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尧典》三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7 02: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尧典》三题
单殿元
一、篇名
《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左传·文公十八年》在引述它的文句时,浑称为《虞书》。《礼记·大学》又称之为《帝典》。先秦文献中,最早出现《尧典》这一篇名的,是《孟子·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而据汉初伏生《尚书大传》,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颜回说:“《尧典》可以观美。”[1]那么,《尧典》这一篇名早在孔子编次《尚书》时就已经出现了。
《孟子》所引《尧典》之文,实在今《尚书·舜典》之中。清代学者已经考明,今本《尧典》、《舜典》原来只是一篇,谓之《尧典》。故《孟子》所引篇名不误。
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有《尧典》而无《舜典》。《舜典》之名,见于汉世托名孔子所作《书序》。孔安国以孔壁古文校伏生所诵,得多十六篇;唐人孔颖达《尚书正义》以为《舜典》即在十六篇之数[2]。然孔氏增多之《书》,终汉之世下及西晋,莫有见之者。马融、郑玄、杜预等古文经学家注释经传,凡引《书》而不在今文二十八篇中者,皆谓之《逸书》。赵岐《孟子章句》云:“《逸书》有《舜典》之叙,亡失其文。”[3]可见汉世除托名孔子所作《书序》记有《舜典》篇名外,其文实未曾有。《论衡·气寿篇》:“《尧典》曰:‘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又《书虚篇》:“《尧典》之篇,舜巡狩,东至岱宗,南至霍山,西至太华,北至恒山。”王充所引《尧典》之文,亦在今本《舜典》之中。此今本《舜典》于汉世合于《尧典》之显证。东晋梅赜献上伪《孔传古文尚书》时,亦无《舜典》;因取王肃注《尧典》之“慎徽五典”以下分为《舜典》以续《孔传》,以求合于《书序》之说。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舜典》一篇,即用王本。南朝齐时,姚方兴诡称于大航头购得《古文舜典孔传》一篇,实是伪造。其于“慎徽五典”文前又妄补“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至“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以为《舜典》篇首。孔颖达《尚书正义》中《舜典》一篇,即用姚本。
《尧典》记叙两位史前传说人物尧和舜的事迹。篇名不标舜者,郑玄以为“舜之美事,在于尧时”[4]。孔颖达以为“舜登庸由尧,故追尧作典”[5]。今人周秉钧《尚书易解》以为“举尧可以包舜”。今考之先秦文献,多摘取首句中字作为篇名。如《论语》第一篇首句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取“学而”二字为篇名。《孟子》第十三卷首句云:“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因取“尽心”二字为篇名。《尚书》之篇名亦当如是例。《尧典》篇首云:“帝尧曰放勋。”或摘“帝”字为《帝典》,如《礼记·大学》所引;或摘“尧”字为《尧典》,如《孟子·万章上》所引。“典”者,书册也,以义增之。《尚书》其他篇名亦大率如此作。如《皋陶谟》篇首云“皋陶曰”,因取“皋陶”二字,以义增“谟”为篇名。《禹贡》篇首云“禹敷土”,因取“禹”字,以义增“贡”为篇名。《甘誓》、《盘庚》、《西伯戡黎》、《微子》、《牧誓》、《大诰》、《无逸》、《君奭》、《吕刑》诸篇,皆摘首句中字为篇名。《洪范》、《金縢》、《梓材》、《多士》、《多方》、《立政》诸篇,皆摘篇中之字为篇名。
《尧典》摘字为篇名,本无关宏旨。而汉人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二字之说至十万余言[6]。汉代以来,注《尚书》者甚夥,然于《尧典》篇名多不得要领,故今衡之先秦经籍通例以正之。
二、文体结构
《尚书》所载,多典谟训诰誓命之文,所以《汉书·艺文志》于上古史书有“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的分别。但《尚书》二十八篇,并非都是记言之作。例如《禹贡》,唯言地理,全非君言;《金縢》记成王启金縢之书以彰周公之德,纯属叙事;《顾命》记成王崩殂,康王即位,都陈丧礼。至于《尧典》,孔颖达《尚书正义》即已指出:“多陈行事之状,其言寡矣。”[7]《尧典》记叙尧舜的事迹,自生平家世说到执政后的各种政治措施,乃至他们的殂落。这种具体的记叙,与断烂朝报式的《春秋》迥然不同,实乃《史记》纪传体例之滥觞。
总观《尧典》的章法,“绩用弗成”以上,止及尧事;“月正元日”以下,皆舜即位后事;中间则记尧举舜自代和尧老舜摄之事,将首尾绾结为一个整体。
篇首言尧之大德曰:“允恭克让。”而其“克让”之实,正在下文禅舜之举。帝尧在位日久,老将求代。众皆言于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此即《尧典》从记尧转入记舜之始。帝曰:“我其试哉!”其后历试诸难。“女于时”,试以内治;“慎徽五典”、“纳于百揆”、“宾于四门”、“纳于大麓”,试以人臣之事;“三载”,试舜之年数。一个“试”字,直贯至此。三载考绩之后,尧谓舜曰:“汝陟帝位。”至此,帝尧“克让”之德便有了实证。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此记舜佐尧摄政之始。舜遍祭群神,巡狩天下,封山浚川,制定刑律,流放四凶,佐尧成功。前文记尧“吁”兜之荐共工而未去之,“吁”佥之荐鲧而未去之;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殛鲧于羽山,乃终前文之意。记舜摄政之功后,又用“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寥寥数语,对尧的归宿作了交待。
尧崩之明年,“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此记舜即帝位之始。以下皆记舜即位后之事,而以征庸在位、生卒年数以结之。
