心中流淌。我的蓬安周子行就这样狂奔而来,狂奔而去。) r. H) q' p5 I( W. @: ^
     周子,因深厚的文化而美丽!因蓬安人的热情好客,而让人留恋不已!
* l8 M; d+ o6 m, N  e( j- m& c                                                         2012年12月09日记于南充
, @& F# x$ w" P* V, t; d7 u

' u7 j( @1 q3 l, w外地人眼中的蓬安桑梓情: [- c7 R; ]$ C* @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3#
发表于 2012-12-10 10:18:12 | 只看该作者
周子古镇,我们有约
! q8 Y" M' a3 W4 p, g/ h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amp;fromuid=1354024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4#
发表于 2012-12-10 17:07:50 | 只看该作者
川戏,又称为: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3 {- ?# Z' z- n' y. V! S  X4 l9 }4 H3 \& U# m: `; A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川剧表演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川剧脸谱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高、昆、胡、弹灯在融汇成统一的川剧过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况。昆腔,源自江苏,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起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方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   上述四种外地声腔艺术在四川流行的过程中,相继与四川方言及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后来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
5 E4 D* Z" c$ [+ J( E  川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0 e2 h- T1 D2 z2 P, o  f, n
  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为变脸。在四川号称川剧变脸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
# n" w% Z# f6 a; _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5#
发表于 2012-12-12 16:55:03 | 只看该作者
三   颂   成   都  
4 w8 i6 c! B, l1 z* E
(一)成 都 赞 歌
4 X6 m. z% K% s; q9 s0 ]  ^    冷林熙  , o  C9 ?. Q& w
      大千世界奇彩纷,名城丽都若星辰。故国成都光耀眼,华夏高天一启明。圣地神奇开天府,西南中心自古成。' G) U* c# O/ F" {5 J' o2 v
      古蜀文化暗香远,万古流芳铸文明。得天独厚承造化,天府之国绘缩影。名山秀水孕神奇,都江典籍中外倾。$ E" G/ |3 b; ?- X2 v8 ]( I
      武侯古祠品三国,草堂茅屋忆诗圣。金沙展读五千年,锦里长街论古今。青城幽景盖天下,十大古镇特色新。% B- ?' W& [$ x+ x' \- c$ x
      雪域西岭诗画美,田园新城增神韵。万众一心绘宏图,城乡一体共繁盛。天塌地陷显英雄,成都精神万古存。 * M* V6 h9 W' j/ }( g$ P; D
      珍稀花果四季香,熊猫国宝迎佳宾。沙河造绿得殊荣,锦江还清世界惊。千般名特令忘返,川茶菜酒竞香醇。2 d+ ^. S( ~) w, z/ ?- O2 K
      宽窄名巷最成都,如梦似幻古幽行。成都恰似岷江水,千年万古沁人心!成都更像彩虹霞,异彩纷呈好诱人!
(二)人说成都赛天堂
# D* h) ^7 S/ Q     人说神仙天堂好,又说成都赛天堂。天堂虚幻且遥远,美好成都在身旁。自古贤圣多入蜀,“圣贤之都”源流长。李杜苏薛遗迹广,百代珍琰竞芬芳。李冰功业垂千秋,雪域甘露汇都江。华夏世祖得生息,“天府之国”美名扬,美名扬! ' ~, \8 a# |) W; R" l
     世说神仙天堂好,亦说成都赛天堂。天..上..人..间共媲美,锦绣成都更响亮。四面青山秀色美,“旅游之都”似画廊。天上地下路网新,助你欢畅游四方。新兴站港好壮观,国际空港单变双。空姐伴你飞五洲,赏尽世界好风光,好风光!
