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姚德泉广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平姚氏历代人物传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五品郎中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21:10:4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之荣(1886-1961)
- J! I# ?  T4 o* ^
7 P8 Z* s+ W8 S' x. ]* B: ~+ ?        公字之荣,号子华,行晚,乃卫千总学寅号春甫公之子,为清江公十二世孙。生于清光绪十二年丙戌五月廿二日午时,出身贫苦,只念几年书,就随父江湖卖艺。时处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之际,公胸怀大志,后毕业于广西讲武学堂。其简历:* ~5 o6 O! C2 b" N1 ^2 M6 ~
# a2 f2 I) \- s
       民国元年(27岁)充任广西军政府卫队队长;
8 p2 c! `0 f  w# ]
+ o0 W/ l- v8 B# n5 Q0 `$ S       民国三年改编第一师一团一营四连连长;
& A1 b6 I$ W$ x2 z0 E" e3 U4 K2 N# R( e( H+ l: ]* a
       民国四年任游击队第八十四队官带;# A& Y5 c, g9 g- u0 m
3 R/ U4 v6 ^/ }8 j0 [$ w, o
       民国五年援湘充广西护国第二军七营营长;
1 e/ e% h, V  |% y! C: O6 s, `+ j4 L
       民国九年调驻至广东电白县任县长;
0 J" `- V: X- ~* i% ^
% [9 s2 O5 u" {6 R4 q       民国十年充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支队司令;
  ]! H' N' Y1 i4 U, l
; C- K& a# l* o8 u+ N0 h/ \" V: t# C       民国十一年充广西左江宣抚使,旋任第十九旅旅长,兼广东电白县县长;
8 K6 k. A- X2 m# S$ H& a; i/ A+ F7 D& u" F0 {" p! O
       民国十三年任广东南悟第一、二统领指挥官;  @1 P" x' Q' R- n) Z+ W2 A
1 G( X& V/ c! f0 F! [' ~; J' l
       民国十四年奉师长陈委充革命军第十师第二支队司令,后奉吴川县县长,旋任高州六属清乡委员;
( K/ b/ f$ z5 ]8 C4 A8 J$ H. p
) K  l; X5 X/ A# O, {       民国十六年任高州六属保安司令;
( K; m; R3 j8 _
( s0 W% Z  H! N' a2 f       民国十七年复奉省政府委署电白县县长,十一月奉调署阳江县县长;
* ^- U$ Q9 X( `2 {7 [7 P9 R" R+ S  B3 M
       民国十八年八月调署海康县县长,兼高电白国统率处处长,及高处绥靖主任;
  H) q+ ^+ @, c. M4 M2 b3 x: V* l# z! @9 e9 ?
       民国十九年八月调署广西桂平县县长;
2 V( c& u2 ^* A$ J- U3 [. W& x5 A" u! ~. E6 o4 a
       民国二十年调充广东省第一军司令部参议;* H+ T& B) x& Q* k5 w( i
5 ?8 g! V/ \- h1 d" X0 G6 H  E/ X
       民国廿一年奉省委调署南雄县县长,兼地方自卫队某编柬处主任;
  m! {% N, `# c2 \8 Q# c( R( w$ U3 W* L: W6 z2 z; o
       民国廿五年奉省政府调任海丰县县长。
# H7 G% B4 Y" R$ Z% W
0 F3 O8 D. s( q$ G# ?2 L- D(一)、姚之荣胸怀韬略,具将师之才华,统率军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得士兵和百姓爱戴。民国十七年,电白县匪徒猖獗,上级调其率军队剿,平乱后,其被调走,匪徒又东山再起,又调公复剿,始安。百姓颂公之盛德,当公寿诞之日,百姓用红缎绣一联赠送,联曰《作官能扶弱抑强,车马重来,百姓齐归民父母;用兵能以少击众,旌旗丕焕,万民永固国干城。》某县素称匪县,恶霸脏官与匪狼狈为奸,以致盗匪十分猖獗,百姓常遭其害。政府屡剿不灭,深感棘手。后调公治之,公善谋熟虑,化修理小装,深入匪巢,摸清情况,率兵一网而擒,活捉匪首。公怜其才,委任队长之职。当时被夺之妇女,令其夫妻重聚,并赔银三百六毫,赏花鸣炮相贺。这事轰动各个乡镇,爆竹声,欢呼声,震动全城。百姓用锦缎绣匾《姚青天》赠送公。
8 H% L# [" v3 D; k1 N( U1 W& x0 X) o; R
(二)、公正廉明,不怕权贵,办事刚直不阿,做到两润风清。某县有富者以死猫嫁祸贫者,阴谋掠贫妻一案。公开庭对富者曰 :“压死你金丝猫,理当赔银,要人妻是不对。”接着说:“三天后,到县里拿赔银三千,他不给,我给你。”话中有话,短短几语,使富者知难以退,了结此案。后来贫者买炮到县鸣谢。姚之荣从民国元年二十七岁开始任卫队队长,逐步晋升为旅长,至民国十六年任司令为止,整整十六年之久,驰骋沙场,立下不少汗马功勋。从任电白县县长至最后任海丰县县长为止,历任七个县之长,历时十八九年,是我族任县长最多最长的一个,其为办案,政绩累累。约民国廿九年,因老告假还乡。姚之荣一生所积是比黄金还珍贵的荣誉,全放在二十多个木箱里,也挑运回来。一小部份曾在高冲山谷仓和洞心圩演戏棚上分别展览,虽属管见,亦足以窥全斑。每幅绣匾锦联,全是绸缎丝织,手工绣成,其现值三千元以上。每幅开头行款:“姚之荣县长”、“姚青天之荣县长”、等,落款人:有南雄县、海康县的个人、百姓、单位等都有,其绣匾中间分别绣横书《明镜高悬》、《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等,其赠联也不少。民国三十年后,为族中排难释纷,做了不少。一九六一年逝世,享阳寿七十六岁。越二年,其骸骨由堂侄庆庚从石排劳改场捡回(文革时期批斗之事在此不述),安葬在瑟祖居遥遥相望的茶山岭之阳,后嗣均在广东工作,每年由其旁亲进行祭拜。. ^# e9 l( s) F7 L

