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915|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世系源流是谁写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0 22:3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9-13 17:22 编辑 ( n# P1 v# w2 [) ^3 c  ^
- }+ i) v; A, A3 p) z
看到一些族谱的世系源流,听到“***到底是谁的后裔”的发问,经过一场场姚氏世系源流的讨论,我突然想到和要问:
: s4 B' V# Y" o) w4 E6 z      姚氏世系源流是谁写的?
6 M# D1 U1 l  J  P      姚氏世系源流是哪些人写的?+ q' f# J- y% U4 G! T4 ?# H& E) ^% ^
      唐以前的姚氏世系源流是哪些人写的?: m( d% R. x7 K) u: H& C! @4 B
      唐宋以后,莆田姚氏的世系源流是哪些人写的?2 }! ]+ }/ {# w/ M, I; F4 X
      为什么姚思廉系的世系源流比较清晰? 为什么名人所在的世系源流比较清晰?
  V  G9 y4 z' S. l      姚氏世系源流有没有权威的说法?不说权威,有没有比较公认的说法?  f  d2 {  Q1 ^! C( ^6 f! j
      怎样看待比较公认的姚氏世系源流?: K6 ]5 e) \2 c
      不在比较公认的姚氏世系源流中而有自己的说法的支派,该怎么办?; m. y2 m  W/ p' e% M7 {6 J; F

  z& R, U/ h2 ]! x0 v. |4 ]
) k( q! E9 v: x( 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
发表于 2012-8-31 11:22:55 | 只看该作者
      依我愚见,各支各派的宗谱,世系源流是由不同的人写的,此人可能是建(修)谱时本族中文士名流,或是当时外族名士文人。' m/ I! l3 B  f1 U
     唐以前有没有世系源流?有没有可能是自民间兴起修谱后才逐渐有的?
8 k' A* o& _1 y     “名人所在的世系源流比较清晰”怎么说?首先,存在无“名人所在的世系源流”吗?既述源流,必涉名人,因为姚氏先祖自源至流,本来就名人辈出!故建谱修谱时谁不愿在世系中历数先祖中的名人?谁家谱中不载先祖名人?其次,“比较清晰”的标准是什么?
3 z1 }) h# a+ S2 ]6 s. M9 n    鄙意以为,各支派撰写世系源流历数先祖名人,甚或有“移花接木”拉名人以粉饰本支本派的做法,作为后人,我们第一是尊重历史,其次是应宽怀厚道以理解之,因为都是姚氏子孙,姚姓自舜到今,子孙绵延,亿万之众,先祖荣耀,凡姚氏子孙,均可以之为荣,亦当以之为荣。如今80后、90后、新世纪后,宗族观念越来越淡的人与时(代)俱增,将来能把认祖归宗当回事的人都难能可贵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最后将形成为祖先是姚氏共同的祖先,祖先的荣耀也是姚氏后人共同荣耀的观念。有些人能确证自己是某姚氏名人之后,便骤起门户之见,似乎自己就是该名人,不许同宗“沾光”或以不屑之态睥睨数辈未出名人或未出大名人的别的支派,这确乎有些狭隘和小家子气了。我觉得理清世系,是为了“记一姓之苗裔,正万世之昭穆”,更是为了让后人知晓,我姚氏曾是名人辈出,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进步作出过辉煌贡献的大姓望族,以激励后人绍先启后,传承美德,奋发当世,立志成才,奉献社会,名垂青史,不能变成了用以区别姚姓支派尊卑高下的手段。

6 T' S" _% d: j" n4 w4 a      所以,窃以为,不论是“比较公认的姚氏世系源流”或是“不在比较公认(范畴内)而有自己的说法的世系源流”,都应“姑妄存之”,不“姑妄存之”,你又能怎样呢?我们这一代甚或下几代都不能厘清的问题只有留待后人了。4 {; V' m+ K; c% Q
    刍荛之言,仅供喷饭。钟尧教授提出的这些问题应是个很大的命题,各位宗亲宜各出高见,自陈新解。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2-8-31 12:01:01 | 只看该作者
确实都应“姑妄存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1:4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9-13 17:23 编辑
. W" S6 O' \* r0 y% s' c
/ s4 ]! W! P3 @' ]2 ]9 I: e7 Z) D8 a回复 1# pszyyao
' D' m% j$ W: I& q' L0 {- q1 l0 M7 R
0 h5 ^, N( c# Y* v; O. A6 h
" ?8 ?$ i  F5 N/ t    1楼帖,既是顿悟,也是提问。欢迎各抒己见,发表想法、看法、资料等。, G: l6 w# z7 Q2 C) E" O