6 q$ Y& C' m5 G; b! g, M2 w& L3 X     人说神仙天堂好,也说成都赛天堂。天..上..人..间不一样,创新成都更时尚,天地自然人和谐,“文明之都”好气象。且看十九区县市,男女老少喜洋洋。新风新貌新事物,生机勃勃竞成长。田园成都梦成真,城乡统筹写华章,写华章!, S0 i) ^# W( a
     谁说神仙天堂好,我说成都赛天堂。天堂冷比广寒宫,温馨成都暖又爽。年年月月好日子,“幸福之都”堪共享。天亲地亲人更亲,山靓水靓美女靓。不信请去看一看,四海嘉宾多向往。走了又来不想走,总把成都当故乡。当故乡呀,当故乡!: ?, v# J# P/ o2 H# C8 Z. B
(三)千歌万曲唱成都   
: x% F3 r- Z; Y* S+ T      神州圣地大西部,九天开出一成都。沧海桑田几千载,英名不改世界殊。青史悠悠贯长虹,天府之国好中柱。先祖造化沃土爱,川西平原万物舒。金沙揭秘五千年,太阳神鸟开天悟。故都人文深广博,古蜀典籍不胜数。5 m( Z4 f. P$ e9 g* s
      圣贤之都自古传,文君琴台恋相如。薛涛诗韵荡锦江,东坡说仙赞成都。武侯频瞻诸葛智,草堂吟诗效杜甫。李白曾夸青城美,故都仙山玉连珠。大千名宅垂东城,巴金故居香如故。扬雄盛名张天下,劼人文功更卓著。+ E! p% d+ o9 O" q
      旅游之都如诗画,古迹名胜饱眼福。新兴景点如星罗,四海佳宾趋若鹜。宽窄名巷见缩影,一步一景如吟颂。五朵金花开不败,农家乐园创名著。美景美食美佳丽,亲山亲水亲故都,川茶川菜川戏曲,常使游客忘归途。
& y: O) s  p" z' u: b# [      文明成都更堪唱,和谐开出创新路。城乡统筹换天地,攻坚破冰化宏图。田园城市百花放,碧波春潮齐涌呼。喜看十九县市区,今古奇观遍处处。千五百万成都人,十年拼搏不言苦。汗泪心血凝硕果,人人堪写一本书。- S# [* B. I( h# h* }2 n$ ^( g
      幸福成都惠万众,家家增收精神富。瓜甜果甜日子甜,城郭村落尽绿洲。风和日丽天爽暖,四季宜人春常留。鸟语花香人欢唱,莺歌燕舞共人讴。成都美好说不完,成都古今唱难休。千歌万曲唱不尽,千年万载唱不够呀!千年万载唱不够!!' b+ z' b: R4 ]2 d* [, ^  E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6#
发表于 2012-12-12 20:11:55 | 只看该作者
乡村“扣席”宴   文 / 邓四平
[/td][tr][/tr]
  川北农村,婚丧嫁娶,敲锣打鼓,唢呐喧天。主人家大办扣席宴,热闹异常,犹如过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叫人无法抵挡。
" s* e" w5 i3 Q) ?6 o) [  扣席宴每桌八人,每桌八碗肉菜。八,就是“发”,是吉利圆满的象征,是美好愿望的寄托。( A% h- f8 ~6 g& o  r5 p) h; q
  乡村扣席宴俗称“八大碗”,“粉蒸肉”“酥肉”“盐菜肉”,“滑肉”“炸肉”“坨坨肉”,都是大碗装肉,大碗盛酒,那大碗里的红苕酒或者高粱烤出的纯粮食酒幽幽的散发着醉人的香,在桌子上席放了,满满的一碗,一桌八人,先从上席最左那人开始喝,接着大家依次端碗反时针轮流转着喝,喝完一圈酒碗重回上席席首位置之时,上席班辈最高或者最为德高望重者就会举起筷子指着桌子中央的菜说道:“请,大家请。”于是,全桌的筷子才七前八后伸过去,就像昆虫的触须,分解着同一个猎物,但绝没有抢夺和选择的迹象,挑到哪个就是哪个。
  A9 M- }5 s  U3 A  打掌盘的师傅,高高的举着又长又宽的掌盘,端着满满的一掌盘菜肴在宴席间穿梭自如,时而高声吆喝一声:“菜来了,客官接菜!!!”坐在接菜的位置,就叫“水码头”,那客人就要转过身子去或者站起身来,笑嘻嘻地把菜接上桌子,大家纷纷帮忙移动桌子上吃完的中央位置的一碗,填进新上桌子热气腾腾的菜肴,同样是在上席的长辈发号司令说“请”后大家才会才动手,那真是菜一碗一碗的挑,这碗没完,那碗又在掌盘师傅的高声吆喝中又端了上来。
" x4 j, L$ P% u6 r# f* X  “八大碗”扣席宴中,我觉得尤其是那酥肉最具特色,在蒸笼里蒸得又耙又软,香气缭绕,芳香扑鼻,看上去就像一个圆圆的蒙古包一般。技艺高超、别出心裁的厨师还会在酥肉的“蒙古包”顶上覆盖上薄薄的一层糯米粥,浇上料酒,撒上几粒葱花,端上桌来,先要用打火机点燃,等那绿莹莹的火焰燃过之后,才能举箸食用。那薄薄的糯米粥吃起来热气腾腾,芳香糯软,还有淡淡的酒香,沁人心脾,味道鲜美,余味无穷。
0 f' j" S: E, g" B$ m! ]  农村人家,朴实厚道。家里即使平时来了客人,也总会尽心尽力热情招待。更何况是办宴席这么大的场面,主人便会使出倾家荡产的决心,千方百计喂个大肥猪,把席办得体体面面。只要大家说声席面好,主人就会高兴很久。人们形容宴席上的肉片骠肥得像楼板,砣砣肉肥得像芋头,把筷子都压得打闪闪,这绝不是贬意,是称赞主人的大方和能干。这些肉不管怎样的蛮,一旦加了上等的绿色菜蔬,慢火蒸,微火炖,溜溜熟,就像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研制的肘子肥而不腻。+ B& x% C" ^% I. a$ R5 Z4 {
  不管那肉怎样叫人馋涎欲滴,坐席的人总是忘不了出门时家人那句话:“莫忘了包肉哟。”就忍嘴了,将那些菜包上一些。“开席了!”“支客师”一发话,帮忙的村姑们少妇们,就给每人发来一份绿色包装袋,春夏秋送来的是鲜桐树叶或者莲藕荷叶,冬天送来的是“蛮壳叶”(一种竹叶),开水泡过,舒舒展展,活的一般。经这一包,那肉似乎有了隐隐的绿意,幽幽的清香。8 U0 A2 E; a. r1 l
  包回的肉蒸在杂粮饭上,锅盖一揭,饭是油渍渍的了,满屋是香喷喷的了。包回的肉也就两三片,不够全家吃。如果几代同堂,孩子的父母就会说:“细娃儿忍嘴,给嗲嗲(爷爷)婆婆吃。”孩子就规规矩矩,老年人则说:“我几十岁了,没吃过?孙头儿孙女吃,吃了长快点!”父母就会埋怨他们的父母:“细娃儿今后要吃多少,你们莫宠他们。”最终,老人还是把肉夹到细娃儿的碗里。包肉的岁月,缺的是物资,不缺的是敬老之风,舐犊之情,上帝也会被感动得掉泪。5 ]) r' ^& l1 K4 {
  最近,回老家蓬安永兴坐席,人还是八人,桌还是八仙桌,父老乡亲共聚一桌,谈笑风生,喜气洋洋。开席一看再已不是八大碗了,而是十几大碗了,除了传统的大碗装肉,大碗喝酒外,其余都是盘子盛整鸡、整鸭、糖醋鲤鱼、清炖团鱼、凉拌海鲜、猪肚杂等等,偌大的一张八仙桌也显得小了,就向空中发展,碗上重碗,碟上重碟,像金字塔一样。没人送包肉的绿色莲藕荷叶或者“蛮壳叶”来了,也没有了清规戒律,没有了德高望重的长者发话夹菜了。大家无拘无束,想吃便吃,更具亲和力了。散席了却没有一个人包肉回家了,因为家里不缺这些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7#
发表于 2012-12-13 13:17:04 | 只看该作者
     在蓬安拍摄的电影《水雨童话》和《爱亦无声》,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蓬安,关注蓬安,投资蓬安,旅游蓬安,进一步提升蓬安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把蓬安早日建设成为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胜地而努力。http://www.56.com/u81/v_MjYyMDI0MjI.html[女人三部曲]
/ U( ~/ o* D" r# {  r9 n# t9 `( D# J  t  l! }7 B& D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jkzOTYw.html[水雨童話]" t% m) G* G2 i" b) b, ~

