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崇研究学者姚学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1 17: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姚林宝

2 `' W# x! l: f4 l' `& Z* p7 O1 ~1 \. c
姚学谋
, _- ?/ o! [1 m9 H: [

姚姓和姬姓等古姓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姚姓起源于虞舜,他的后裔以舜帝出生的地名姚墟为姓,称为姚姓。姚姓与妫、陈、田、胡五姓同根同源,都是舜帝的后裔。姚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近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姚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广东、江苏4省,约占姚姓总人口的26%。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六省,这6省又集中了33%的姚姓人口。安徽是当代姚姓人口最多的省份,约占姚姓总人口的8.7%。在宋版《百家姓》中,姚姓排名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名义上排行第51位。


% r- B( N' b0 P' i, L6 j* ]姚学谋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孟宪实合影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姚氏后裔掀起了祭祀始祖舜帝、研究姚氏文化和传播姚氏文化的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虞舜大典、祭祀先祖、姚氏宗祠、宗亲联谊、续修族谱、学术研究和姚氏文化刊物相继出现,姚氏史料和家风家训得到了挖掘和传承,使得姚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这一浪潮中,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会长、唐史学者姚学谋作为姚氏后裔文化传承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姚学谋在20世纪80年代了解到先祖姚崇的事迹后,感到自豪与骄傲。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他开始收集和研究姚崇的史料。在2002年初,他从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后,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他查阅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全唐文》《全唐诗》《金石粹编》等几十种古籍和现今的研究成果,考察姚崇的遗迹和新近出土的有关姚崇家族的碑志等,2005年5月,他出版了一部洋洋洒洒35万字的《大唐贤相姚崇》(中国文史出版社),引起了当时唐史学术界的关注和轰动。


/ P- s( F1 s5 |! ]& f4 |$ k. e

这本书得到了著名的唐史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原副会长牛致功、马驰二位先生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文玉先生的肯定和鼓励。牛致功和马驰两位教授以及时任三门峡市市长李文慧欣然为本书作序。2006年,《大唐贤相姚崇》获得了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奖。这些荣誉进一步证明和肯定了姚学谋在姚崇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地位。

《大唐贤相姚崇》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这是一本学术专著,一些年轻读者反映难以理解。因此,很多人建议出版一本通俗易懂、有趣味情节的故事书,以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姚崇的故事。姚学谋听取了这些建议,并决定写一本关于姚崇的通俗读物。姚学谋轻车熟路从他研究过的史料中筛选出具有故事情节的24个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基本上了解姚崇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正是作者的初衷和目的,希望通过这本通俗读物让更多的人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所了解。

( B0 d  N1 t% e0 ]& F2 m

《姚崇的故事》是一本小册子, 2021年3月出版,全书共有6.5万字。它是以《大唐贤相姚崇》为蓝本,进行了浓缩和改编,使得文字更加通俗易懂,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引人入胜,展现了故事主人公的广博学识和令人赞叹的智慧。姚崇在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时期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凭借聪明才智总能化险为夷。24个故事中除了“死姚崇赚张说”这个民间传说不准确外,其他故事都有史料所载,并经过严格的考证。

故事围绕姚崇的出身、求学、仕途、官职、政务、民生、改革、智谋、辞官、德孝、知足、推荐贤才以及临终嘱咐等方面,最著名“十事要说”之救世良方和“蝗灾处置”方案。将姚崇的生平经历和卓越的智慧和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故事通过优美文字描写和插图呈现,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后人对他深表敬佩,并对他怀念不已。

" X+ `3 G* z' O; p! j& Z6 U4 X
大唐贤相姚崇像

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死后被朝廷追赠为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姚崇家族出自江南吴兴郡的名门望族,北魏时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移居陕州硖石,成为陕郡姚族的起家之祖。姚仲和的子孙人才辈出,灿若繁星。其四世孙姚宣业被北周朝廷封为吴兴郡公。五世孙姚安仁任隋朝青州和汾州刺史。六世孙姚祥先任隋朝怀州长史,因文武兼备,深受隋炀帝器重。


. c8 @1 V, v  q  F8 u姚学谋和吴敦义合影

姚祥有一个幼子,名叫姚懿,表字善意。姚懿年少时志向远大,武艺高强,谋略兼备,被委任为硖石县令,后来投奔唐朝,任鹰扬郎将、水陆道副总管,遭到贬斥后心灰意冷卜居山林。年过花甲后朝廷又启用姚懿担任峡州(今湖北宜昌)刺史。七十一岁高龄时,又被朝廷任命为持节嶲州都督(正三品上)安定边疆,但因劳累过度七十三岁殉职任所。姚懿去世时其子姚崇才十二岁。姚崇由母亲刘氏抚养长大。

姚崇起初不喜欢读书。后来受高人点化,又接触了皇家图书馆中的大量经籍,感到非常有兴趣,于是开始勤奋学习,专心攻读,终于以文华著名。当然,修文馆不但藏书多,而且还是一个专门教授生徒的皇家学校。姚元崇在学习中,肯定不乏修文馆学士的指点。他在25岁时被举荐为孝敬挽郎,走上了仕途。

