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4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徽州一歙县渔梁姚氏祠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3-7 15:27: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士龙 于 2023-3-7 07:42 编辑
5 V* w4 N  I2 b# C/ y. Y
  j+ ^3 N, P$ H居记略
8 _1 d% \- J8 K    城南二里许,有村曰:渔梁,人肩摩、车毂击、帆樯如林立,为歙之一镇也。居民以姚氏为多,分上、下两门,中间隔姚家巷,下门曰:“云山”、上门曰:“凤池”,皆承祖懒翁命名之,意义“凤池”地域得居村之中心。. \& A8 X% e# u
    山水钟英,尤扰雅致,为绘是图,登诸谱册俾,吾族披览,有以渐化其情性与气质。图中有八景,谱得以所见所闻者记之。
3 m  J$ D; X4 P. p. R    渔梁汇三河之水注入歙浦,水清沙白、鱼游能数,高人奇士往往垂钓其间,谓之:“渔梁钓隐”。 其下有“仙渡”,相传唐刺史先渡马去,杳然空望,后之过此桥者犹必驻足怀想,则为:“望仙望古"其南岸高山即朱子读书处,灵秀特异,每当暮烟朝雨最好画图,因曰:“紫阳烟雨”。东为新安第一关,上有泉从石罅出,白如米泔,饮之能解躁,古建一刹曰:白水寺,晴日烟浮横拕如练,是谓:“白水晴岚”。且对望紫阳余脉尚能迴护,顶平壁峭如井,然名龙井山,上建“禹王阁”意者为镇龙欤!上覆奇葩时闻馥郁,是为:“龙井花香”。西望乌聊满山苍翠是佳气也,春夏之交树叶繁茂则环抱焉,无限清幽,故曰:“乌聊翠拥”。乌聊对照为披云峰,顶出云,去来无定,落日之际影倒渔滨则婆裟可爱,此“披云峰影”,当作活泼泼。观披云峰底为碎月滩,其滩平浅、其声清扬,月光照之如玉层而滔滔不竭,此为:“碎月滩声”。正可以砭俗耳,因是记之愿族人共知其意。
+ t  X! y# v3 x6 ]) h1 Q一:渔梁钓隐% u6 g8 H: b7 F( w
把钓无关繋,奚如歳月流。依岩是实地,稳胜浪扁舟。淂酒豪吟后,何夸公与侯。
! r/ n* M3 ]7 V8 X. g/ S二:紫阳烟雨
! A* _1 f0 z: C5 d9 x巍巍朱子峰,挺挺植嘉樹。香氣撥人裾。半空若烟霧,不是雲催詩。恍惚疑山暮。
0 y1 b1 w1 e- n# O& s三:白水晴嵐# S) C2 m% o$ f- {# q# D
决决白玉流,雲静山横練。佳致四時幽,登臨如婉孌,每欲沁詩脬,佳哉来面面。- [+ M4 R3 e6 x
四:龍井花香: R( F: l! l7 ~- s
鼟窟有龍濳,自與流泉異。竒葩门三覆之,不聞腥風至。願得此中蟠,領盡衆香意。* y; D2 {$ s0 q' K
三:望仙望古, G! l  _7 n5 \1 \1 r- R; d
斯人不可作,遺蹟尚如故。那識無底舟,翻是馬先渡。只今有此桥,誰能恩曕顧。
+ x  u2 h" G! r; r六:鳥聊翠擁
2 A" H0 ?% s6 W% g  f3 r( g0 H兹山有佳氣,苍翠環如攻。連雲金碧起,隔水更無穹。愛聽流鶯晓,啼破緣陰濃。
9 n2 f! c" E' h# e& F! g- L  p七:披雲峯影
! z; b+ n; D; }% C' K3 q1 C靉靆出山頂,繁陰鋪满地。倒流影婆娑,落日何所置。蟾光又送来,出没原無意。
0 M5 V( D. o, p. _; L2 D八:碎月灘聲
, B) k( w6 A( h* q& c滉漾蟾光碎,都成金屑聲。终宵流不去,雖碎勿復驚。高眠北窗下,俗耳砭以清。* b& X: V- Z# N

