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6773|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再向婺源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8 13:39: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9 19:46 编辑

    再向婺源行
   不记得这次是第几次去婺源了.20多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婺源的土地,山路弯弯,从南昌到婺源,晕晕乎乎,摇摇晃晃,要花去10多小时.过了景德镇的地界.窗外依山傍水的村庄,一派粉墙黛瓦的建筑便与众不同了. 感觉到这明显不是江西民居的风格.我们知道,这就进入婺源了.
    近十年,几乎每年都去.现在高速通了,从南昌到婺源,二个小时,我上车打个瞌睡,也是迷迷糊糊中,朋友叫醒我,说到了婺源了.
    婺源的景点比较分散,我几乎每个景点都去过.陪非常好的朋友去,我一般都在宾馆里大睡其觉,让朋友们自由自在的在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快乐的游来游去.
    这个月,我朋友的团队在婺源整一个"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的策划,这已经是连续第十届了.我曾经参与了第一,第二届的策划,无论如何都可以倚老卖老了.
    上个月我蜻蜓点水般的去了婺源.我向县人大副主任詹显华打听了婺源姚氏的基本状况,他看到我极其认真的样子,左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居然打听到了许多信息,引起了我的兴趣.
    朋友的电话打过来了,马上出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3:02:18 | 只看该作者
姚孝中 发表于 2013-10-12 11:07
婺源(wùyuán)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 ...

婺源(wùyuán)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治今歙县)。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
     孝中上传的资料证明,导游说"徽州管了婺源一千年,江西管了婺源一百年"是对的.其实,徽州管了婺源不止一千年,而江西管了婺源则不到一百年!
   民国23年,为什么划婺源归江西?这是蒋介石剿共的需要.方志敏的部队长期活跃在怀玉山,大茅山地区,正好是婺源的南面.国民党的部队从上饶方向打过去,共产党的部队就往皖南跑.徽州和皖南崇山峻岭,围剿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就从景德镇方向打进婺源去.这样,划婺源为江西管辖就顺理成章了.但是,整个徽州的开明人士是反对婺源划入江西的.胡适等文化人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宁为徽州鬼,不作江西人".从文化上来说,把婺源划入江西,的确是割裂了徽州文化.但是,从现在的事实来说,江西可是沾了大大的便宜!
   前几天,婺源的旅游局长葛健陪我们吃饭.他风趣的说,"人生这一辈子,应该生在苏州,活在扬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有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4-4-29 11:38:12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0-25 21:09
从谱上看,他们是二支姚合起来的.有一支叫"梅谭"派,我曾经在贵溪的梅谭村看到上饶地区的姚氏家谱,不知 ...

姚绍弦说:
    婺源镇头镇“上姚”村大约有70户人家,姚月元宗亲接待了我。他说,"上姚村"全部姓姚,是从对面的王封村迁来的。我们是这里的小姓。赋春这一带主要是吴姓。果然,我看到他们的族谱居然也是吴姓人作的序!
    王封是对面的那个村子,是他们的发祖首先到达这里的村子名。当时那里有一个祠堂,名叫"敦义堂"。我曾经在一个帖子上说过,他们"敦义堂"来自于"浮",是指"浮梁"。月元宗亲确认,他们确实是从浮梁来到王封的.到现在500年以上了。
   从谱上看,他们是二支姚合起来的,有一支叫"梅潭"派。我曾经在贵溪的梅潭村看到上饶地区的姚氏家谱。

绍弦兄:
     姚月元宗亲管的3册谱,全谱全(3册)吗?是嘉庆十八年修?吴姓人(举人)作的序?姚月元与姚尚全和姚大发有联系?
     姚月元的谱,是二支姚合起来的,有一支叫"梅潭"派。姚月元的一支叫"里市渡"派?你在贵溪的梅潭村看到上饶地区的姚氏家谱,哪个帖叫什么?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0: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2 10:48 编辑
姚尚全 发表于 2013-10-11 13:44
感谢绍铉宗亲提供婺源风光照,期盼更多介绍婺源姚氏信息。


   尚全宗亲关心的正是我所关心的.我已经打听到婺源姚姓集中在二个镇,三个集聚地.其中,溪头乡龙尾村姚家约7~8户,上溪村委会10多户.镇头镇镇头村委会上姚村约60户.
    我先说溪头的二个集聚点.溪头在婺源的东北部,靠近安徽的黄山.前年我曾经到过那里.龙尾村因盛产龙尾砚而闻名,中国的四大名砚当中所说的"歙砚"其实就是"龙尾砚",龙尾村与歙县同一山脉.我去的时候,高速公路还没有通车,100公路的山路走了三个小时.我当时不知道溪头有咱们姚家人在这里生息,否则一定会去聊个天什么的.
   再说镇头,镇头与溪头的方向刚好相反,靠近景德镇,离浮梁也不远,离婺源县城却有80公里.上姚村约200宗亲.前天晚上,我约请了姚宝怡小妹喝茶,她就是镇头上姚家人.她介绍说,他们村庄是有谱的,可是她对这些一点也不了解.她与她哥哥通了电话,可惜哥哥又到外地去了.她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们这个村庄全部都是亲戚,我先是哈哈一笑,随即频繁点头对宝怡的说法表示认可.
   

