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次择录:台湾名人姚一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0 18:4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一苇(1922年-1997年),本名姚公伟,生于江西鄱阳县,祖籍江西南昌,台湾著名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与美学评论家。9 ]  t' U/ O- G# I* }3 }

  其家族为书香世家,祖父为清朝进士,父亲为一名教师,因家学渊源,自幼遍读《左传》、《春秋》等经典。1938年,入吉安中学,因中日战争,随学校迁到厦门。1941年,入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后转银行系,1946年毕业。不久后随国民党来台,在台湾银行任职达30年,兼任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

姚一苇 - 文学年表' |) }+ ?4 v' X& c) c& o: V

$ a- T& U( i# z2 o

1922        四月五日,出生於江西鄱陽,祖籍南昌,本名公偉,父鈍劍,母石小靜。

姚一葦
% R1 M5 k( Y: c/ ]9 O8 [

4 f% O5 I; Y6 ?: F: e1 V1 `
1924        弟公騫出生。% _3 j4 M8 z" e& z. W
1928        妹鳳儀出生。
1 \9 C( y% ~. ~: k; D8 B
1934        與弟公騫及小學同學,合辦雜誌、小小圖書館。
5 d% m& h) }. N2 ^5 y: K0 p1935        鄱陽高門小學畢業。
) ^6 p: g) x2 |1936        魯迅去世,其遺言:「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成為一生為人處世準則。
! b8 w+ |2 t- L' F' ?& F- g1937        鄱陽初中畢業,因抗戰軍興,輟學一年,涉獵群書,其中,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影響日後從事理論之興趣。" L% b) G# w. f
1938        入吉安中學,即隨學校遷遂川,自此未再回家。$ X8 u, a& A. H( \- ^  N# l0 L+ t
1941        四月,無故被捕,拘禁月餘,高中會考前一日獲釋,隨即隻身赴考;六月,考上國立廈門大學機電工程系(該校因抗戰,遷至福建長汀)。% u' _5 h# r  s
1943        年初轉入銀行系,補修學分半年。
7 w* \0 K9 n+ B0 D1944        暑假,寫成第一個劇本《風雨如晦》,共五幕七場,近十萬字,從未發表。
# |+ X* g3 l' B% u1945        第一篇論文〈論總建築師〉,探討易卜生的戲劇,發表於施蟄存主編之《汀洲日報》副刊;當時以「袁三愆」筆名寫評論及翻譯,以「姚宇」筆名寫小說及散文。7 v( r2 q" q; Y" H. V9 G3 H
1946        年初,自廈門大學畢業,與范筱蘭結婚;九月,乘船至台灣;十月一日,進入台灣銀行工作,任公庫部辦事員;長子錫泰出生。
; _; a9 L# {0 P1948        次子錫齡出生。