- k% G- ?6 R) B寄一懒翁渔梁草堂
$ X( Q7 b  Q. _) J其一+ ]+ C# p. v: }
沙平草绿遶长堤, 风雨沧江望不迷。扣角不须歌白石,短蓑原自胜朝衣。8 l2 h/ P" K6 C: m* X5 t
其二
2 Y: q6 F* x% I7 z' K买米归来卧此山,斧斤时復刈青菅。几度扣关人问询,沧浪一曲梦中人。
" B# G$ L1 @+ C- z. L. A% b其三
6 V7 h: ?8 L: x& {# x2 t6 ?6 n1 y八尺丝纶见直钩,长江风月不须收。史篇已卜周文出,未必磻溪老钓裘。
: w- \1 E. ^$ F   漁梁姚氏祠堂分上姚、下姚两个祠堂,均建在村之中央,并以“寿龟驮人“之,地形以福寿无边。祠堂基地下为巨石,卧于练江东侧。祠堂大门面对紫阳山,背靠问政山,气势恢宏。1 ]+ c4 k9 l! X) J7 {
渔梁上姚祠堂[承泽堂]是思義公的曾祖[茂實]始建於元代[精舍書屋]扩改而成。明季毁於张李之乱,再到清代时毁於洪杨之乱。经族人二次修复,文革时期彻底毁于一旦,留下一块空闲地在村中央至今。
% Q7 v; i( Y8 k1 z6 k4 G6 A   渔梁下姚祠堂[志勤堂]是思德公后裔始建於清末1916年,是渔梁姚氏唯一尚存的宗族祠堂。该祠堂位于姚家巷南端,临练江北岸,祠前有一场,凭此可俯瞰渔梁坝全貌。4 s0 V# R9 ]. q2 k. h7 J, t
   被列入县级文物保单位及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同时1998年由东南大学编写的徽州古建筑丛书《渔梁》一书中均有介绍。
0 `4 N2 K* a2 |$ I0 Q$ N贺姚叔器卜筑溪南     元 唐桂芳
4 M9 s/ S8 Z! p4 n1 R/ q犹忆石梁最佳处,夜深月影转阑干。昆明已付劫灰冷,茅屋不禁风雨寒。剩喜携持同稚子,未妨谈笑共儒官。何时好办青蓑笠,拟向溪南把钓竿。
% I0 D# U# h. l. R  {   近闻叔器学正迁善府掾俱有海北乔迁喜而不寐为赋长短句二十一
& P- `4 E% p+ {) J3 j                                                   元  唐桂芳" d, p" E3 O& S. B& B3 ^9 p7 {
姚君作詩似建水,朱君飲酒如淋灰。自我得二士,壯氣倾九垓。
$ J# `2 N/ E; G& p# [7 z9 o9 \) U鳳窠丹穴岂凡鸟,馬育月窟真龍媒。叔也讀書渔梁上,闭门不出旁人猜。- ~- `' u# }$ P
阑干醉拍山月影,呼我剩酌黄金罍。三年校官留钱塘,倏见杰阁飞崔嵬。$ B6 w6 {* W" ^# y! e! P' t+ J
去年又调池阳游,绕屋芙蕖秋水开。米圆如珠鲙如玉,槐阴立马荒苍苔。0 p, d+ h( w8 ]1 g! ?
迁也亦复可怜人,遑遑奔走于尘埃。作赋直过鹦鹉洲,抱琴又登凤凰台。9 O9 B; Z& I4 B
舍儒就吏营斗禄,慈亲鹤发将毰毸。有时拔剑顿足舞,仰天大笑何诙谐。
' S! L9 ]( h& N3 P$ a- l( n当今天网下罩士,喜闻霜台重荐才。官河五月鼓声集,剡剡黄旗插高桅。
- |2 z" M2 F1 r  y9 i  K广南雨洗息歊瘴,海康云霁收狂雷。政须诗书佐元帅,不用矛槊歼渠魁。9 B* J: Z) U5 K  _( |, D5 |$ l
金刀賨布岩洞俗,椎髻黑齿猺蛮孩。同里已盟胶漆久,同道又联雁鹜来。
: d* c. r  B, x5 D- ]审知公馀了无事,槟榔茶熟椰子杯。蹇予布衣谁比数,长大渐茁须满腮。
6 C. [! {# I6 J7 q- y% ^/ p  G3 a$ I岭头傥遇南来使,一枝为寄先春梅。
5 ~* D+ L  A! _   元至正十八年六月渔梁上姚祠堂聚齐各地文人墨客,豪情畅饮欢笑中,留下的是曾经辉煌。当时有:
$ z) J5 G" ]3 U" g/ G# f7 g9 }金華 孫履、3 _# L  v3 S& P2 v
烏傷王偉、史炳、易履  9 l% y# q/ I/ Q% x* ~3 r; P
蘭溪 徐原、吳沈、4 V8 v* Z% ^! }
廣陵 李師、: V- [) C, Q6 _. ~  J' B
東陽 許元、  ~+ a) ]4 n' A
金陵 王建中、
% ^2 Z& i0 ~/ d, p- J* _雙溪 何穆、屠性、管繼、戴良、宋濂、
+ `) s6 F( M- ?  N1 j0 C$ x1 F天台 楊英、
  n! B' W& Y8 i3 u( y( F( V3 x太原 王凱、
9 V! Y& ~: m; P4 q* m葉中 、潘從譱、
3 V6 r7 g  C& p6 ~8 J7 O; {7 `4 E  y門生 吳擴、周淡如、
: o- w1 n7 H& H& f0 q3 a門生 朱璦、
$ U+ N% r" _  t. n# }- @門生 洪謙 、余宗益、
5 g+ m' b* p0 W8 s; z% I脫生 吳舜舉、2 T6 V( e6 T5 ]) v9 }/ Y5 H3 x* `  l
愧塘:唐仲實 郑玉 朱升2 T8 A# }) n# o7 X5 [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留下是历史的记忆。
& b) x" \, F! F% B+ _  歙县秦末置县,历为歙州(后更名徽州)的首县和郡州府路治所在,已有2200多年历史。4 d9 H# }/ r# n  V
  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5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0 @3 n! J' a2 B$ q- L" ~/ ^4 L
   这里因形态似鱼而得名。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
7 ?) B. E% n$ U0 H
& _, \2 b8 F% y( S7 q3 I1 J" f7 c$ i- _5 {9 Y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124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
发表于 2023-5-6 09:28: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3-5-6 11:5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5-6 18:08 编辑 . ~! |9 l4 [# M/ y  f" i& Z# r2 d" S

! i! U( W/ g1 B! F: J* C3 T
2 O1 f6 y; y9 G1 }舍不得配图+ ]6 I( t1 v$ b

4 t' ^" n+ y: g  \' i: E4 _: I
1 D' p0 ~/ g8 w2 f# f+ o, r歙县渔梁姚氏祠堂       姚氏祠堂分上姚、下姚两个祠堂,均建在村之中央,并以“寿龟驮人“之,地形以福寿无边。祠堂基地下为巨石,卧于练江东侧。祠堂大门面对紫阳山,背靠问政山,气势恢宏。
7 D/ o9 f$ _. q" s       渔梁上姚祠堂承泽堂是思義公的曾祖(姚茂實)始建於元代的 “精舍書屋” 扩改而成。明季毁於张李之乱,再到清代时毁於洪杨之乱,经族人二次修复;文革时期彻底毁于一旦,留下一块空闲地在村中央至今。
* ^: y- R  ]# m9 [% p       渔梁下姚祠堂志勤堂 是思德公后裔始建於民初(大约公元1916),是渔梁姚氏唯一尚存的祠堂。位于姚家巷南端,临练江北岸,祠前有一场,凭此可俯瞰渔梁坝全貌。被列入县级文物保单位及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徽州古建筑丛书(1998年,东南大学编写)之《渔梁》一书均有介绍。  y* r2 E( B" O, a: ^
      安徽歙县,秦末置县,历为歙州(后更名徽州)的首县和郡州府路治所在,已有2200多年历史。% T; M  A2 u7 @0 Y
      渔梁古街因形态似鱼而得名。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5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3 _$ Z5 n2 E& S3 @1 p! B$ P! O& b
      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
1 ]$ \. n/ }8 T5 H
& B  ~. \! o/ W$ L5 v2 Z/ J: n' d, e% ]/ p0 c, ?
      尧曰:歙县渔梁镇有姚族——歙南武担姚,先祖来自四川成都武担,故有“歙南四川姚”(和 “深渡四川姚” )之称。歙南武担姚祠堂,今只存渔梁下姚氏祠堂志勤堂(思德公裔祠堂),渔梁上姚祠堂承泽堂和深渡凤池祠堂都没了,今在凤池岛边刻石立了碑。
! T; E$ x4 y' a: \9 p3 F% w
* _+ L4 a9 {1 @4 E; }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4#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3:46:4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5-6 03:576 L5 l2 H1 [' T" n9 A0 b
舍不得配图
' g, n5 A( k/ c6 v0 C
教授,不是我舍不得配图,是电脑环节出故障,图片上传不了。
- w4 M6 G9 i4 ]