8 V# a( a# `8 k6 ~; Q
4 \7 \  K' h) ~* X. e1 |( b# p6 p' \! ^2 A2 ]
          民众冷暧知心中——记〈姚子华先生轶事〉, u. d! r7 {' `8 F- @

' B7 R$ r0 V3 k' S: `                   (1996年4月26日广东汕头报纸载)& A' o, s6 ]5 L$ r" I
8 K# Y: S8 _( t9 r; E
      姚之荣,别名子华,广西桂平县人,广西讲武学堂毕业,出身行伍,曾任广西省军政府卫队长,旅长,粤军第一军司令部参议。后从政,历任电白、阳江、海康、广西桂平、南雄、海丰等县县长。为官尽能尽职,特别对建路教育多有建树,给当地父老留有美好印象。& e% ^4 ]2 d9 w* S7 F
4 g- C$ n$ @: @
      民国廿一年(1932)至民国廿五年(1936),姚之荣任南雄县县长期间,时值广东局势比较稳定,姚之荣于是致力于操办开辟雄韶、雄信、雄余公路,并扩大南雄大街马路,协同陆傲霜校长振兴省立第六中学,还倡办了实业,先后有岭南酒家、农工米机厂、三和成视厂、健行汽车公司等到一批新兴企业相继开业,还创办莲社庵苗圃、中山纪念林场和国木研究社。南雄县编志将其正面列入人物传,说明姚先生对南雄县已作出应有的贡献。
' `3 a4 F$ `0 S& ?' I/ f3 ?' z0 o# W' v$ E+ U9 {
      姚之荣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卸任南雄县县长之后,继任海丰县县长,正处抗日烽火时间。他平易近人,思想开明,少官架子,一任三年多,虽无显赫政绩,但在海丰县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位较为开明,民主,廉正的好县长,特别在海丰县老一辈商绅中留下美好的形象,绰号“乃奎”(意为平易近人,豪爽)。作为一位旧时代的县官,能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实在难能可贵的,这对于当前廉政建设,也是一面难得的镜子。
! z  h3 ^$ j. d. M: L  O& m: C* V4 F
      现将点滴记录如下:
% k3 R% Y" Z+ a/ Q# R3 L) v, e& |, y
5 ]7 `5 `9 C) p8 f& U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姚之荣先生就任海丰县县长。下车伊始,就为发展海丰教育事业打响了第一炮,主持新建海丰县立中学于南门湖畔,此地原为县立第六小学。〈四年政权〉失败后,原在五坡岭方饭亭周围的海丰中学停办,一九三零年中学复办时,暂用第六小学校址,因陋就简。姚之荣见此,为弘扬孙中山先生教育救国的宏愿,便在第六小学旧址新建海丰县立中学,并亲自奠基。现海丰县博物馆乃保存着姚县长勒名的奠基石,说明姚县长对海丰县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R' q4 c0 \  M& i* m# K, t; y
$ F( c* d) S6 w+ O9 U
      姚之荣虽身居要职,但他深知,在社会生活中,文娱生活缺乏便会滋生邪气上升,正因为他具有超平常人的远见卓识,在抗日烽火年代,要正规派头是不可能的,所以因陋就简,利用每个星期六晚上的例假时间,在县民众礼堂(即今红堂场上)组织文娱晚会,名叫〈士曜夕〉会,晚会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形式不拘,由各参加者自由选择,故参加表演者亦无拘无束、尽情尽兴。每次演唱节目有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选段等现代歌曲,也有表演拉二胡、弹清琴、响胡等乐器,还有上台表演国技……,姚县长本人亦兴致勃勃地上台舞虎叉、关刀,与民同乐,增添气氛,博得群众喝彩。由于姚县长的带动,海丰县青抗会、战工队(战时工作队)、微明剧社也利用这块场地公开演出抗日救亡白话剧,向群众大力宣传抗日,激发群众的抗时救国热情,效果显著。
" J3 R; h( `/ W1 A$ e2 s
7 t& _% F8 d1 H5 Y         姚县长富有军人风度,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每次赴会都很准时,几乎每个星期六晚,他都很早就座等候。台上陈列简单,只摆些桌椅为了招待部份参加观看的社会贤达,县长还特地准备些茶水和糖果,气氛显得和谐。他让众劳心劳力者,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个星期六。这样的〈士曜夕〉晚会,在姚县长任期内,照常举办,今邑人记忆犹新。8 v! R$ ~" A' s& a3 ~; r

