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姚立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估被尘封的文学巨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3:11:3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 J+ R7 S: A9 @0 Y1 d* T

( @7 w: p$ A( S8 y/ u

六 正中见奇


: e/ v' R2 [% j0 c" ^$ i

姚燧不仅为大儒许弟子,他本人也“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名儒为文,自然力求立意之正。所以,立意之正。所以,立意醇正,为姚燧文章的一大特点,《元史》 “舂容盛大”之评,近乎此意。但姚燧文章,又能于正中见深,正中见奇,在习以为常中见出常人见不到之理,更具有服人的力量。今人或认为元代文章缺乏新意,典雅醇正,甚至指为迂腐。郭预横先生《中国散文史》就说:“元代文人,实多儒者。”“元代散文的基本思想内容,不出濂洛关闽。”先要说明,就有元一代文章说,立论不是醇正,而恰恰是驳杂。姚燧文章立意求正,在元代属少数。正未必腐,立论之正并不妨碍思想的深刻性,正的立论也不乏惊人之思,姚燧文章可以看我们作出有力证明。我们以姚燧《遐观堂记》一文为例作具体说明。文章紧扣“遐观”二字立论,但却变换出意想不到的深情远思。作者从“遐观”即由遐观堂远望所见写起。目之遐观(远望)所见:长安城西二途(两条路),此二途“喧寂异然,亦可见利势之在与所无也”。此空间之“遐观”。由空间遐观“四方賸概,极目千里。凡秦、汉、隋、唐之陵庙池籞,由人力以废兴,可吊而游,可登而览者”,远见历史陈迹,引申至时间之遐观。此为两种“遐观”。此段中还隐含了另一“遐观”:即人生远见。“长安城西二途”象征着两种生活方式,也是两种不同人生道路(二途),选择“喧”还是选择“寂”揭示了人有无“遐观”。此一层意,之作伏笔,并不揭明,待读至文末,再来回味,恍然而悟,方首肯心许,更欢服作者笔意之深密。此一节三重“遐观”之意,惟空间之遐观为表层和直观,人生远见之“遐观”与时间之“遐观”,意识象征,一是引申,但却是“遐观”的深层义。由“遐观”这两种深层含义、引道文章进入关于人事与歴史的思考,说人面对生死考验,即“遇存亡危急之会”,当然应该“守节仗义、杀身成仁”,但无谓的牺牲是不值得的。不过,人生未必都会面对生死抉择的考验,所以更多的是要看人能否坚持“道义”,作“道义之臣”。“ 揆道而归义”是“遐观”者,“志富贵”者反是。但“今之仕者,吾不知孰为道义之臣,能志功名者亦鲜亦。志富贵私身以毒世,卒离尤而蹈祸者,骈首接踵也。是于计功谋利之间,且有不能,况揆道而归义乎哉?”“揆道而归义”者少而“志富贵”者多。不能“遐观”即无远见是很危险的,所以出仕伟官者“离尤而蹈祸者,骈首接踵也。”第三层“遐观”之意,至此方明。最后,他用一个寓言式的情节结束全文:盖天下之事,遐观则先识,先识则几矣。雉兔之不能搏人,谁不知之?突起道左,或失声辟易,而丧其常守,以其卒然过之也。使前见于数百步之外,无曰雉兔,虽虎兕之暴,人得以为备,将不患矣。斯不亦吾堂言外之微意乎?这真是中国史上少见的好文章,有深意,有妙趣,真堪吉撀节赏欢。文章宗旨,乃在于揭示其“言外微意”发人深省。立论虽正,议论则长出人意表。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立论正一样能写出超绝的好文章。


- H: M  _6 a# i! ?+ i. b' j

+ g) q6 d# v/ U# ]2 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3:23:32 | 只看该作者

  M4 q3 v% n' }/ J
. s6 L' L- I9 R' d  ]* Z; Y# L& h(按: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查洪德先生整理《姚燧集》后刘季先生在《光明日报》2012年4月15日第五版上撰写了书评及探讨元代文学的文章,现上传供大家研究。)
) G9 M* K, P# A! I: k


