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7282|回复: 1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昌姚氏十六届笫四次叙谱大会掠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2 14:08: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推荐
发表于 2013-11-16 11:23:39 | 只看该作者
姚廷明 发表于 2013-11-13 19:15
6 x9 c4 n$ ?2 A- b3 Z# ~看到这样真高兴!

: W, x9 [. }1 l6 S8 r8 ?凤阳姚氏有一个统一的宗亲组织吗?

QQ图片20131106190611.jpg (3.46 KB, 下载次数: 444)

QQ图片20131106190611.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3-11-12 23:19:16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12 23:082 O8 R" s! h7 T+ Z! @' ^. o
今天,南昌姚氏宗亲会向来自山东,安徽,广西,甘肃,天津,河北,湖南及萍乡等地的宗亲介绍,南昌姚氏 ...

/ S, o# n, G) F" k( w( ~5 P嗨,这都有160余年的历史了!{:soso_e182:}{:soso_e113:}
$ U( @) H, z: Q: [$ C这可能是姚姓历史上第一个成立、历史最悠久的宗亲组织了!{:soso_e179:}{:soso_e182:}{:soso_e185:}- h0 i0 f% C$ T5 R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3-12-8 00:2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2-8 00:31 编辑 # D6 v) g( K0 P$ ]1 t: e  w9 v
8 O% `- n) \# {; H
       氏族的节日  祭祖的盛会(姚海扬)
-                        -----参加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第四次叙谱大会记
          20138月一天突然接到姚辉宁的电话,通报姓名后得知是同族亲人,又接到姚绍峰的电话,得知受南昌同族的委托多方多次寻找我们;先是到济南花园路原齐鲁药膳楼旧址,因为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未打听到,后又想既然是搞中医药膳,药膳有个民间组织中国药膳研究会,在北京,从那里问取了联系电话,其曲折的经过令人感动不已,后又接到姚绍弦、姚卿芳大哥的电话他们传达了南昌同族的问候和邀请。我们自2000年即有寻找南昌祖籍的夙愿,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知南昌祖籍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当我看到卿芳大哥发来的【南昌姚氏族谱】记载;定汉客寓山东东昌府高唐州西街,开设树滋堂。。。。。。的短信,激动、感慨、惊喜,真是喜讯天降,我的泪水不由的流淌,手机中传来卿芳大哥浓重的南昌口音,虽然听不懂意思,但听起来是那么的亲切。我将卿芳大哥传来的手机短信奉给我父亲姚公霖看,他非常高兴我们联系上,赞叹现代科学通讯为我们寻根带来的快捷和灵通。绍弦给我介绍了姚氏宗亲网,办的真好,非常遗憾以前未能查阅,这是我们姚氏族人归宗、联络、交流的平台,感谢尚明的智举,利用现代网络构建的姚氏大千世界。
        我将我们在2000年修续的山东高唐姚氏树滋堂一支的家谱寄给卿芳大哥,汇报我们的情况,希望将来收进【南昌姚氏族谱】。我们家现在还唯一珍藏着江西带来的蓝色小药罐,这个珍贵的药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印证我们是从南昌迁至山东高唐的物证,是我们中医世家的物证,是我们山东高唐姚氏树滋堂一支的传家宝。仔细算来从南昌迁徙在山东高唐姚氏树滋堂一支,从定字辈开始,时经民国、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土改、反右、60年大饥荒、文革,至今已有130多年未有同南昌祖籍联系,未有回到祖籍叙谱省亲。卿芳大哥告诉我1113日南昌举办第十六届第四次叙谱大会,我以急切的心情提前预定了去南昌的机票,能与祖籍宗亲叙谱真是一件大喜事。到南昌后卿芳大哥安排他优雅俊秀的女儿绍英专程接送到招待所。
        下午客房有人敲门,‘海扬吗’一位长者手抱着一大本厚重精装书走进来,是卿芳大哥,多次通话、通讯未曾谋面的宗亲,我们同南昌宗亲联系上的主导者。他翻开【南昌姚氏族谱】,展示舜帝姚重华是我们姚氏的鼻祖,桃是姚氏的图腾。第464页;【武钜,文素次子。。。。。。子三;定江、定淮、定汉。】第474页【定汉,武钜三子,行孢七,客寓山东东昌府高唐州西街开设树滋堂药铺,生于清同治十年辛未十月二十日酉时,后未详。。。。。。。】。按【南昌姚氏族谱】明示,我们为大舜第129世、南昌姚湾四房、第44世子孙。晚上,卿芳大哥带来了我爷爷姚定汉的大哥的孙子卿田哥,血缘关系相当近,真是意外的相逢。