签到天数: 4235 天

连续签到: 4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3-10-12 11:15:17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0-11 21:38
浓香型的清华婺。。。

江西四大名酒:
清华婺酒 ---清华婺酒以优质大曲酒为基础,加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而成,曾被誉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清华婺酒色泽金黄,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具有补血,活血,健胃养颜之功效。2006年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白酒生产企业。
李渡镇酿酒---历史有1500多年,素有“酒乡”之称。元代白酒作坊遗址——李渡无形堂烧酒作坊遗址去年在李渡镇“重见天日”,把中国烧酒酿造历史往前推了300年,成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李渡酒是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李渡高梁、李渡老窖等品种历年被评为江西省名酒、优质酒,荣膺1994年蒙古乌兰巴托和1997年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四特酒---是江西的名酒,也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2004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周恩来在庐山会议上给四特酒提词“清香纯醇。回味无穷”,邓小平品四特酒后说“味道独特,酒中佳品”。
“章贡王”----赣州的白酒本产品清香浓郁,香味协调,低而不淡。先后获得“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 江西省名酒”等荣誉称号,属江西省免检产品。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5:4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3 15:50 编辑
姚孝中 发表于 2013-10-13 13:40
生在扬州:扬州自古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已出生扬州而骄傲。穿在苏州:苏州江南水乡、历来富庶繁华,盛产精 ...


     大概都是一个意思吧!但是,显然孝中的版本更加全面一些.
     在婺源,他们总是习惯打名人牌.坊间把"葬在徽州,"是认为徽州风水好,荫护后人,后人多出名人.提升了孝中版本的意境.
     婺源前几大姓中,詹天佑的詹是肯定名列其中的,全县30多万人口,有3万多詹姓,据说是隋朝末年开始来婺源的,祖先上溯到周文王,是姬姓的后裔.现在世界各地的詹姓几乎以婺源发源地,都以詹天佑为旗帜,"詹氏大祠堂"在浙源乡,化了六百多万.
     俞,汪,洪等姓是婺源的大姓,汪精卫祖籍是婺源我早就知道的.但是,前几天与一位姓洪的朋友吃饭,他说,洪秀全这一支也在婺源呆过很长时间,我反问"洪秀全不是广东花县的吗?"他依然回答,婺源是洪姓的一个中转站.

SAM_4949.JPG (144.33 KB, 下载次数: 544)

SAM_4949.JPG

SAM_4962.jpg (106.64 KB, 下载次数: 563)

SAM_4962.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发表于 2013-10-8 19:26: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美文,了解我姚家消息。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发表于 2013-10-8 19:31: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婺源茶好喝。2010年去南昌,我们每人买了两盒,至如今茶叶盒我还用着,因为是江西特产嘛,留着是个纪念。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9#
发表于 2013-10-8 21:51:16 | 只看该作者
才子绍弦又有力作要发表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0-8 22:5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婺源好像以前为安徽所辖,后来划归江西的吧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
发表于 2013-10-8 23:53:57 | 只看该作者
姚老师“婺”这什么字,我不懂。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0:0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10 08:24 编辑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10-8 22:59
婺源好像以前为安徽所辖,后来划归江西的吧


    “ 徽州管了婺源一千年,江西管了婺源一百年”,这是导游说的。即使是现在,婺源的语言,建筑,生活习惯,民俗,与徽州一模一样。我几乎能够听懂江西所有方言,就是不懂婺源话。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0: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0-9 22:17 编辑
姚克毅 发表于 2013-10-8 23:53
姚老师“婺”这什么字,我不懂。


    我记得,在第一届"婺源旅游文化节"上,婺源县长邓少华曾经专门解释了这个“婺”字,“能文能武,又出美女的地方”。
    婺源即婺水之源,发源于大鄣山的婺水,流向新安江,经浙江金华汇入钱塘江。婺水在金华义乌这一段,叫"婺江",有趣的是,金华一代的地方戏就称“婺剧”。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0:18:10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10-8 19:31
婺源茶好喝。2010年去南昌,我们每人买了两盒,至如今茶叶盒我还用着,因为是江西特产嘛,留着是个纪念。

    婺源的茶以其独特的清香被誉为“婺绿”。

签到天数: 10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5#
发表于 2013-10-9 22:04:54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0-9 20:14
我记得,在第一届"婺源旅游文化节"上,婺源县长邓少华曾经专门解释了这个“婺”字,“能文能武,又出 ...

     第一次听人解释“婺”是能文能武,又出美女的地方{:soso_e120:}!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是从字面来讲的确如此!高见!{:soso_e179:}
    根据婺源的驴友介绍,婺源的下一站风景就是石城长溪的秋色了,石城不光是有红叶,最大的特色是它那变幻的烟雾与光影。“人民拍客”先生在欣赏这美色的同时,又能随心所拍!太悠闲啦!令人想往!{:soso_e19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5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