签到天数: 3644 天

连续签到: 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23-5-12 17:14:4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拜读了!
# {  e9 t6 P3 d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17:16:21 | 只看该作者

RE: 古徽州一歙县渔梁姚氏祠堂

本帖最后由 姚士龙 于 2023-12-13 09:37 编辑 ( K& H3 b* L4 r& j
) v4 e+ R; ^2 @  e: ]
居记略
/ D* s2 m' A6 h6 Z    城南二里许,有村曰:渔梁,人肩摩、车毂击、帆樯如林立,为歙之一镇也。居民以姚氏为多,分上、下两门,中间隔姚家巷,下门曰:“云山”、上门曰:“凤池”,皆承祖懒翁命名之,意义“凤池”地域得居村之中心。+ i- V. s. B/ N/ x/ ?5 f
    山水钟英,尤扰雅致,为绘是图,登诸谱册俾,吾族披览,有以渐化其情性与气质。图中有八景,谱得以所见所闻者记之。7 S" F9 |. J) Z+ d
    渔梁汇三河之水注入歙浦,水清沙白、鱼游能数,高人奇士往往垂钓其间,谓之:“渔梁钓隐”。 其下有“仙渡”,相传唐刺史先渡马去,杳然空望,后之过此桥者犹必驻足怀想,则为:“望仙望古"其南岸高山即朱子读书处,灵秀特异,每当暮烟朝雨最好画图,因曰:“紫阳烟雨”。东为新安第一关,上有泉从石罅出,白如米泔,饮之能解躁,古建一刹曰:白水寺,晴日烟浮横拕如练,是谓:“白水晴岚”。且对望紫阳余脉尚能迴护,顶平壁峭如井,然名龙井山,上建“禹王阁”意者为镇龙欤!上覆奇葩时闻馥郁,是为:“龙井花香”。西望乌聊满山苍翠是佳气也,春夏之交树叶繁茂则环抱焉,无限清幽,故曰:“乌聊翠拥”。乌聊对照为披云峰,顶出云,去来无定,落日之际影倒渔滨则婆裟可爱,此“披云峰影”,当作活泼泼。观披云峰底为碎月滩,其滩平浅、其声清扬,月光照之如玉层而滔滔不竭,此为:“碎月滩声”。正可以砭俗耳,因是记之愿族人共知其意。
3 o+ \- `% b, _4 f' C
0 H! f9 n, P3 A* m8 W2 R一:渔梁钓隐
+ |0 Y) A% }# [1 o+ h1 d把钓无关繋,奚如歳月流。依岩是实地,稳胜浪扁舟。淂酒豪吟后,何夸公与侯。
' X$ O+ V, N  V; |# W& A- U5 o二:紫阳烟雨8 E  @+ ^: k" H* v7 B' P
巍巍朱子峰,挺挺植嘉樹。香氣撥人裾。半空若烟霧,不是雲催詩。恍惚疑山暮。
7 R1 v" X! h8 X9 P7 v三:白水晴嵐$ b  V9 v/ c: ]7 G; n8 n
决决白玉流,雲静山横練。佳致四時幽,登臨如婉孌,每欲沁詩脬,佳哉来面面。% Q, _/ p$ C3 U# o; r4 V
四:龍井花香
. f& A/ q" G, d. S鼟窟有龍濳,自與流泉異。竒葩门三覆之,不聞腥風至。願得此中蟠,領盡衆香意。2 R' z! v5 t2 ?
  M  N$ x+ h7 k# f/ D
三:望仙望古- ?2 d4 p' Y$ r0 W9 h* T% c* K1 c
斯人不可作,遺蹟尚如故。那識無底舟,翻是馬先渡。只今有此桥,誰能恩曕顧。3 D- o2 i* R: e  p
六:鳥聊翠擁/ L* _( x* o, q
兹山有佳氣,苍翠環如攻。連雲金碧起,隔水更無穹。愛聽流鶯晓,啼破緣陰濃。
" ~, H9 P8 }, y0 Y) y七:披雲峯影+ A$ _, a' `( p0 }3 y
靉靆出山頂,繁陰鋪满地。倒流影婆娑,落日何所置。蟾光又送来,出没原無意。% j) ~  _0 _0 |
八:碎月灘聲) a* y7 Z! L- p' q
滉漾蟾光碎,都成金屑聲。终宵流不去,雖碎勿復驚。高眠北窗下,俗耳砭以清。1 M9 i# y2 X0 g6 j! t$ D7 h* s