综言之,《尧典》以帝位禅让为中心情节,将尧舜二人的事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全篇文理接续,血脉贯通,首尾一体,不可切分。《伪古文尚书》腰斩帝戒二女曰“钦哉”以上为《尧典》,于尧不得考其终,且使“我其试哉”一语血脉不能贯于后;截取“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于舜不得考其始,且使“帝乃殂落”一语血脉不能贯于前。即此一端,亦可证今本《尧典》、《舜典》合是一篇。
司马迁以《尧典》为蓝本,网罗《左传》、《孟子》诸书中有关尧舜事迹的传闻,敷演为《五帝本纪》[8]。然太史公分叙尧舜,一意两出,因而同辞重句甚多。如:
《尧本纪》:“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舜本纪》:“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9]
《尧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之汭,如妇礼。”《舜本纪》:“于是乃下二女妻舜,以观其内。舜居妫汭,内行弥谨。”
《尧本纪》:“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舜本纪》:“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
《尧本纪》:“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舜本纪》:“尧老,使舜摄行天子之政。”
二书同为记事之作,《史记》句有可删,足见其疏;《尧典》芜秽不生,乃知其密。
三、主旨
《孟子·尽心下》说,尧舜至于孔子一千五百余岁。《韩非子·显学》则说,尧舜在三千岁之前。按照现代史学家的观点,《尧典》所描述的唐虞盛世,尚属奴隶社会晚期。尧和舜也不是统一国家的君主,而是部落联盟的酋长。《尧典》中,尧禅舜,舜举禹,都是四岳推荐的。四岳就是部落酋长,他们推举出来的人,就是部落联盟的酋长。其时并无典册流传后世,尧舜事迹,茫昧无稽。禅让帝位之说,实为后人对于远古时期部落联盟推选领袖制度的追忆。
尧舜禅让之事,除《尧典》外,春秋文献中同属儒家经典的《论语》、《左传》亦有零星记载。《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永执其中。”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在传子制度实行已久的晚周,儒家极力推崇传说中的帝位禅让制度,盛赞唐虞郅隆之治,无疑是对有夏以来世继制度所造成的弊端的批判。夏桀淫骄,放于鸣条;殷纣湛湎,灭国亡身;幽厉昏乱,卒丧丰镐。孔子有鉴于此,删《书》百篇而以《尧典》为之首,正是体现了儒家有德者治天下的政治愿望。
为了更加清楚地揭示这一主旨,兹先辑录《尧典》中的两段对话,然后加以综论。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
尧子丹朱虽然明白政事,但妄言好争,不可授之帝位。四方诸侯虽然顺从帝命,但鄙俚无德,有辱天子之位。虞舜出身微贱,处在父顽母嚚弟傲这样一种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却能与家人和睦相处。以其孝行美德,治理天下当不至流于奸恶。《逸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10]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虞舜孝德兼备,正是理想的参政者,因而立即被帝尧看中,选作女婿,试以政治,令之摄政。摄政二十八年而尧崩,天下民众一致拥戴他做了天子。
帝尧不传子而禅舜,这在篡夺频仍的春秋时代,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奇想。儒家为了伸张其尚贤推德的政治理想,把庶民出身的虞舜,塑造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主圣君,从而使古老的禅让制度涂上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色彩。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把尧和舜说成是同族:黄帝生玄嚣,玄嚣生极,极生高辛(帝喾),高辛生放勋,是为帝尧;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帝颛顼),高阳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司马迁整理的这个谱系,是有根据的。他所根据的材料是《五帝德》及《帝系姓》。但此二书皆非正经,故汉时儒家多不传学。按照太史公的说法,尧是黄帝第四代孙,舜是第八代孙,二人能否同时,已是疑问;而《尧典》中载帝尧妻舜以二女,若尧舜果同族,显与儒家同姓不婚的礼教相悖。可见,尧和舜同族的说法,不过是战国以后史家从他们父子世袭的观念出发而制造出来的,并不符合《尧典》本旨。在《尧典》中,尧舜二人并无血缘关系;代尧而立的,只是一位僻居下层的鳏夫而已。
注释:
[1]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清陈寿祺辑《尚书大传》卷三,第132页。
[2][4][5][7]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卷二,第118页上,第117页下。
[3]《十三经注疏》本,《孟子注疏·万章章句上》,笫2733页下。
[6]中华书局本《汉书·艺文志》,第1724页,注[6]引桓谭《新论》。
[8]《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司马迁以《尧典》为雅正,故《五帝本纪》以述尧舜为主。以黄帝为尧舜始祖,故述黄帝为本纪之首。
[9]《尧本纪》指《五帝本纪》中述尧的部分,《舜本纪》指《五帝本纪》中述舜的部分。
[10][11]《十三经注疏》本,《论语注疏》卷二,第2463页上、第2461页下。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 L- V5 T) ?( ?+ }; d/ v8 k# D# y9 i  X/ @# H5 z1 T7 v3 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4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