3 y- f+ f; |& k0 F      姚之荣先生衣着简朴,爱穿中山服,蓄上八字胡,仪表轩昂、大方。其夫人亦朴素,常穿黑布衣服。夫妇经常于晚饭后在市井或郊外散步。有一次,时近冬至,姚之荣县长偕夫人散步出西门外,恰巧碰见两个牧童,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哆嗦着身体,顿使姚县长忍不住停下脚步,招手叫牧童走上前来,小孩见到前面站着衣着整洁的官长,呆呆地站着,不敢挪前一步,幸亏一位刚从田里面回来的农夫,他认识姚县长,便向牧童说:“|这个是姚县长,过来,过来!”这两个牧童经大人一说才缩手缩脚地走近姚县长夫妇身边。姚夫人躬身用手抚摸着孩子冰冷的上身,心疼的摇了摇头!姚县长通过这位农夫问明了牧童的家在那里之后,才回县衙。第二天,姚县长托人送给牧童两套用乌花布做的衣服。这件事引起了西门群众热烈的议论。在旧中国,贫穷落后,饥馑,不时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存的何止千万?姚县长就是再有更大的本事,也无法拯救天下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饥饿民众!但此举却表现出姚县长作为一位地方官,能体恤群众疾苦的柔肠,将永留在海丰人民心中!2 P& k# F( S7 S/ Z  y& C  j' w
$ a/ q/ M' Q0 p9 L5 D( \5 ]
       有一次,姚之荣县长从大街(今中山东路)经过,刚到履祥鞋店门口时,突然碰到一位十二三岁的儿童因发高烧,神志不清从楼上跳下来,满口吐血,伤势很重,躺在路上。姚县长马上抱起来,命令士兵拿来担架,送往医院抢救。2 ^2 _( o0 J" z9 `0 i) i* _
  }1 e2 E7 r5 w- C( u$ R
      姚之荣县长外出,只带一名卫兵,不习惯前呼后拥的派头。有一次,他到汕尾猪栏了解生猪行情。猪栏的职工都是本地人,无事好嬉戏已成习惯,常要在粪缸里燃炮弄脏人家的衣服,视为开心乐事。
! S0 ]- k& r. {+ `7 L/ b- a
2 {$ ?' P2 `" y7 ]: J! @      这天,适逢姚县长独自进入猪圈视看,有位职工又故技重演,一声炮响,姚县长被仙女散花似的猪屎弄脏全身,臭不可闻。姚县长只轻轻地批评了这位职工之后,就若无其事地走了。这位职工并不认识姚县长,事后猪栏的职工告诉他:“你闯祸了,这是姚之荣县长!”这位职工怕得要死,可是几天过去了,并没有听到麻烦他的事。足见姚县长宽宏大量不计小人过的长者之风。. |5 C5 s- |/ w8 @' j( I0 g+ E5 X
3 a4 `- t! u4 U8 }, n, B' Q' d
     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九日凌晨,因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海丰县县城顿成泽国。滔滔洪水四溢市内,水位猛涨,冲过龙津桥面,市内马路水深盈尺好划船,龙津河沿岸村庄,水深过门槛,一片汪洋,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人民多爬上树干或高地避水,情况危急。姚县长亲抓救灾,即借用新市、桥东等社头几艘龙船,满载热番茨和干粮、柴火、烟草等到受灾最严重的何厝溪、后寮等地救灾。后获悉青坑(赤坑)沙港乡堤围崩塌,姚县长又风尘仆仆赶赴沙港乡察看灾情。但他看到农民正在紧张耕作补种,心里稍安。后发现田野里有用人当牛吃力地拉犁,马上吩咐随行人员上前探问原委,问清两家因无牛而互帮时,一种难以名状的同情心涌上心头,回县后立即送一头牛给两家缺牛户曾茂蟾、曾娘契。此事在县人中,至今仍传为佳话。0 r; S8 v( A  K# |6 [- c  a