. f* p5 @1 t5 f寄一懒翁渔梁草堂# K, X$ U+ K) K! W: p$ f- Q7 P; O
其一
3 w& S$ L& z. \1 T沙平草绿遶长堤, 风雨沧江望不迷。扣角不须歌白石,短蓑原自胜朝衣。
; F2 F4 N, I' P9 }) h其二: b6 E# u7 R: h) o
买米归来卧此山,斧斤时復刈青菅。几度扣关人问询,沧浪一曲梦中人。% Z) o; ]/ k5 `& R) O7 c0 ]
其三3 m* m$ W) q2 u7 o3 Y% n0 K
八尺丝纶见直钩,长江风月不须收。史篇已卜周文出,未必磻溪老钓裘。7 U) \0 a' C  w6 V# Z
' z7 _) m2 p8 y0 J( V
' j6 E. h! i( s5 U$ k
   漁梁姚氏祠堂分上姚、下姚两个祠堂,均建在村之中央,并以“寿龟驮人“之,地形以福寿无边。祠堂基地下为巨石,卧于练江东侧。祠堂大门面对紫阳山,背靠问政山,气势恢宏。
' T0 o0 F- p+ z0 E: w$ F
% |$ K' f) f$ ?5 b5 m, A/ B$ [
/ K6 X9 x- w" ^- A* N渔梁上姚祠堂[承泽堂]是思義公的曾祖[茂實]始建於元代[精舍書屋]扩改而成。明季毁於张李之乱,再到清代时毁於洪杨之乱。经族人二次修复,文革时期彻底毁于一旦,留下一块空闲地在村中央至今。! t3 l  U5 m- `5 Q
3 n3 S( X& b) m' \' H$ W
(上姚祠堂有朱元璋贈的匾文革时期藏县博物馆)+ X7 e9 T# @5 O  T! i8 q6 b5 ~
   渔梁下姚祠堂[志勤堂]是思德公后裔始建於清末1916年,是渔梁姚氏唯一尚存的宗族祠堂。该祠堂位于姚家巷南端,临练江北岸,祠前有一场,凭此可俯瞰渔梁坝全貌。- Q1 R  I& z- c