27岁那年,姚崇不满足于被推荐做官,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参加朝廷的制举考试,高中下笔成章举后,历任濮州和郑州的官职,有声望和功绩。武则天登基后,选拔人才,被调回京城任命为司刑丞,处理狱案公正无私,使许多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后来在担任夏官(兵部)郎中时,在处理契丹人入侵河北的军务中,他的卓越才华得到展现,被武则天发现,晋升他为夏官侍郎,相当于今国防部副部长,走入朝廷中枢,先后担任过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的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此外,他还在全国十几个州担任过地方官。

8 x5 p1 D0 Q; M3 g4 ~5 L; n
姚学谋和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牛致功合影

姚崇是一个忠诚的官员,他以公正的态度履行职责,从实际出发,注重以人为本,善于谋划。他坚持皇权主义,将天下视为自己的责任,始终保持正直和忠诚,虽然多次被贬斥却始终坚持初衷。他为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一个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改革者,成功地处理了军国大事。在武则天时期,他推动废除了酷吏政治;在睿宗时期,他整顿了吏治,罢免了中宗朝几千名通过贿赂得到的“斜封官”;在玄宗朝,他通过全面整顿朝政,废除了前朝的弊端,为开元盛世的蓝图勾勒出了方向。

姚崇是一个心胸开阔,充满爱心,能够区分事物的轻重缓急。他总是以善心对待他人,善于驾驭事物,所以他所经历的地方,人民都能够受到他的影响。他的言语不严厉却能教化人,使桀骜的人变得温顺;他的处理公务时态度虽不威严却能使事情井然有序。他的言论代表了时代的潮流,他的行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 Z0 x8 ], d2 k% G7 c. u% [* v+ ?, w
2007年11月发起成立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姚崇是一位具有高超智慧的唯物主义者,尽管他生活在封建迷信的皇朝时代,但他却保持了清廉的生活态度。他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反对修建佛道寺庙,倡导节俭清风,对封建迷信持排斥态度。他提倡移风易俗和薄葬,他告诫子女在他去世后用平常的衣服进行殓葬。

姚崇不仅在工作中勤奋有成就,还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创作了《执秤诫并序》《弹琴诫并序》《执镜诫并序》《辞金诫并序》《冰壶诫并序》和《遗令诫子孙文》等文章,展现了他“公勤廉慎”的治国思想和家风家训。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人学习的宝贵资料。

唐代大诗人杜牧称赞他“首佐玄宗成中兴业”;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唐世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被列为唐代四大贤相之一。姚崇被人民领袖毛泽东称赞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

然而,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姚崇的事迹在他的家乡河南三门峡市以及普通老百姓中鲜为人知,甚至连姚氏后裔也对他了解甚少。幸好,姚学谋潜心挖掘和整理,使得姚崇这位有血有肉的人物走出浩渺厚重的典籍,进入现代人的视野。姚学谋功不可没。


' m  K# `2 K5 o) c. U- M, Y4 O& K姚学谋和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培红在开封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上

姚学谋在《大唐贤相姚崇》这本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深入广泛地探索姚崇文化。经过8年的时间,他完成了《姚崇研究辑存》这本论文集,将姚崇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大家。这本书得到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杜文玉先生的推崇,并为本书作序。同年,姚学谋还荣获了河南省姓氏文化开发先进个人的称号。

- E# N9 ?. ]; F. }" Z
2011年9月姚学谋在洛阳作讲述姚崇专题讲座

姚学谋倡导下,2011年5月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与中国唐史学会、伊川县政协联办的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在伊川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姚姓后裔300多人出席论坛,交流研究成果。同年11月,《姚崇研究文集》第一辑(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并荣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奖。

同年秋,姚学谋参与了《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姚崇》摄制组的工作,参与剧本撰写和专题片的拍摄,并在片中担任主讲。该片在河南电视台文博节目中隆重推出,获得好评。

# s+ \. `; _: Y! \( u

2012年初,姚学谋第一个发现了尘封了80多年的民国十八年无锡慈善家救灾陕州的历史故事。他与同三门峡甘棠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启民和三门峡日报总编室主任尤黎明等人访问无锡,寻找当年无锡慈善家后人,为无锡和三门峡两市人民友好往来打开了大门。2014年,姚学谋编著的《大爱无疆》一书被当年无锡市“两会”作为会议资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手一册。

陕州剧作家刘云以《大爱无疆》中无锡老一辈慈善家为原型人物,创作了蒲剧《秋赈图》,并搬上舞台后,好评连连,中华慈善总会、河南省慈善总会、江苏省无锡市慈善总会和相关领导观看了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将以中国慈善故事传唱全国。

0 B# H9 z& m( h. u4 V
姚崇故里纪念馆

2016年5月,姚学谋倡导并得到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的支持,成功地与中国唐史学会联办了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5年学术研讨会。同年,中纪委网站播放了《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姚崇家训》专题片,姚学谋被三门峡市纪委聘请,担任专题片制作的学术顾问,并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