         晚上,夜不能寐,翻阅2600多页厚重的【南昌姚氏族谱】,思绪万千,钦佩姚卿荷公及十六届修谱理事会诸公慎终追远的精神,感叹列公寻根念祖辛劳的实践活动,崇敬列公自觉、勇敢、守护中华家族传统的担当意识。在中国,家谱的纪录和家谱的修篡起源于皇室,后来发展为纪录贵族、官僚、精英们的世系,最后演变为社会各阶层大众姓氏家族的修篡,从最早只列出父子辈分的世袭表,纪录家族成员的生亡日期,直至发展到包括;前言、序、族规、传记、赠诗、题词,内容丰富多彩,自宋朝以来家谱已成为中国人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家谱对研究历史、社会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族谱的纪录,不管你是流散在中华大地的任何地方,不管你是漂流在世界那个国家,不管你是多少代某氏之子,都可以明确的知道你的血脉之源、遗传基因从那里来。在红色恐怖的极左时代它被作为‘四旧’扼杀,让人们弃祖忘宗,以推行它的个人崇拜,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极左时代只不过是一瞬间,当它成为了亡灵,蕴藏在人们骨髓中念祖归宗的本性和良知,必然从断代之后恢复它历史的原貌、接续传承下去。
         翌日,卿芳大哥和绍弦引领我们以及河北、广西的宗亲到赣江边的姚湾,这是我们列祖列宗的生长之地、起源之地,列祖列宗们从这里走向东西南北,繁衍、谋生、发展。天空淅淅着雨花,滴淋在脸上,是列祖看着我们归来的喜悦,还是游子归宗激动的泪水,天、人应当知道。  站在祖祠里我默然肃立,向着先祖的牌位默报;自清末民国以来,从南昌姚湾迁居在高唐、济南、北京的姚氏树滋堂一支,艰苦创业、历尽沧桑,居巍巍泰山之左,受黄河之水滋养,袭孔孟儒风之熏陶,蒙耶稣基督之洪恩,承先人之勤奋,秉博爱济众之家风,至今已有五代,克紹祖业,裨益人群国家,术业卓有建树,未辱先祖之名,期请明鉴。我和族人在周边掘取一捧祖籍的泥土,将带回山东济南,放在祖传的蓝色瓷罐里,在每年祭祖之日,插一柱馨香,传达我们的纪念。
       叙谱之日的斗山宗祠,锣鼓喧天,唢呐小号齐鸣,红衣巾帼腰鼓,红缨飞舞,祖籍南昌敞开热情的臂膀,用节日的热潮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据统计,这次外地来的宗亲人数,是历次叙谱最多的一次,山东高唐姚氏130多年第一次派代表朝宗。河北姚氏拿着祖上传留下来的一张地契上有‘文’字辈的记载,寻宗南昌。广西桂林姚氏拿着纸张发黄的古老家谱,首页有着‘自江西南昌’迁徙的记载,朝宗而来。大家自我介绍,相互交谈,诉说自己的家史、朝宗的经历和喜悦的心情,大家相互摄影留念,让这喜悦的时刻凝聚存留在相机中。我们见到了为第十六次修谱,在身已高龄的情况下,并且自费,不远千里,到山东高唐寻亲的卿堂、绍和宗亲二人,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欢快的锣鼓音乐声中,各地宗亲和当地宗亲列队进入宗祠,在斗门族长武德的带领下,大家肃立,他代表大家按照传统的仪式,行叩拜大礼,上香、进祭五谷、酒水、猪、羊,念祭文。没有豪华的礼服,没有浩大的排场,却有庄严的表情,崇敬的感情,敬畏的心情,显示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的良善信念和家族认同的传统;水必有源,方浩荡流转,历万代而无尽。木必有本,始发荣滋长,繁茂聚而成林。无先祖何以有我辈,无我辈何以有子孙,人世绵延,代代相传,认祖归宗乃人之天性,爱家爱族爱国乃人之大义。故民族、民权、民生的创导者孙中山先生曰;‘由家庭合成宗族,由宗族合成国族,由国族合成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必先治国,国之兴不可忽视族之旺,族旺不可否定家规祖训。’孙中山先生在百年前的遗言,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觉那么确切。那么符合中国人的真实感情,善哉孙中山,贤哉孙中山。
      仪式结束后,梗头团在锣鼓的簇拥中请回祖相,下一届将由他们担任叙谱的东道主,祖籍的叙谱活动将年年相传不息。
南昌寻根之旅的短短几天,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同宗人虽然未曾谋面,接触起来却没有陌生感,他们朴实无华的宗族意识强烈感人,他们执着的宗族认可,他们对宗族传承,虽然历经摧残仍然显示着不可抹杀的力量,南昌宗亲的作为给我们的不仅是惊叹、感慨、感激,更让我们去沉思、去反思、去自省。
      南昌的宗亲,远离祖籍的游子们,敬佩你们,支持你们,怀念你们,永远的纪念你们。
                                      癸已年十一月南昌姚氏山东高唐树滋堂之后
                                           姚海扬(卿山)记于济南太和海颐堂。