! y  ?& }! q; L5 D3 g1950        升任台灣銀行公庫部省庫科副科長。
7 a% D6 Q$ z) G" Q5 ?1951        不明原因被捕,自八月拘禁至次年三月始獲釋。+ `, C8 E4 r! J4 T, A
1952        無罪復職,由台灣銀行總行調至板橋分行,任公庫課課長。* [. u# Y; e2 O6 b8 f' P0 E
1953        翻譯馬克吐溫之《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y Mark Twain),由正中書局出版;此書為以「姚一葦」之名寫作之始,嗣後以筆名聞於世。# l3 ?* l1 [4 R3 i1 M/ u
1954        翻譯史蒂文生之《杜里世家》(The Master of Ballantrae by R. L. Stevenson),由正中書局出版。$ j* {: B' [) e4 O% q* t/ Z/ x9 g
1956        女海星出生。
8 N. r! K! f" m% J8 d1957        應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張隆延校長之邀,赴該校演講,題目為:「談幕」;旋受聘為教授,開始在藝專影劇科講授「戲劇原理」、「現代戲劇」與「劇場藝術」等課程。) z7 a# I. j, w0 g+ F
1959        論文〈論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於《筆匯月刊》發表。
7 t  F. [& r6 t; i) w9 j1960        參與《筆匯月刊》實際編務。8 J) ], z+ [) d9 L! Q9 h7 e2 n6 `
1963        發表劇本《來自鳳凰鎮的人》(三幕劇)於《現代文學》,並擔任該刊物顧問,與余光中、何欣共同負責實際編務三年。) S* X/ s$ q3 _' D" Z
1964        應張曉峰先生之聘,開始在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及藝術研究所任教,講授「戲劇原理」、「美學」及「藝術批評」等課程。
6 c; s0 W! f% O6 k% _/ ]1965        發表劇本《孫飛虎搶親》(三幕劇)於《現代文學》。5 y. j2 ?+ ?$ @1 i% N& A
1966        翻譯並詳細箋註亞里斯多德的《詩學》(Poetics by Aristotle)成書《詩學箋註》,由台灣中華書局出版;開始擔任中國文化學院(後改制為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主任迄一九八二年;自板橋分行調回台北總行任一等專員。- g3 w* q0 J7 c1 [2 x
1967        發表劇本《碾玉觀音》(三幕劇)於《文學季刊》。獲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頒最佳編劇金鼎獎。
+ ^& j5 A6 P" M+ F0 G1968        撰寫藝術理論《藝術的奧秘》,由台灣開明書店出版,並獲該年度「中山文藝獎」。
' m% C- {8 S# P( f8 T9 j2 W1969        發表劇本《紅鼻子》(四幕劇)於《文學季刊》;《戲劇論集》於台灣開明書店出版;《碾玉觀音》被中央電影公司改編為電影《玉觀音》,並獲同年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
& i) [% l0 g7 Y4 ~! m( B1971        十月,應美國國務院之邀,參加艾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發表劇本《申生》(四幕劇)於《文學雙月刊》。
1 P" E1 _8 w/ R  s3 f1972        自美返國。
8 F3 Y7 U- V6 _; ]/ X1973        發表劇本《一口箱子》(獨幕劇)於《現代文學》。
) j; x5 {: e. c5 r8 @7 E1974        《文學論集》於書評書目出版社出版。" P+ l. |4 q" A2 z* P
1975        《姚一葦戲劇六種》於華欣文化公司出版;開始撰述《美的範疇論》;與侯健、楊牧、葉維廉、葉慶炳創辦《文學評論》期刊,擔任前九期編輯委員。
0 @1 ]3 c$ M3 Y7 d1977        《姚一葦文錄》於洪範書店出版;為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策劃並主持《一口箱子》舞台劇之演出。& m+ u! N/ f; z9 E* [
1978        發表劇本《傅青主》(二部劇)於《現代文學》,並由遠景出版社出版;美學論著《美的範疇論》於台灣開明書店出版;出任《現代文學》復刊後主編至一九八四年停刊為止。% B$ H% @! x0 U) t$ |' [
1979        發表劇本《我們一同走走看》(獨幕劇)於《現代文學》;文學批評集《欣賞與批評》於遠景出版社出版;擔任中國話劇演出欣賞委員會主任委員,前後五年,至一九八四年卸職,任內舉辦「實驗劇展」凡五屆,推動台灣現代劇場之發展。2 w8 a5 L) `0 X% [0 Q
1980        發表京劇劇本《左伯桃》於《現代文學》。
# [& i9 i/ _% I; \' a1982        自台灣銀行研究員職位提前退休;參加國立藝術學院之創校籌備,並擔任成立後之首任戲劇學系主任兼教務長,講授「戲劇原理」、「美學」和「藝術批評」課程。, f/ s( D# R# q
1983        一月,妻范筱蘭病逝;十一月,與李應強結婚;獲《聯合報》「文學特別貢獻獎」。  A' `5 |% V  A: P
1984        發表劇本《訪客》(獨幕劇)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評論文集《戲劇與文學》於遠景出版社出版。, |- Q$ m; b0 E2 n( z4 I
1985        發表劇本《大樹神傳奇》於《聯合文學》。+ C0 z/ V8 _4 X: i
1987        發表劇本《馬嵬驛》(三幕劇)於《聯合文學》;《我們一同走走看:姚一葦劇作五種》於書林出版公司出版;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主任及教務長卸任;十一月,應邀赴日本岐阜觀賞「齒輪劇團」演出日本版《紅鼻子》。
+ b/ J' l1 q: I/ \  `3 C1988        獲「吳三連文藝獎」。
# B' }2 b8 [; `5 {) Z, ]. z1989        一月,返鄉探親,赴南昌見到闊別半世紀的親弟公騫,欣慰伯仲二人俱有成就,姚公騫為江西知名歷史學家暨書法家,並任江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八月,應國家戲劇院之委託擔任該院首度自製舞台劇《紅鼻子》之藝術總監,並與陳玲玲聯合導演該劇;散文集《說人生》於聯經出版社出版;《欣賞與批評》(新版)、《傅青主》(插圖本)、《戲劇與文學》(增訂本)轉由聯經出版。籌辦藝術學院學報《藝術評論》,於創刊號發表美學論文〈論感覺〉。. \1 ^3 @/ T2 C8 i2 E, u
1991        發表劇本《X小姐》(獨幕劇)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u# i* c, v6 `, {
1992        《戲劇原理》於書林出版公司出版;自國立藝術學院教授退休,仍在戲劇研究所任課。/ Y- F) u6 I; Y* i( C- p
1993        發表劇本《重新開始》(二幕劇)於《聯合文學》,與《X小姐》結集成為《X小姐‧重新開始》一書,由麥田出版公司出版;美學論著《審美三論》由台灣開明書店出版。
% O8 v3 y; \6 L1995        六月,親自執導自己的新劇《重新開始》,於國立藝術學院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演出;《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由書林出版公司出版。& |& }; |7 e3 |$ W' r( a
1996        五月,首次因心臟缺氧進台大醫院急救,接受心導管手術,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返家後繼續教學、寫作;美學著作《藝術批評》由三民書局出版。' y8 H5 Q! D/ `. A! N; U) `
1997        四月五日,生日當天,完成最後一篇文章〈被後現代遺忘的—觀《英倫情人》抒感〉;並接受聯合副刊專訪;九月,至台大醫院例行檢查;十月,做心導管檢查手術,因血管阻塞嚴重,醫生為其置入支架,黃昏手術完成,不意至午夜心肌梗塞,陷入昏迷,急救歷十一小時,二度手術後仍迴天乏術;十一月,上午十時卅二分,在親人及學生含淚下辭世,人生之幕遽然急落。! z9 B; h6 S& b9 o8 s


