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本帖最后由 闽南姚斌 于 2010-12-5 23:02 编辑
1 g, }) M5 f L4 c( z2 N/ b- V1 W' z3 l5 t* n
# L4 `$ F4 X) B$ r$ w: o作者:姚安居 吴庆州 ' Z6 R0 t; A& A C' M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6 S5 n5 j b \' V: G出版日期:2009年1月
% }- f4 o) \# }: {6 w$ S: r7 `ISBN:756460139
" I" }7 n5 ?6 d页数:259 装帧: 开本:16
( W( f# w; o# v/ H( S
) ~& o3 k. K3 s1 g% e5 m4 N0 k目录(卓越)
; C3 L+ ]( V' v J7 o' _
8 O1 O" i( W# O$ G# D' S. X绪论
1 @$ H/ m g' ]/ M第一章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 b G1 i, Q9 p5 R第一节测量与误差' K% O6 u; L/ ?1 t4 Q# ? e( \
第二节不确定度的基本知识
' p7 o9 c% G( s第三节直接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8 j/ Z: o% E6 i' q4 e/ ~3 M* l z
第四节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和不确定度的传递
) g; P0 l; f/ v7 W% r- I第五节有效数字
! y- ]# L* ^0 L第六节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 b1 P; h y$ [3 i2 w9 \第七节数据处理在物理实验中的其他应用
6 R7 |% a- o2 ~8 z" ?4 ~6 o
" r" a2 D/ ?- ~- ~# K4 R! X+ Q2 e第二章常用实验仪器、量具和器件: |" d2 J2 g0 g4 n: {' z
第一节长度测量仪器- i; W5 T$ f& Z" A
第二节质量称衡仪器
5 x+ Q) o3 u) W8 a8 |; J第三节计时仪器
4 b" W/ O" {' V4 Y第四节测温仪器
2 Z7 e$ L9 A" L第五节电学标准量具
: i$ v" p6 m; F第六节电阻器和电容器
1 ~; L B8 t. \; N+ o第七节常用电源8 B3 f% O; Y2 v& d, \# i% Y
第八节电表. w6 S) k/ I( r. N
第九节光学实验基本仪器
. F9 m# O3 _2 |# t3 Y( L, T6 x" A8 L
第三章常用物理实验方法
% b$ @' @) r9 g: S; X5 @! V第一节比较法# |. R J! K3 f1 _1 U! ^
第二节放大法5 |; g& i* y- j* p- k4 M5 ^
第三节补偿法
" b1 P' T1 c/ l第四节转换法和传感器
# a6 ]9 d, ?1 w5 E( I第五节模拟法5 u- k5 z$ H/ i- w1 i6 \
第六节测量宽度展延法5 v; n, T/ Y: Z+ \* [" M7 c6 a
, @0 w7 y0 s0 t0 ?) w, p5 J第四章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2 l; V) j7 J+ @- C; L5 O" M& _ J/ C实验1常用物理仪器的使用" T; M3 u+ l" W
实验2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 K5 U$ `3 T6 V" N实验3用稳态法测定橡胶板导热系数
; w6 }$ T* V: h5 S2 d- e" G实验4金属杨氏模量的测量9 u9 L8 Q4 h' W
实验5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J' y& S4 s4 m% }6 i9 ~; _
实验6直流电桥
" f- b1 F2 `1 g+ p* V实验7弱电流测量及pn结物理特性的研究, j, d# l+ ?% S0 f
实验8示波器的使用
5 R) B' O% O, |" N( A实验9霍耳效应
3 s2 q; I7 ~) h实验10螺线管和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研究
( j# F" J! d! T7 O2 n/ \# `1 K实验11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 O" n; A l$ X- v; f$ a0 r9 f实验12超声声速的测定
# g. n2 Y5 [& Q/ q实验13全息照相
, q" q6 c8 p8 Y* D实验14牛顿环
5 u0 n" H& b$ Q: _1 E4 @7 \0 U实验15旋光效应2 i6 U7 H' P& Y6 `( o: z! g- r
实验16衍射光栅" g' J- J) _* K9 m
实验17迈克耳孙干涉仪测波长
! K- S! j! ~* D实验18氢原子光谱
# z/ K3 O, T: H7 H1 x' _, L9 t实验19夫兰克-赫兹实验/ \- P; F" t6 d3 I7 O
实验20密立根油滴实验
) e2 F& ]- L) J c7 u! B& a实验21棱镜折射率的测定8 Q0 _5 `& Q4 N2 I6 q9 {, A# F
实验22传感器综合实验3 b2 d/ b3 R* }: N* F4 h! B
实验23衍射光强分布
% V. k! O) F7 |8 H' R6 |& @实验24液晶光学双稳态: }2 F* i$ G. e) h1 G8 O
实验25偏振光的研究
% w9 D% z' T& R0 F0 `; @- t% n5 Q6 ~; c' `$ u v! h
第五章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9 _6 C2 \( P' u
实验26白光干涉条纹的调节和研究) w- g' T/ ?7 d( s) j
实验27劈尖干涉的研究: C) v8 _5 Z9 ], \
实验28入射光与光栅面不垂直对测量影响的研究
4 L& X' w9 W& r$ c实验29用时差法测量超声声速$ ~& c" T7 i! z) u0 f9 B
实验30用微安表组装成欧姆表, @. m( H8 V) k( v. A
实验31反射光栅的研究4 e9 T, w/ Q- q" O& j: e# w7 j% Q
实验32pn结正向压降一温度特性的研究7 v' q5 M! d4 T/ u
实验33半导体制冷片的研究
8 K, E x5 ^- ?实验34傅立叶分解和合成
5 @' N) g3 Y, Q& d: u2 w' W$ A& a实验35热管的研究9 B1 y6 V% D( f. b7 q. f
附录) T: a2 C( g& @! @/ Z2 R
参考文献2 W% M$ L% h! q& X
: c& i, t6 ~8 r; c+ t内容提要(卓越)8 U& T, D0 l& p" ~
《大学物理实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8年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吸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长期教学经验,并结合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物理实验室历年教学实际情况编写而成。为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编写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活跃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风。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第二章为常用实验仪器、量具和器件;第三章为常用物理实验方法;第四章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第五章为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Y4 }6 |) K' Y/ ?$ q
《大学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特色,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供实验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