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2 23:24:16
|
只看该作者
网友来信,接收时间:2012/03/31 12:00:15& b4 O ]# m" t( a3 X, n+ f
! f0 O% i) p5 C1 f/ ^9 I# B
6 h o O) U4 R* K. S: w+ p; T 最近看了一下吴兴姚的派生,一致认为差不多都是两派的后裔:一是姚思廉的京兆派,另一派是姚崇的硖石派。9 ?- v" `! U% l
对此,我有我的看法:
8 {5 @5 w$ F' m 一是为什么会只有这两个人才有这么多的后裔呢?他们这两个人都没有做过皇帝,也不是封疆大吏,记载中的三代也不是人丁兴旺,当时别的姚家就都不生小孩?所以说,这里面肯定有移花接木的情况。
( ~2 H$ v( x5 ~! M- Z# [" | 二是为什么都扯不清自己是姚思廉的后裔还是姚崇的后裔?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是这两人的后裔。如有人说到姚良能三兄弟是姚崇的后裔,而良能公之前是江西宜丰方里的姚尚忠。现在方里谱是以姚思廉为远祖。这就说他们既是姚思廉的后裔又是姚崇的后裔,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实。那么,得出的结论是,有可能他们既不是姚思廉的后裔,也不是姚崇的后裔。其它说不清的姚氏也有这情况,因为祖上没有名人,所以两个名人都拉上,结果后来人说不清自己是那个名人的后裔。 S, a; a; q/ X7 P- L# s
同样,就江西宜丰华溪谱,也就是现在的南昌谱里面,也有这种情况。谱系明确姚彦国为一世祖,后面的世系也把姚崇也纳入了谱系。所以,南昌姚(彦国公支姚)的某些支说自己也是姚崇的后裔。然而,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我认为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姚崇的后人在修谱时挂靠了彦国公谱系,二是我们的谱拉姚崇贴金。当然,作为族人写进谱系那是能理解的。 A. j" w4 v2 L* [/ K
( j0 }1 k4 B" c H0 h
我的回复:
" Z% q* \% a3 Y2 M 我赞同你的平和和客观的态度。, h @/ Q& l# f9 Q8 c1 i- N
我本以为 彦国公系是姚崇的后裔,所以宜丰华溪系和南昌姚当然是姚崇派。
8 H6 m6 |9 ] n1 k. F 我本以为 姚良能三兄弟是姚崇的后裔。我本以为宜丰南垣系 与宜丰方里的姚尚忠是同宗。
% N/ W3 e. L& p. u0 k# ] 那么,彦国公系和宜丰方里的姚尚忠,是不是姚崇的后裔?是姚思廉还是姚崇的后裔?或是两公之外的什么人的后裔?
; }$ ^, x3 {) Z: g; I 04-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