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4-6-9 19:0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4-6-9 20:17 编辑 , W6 w5 p! C- c
# e! T! O9 U1 `' q; W$ W
: L7 |$ w5 L0 b2 G# k' q( @; a虞舜姚姓百世世系简表8 Y: X+ H) b, A% l# Z
3 C7 j ~" a3 C' W4 z
(第一部分)6 R! k; t" U4 Q z' R
: Q# j# r* p" O( e: f9 f
姚氏世谱
8 i5 P* A Z, f# z. T姚墟肇姓 x- S/ b3 w+ f& a9 N0 O. E
史记帝纪、世家
5 }5 ?1 `$ l3 J, X' A5 Q2 j汉太史令门司马迁著3 a& u# _0 a* @. h1 z9 |
(南朝)宋中郎兵参军闻喜裴駰著(姚钟尧曰:裴駰著《史记集解》)
$ Q" ]# D; S) ~# C# w2 f, f5 @唐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河内(今沁阳)司马贞撰(姚钟尧曰:司马贞撰《史记索隐》)" {0 p+ o6 f% y' n
(唐)诸王侍读宣议郎守右清道率府长史张守节上(姚钟尧曰:张守节著《史记正义》), Q0 Y4 ]# @4 z$ \5 c
明李元阳辑订(姚钟尧曰:明明嘉靖年杨慎、李元阳辑订《史记题评一百三十卷》,高世魁校正)
& G2 h& @0 x% K; Y7 s& @# d高世魁校正+ g1 U1 Y/ `/ B' F$ Q
(姚钟尧曰:以上原著这段话,表意有些含糊,令人不易理解。现在已在相关处加注,我的理解是:姚氏百世源流,首先是根据太史公司马迁《史记》编撰的。请注意原著的“明李元阳辑订 高世魁校正”)
. S* s: ?6 n2 x2 X3 a, Y: y- {% ^! t P3 k& \
第一世帝舜 生于姚墟,姚氏。尧妻二女,生商均,称有虞氏。
' h- k/ K) k3 o第二世商均 食采于虞。
- q- ?4 h$ z- j: Y第三世夷伯 商均子。% V2 `" ?1 _+ R* n* R! Z
第四世强馀 夷伯子。3 j2 C" [, O' b' m6 }( ~# Y/ v
第五世颉 强馀子。
% W7 [* d- z0 C; A7 P& v第六世# g: ~+ K, m& a, g" J
梦熊 颉长子。
2 N% C3 P1 ]. ^, x$ h( C% _, U( {思 颉次子。
; u; j' |5 S o4 R) {4 c* U第七世
6 P- B& x: k, ^汶 梦熊子。学豢养于刘累,以事孔甲。累败而逃,汶因失国。相君谏,以为有虞氏国家受命之事,不可绝祀,乃求汶叔思,复封于有虞。思卒,子立。
- G+ B8 I [9 Q/ X友龙 系汶叔虞思之子。
: S' j8 j& [* y, Z- |. S第八世寿肸 友龙子。
/ l( A: @- g4 |3 |2 G% n第九世叔仪 寿肸子。
7 Z/ c5 S' k4 L第十世
5 c& z; y5 X5 ^. E, M: H. q康伯 叔仪长子。
* c0 G" b! J$ Q' P+ A6 [! V Y康仲 叔仪次子。
( {0 U2 X" E) T1 H0 H第十一世
% O, @$ Z% p4 [" U$ B3 o宗石 康仲子。
' ^# Y |# f. c# @( F祖妫,康仲子。 5 J0 @& @8 @& ~! s3 y
第十二世4 d% V! R1 @& S- H
世期 宗石子。忠谏於桀,为桀所灭。* E' v4 V9 `2 ~( u0 N
发 祖妫子。汤兴,复封于虞,谥思公。
* U7 [1 X4 m% J! ~. D第十三世妫方 发子。( r" F! ]: J- @- l0 W" ? u
第十四世振 妫方子。- r* ^; }6 C* O3 W, p1 o9 S' y
第十五世维 振子。
' R! y' u8 T6 m1 ] d! P第十六世寿固 维子。
& s( k6 v6 h7 x: `' n, @9 [5 _. p第十七世敖 寿固子。% M3 k: z' a4 [
第十八世胜 敖子。6 \' s5 y" c& R$ h# y, x6 A
第十九世元捷 胜子。
5 W0 S! \" D5 f7 Y* b* C第二十世偃 元捷子。
$ J" v# h0 a3 r! [- u第二十一世姑□ 偃子。(姚钟尧曰:□=犭+益,《汉语大字典》查无此字。姚昶书和威远谱则载“姑猛”。增城谱也作“姑猛”)
: X0 M$ N* J$ d7 n+ Q" F. z' w+ Q第二十二世公允 姑□子。: Z% M* w$ i5 E. I8 L& G% U$ \
第二十三世蔺 公允子。
& f# k8 @# T* a' N7 z2 s n% q第二十四世填叔 蔺子。
' ]- S! w: \. @& t5 v! G第二十五世野 填叔子。# \* _: @3 j) M
第二十六世无斁 野子。! H' N7 x O O8 O& R" