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1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姓氏起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874 天

连续签到: 8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7 13:3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 u% o) i* }: u# P% u. Q以封地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9 R' o0 d2 U4 U( s2 h  V  A1 ~
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l/ ^6 m0 n* l# I% U( s
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 O7 ^9 L4 |9 a0 m以居住地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7 N( O* A9 c$ |7 B* m7 u/ f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4 L9 h' b$ y( ~0 D6 k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2 g8 }9 h& c, Y; D- @
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1

签到天数: 3624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2-4-24 15:21: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签到天数: 3874 天

连续签到: 8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0:48:15 | 只看该作者
姓氏起源于上万年前人们对风、云、雷等自然物的崇拜。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之后为雷姓,黄帝以云为官,其后有云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诸多姓氏均可追溯于此。修家谱的传统最初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二OO三年一月在陕西宝鸡市眉县出土的青铜鼎铭文上就记有简单的家谱。唐代最重氏族门第的高低,以《氏族志》之作逐渐形成谱学,后来在《新唐书·艺文志》中专列有谱牒一目。欧阳修在《西平李氏宗谱序》中就唐代士大夫对谱牒的重视一事评论说:[盖黄帝以来,子孙分国,传记所载,各有次序,是以人生斯世,皆有以知其所自出,而不昧其世德之远近。唐世谱谍犹备,士大夫务以世家相高,兢兢自饬,唯恐隳其先烈,亦惟谱谍存焉。今之谱学已矣,惟名宗宦裔存之。] 这里阐明了宗谱的作用,在使人知道自己来自何处,从而不忘其世代先德。
8 }0 x) J$ {9 H1 |( ~7 e宋代之后,随着封建文化的普及,印刷术的发展,谱谍愈加发达,由简略的登录演变为包涵丰富的谱文化,并由贵族走向民间,在清代,修谱成为一族中的大事,必举一族中的人力、财力而为之,推举族中德高望重者主其事,详叙源流、迁徙与繁衍分布情况;收录族规族训以及祠联、碑记,辑其与族中相关的诗文;再是克定派系名,派系名一般是按照五言韵文句为序,此类韵文包括颂扬先辈的功德、倡导宗族道德的内容。如今修宗谱,虽然有的功能在淡化,但也在有些方面有待发扬光大,传统的内容,经过一番扬弃,依然有其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 H/ u; c7 N2 K6 \8 g7 W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谱学研究兴起,人们重新认识到宗谱的文化价值,因为这有利于研究人口迁移与繁衍,有利于了解宗法社会的结构与宗族文化,有利于追溯先辈的业绩,激励今人的奋斗。特别是当某一姓中有了名人,姓氏宗谱更成为研究名人、追寻其世系的重要依据与宝贵资料。因此,宗谱与国史、方志同样在全国成为历史文献的重要部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0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