* f2 q. X  R7 b* A- u0 N( s9 W8 n
/ S3 U: a- x3 G6 f4 c姚一苇 - 文学风格2 o1 Z5 V& I. ]: \- T7 o

2 c8 F7 V, j4 r$ a7 n/ A7 S2 k

姚一葦創作文類包含文學、美學、戲劇等論述,另有散文、劇本等創作。劇作〈碾玉觀音〉、〈紅鼻子〉、〈一口箱子〉和〈孫飛虎搶親〉曾被多次搬上舞臺,並結合傳統戲劇結構與西方現代的戲劇手法。在文學理論方面,姚一葦著重作家本身對於人生的觀照,以及藝術性語言的運用,曾自言:「我對文學作品一向重視兩個方面:『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即是提倡文學要反映人性本質,同時也要注重藝術層面的表現。姚一葦一生專注戲劇,對臺灣的戲劇理論以及推展戲劇運動等貢獻良多。$ A# ~' F7 w- [/ f

+ t2 Q# \# S; d" j/ ?7 Y7 b
姚一苇 - 作品目录
: G% v7 E6 O" a* p$ K5 u
8 e. x( N0 |4 p  d/ S

散文

   
6 T" R7 f- r: G4 S3 f) y5 D2 ]) L0 Y) Y: L) b
姚一葦文錄         洪範書店        1977/2        洪範文學叢書6- E8 G3 _8 t% u- x6 Z. i4 U
3 E' w2 \! f2 S1 ?$ _8 b
說人生         聯經出版公司        1989/6        聯經文學56