) \+ u' r4 |' q" E
! N0 \  Z! d9 i: k7 m) p
/ }, b5 @' Z0 Y/ v- h6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5:17:23 | 只看该作者
重庆姚闻闻说:# N6 e9 P/ |4 z- {! C& t
    关于姚姓始祖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凡姓姚者不尊舜为一世祖,皆不为姚姓子孙也,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为啥舜姓姚,而不是氏姚,凡我姚姓子孙都应知道。
8 g" h) J5 n( ]3 C' A& Y: X. z    姓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标志人类进到了父系时代,不仅知母而且知父,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先有母系氏族社会,再有父系社会,这是人类的共识。$ ?0 t5 g8 G% S$ N6 @" n& ]" n5 |0 |6 G
    中国姓氏的出现《史记》记载得很详细,而《史记》的资料由来司马已在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其中参考了中国最古的书《世本》,《世本》十五篇,见《汉.艺文志》,盍古史官所记也 。
& r1 Z) X* a" z5 O   《世本》记载了姚得姓有多处,都是因舜在姚墟的原因才姓姚的,舜的父亲没在哪里所以他不姓姚,象没呆过哪里,他也不姓姚,只有舜才姓姚 ,姓姚的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叫姚墟。6 N  V- K1 c4 X! D# E+ X$ H
   《世本氏姓篇》中 只有二十个为姓,其余都是氏。大家可找来读读,就不会这么无趣的争论了,也不会把象当成姚姓了,更不会认舜的父亲瞽叟为姚姓始祖了,如果你姓姚,只能是舜才是祖先,这是常识。
# T/ ?- f& P& J5 Q9 i0 o( u
  x" o# [/ L$ @8 l    这是关于姚氏世系源头的问题。我完全赞同姚氏始祖是虞舜的说法。有的人标新立异,可惜标错了地方,只成了笑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5:5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9-13 17:24 编辑
/ O; ~$ ~. R6 O, J6 ^! ^. W' {
5 v# J& c& h' ]7 r" ~9 w, ]姚氏世系源流是谁写的?$ O! r' f" _( p7 q9 R, k5 e' I8 E
      姚氏世系源流是哪些人写的?
$ C) ~5 }4 j) e1 v  i) |8 Z      姚氏世系源流,首先不是姚姓人写的,而是异姓人太史公——汉司马迁写的,写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统读整篇“五帝本纪”,你会发现,几乎整篇都在叙述和评论舜帝的身世、生平、大孝、功绩、道德,涉及其他4帝的没多少句。因此,我将“五帝本纪”全文作为我的族谱介绍姚姓太始祖的组成部分,只是将题名略加一点变化——“五帝(舜帝)本纪”,既尊重太史公,又表达我个人的看法。
( c& P1 }; X* p$ I# n6 ?    《史记》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这是对虞舜崇高的评价,故虞舜是中华道德文化鼻祖,是中华人文始祖。! I4 V/ H/ [5 e" @8 J; \
    我们常常津津乐道虞舜大孝,位居“廿四孝”之首。实际上,这是次要的;首要和重要的是舜文化和舜文化的精神。因为舜文化植根于原始共产主义氏族社会,洋溢着公正和谐气氛,始终体现出公众第一、他人第一的博大胸怀。舜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复活”前自由、平等、博爱的典型阶段,因而处处放射出“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力的平等,教育的普及”等人们理想社会的光芒,而这正是我们人类复活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极可宝贵的资源和精神财富。0 [3 |. ]. r; s- G3 o( f. N