4 w! D& |+ S; S2 D      姚之荣先生在海丰县任职期间,正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统一战线的非常时间,蒋委员长曾公开发表声明:人不分男女,地不分东西,都是抗敌守土之责!因此,作为行伍出身的姚县长,视抗日救国为己任。值此国难当头,日本占有空中优势,经常采取滥炸手段以慑服中国人民的策略。姚之荣县长为培训居民的防空常识,在居民、商民组织防护团,以县里为单位,分段编队,派军人对群众进行培训。内容有疏散卧倒、隐蔽和地形、 地物常握利用,以及防护工具、铲仔、救护法、担架等及各救护方法等等。政府还组织专人为防空情报传呼队,一遇敌机袭击,情报楼(今邮电局旧址)便马上发出警报,传呼队立即奔指定地点,各司其职,用口号筒在各路段及时向群众广播敌机方向、架数,让群众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家人疏散到郊外安全地带。然而,每遇敌机空袭,姚县长亲自指挥群众分站疏散,对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精神可嘉。有一次,姚县长乘坐县政府仅有的帆布破汽车要往公平,原计划向各商户为抗日救国发动捐款,车刚到海丰县商会门口(今县供电局),海城商户看是姚县长,就拦住汽车,向姚县长诉说派捐太重等情况,要求减免,人越围越多。鉴此姚县长为了说服各商户,教育启发群众,便借此机会,高声向大家说:“现在东三省及华北地区已沦为敌手,日本强盗在占领区胡作非为,奸淫虏掠。我们亿万同胞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压迫、受欺凌、妇女姐妹更遭……!!他越讲越激动,命传令兵跑回县府拿来图片,挂在商会门口墙上,向群众宣传,一连几个钟头,使那些商户再不敢要求减免了。# O1 P) ~9 p/ p+ n, }

1 B( @. P' ~4 I8 ~" Q% W- i      一九三九年,国民党开始制造磨擦。因而,海丰县原来活跃的青抗会和战工队活动也受到限制。姚之荣县长是一位具有抗日救国之热情、办事较为民主的县长。礙于上头指令,进退维谷,其实内心对战时工作队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要取消实在是可惜。但迫于时局,在解散青抗会和战工队那天,还支持战工队最后一次在街头公开演出抗日的街头剧,当晚还请战工队全体人员吃顿便饭,以示慰劳和怀念。此后,海丰县政府把战工队改名为《后盟会》以吕彦才任会长,还组成一个政治工作队(政工队),吸收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群众刘群、陈挺、马彬辉(马强)、马世洪(马康)、陈梧(陈鸿生)、周权、李寅等,让他们在政工队里起积极作用,继续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签到天数: 11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五品郎中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21:11:18 | 只看该作者
    姚介龄(1861-1925)
: j4 ?7 h: f1 [' }3 h/ H* |% Q5 b4 X: l! J
    公讳寿松,号介龄,乃清江公十二世孙,叙揆公之长子。生于清咸丰未年辛酉五月初八日子时,卒于民国十四年乙丑十一月初四寅时,享年六十四岁。公自幼聪颖,弱冠游泮至太学生,光绪廿年钦赐同知衔,任安徽桐城候补知县,不幸丁母忧扶柩还乡,三年服满不复出任。公性好学,博览群书,古今论证,百家经史,无所不适,尤精通《易》理,著有《新词》和《卦理》(文革时失漏)。其志清高,秉性刚直,明志中信,乐善好施,遇有疾厄者,则慷慨解囊相助。更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格,名震遐迩,群皆慕而与之交,公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民国初年,政局未定,盗贼蜂起,众之惶惶,公矢志除暴安良,绥闾里,忘怀不得失,于是兴办团练与贼对抗,旋使猖匪逃遁,闾里泰然安于耕织,时人皆颂公之德也!