SAM_5186.jpg (70.67 KB, 下载次数: 390)

SAM_5186.jpg

SAM_5187.jpg (65.08 KB, 下载次数: 367)

SAM_5187.jpg

SAM_5188.jpg (63.46 KB, 下载次数: 389)

SAM_5188.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3-11-28 21:0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11-28 21:10 编辑 ) ~! h% Q) T6 ]: T+ S4 u% g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1-16 09:45
8 G7 ?6 X/ _: M- T3 Q南昌姚氏山东枣庄分支代表
, k# o# H) P2 ]* ^   姚绍峰发言
7 p: ^6 ^; I, E9 `
9 E) F9 \7 n8 w- O$ u3 _, U
我不揣鄙陋,把我在祭祖叙谱大会上的发言稿发上来:9 p4 K) s3 l5 T

4 ^, L5 v- G& h
( o! U' ~* c2 s, [: _7 e
: V/ ^& x* U2 `2 b. y3 B* E/ f5 l
在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第四次修谱祭祖大会上的发言记录
$ e- Q& ~% j: v$ H: e# I" c
尊敬的各位宗亲:
7 n# J! e. i! @8 Y2 _5 u( f
       大家好!秋末冬初,橘红柚黄。在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我们山东枣庄市陶庄分支的宗亲一行七人,很荣幸地参加了由斗山分会举办的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第四次叙谱祭祖庆典大会,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 M, ]' ]  q- H8 G/ E
        回眸往事 ,我们感慨万千!我们陶庄分支本属于南昌姚氏,约在康熙年中,吾祖标灿公,标玲公兄弟二人自斗门外出,自九江沿运河逆流而上,凭着祖传的医术来到山东(江苏)行医卖药,后世子孙又迁往江苏河南,开枝散叶至如今繁衍后裔已达千人以上。由于离家日久,至清朝末年,我们各支族人已经完全和老家失去联系。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族谱又失去了,所以,后来竟至于到了子孙虽多却无字辈起名,虽有敬祖之心但却不知先祖为谁的地步!我们就如同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也不知将来飘往何方刮向何处?多年来,我们几辈人苦苦寻觅老家族人的消息,以求认祖归宗,但却毫无结果!
# z" ?& o  N0 S- j
        进入二十一世纪,因特网的推广普及,为我们寻根问祖工作带来了转机,咱们姚家杰出的精英——尚明站长于2008年6月创办了中华姚氏宗亲网站。也许是祖宗保佑吧,我于姚网创建后的一个月发现了她,借助于姚网,我认识了江苏盐城的绍文宗亲。在他的帮助下,我打通了卿宸会长的电话,并由此认识了卿芳,卿堂 等诸位宗亲。他们说老家的亲人们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客居外地的宗亲,南昌姚氏已经开始准备第十六届续修族谱的工作,让我们心理上有个准备。  z) C+ r  _. r1 m; u/ S6 U$ W
       于是我就请求他们为我提供老族谱上的资料。当他们把完整的南昌姚氏字辈等资料寄给我们时,我欣喜若狂,我感觉到这回真是寻到根了,找到老家的亲人了!这不是做梦,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再也不是到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了,也不是无人理睬的野孩子了!当我把资料拿回村里给族人们看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长辈们随即召集全体族人举行会议,确定参加第十六届修谱工作。, N4 S5 G) M5 s