姚一葦

0 [! h7 C; F  F

$ W: C4 t+ u5 e/ b
1 b$ _8 D* l2 W$ K6 o$ z' u

劇本

   ) I' y! n# o& S  ~1 W) z: K1 @: l
2 `) u3 l7 X' I7 y7 J- V6 m
來自鳳凰鎮的人        三幕劇        現代文學社        1963/4        現代文學叢書5
1 Q% X$ T# n1 Z8 K1 x# w  R, Y5 Q9 V1 I8 s7 h' ]
孫飛虎搶親        三幕劇        現代文學社        1965/12        現代文學叢書% D9 F9 a% E8 A# G6 z3 x
4 K* T+ v0 {( \8 m7 y
碾玉觀音        三幕劇        文學季刊社        1967/4       
3 }, y, r( S; _6 I$ k# X7 t6 A( ^0 n. W+ [0 p
紅鼻子        四幕劇         1969/12        $ }# m; X. Q$ E- Z  T+ C* o; g: z
5 z$ B6 c, p1 W" C, i) @
申生        四幕劇        華岡出版部        1971       
; E  e# b* @8 r8 O8 H1 S3 P+ V) U  h# ~$ k: o+ K. t$ t
一口箱子        獨幕劇        華岡出版部        1973          r) }4 m3 l% w7 Y" Y7 }9 F

9 e8 ^- X) b! l姚一葦戲劇六種         華欣文化中心        1975/3        華欣文學叢書25
5 C0 u) C9 c4 y. {+ U( ~) y) q
4 [( M0 |9 H3 |9 S3 K2 c9 `7 ^姚一葦戲劇六種         華欣文化中心        1982/9        華欣文學叢書25
) ]2 t) f* ^+ L# y
& b6 x6 @- T; p2 N0 D) F1 f; Q. a我們一同走走看──姚一葦戲劇五種         書林出版公司        1987/6       
0 |, j4 Z+ I! {5 x* x
2 P6 C( c3 S& r- Z傅青主        二部劇        遠景出版公司        1978        遠景叢刊85% ?6 M: E0 V( z  k/ y

# z! @2 V3 q) j" y4 i1 k傅青主        二部劇        聯經出版公司        1989/8        聯經文學59
& d, e1 J" c3 F6 l4 `0 y* [* d$ K5 E( u' a; ?8 @8 ^, L$ E
X小姐,重新開始         麥田出版公司        1994/8        麥田文學40
; ?& u3 _& c. S5 ~# [1 q
' o3 U& E$ q8 e# C4 o/ N& I

論述

  $ U% F/ r$ K. {
6 `6 U, O; J$ r/ a
藝術的奧秘         臺灣開明書店        1968/2       
5 y" x7 A8 H" q% s; `
' u$ g# _( m; q3 V' V5 M) m2 _9 r9 ?藝術的奧秘         漓江出版社        1987/10        藝譚叢書
; q( t& n! N8 ^6 r' \8 w9 l
& k& F- T; V& |* S2 L+ ^2 }7 }4 m- d戲劇論集         臺灣開明書店        1969/12        1 |4 y/ M$ J! _* x! P! H) f

& M7 ?0 y/ r" ~% I+ @" D6 w7 v文學論集         書評書目雜誌社        1974/11        書評書目叢書12
; A" k4 q% G( e$ x1 K8 n$ [' _& L* W
文學論集         遠景出版公司        1979/11        遠景叢刊144$ [+ Y4 S  o! h: R: n8 F
" L3 ]2 L' I* @1 V2 \, Y! F# _
文學論集         聯經出版公司        1989/7        聯經評論117 H! h' ]2 G+ `
* f6 Q7 j3 c+ b8 X% j1 T& \0 u2 D
美的範疇論         臺灣開明書店        1978/9       
( O, Q4 `, I* D0 m& @1 C- T
  o4 X9 T+ i% {9 R+ i+ S2 m戲劇與文學         遠景出版公司        1984/7        遠景叢刊239
6 m' Z: q/ ^  K: j/ D$ W' z2 J* w. v' z: l- p6 x: s
戲劇與文學         聯經出版公司        1989/9        聯經評論8" Y7 a; o3 z7 Y& K+ X& {) q
+ `! F$ n: V3 Y: s5 J0 ]; L
戲劇原理         書林出版公司        1992/2        戲劇叢書1
/ I# C: B3 @8 o* O3 `( N! n& U
# _1 Z% b$ Y; f9 a0 M戲劇原理         書林出版公司        2004/2        愛說戲1, |- p; A3 e& b# z
" |2 ~0 G; _. j" l
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         書林出版公司        1995/10       
. P+ T2 l$ K/ W: Y
- K5 c9 [; D9 ?# M( o審美三論         臺灣開明書店        1993/1        # ]7 U# J" Q3 v6 B1 r$ F

8 W- [" a, J7 V# s藝術批評         三民書局        1996/5

8 s9 B+ `  b+ |  t

本内容为转载。


9 t1 Y& z1 |7 s6 }% m6 h9 Z$ d  N/ f/ ]) V# g$ V! C6 s$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8:55:59 | 只看该作者
   百度: 姚公骞
4 e" N$ f& W% u  姚公骞(1924—2000),男,江西南昌人。早年执教于乐平、德兴中学,求学于厦门大学、中原大学,1957年由南昌师范专科学校调入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为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1981年调江西大学历史系,担任系主任,教授。后为江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承继家学、文史兼通,好诗词、工书法,涉猎禅机佛理。《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江西人与南北曲》等为其代表作。转载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916cf01019o7j.html7 l- a0 e8 K9 \1 P9 X6 r5 {

- E* Z2 |2 ^, X1 w& Z2 H
7 w' z  a* }# p8 v4 z

0 F" f. Y/ K0 Y2 S8 O2 i追不及斋藏当代诗人手迹058——姚公骞         (2013-01-30 19:10:23)[url=]转载[/url]* c' j; o6 M5 K2 _

: A* K& M, \+ G4 T8 k& P" q: }, J
标签: 追不及斋 收藏 当代诗词 姚公骞 江西大学分类: 当代诗征

  L/ P! E6 K0 j# M, j
追不及斋藏当代诗人手迹——姚公骞(胡迎建赠)
+ W6 {, u9 G$ p* J7 `: O
姚公骞(1924—2000),江西南昌人。早年执教于乐平、德兴中学,求学于厦门大学、中原大学。1957年由南昌师范专科学校调入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为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1981年调江西大学历史系,担任系主任、教授。后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承继家学、文史兼通,好诗词、工书法,涉猎禅机佛理。著有《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江西人与南北曲》等。
欢迎提供诗人姚公骞(高清大图)肖像照、工作照、生活照、合影照及相关文字说明以及作者各种著作书影!欢迎跟贴相关回忆、纪念文章! 欢迎同好转赠其他诗人(名家)墨迹,欢迎当代诗人(名家)赠送本人诗词作品墨宝供收藏、展示。欢迎提供当代诗人简历,欢迎指正本博简介错误之处!欢迎“评论”!欢迎“收藏”!欢迎点击“喜欢”!

6 h7 W- |7 F( A) W7 r姚公骞(后排右三)与老师谷霁光(中坐者)以及黄今言(后排左一)、
周銮书(后排左二)、左行培(后排右二)等在一起(网上下载)
" }2 l+ ~3 _; E  D! B

. T' W& A: ]+ M$ s* y" y) k' m2 N) o- Q5 n! x
9 Q$ y/ e9 t* h: u) K. r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9:08:45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7-20 18:55' [4 h: E  M& A$ N
百度:  姚公骞
0 B! V5 V1 D' x3 r6 |% ]# \" w  姚公骞(1924—2000),男,江西南昌人。早年执教于乐平、德兴中学,求学于厦门大学、 ...
% _8 V. _, b* i5 t7 m+ C& e; ^
  姚公骞先生(1924-2000)承继家学,文史兼通,善诗词、工书法,涉猎禅机佛理,是一位学识渊博、造诣深厚,令人敬仰的著名史学家。他在治学上才气飞扬,精耕魏晋,勤研宋唐,富有创见,《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江西人与南北曲》等为其代表作。在诗词、书法艺术上功力深厚,其笔力苍劲、俏俊飘逸的作品,深为人们所喜爱。他曾题滕王阁:“高阁临江渚,赣水春潮深”,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报功祠:“白鹿无迹,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青山常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又如陶渊明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等许多馆阁楼寺的楹联、匾额、碑联、条幅等,都留有他的匠心和笔迹。用我院原院长周銮书先生的评价,正是“屏幅匾联,绣被赣乡;诗序论辨,誉满西江”。9 {) q) g* k8 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6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