$ Y0 q$ f: D" L* E: U  

从《姚燧集》看元代散文评价误区

刘 季


# B& I( X' |5 c5 z4 O8 _+ f

3 _0 S2 ~  d; X2 O% T! }
  若干年前听邓绍基先生讲元代诗文,说大学生对唐宋诗文名家都耳熟能详,对明清诗文,也能数出什么家什么派,问到元代诗文,则茫然不知,由此呼吁加强元代诗文的研究与普及。但接触元代诗文的现实难题是,元代诗文文献多缺乏整理,阅读困难。如元代代表性的文章家姚燧,其作品号称古奥难读。今日读到查洪德先生整理的《姚燧集》,读其前言,才知道姚燧文章原本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难读,所谓难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版本文字错误造成的。查先生以数年之功,精心校理,纠错补漏,为我们了解姚燧文章,进而了解元代诗文,提供了一个精善的版本。

7 r1 N( k& e: r+ q' t1 a/ L: }
# Z! ]' E' Q$ K% C, @
  对于元代散文,一直存在三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元文普遍缺乏社会批判精神;二是元文在理学的桎梏下,思想保守、形式僵化;三是艺术上缺乏创新,大致不出唐宋古文的范围。这三点从内容到形式,几乎全盘否定了元代散文的价值。但是,通过阅读《姚燧集》可以发现,这种论断是有失偏颇的。查洪德为《姚燧集》写的《前言》指出:认真阅读姚燧诗文,不仅能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文章家,而且会促使我们重新评价元代诗文。以上这些否定元代文章的意见,在我们阅读了姚燧文章以后,就会感到它是没有根据的,因而也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姚燧文章就表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下至百官上至忽必烈,都敢于批评,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言余思古之人,惟其言之可以传后为恃,以待他日子云者出,将不病夫一世之人不余知也。抱着这种不在乎一时毁誉的坚定信念,他坚持秉笔直书,由职史馆以来,尝思古者史臣,不要死者之或知,不必生者之见求。于德于功,于事于言,见书见而闻书闻,信传信而疑传疑。实录直致,俾观者自判是非于千载下,文如《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转运盐使曹公神道碑》等,皆以信史之笔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与社会面貌,可补史之缺。关于理学对文学的影响,研究者多从负面认识。姚燧是元代文章家的代表,又是元初大儒许衡的弟子。他以其深厚修养,发为文章,成就了他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的文风与气度;以及如朝绅引班,气肃色正,步趋有序,佩玉锵鸣;又如战阵相持,纪律不紊,雄威远被,坐慑万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所以《元史·姚燧传》说:燧之学有得于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盖自延祐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查洪德在《前言》的《学以资文》、《正中见奇》两部分,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姚燧文章的行文既不拘于文法和常规、也不拘于文体与题目,而是务求去其陈腐,为言不尽同于古人。由他所撰写的墓志铭、神道碑之类文章,突破一般铭文的写法,破体求新。他甚至以传奇的手法写人物传记。这些都显示了姚燧文章可贵的艺术探索精神。


! t; R1 Z- S2 k! k* O! p9 D7 N- y, ]& A) i9 p9 ]9 O; u% D
  《姚燧集》以百余种图书的相关材料为参校,补录前人漏收的姚燧诗文词29种,剔除前人误收文章7篇。为求完整,还将姚燧的笔记、散曲等作品也一并收录,为研究者提供了大体完备的参考资料。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发表于 2013-8-28 14:5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姚立行 1 \& C" t; t, e) B) s7 v

) S, ?4 v6 D3 d- \6 Y/ y3 d2 _/ Y( b2 G* F! b
    好帖!我读大学的时候,[中国文学史]读的是游国恩的本子,关于元代文学仅仅了解关汉卿的几部杂剧,以及'西厢记'还有马致远,白朴.对于咱们姚家的这位巨匠没有听说过哦.实在令人遗憾!当时感觉到元朝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值得汲取的东西,现在看来孤陋寡闻了.也被严重误导了.

签到天数: 3862 天

连续签到: 7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发表于 2013-8-28 15:14: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
发表于 2013-8-28 23:04:40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了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3-9-21 19:51: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读了,这个姚燧公,我们家族谱中有记载,不过也有姚勉公,姚期公,姚思廉公,姚天福公,我怎么也看不明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8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