       但由于祖辈迁来山东的年代已久,族人们对于祖辈的情况了解的不是很多,与《南昌姚氏族谱》在世系对接上有困难,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先后几次召开家族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各长辈及年长的族人凭着非凡的记忆和祖辈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我们初步整理了一些资料。) m3 Z3 M+ T1 U) c! d( O' {( W
       为了做到世系清楚,对接正确,大家提议由近及远,逐步寻亲 。当我们向九十多岁的四奶奶询问到底我们和哪里的姚氏是一家人时,她老人家对我们说:咱们王楼姚家是从江苏利国驿那边搬来的,那里还有姚家人在那里居住,日本人过来时,咱们村的人都投奔那里了。”得到这个线索,我们决定外出寻亲,以求更大的收获。于是我们开始寻访祖辈们居住过的地方和族人,我们先后到过枣庄市邹坞镇周村,中陈郝村,齐村镇,北庄镇,羊庄镇,桑村镇;台儿庄区的张山子镇,涧头集镇的万年闸东村;联系了江苏邳州土山镇,铜山县利国镇及简城集的族人,或亲自走访,或电话联系,每联系一处都有很大的收获,族人们也都笑脸相迎,显示出浓浓的同宗之情。在各地族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们终于成功地整理出了完整的资料并与《南昌姚氏族谱》顺利接轨,圆了几代人的梦。我们阖族相庆,奔走相告,我们终于认祖归宗了!* o2 W2 L; v5 k- ~
       今天我们第二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沿着祖辈们生活过的地方一路走来,内心感到异常的兴奋和无比的激动!老家的亲人太热情了,热情的让我们受宠若惊,让我们热泪盈眶!我想大声说:这就是我们的家,这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虽居住在千里之外,但我们两地的亲人心是相通的,血是共融的!
0 @7 u4 ^' _6 k1 h9 Y- u# M       自南昌姚氏第十六届修谱以后,灵源姚氏及南昌姚氏在寻根问祖方面可说是捷报频传,喜事连连!客居全国各地的彦国公后裔们纷纷赶到江西老家来寻根问祖。据绍弦哥初步统计,现在可以确认的彦国公后裔人数已经超过十万,还有许多分支有待确认和寻找。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啊,我们的凝聚力有多强啊!作为一名彦国公的子孙,我们在感到骄傲和自豪地同时,也应感到肩膀上的责任重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在忙于生计,忙于构筑自己美丽幸福的小家。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想到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我们姚氏家族的事业,我们的宗亲联谊活动要如火如荼的进行下去,更需要全体宗亲们加倍的热情和努力!我相信,今后我们彦国公的子孙们会更加团结,更有凝聚力!; l( H; q- D& b* S: I; w: {
      现在,我谨代表枣庄市陶庄分支的全体宗亲,感谢斗山分会宗亲为组织这场盛会所付出的辛劳和精神,并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_( Y5 x+ Y9 c$ N# ?
      最后,我们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t2 ~) w( P4 e6 x2 k
, H; h/ U; x8 c6 T2 ~
                                                                                                     谢谢大家!/ @2 j, Y* q6 G- v0 X! `, J- Z9 r