. w2 b8 D1 p2 O! f& A, i6 R( k1 J8 }1 b" n( \! x, `
   被列入县级文物保单位及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同时1998年由东南大学编写的徽州古建筑丛书《渔梁》一书中均有介绍。
8 _9 O+ f2 h) D* T. S; I( u# W贺姚叔器卜筑溪南     元 唐桂芳
6 e1 c1 s% f( F- @犹忆石梁最佳处,夜深月影转阑干。昆明已付劫灰冷,茅屋不禁风雨寒。剩喜携持同稚子,未妨谈笑共儒官。何时好办青蓑笠,拟向溪南把钓竿。" ^$ _9 L# ?4 ?( `# X6 O9 O
   近闻叔器学正迁善府掾俱有海北乔迁喜而不寐为赋长短句二十一* I+ [- W- x( d, F6 `" j2 ]4 W6 {
                                                   元  唐桂芳  k' w7 T9 U7 Q7 Z$ z/ I
姚君作詩似建水,朱君飲酒如淋灰。自我得二士,壯氣倾九垓。3 p9 [" N3 x2 \8 I
鳳窠丹穴岂凡鸟,馬育月窟真龍媒。叔也讀書渔梁上,闭门不出旁人猜。
. I' T4 t' H( B6 I& I( [7 K阑干醉拍山月影,呼我剩酌黄金罍。三年校官留钱塘,倏见杰阁飞崔嵬。
+ \6 E8 h7 k0 f$ T/ L  K+ i0 B去年又调池阳游,绕屋芙蕖秋水开。米圆如珠鲙如玉,槐阴立马荒苍苔。
$ |5 ^+ g0 h. h% o) p迁也亦复可怜人,遑遑奔走于尘埃。作赋直过鹦鹉洲,抱琴又登凤凰台。
& ^# ^9 A+ R. _& `1 ^, r  O舍儒就吏营斗禄,慈亲鹤发将毰毸。有时拔剑顿足舞,仰天大笑何诙谐。6 L$ j" {. X2 a# G6 O  i2 c; t
当今天网下罩士,喜闻霜台重荐才。官河五月鼓声集,剡剡黄旗插高桅。
! `( l3 F+ c! ]9 K; G+ V广南雨洗息歊瘴,海康云霁收狂雷。政须诗书佐元帅,不用矛槊歼渠魁。
: }( \+ Z" W) O金刀賨布岩洞俗,椎髻黑齿猺蛮孩。同里已盟胶漆久,同道又联雁鹜来。
$ u. c% x3 g- c0 X2 R* V! I" S- B1 B审知公馀了无事,槟榔茶熟椰子杯。蹇予布衣谁比数,长大渐茁须满腮。
; v9 N. j: K3 g) r: S岭头傥遇南来使,一枝为寄先春梅。5 U( P5 S8 h0 h# b( i7 t2 s
   元至正十八年六月渔梁上姚祠堂聚齐各地文人墨客,豪情畅饮欢笑中,留下的是曾经辉煌。当时有:4 @/ u+ `+ H) J' T2 I9 U
金華 孫履、
: t6 c, l" p& Q; ]- y. n! W烏傷王偉、史炳、易履  + J4 e) c* s; p8 H) t
蘭溪 徐原、吳沈、
1 S! D, }  w: R& Y1 D* o廣陵 李師、
9 P. ?* M# j) R0 e! p# |: r東陽 許元、7 l, W1 B) D6 i2 w) a: c, I3 I
金陵 王建中、
, ^7 I; S6 T( u! H! p5 }2 F; z雙溪 何穆、屠性、管繼、戴良、宋濂、, v# v) B5 T. |
天台 楊英、
; a; S3 v$ _) X% p9 X太原 王凱、
! E' K" O# O2 p4 g葉中 、潘從譱、0 Y+ E7 D3 P% i; t2 e6 [8 m. S$ j
門生 吳擴、周淡如、4 v6 @0 D# g& @5 T. N
門生 朱璦、
: p6 j2 \8 Q% G& N! _門生 洪謙 、余宗益、1 B, `2 j. |% r* C
脫生 吳舜舉、+ G. k: t9 X9 h( d/ G2 y; p4 I' r
愧塘:唐仲實 郑玉 朱升
4 V: p5 C% s; y, q* h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留下是历史的记忆。* K2 o' l$ X% z' X$ _5 T+ C
* K3 d- l8 R& t' m
  歙县秦末置县,历为歙州(后更名徽州)的首县和郡州府路治所在,已有2200多年历史。
1 O7 R6 @; n1 \
; d1 H# m; Q0 ?  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5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6 P; J. j! |, ?6 t# Z1 ?# f
   这里因形态似鱼而得名。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
! j) P3 Z8 F3 I2 p元至正十八年(1358),明太祖朱元璋率常愈春领兵十万,由宣城至徽州,驻玉屏山,召耆儒,唐仲实、姚璉问政场景。7 }. }! a* A! m# r+ @! K6 z6 r

0 p+ E6 S$ u5 s7 b: W8 [3 w. C" \7 }& j* P8 l! y
  R+ @/ Y1 [) Y5 v8 G3 \  s
- \: Y7 r4 U) V% m9 T
6 ~; {) Z% a* _' e
" e; J* ^5 z/ q. g. y& J& V( k: V

, d8 L$ ]  H6 ^& t7 A
  R+ ]- |" H. Y7 e( T: C1 j( n/ `+ b9 V0 S7 o  e
8 E6 P- l& X% I" z2 v8 }

" o5 G! A# V& A4 \
0 f& [( v& i" s. [补充内容 (2024-1-21 06:27):1 ~0 q( Z' G9 q
48    1    民居    渔梁古民居    下姚祠    徽城镇渔梁街    明—民国    县房地产公司保管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3-12-14 21:33:15 | 只看该作者
姚士龙 发表于 2023-12-13 17:16
- r* i0 A$ v; h" g9 `居记略& W& t! W) K0 b+ W; x8 H" c
    城南二里许,有村曰:渔梁,人肩摩、车毂击、帆樯如林立,为歙之一镇也。居民以姚氏为多,分上 ...