, ]8 `1 u3 @7 S& _. ?# v& [-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2-12-13 16:4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6# 蓬安姚波
0 }9 X- U& l8 U; E! q- z- _
) f$ o( j" F  G6 x2 d" Z3 f' G% w7 Q) z7 I有意思!" S7 \% @0 t, G$ u: T2 l
    不管那肉怎样叫人馋涎欲滴,坐席的人总是忘不了出门时家人那句话:“莫忘了包肉哟。”就忍嘴了,将那些菜包上一些。“开席了!”“支客师”一发话,帮忙的村姑们少妇们,就给每人发来一份绿色包装袋,春夏秋送来的是鲜桐树叶或者莲藕荷叶,冬天送来的是“蛮壳叶”(一种竹叶),开水泡过,舒舒展展,活的一般。经这一包,那肉似乎有了隐隐的绿意,幽幽的清香。) V4 f3 A: g6 E' `9 p
  包回的肉蒸在杂粮饭上,锅盖一揭,饭是油渍渍的了,满屋是香喷喷的了。包回的肉也就两三片,不够全家吃。如果几代同堂,孩子的父母就会说:“细娃儿忍嘴,给嗲嗲(爷爷)婆婆吃。”孩子就规规矩矩,老年人则说:“我几十岁了,没吃过?孙头儿孙女吃,吃了长快点!”父母就会埋怨他们的父母:“细娃儿今后要吃多少,你们莫宠他们。”最终,老人还是把肉夹到细娃儿的碗里。包肉的岁月,缺的是物资,不缺的是敬老之风,舐犊之情,上帝也会被感动得掉泪。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发表于 2012-12-13 16:4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7# 蓬安姚波
# l1 x1 m/ F2 C* z9 U) T# p1 e+ J% p/ K: v4 P

2 T) U+ K4 Y  a6 ?; [4 t  Q    最近,回老家蓬安永兴坐席,人还是八人,桌还是八仙桌,父老乡亲共聚一桌,谈笑风生,喜气洋洋。开席一看再已不是八大碗了,而是十几大碗了,除了传统的大碗装肉,大碗喝酒外,其余都是盘子盛整鸡、整鸭、糖醋鲤鱼、清炖团鱼、凉拌海鲜、猪肚杂等等,偌大的一张八仙桌也显得小了,就向空中发展,碗上重碗,碟上重碟,像金字塔一样。没人送包肉的绿色莲藕荷叶或者“蛮壳叶”来了,也没有了清规戒律,没有了德高望重的长者发话夹菜了。大家无拘无束,想吃便吃,更具亲和力了。散席了却没有一个人包肉回家了,因为家里不缺这些了。
, U( Z6 n2 K) m0 K- _& I. V$ T' W- c
$ E' Q5 h, h# y" S   ——随便了,亲和了。却是浪费了。没人送包肉的绿色莲藕荷叶或者“蛮壳叶”来了,散席了却没有一个人包肉回家了,因为家里不缺这些了。却是浪费了,!不只蓬安!怎么办?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00#
发表于 2012-12-13 19:4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蓬安姚波
& P0 y, o5 S: s
5 k" K6 B2 R+ F: w6 [+ @
/ J$ L# g) r% }) i# O    最近,回老家蓬安永兴坐席,人还是八人,桌还是八仙桌,父老乡亲共聚一桌,谈笑风 ...
8 r  E$ i8 A$ w' Ipszyyao 发表于 2012-12-13 16:46
7 j. V7 O1 O) ]( m( h' d6 L( w
$ H- r4 z/ H  l% _3 z. e% _/ L$ S* z
( l$ Y. v4 [0 x
    農村一般留下來的繼續吃.城內就倒掉了.這是我們70後常見的農村十大碗.那時沒物資條件.一桌就3.5斤至5斤肉席.但卻吸引人.現在品種繁多.卻沒什麼吸引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3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