4 ~% E/ t0 v/ o) E$ N7 V  T" C7 K6 P& ]9 y

$ ]2 X1 c: L$ N3 L9 ^  `                                                                                                                                          
6 O0 Y$ ^1 E1 `9 o, X! ?9 `% S. R4 ~1 H0 z- [! \. H  Y
                                                                                                                                           & g$ Z& X% f6 Y5 _/ j( ?2 P

8 p' j9 ^) z0 F" Z6 n3 j0 H, i& K9 m1 b6 n* \1 t: o0 ~
附:2013年11月赴南昌祭祖有感 9 ^$ V4 e+ M, `
/ g0 M8 V, k- G9 n6 z

" M, u$ }/ y2 f+ b' v
2013年11月赴南昌祭祖有感; T( m- B& O+ g" T0 o7 K& [
又是一年祭祖忙,各地宗亲赴南昌  J  g2 B. t9 w% ^7 T
千年古县展风采,姚氏祠堂现光芒7 d8 c$ ?+ s6 u; n# `5 G+ U
众人拈香朝上跪,三拜九叩表衷肠
( ~7 ]/ a( B: U4 m6 ?4 C5 Z3 L( m缅怀吾祖彦国公,来自河南汴京城
; u$ H5 g. P9 z1 O  |官居江右倡儒学,退隐灵源华溪中
( d) M! L5 K5 p开枝散叶千余载,肇基始祖第一功% u3 R+ s1 k& V% X5 `1 {! G; V
繁衍子孙逾十万,历朝皆有栋梁生. x' }4 r1 ^5 Z0 ]3 V
宋有一门三状元,清代缔虞把功成! w0 d$ V* M$ O0 d: a% }8 [5 j' _% l$ g
中华国医传天下,南昌姚氏建奇功
# {' L1 N' y8 p6 v$ f+ Q悬壶济世走四海,救死扶伤遍九州* s  I9 C. s  S; ~' t- y
今日宗亲聚洪州,叙伦堂内把谱修
7 j& S6 F' I3 E前辈谆谆来教导,后进诺诺齐应声
1 _9 m6 K( O3 i! J0 U) S常念先祖美名传,祖先圣德记心间" i- K3 U% V! Y( u; ?6 ~1 O) S+ D
鲜花美酒供祖前,祈佑子孙万万年; t% L' B5 T; k% q
                       枣庄市陶庄分支 绍峰    & n, e" l+ P3 _+ [* {
                        癸巳年十一月十一日

) M) F+ i/ ^2 |7 ?
( K4 ?& c6 V/ G5 ?- P. a3 h! h
, y- s# s  E. g# G
/ _  k1 |$ @% t( x

5 K: S2 L8 r: e& a8 r9 r! m' x1 T2 F5 i2 g

/ w% O" z2 g; [2 r" D
. y) D1 @9 H( D  Q: l5 S  k6 `" [1 c) M9 E: q! A# s1 @2 I8 v

$ [( J8 A& m: X

: P- X# n7 K+ u8 r) R: B! V+ i. J7 O5 V# Q
5 t% |6 z7 X, b+ j0 f; U) ~: b
! u6 ^4 ~  N7 i8 s' M

. W9 {! y8 G* f2 U1 Z

- G; C) J+ R; m  h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3-11-19 09:3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11-19 08:58 南昌姚氏宗亲自办的(南昌姚氏族刊)中,登载了一篇斗山团绍桐宗亲的一首诗,我摘录下来,以飨大家: ...