% l$ a. [. d  |" L5 b% T! C8 N! x& h; Y! f8 e( f  D' J* u
歙县渔梁下姚祠堂志勤堂
  x: w3 g; ~5 ~& V: D! V       歙县渔梁下姚祠堂志勤堂是思德公后裔始建於清末民初【1916年。老大请1911年完蛋。】,是渔梁姚氏唯一尚存的祠堂。该祠堂位于渔梁姚家巷南端,临练江北岸,祠前有一场,凭此可俯瞰渔梁坝全貌。 渔梁下姚祠堂志勤堂被列入县级文物保单位及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1998年由东南大学编写的徽州古建筑丛书的《渔梁》一书有介绍。4 A; S( f. D9 s

4 P& E# O/ B9 e" L$ U# m6 d# M5 Z8 N
2 b5 [9 o$ Y' h6 W

4 z' ]2 M# {8 I6 S' @$ n4 s9 [, [, S' X9 d
/ K0 a6 y2 E& I

( D# }0 Z, L. G2 G( h. [8 s% j  z8 H9 M- a% @7 r"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23-12-14 21:45:15 | 只看该作者
姚士龙 发表于 2023-12-13 17:16! s% J# m$ i3 K8 h9 G* R( y
居记略6 Q: h0 }+ G) s* R
    城南二里许,有村曰:渔梁,人肩摩、车毂击、帆樯如林立,为歙之一镇也。居民以姚氏为多,分上 ...
# K' E) f& _1 ~/ l

7 R! H5 u8 x: n# l
9 S+ g- d0 ~. T0 u1 W3 `9 L: i1 L8 L3 _1 L4 ~

" o5 M8 V; l8 N; _8 C' R0 [3 ^& j3 F: G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朱元璋率常遇春领兵十万,由宣城至徽州,驻玉屏山,召耆儒唐仲实、姚璉(凤池先生)问政。
) G  F5 q  E2 @3 {& ?& e+ ~/ a: ~$ X2 j: V7 b8 J

4 m$ }0 x  @: y; c0 X, S5 n
) z& `2 ^: y; o
% s6 @6 p  m* J$ b, ^7 ^) ]
: f& x, d, _' `4 Z. X
1 V) y, C! @0 A
    渔梁上姚祠堂原有的朱元璋贈的“龙兴召对”匾,文革时期被歙县博物馆收藏。
2 S" ^! k! B0 Q5 z) E. A1 E3 N) @* U& u$ K6 X

/ I! K9 Z7 Q% G& T+ g0 W7 {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22:46:42 | 只看该作者
大约那个时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23-12-17 10:37:0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12-14 21:457 D5 Y; r- a7 Z" |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朱元璋率常遇春领兵十万,由宣城至徽州,驻玉屏山,召耆儒唐 ...
( H1 M' A6 }( T$ E( b

/ e9 x6 n  C# _6 o1 ^0 X5 g8 ~. k/ Q
      秦末置歙县,历为歙州(后名徽州)的首县和郡州府路治所,已有2200多年历史。  z8 e# B& M0 S% D7 V
      渔梁因形态似鱼而得名。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5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
+ F" ~: a% Q' j+ V0 m: V      歙县城南二里许,有村曰渔梁,人肩摩、车毂击、帆樯如林立,为歙之一镇也。居民以姚氏为多,分上下两门,中间隔姚家巷,下门曰“云山”、上门曰“凤池”,皆承祖懒翁(明 凤池先生姚琏)命名之,意义“凤池”地域得居村之中心。2 k# v  M7 A9 b

+ I& Y& \# m6 D$ ~) u( I( _) a2 P
    《新安名族志 》和《休宁名族志 》有记载 歙南武担姚?
1 `  d; e6 h8 J: X     歙南武担姚今分几派系?分别尚存有哪些版本年族谱?$ h( _& O: G, L7 {
     歙南武担姚今仅仅存有1祠堂——渔梁下门姚氏祠堂志勤堂!0 P1 d2 B) `' T2 z/ q

8 z7 t; C' I7 v. `8 Q2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4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