0 [+ y; a1 \- @3 t; T3 M$ l, _# f7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6:3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9-13 17:25 编辑 ( f+ _( l. e" J$ |: j/ g
# h6 l( m( k+ l' z- ?% v
姚氏世系源流,首先是汉司马迁写的,写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因此,在我们的族谱姓氏源流篇中,时常见到:6 w( a. M, d. d
       姚墟肇姓
6 `5 ]. x0 N+ r# t6 r       史记帝纪世家
# G8 Y; \' o& F* Y6 g           汉太史令门司马迁著
+ T7 }; U9 L! D           宋中郎外兵参军闻喜裴駰著
; L' C2 l9 {$ g/ q, \, i           唐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撰
# B) B- s  b: x8 k& M; ^) i           诸王侍读宣议郎守右请道率府长史张守节上9 F2 y6 t7 P* Z8 K2 T
           明李元阳辑订
' R: d( K7 _3 s+ }0 o+ |5 T           高士魁校正. f/ K9 f: M! n8 q9 y
这么多人名,不管给他们头上戴的帽子准不准确,知道都是与《史记》撰、注、解、编辑出版有关的人物可也,最重要的是,汉司马迁著《史记》“帝纪世家”。
. g' o8 o% X1 `7 C4 m' H: }    我们的族谱,指莆福韶溪天明姚公派的闽、粤两地各支姚氏族谱,都是唐姚思廉之后。
4 d% K! O# N! R* l7 {# M0 U           
; P& m$ q* }' w# T, P    最近姚江南回复天真的“860501761 ”:
9 a4 D0 G& V) }7 c+ J7 `7 V5 c5 v      平远三修谱记载:汉太史令龙门司马迁箸,史记之帝纪世家中关于舜帝:第一世 舜帝:生姚墟始姓姚氏,妻尧二女娥皇、女英,受尧禅为帝,国号虞,旋禅位於禹,百岁崩,葬零陵。父瞽叟,母握登;瞽叟父曰蟜牛;蟜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昌意父曰黄帝。看了一目了然。4 Y- L2 H# ?7 m
     广东平远姚氏是唐姚思廉-姚天明之后,故上列的说法是一个印证。6 g( g7 P( ^& J9 h+ t
  E3 Q8 l  L7 {: Q/ u* c* O5 @
   附  “860501761 ”的《求教》帖全文:
0 Z" L, r! K  n1 j7 Z3 i        看了你们的讨论,我有奌(?)糊涂了。照江南宗亲说的舜帝开始姓姚[舜父以前都不姓姚],定一世祖很有道理。如果子孙问:舜帝的父亲、袓父、曾祖、高祖、天袓、烈袓、太祖、远祖是谁?谱上查不到了,那就要去图书馆查了。如果把黄帝的父亲少典定一世祖,便利子孙了觧。那他们又不姓姚,[史记]源头是少典,以上没有文字记载了。到底怎么定,请宗亲们告诉我。
; A. x( g) ^" f7 J7 d8 _7 }# y  o1 L7 M
8 ~  I! ^7 X) G# x; b6 ]/ r' [# e

, ^- [+ Y& k; @2 l0 a' _/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9:22:59 | 只看该作者
姚闻闻的《姓姚的不尊虞舜为一世祖就不是姚姓子孙》(见5#)一下子有1100多人浏览,130多人跟帖。怎么我的这个帖怎么这样冷清呢?
9 {  j2 H3 C+ @! h% }     你要知道姚氏历史吗?你要知道姚氏世系源流吗?你要知道姚氏世系源出现的问题吗?读读和思考1楼的问题吧。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2-9-3 10: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pszyyao
1 C9 m% w+ H% _* Z& b2 S6 K9 |0 y: r% ?6 x+ d7 Y% ?: }: K- c
6 C3 P  |) N+ |0 i+ D( [; h# g
“  ——建中兄, “舜帝不是姚姓第一世祖”不是一个伪命题,实实在在存在着,存在姚网中,还不只一宗。你问问姚江南姚士平姚仕忠,他们在与谁争论或者在“审判”谁?你问问姚斌,谁要把少典当一世祖,还与吴兴联系起来。或者浏览一下”姚氏源流谁写”帖。 ”! a2 B: I$ c' f
/ y1 n6 o) [8 d
愚以为,家谱记载的所有内容,如果高度概括的话,其实是在写一个字——姓!记述姓氏传承,是家谱的核心内容;离开本家之姓的“家谱”什么也不是。记载或抄录人文历史的书籍不能称之为“家谱”。
- \0 `- E1 V0 A- D& G  u
# ~0 D  `% i6 ?. S
8 s: Q7 s! l. d7 m( w: r: F8 p6 g
姓——是贯穿家谱的大动脉,历史上得姓的第一人就是第一世祖,这是无可争辩的,这是谁也动摇、改变不了的,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余地。如果有人要改变自家姓氏的第一世祖(历史上得姓第一人),这就出现了伪命题。如果我们姚家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我说的% U2 d% |, A& Z, \! A
“舜帝不是姚姓第一世祖”是个伪命题。
/ `  |3 [) R. }: i4 ]/ C& {' p6 a

  N* B4 b1 y0 o
7 g  @4 y, A/ O5 n
重复我在闻闻宗亲主题帖中我曾说过的话:否认自家第一世祖的毕竟是极个别的,大家不必“惊恐万状”;谁要想扮演历史小丑,别人也挡不住;天塌不下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1:22:08 | 只看该作者
"天塌不下来!"
- C' e# \( j5 I9 D       天肯定不会塌!- L" I& p: d. W0 J/ M7 b, d' K" }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否定得了吗?《尚书》、《史记》等等典籍消灭得了吗?众多姚氏族谱消灭得了吗?& `7 k) ]6 |) O9 Q
     年轻无知的乱说尚可理解和原谅,有的人年过花甲或过不惑之年,还编续族谱,还戴着高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却在玩新鲜而不顾脸皮,可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13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