9 |' n7 s9 t3 s" L0 n7 z3 L" `
参与制作的中纪委网站上播出的《以不贪为宝‘以廉勤为师——姚崇家训’》

姚学谋主持策划和制作了《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展板。经过三年的广泛征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该展板于2016年正式在三门峡展出,生动展现了姚崇波澜壮阔的一生,并获得了中国唐史学会专家教授的好评。该展板已成为姚崇故里纪念馆的主要宣传版面。

同年,姚崇后裔姚学谋主编的《陕渑姚氏族谱》获得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专家评审的编修质量一等奖。

姚学谋是一个非常执着和勤奋的姚崇文化研究者,经过多年努力和潜心研究,姚学谋陆续主编出版了《姚崇研究文集》的第一、二、三辑。

自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姚学谋担任主编并出版了《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16期和《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会刊》2期。此外,他还在省市级刊物和大学学报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


6 U% s. t% x, g" m* Y7 m+ s河南省人民政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姚崇墓园

  q0 p; r" z  Q5 z- _
修葺的伊川先祖姚崇公墓园内的姚公祠

姚崇的坟墓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非常简陋,与普通农家的坟墓没有任何区别,静静地躺在一片麦田里。这一景象让姚学谋深感震撼和揪心。他开始四处奔走呼吁,并与姚氏宗亲商议,决心恢复先祖昔日的荣光。

通过政府渠道,姚学谋成功争取到省有关部门两次拨款90万元,并得到地方政府的投资和姚氏宗亲的捐助,共筹措到200多万元的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于重新修建墓园丰碑,建造姚公祠、碑林和广场,并广植松柏,使墓园焕然一新。现在,这个墓园已成为河洛地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量前来拜谒的人们。


* p. y! x% e# v/ z! b6 r% l/ \2019年11月三门峡市纪委机关支部参观姚崇故里纪念馆

姚学谋在姚崇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度逐渐提高。2011年7月31日,他受邀参加在台湾举办的世界至亲笃孝舜裔总会第七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并被授予“杰出舜裔”称号。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吴敦义亲自为他颁发奖牌,并与他合影留念。这次荣誉进一步彰显了姚学谋在姚崇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姚学谋积极参与了广东汕头举办的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的筹备和成立大会,为会议起草了重要文件。他还多次受邀参加了湖南宁远九嶷山的虞舜圣帝大典祭拜活动,并参加了山西运城重阳节的虞舜圣帝大典恭祭活动。这些活动使他与姚氏宗亲广泛联谊,足迹遍布海内外,进一步加深了他在姚姓宗亲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 D2 Q4 `% A# y/ ]. {3 E: y0 E$ a
2023年12月8日在德清纪念姚僧垣逝世1440周年、姚察诞辰14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作《浅论吴兴姚氏的家风家训及其影响》的学术交流

2023年12月8日至10日,浙江武康姚氏宗亲在武康希尔顿酒店举办了《纪念姚僧垣逝世1440周年姚察诞辰1490周年学术研讨会》。作为姚崇的后裔姚学谋受到特别邀请,他专程从三门峡赶来参加会议。

姚学谋在会议上的主旨发言题目是《浅谈吴兴姚的家风家训及其影响》。他探讨了吴兴姚从南迁江南的寒族小姓到成为名门望族,并且人才辈出的原因。他认为这是因为吴兴姚家族坚守了积极向上的家风家训。

) s. k9 d7 V" s* E- f" o/ Z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吴兴姚并没有自卑于“东皋贱族”和“家世素士”的家族处境,而是坚持了“以学立家,以忠事国,以孝和家,以廉俭持家,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等家风家训。这种家风家训使得吴兴姚在中华姓氏中自立自强,培养了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吴兴姚成了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的姓氏,受到人们的赞许。


% `$ V% f4 v7 B* o
, @9 |; b+ M, t: `
5 T* h/ ]' _" B) p: W% D

姚学谋认为,吴兴姚的家风家训至今仍具有积极借鉴意义。这使得他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好评。

那天,我见到了姚学谋。他的兴致很高,尽管已经75岁,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他还给了我一本他主编的《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16期会刊。会议结束后,我们交换了微信,并一起合影留念。姚学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像一位可爱可敬的兄长。

, I2 V6 n/ e) B) c9 i

姚学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姚崇的事迹重新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他为姚氏后裔和普通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姚崇的机会。姚学谋的努力使得姚崇的故事得以传承,并在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他的伟大成就。

1 ?3 f: {$ J4 \6 s

' l& l) _/ [, M9 w9 F
8 z. ]: L! p7 s# R8 S
作者: 姚林宝  S* Q( `  K/ Q( D7 n. S
编辑: 含山唐
  p" @# z! M+ N# W" N

! p0 p* s& e% |9 F+ _" N
, a9 q" @! R. w7 D* w& d$ [
% F3 B3 c' g+ g& J; j+ Y, |2 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7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