5 A2 t. \) |3 [  (南昌姚氏族刊)中还有绍福宗亲的一篇短文:5 J, s- V; e( u; h6 Q5 o/ u4 x
                           我  爱  故  乡9 V' q3 U- m& @+ c

) K4 V; k: B9 i( M+ P4 s1 _   斗山---我的祖籍之地,是我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故乡。, e0 B( V) m7 E- g2 t. S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工作的频繁调动,我一辈子在外地,四处奔波,颠沛流离,分别在好几个地方工作多年,但令我最眷恋的还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斗山。
, I' s' _  E4 |9 Z  l6 z3 J   记得刚解放时,由于种种原因,告别籍地,举家搬迁至南昌。我随父辈生活,在南昌完成基本的的学业后,便踏上了独立生活,工作的征程。由于工作的频繁调动以致有了第二、第三乃至第四故乡,直到退休后,告老还乡,回到南昌。
6 b9 }. ?/ H5 n8 r; h) ?: W3 L# g   我虽长期在外,离开家乡几十年,然而不管在哪里,故乡的景象会时时的浮现在脑海中,诸如祠堂、门口塘、东边塘、大巷、佘巷、以及居住过的老屋......退休后,曾随家父、家母探访过故乡,脑海中的幻景变成现实,故乡已非旧日模样,更新,更美,更亲了......0 _) K1 m4 o* @% E9 }$ e1 u
   此后我每年三趟(清明、重阳、冬至)总会携老伴来到故乡,和父老乡亲们共聚一堂,谈谈话,叙叙旧,会感到分外亲切,舒心。- M2 ~9 C; M: g
   时光流失,我已经是耄耋之年的人了,但只要我身体还健康,能走得动,我依然会经常回故乡省亲、祭祖。同时也会不断地告诉晚辈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光宗耀祖,为姚氏祖宗增光,为中华民族添彩。
# O0 K5 V- M/ ?4 {* A( z" j5 [9 _  m3 i6 E4 q2 O4 a6 K
                                               一位故乡的游子  姚绍福% Y; b, \5 N1 u/ W7 ]1 ^
                                              二零一三年重阳节笔于故乡! J8 @$ e8 ?  ^
! {0 f/ _" u0 B( X  n! i

签到天数: 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3-11-12 14:30:01 | 只看该作者
瞅见 卿芳 卿堂老忙碌的身影了 参与宗亲还真不少  辛苦了
) ]$ e1 G6 f1 h/ n7 \         声援南昌宗亲    南昌宗亲是我们所有姚氏各支学习榜样!
# u; [3 ]  y3 r% n/ Z  A同意的支持起来  向南昌宗亲致敬!!

签到天数: 4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4#
发表于 2013-11-12 17:35:34 | 只看该作者
南昌都十六届了?向南昌的宗亲学习{:soso_e181:}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11-12 20:02:0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56:}{:soso_e160:}{:soso_e161:}{:soso_e163:}{:soso_e179:}人多,这些都需要。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3-11-12 21:11:55 | 只看该作者
南昌姚好样的!学习!:)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3-11-12 23:0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1-15 08:26 编辑 3 R# r4 c' B! x' s) o: u
yaode22 发表于 2013-11-12 14:47  H  N$ O5 n) C4 ?5 k
支持!学习!
8 e9 C) v" j, ^) ?7 y
今天,南昌姚氏宗亲会向来自山东,安徽,广西,甘肃,天津,河北,湖南及萍乡等地的宗亲介绍,南昌姚氏成立有规范的宗亲组织,并形成制度是1858年。
6 ?* i( \2 i( a2 ?: r6 B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9#
发表于 2013-11-12 23:44:23 | 只看该作者
向南昌的宗亲学习!

签到天数: 198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3-11-13 19:15:56 | 只看该作者
' E; \; q2 w: _. {  m
    看到这样真高兴!, `4 q- e3 A1 g0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8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