签到天数: 11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五品郎中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21:11:59 | 只看该作者
姚伟才(1882-1948), M4 {( I) {& b0 g6 J7 u
  h* Q0 @6 {6 c7 |% u5 o
      公号伟才,庠生,行大,乃巽齐公之长子,复德公房人。清江公十三世孙,曾祖贡生灵山公生于清同治初年由马平搬迁至中和庞村。公两易其庐,最后在庞村香陈冲建房居住。生于清光绪八年六月十二日,公出自书香之家,深受文化熏陶。光绪末年,身入布山,逐名场之鹿,曾采鲁水之芹,声早蜚黉序。游泮归来,其时匪徒猖獗,百姓宁无安日。公在中和圩举办专局,剿灭匪患,致使村乐乡安,今尚有口碑传里巷。秀一里之所以出现长久安宁局面,皆公之力也。公才学渊博,议论文造诣较高,早已闻名于里。南区之伟人,桂平县四大绅士之一,常被邀请参加县会议。门表善人,乡称伟士,疏财仗义,正直无邪。待母贤孝,深感鞠育深恩,每年均为母亲设寿宴,邀请族之兄弟及亲友咸集于一堂,叙天伦之乐,从不吝惜,有困难求之必应,为族及乡中做了不少排难释纷之事。五世祖世广公蒸尝,细户自光绪至民国廿八年,屡欠田租,数字之大,人数之广,无法收清。前任总管深感棘手,卸任移交,众推公任。公作职不到二年,一一收清,并无拖欠,增至田产三百侨余石,使根基增厚。厥后,每年均进行大祭祖坟,肉类比其他山多出一斤,让兄弟畅饮饱食。公乐善好施,肯为乡邦办好事,庞村至中和路,常被两河阻隔,素无桥梁,往来之众,叹息其苦。公于民国三十年左右,倡议募捐,用青砖建一桥于庞村至中和路十余丈,另一桥从路村口至中和路一丈许,两桥骏工,行人称便。公一生志在桑梓和族中,是个名高望重之人,深受闾里爱戴。誉为乡之伟人,族之砥柱。其事迹宜彪炳千秋。享年六十七岁,于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初四日寿终正寝。死后族中兄弟及乡邻纷纷前来吊祭,抚联之多,兹摘几联,亦足以概括其生平功绩。
2 z8 e. Y( N) l% t5 S, P( v+ E& |, z( Z+ v$ s/ W
    (一)  伟略主和平,方期大息纠纷,讵料音容胡遽渺;
! N: t+ N4 k" R; z4 y% d+ u1 ^
+ D( B, E+ `/ _" t( p1 \/ ~                才献殊羡慕,满望久聆宏诲,剧怜颜范不重逢。7 A- w4 S5 h: U3 S! @  z
. r+ b; T) h* N0 J( X
     (二)阖邑丧其才,值此狂澜思砥柱;: M/ ]4 T  Y2 O+ X3 M: ]

  j0 f4 h  n2 f; |5 r6 r4 J( b               昊天不愁老,如斯世态失长城。1 f* `8 a  T0 l! j3 Q# V
2 F) _$ \! s5 @+ ?' t& e3 u
      (三)办团务,灭匪踪,大力扶危,迄今村乐民安,功在人亡伤曷己;
8 p% W$ n! `$ B$ w, [1 `4 t( v- _9 L' L& \/ C" I
                善治家,勤教育,以身作则,洽睹孙贤子孝,福长命速恨何如。8 l4 f7 u: ^. L- u

' c  F" ]0 y% i6 n4 }/ ^     (四)有匡扶略伟,昔日办团剿匪,事功彪炳,口碑常戴永毋忘;& p3 F9 L: }% K, y7 V6 M6 e
, u' q  K1 _; N& ^2 n% a* V1 `
               异经济宏才,平生创业兴家,闾里推崇,手泽长留垂不朽。$ K: G. l+ q% ~/ v* _% Z- h8 w2 X
) I/ K  o0 l) O4 i: c& E  g+ I
       (五)忆大老生平,泮水游回,为地方排难解纷,每每感恩戴德;1 t! H  v8 ]- b) x* ~

: |- b- `& N9 ]2 _+ F! V) D  u                 痛哲人其萎,天堂遽去,看太空封风锁雾,茫茫何处招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3 03: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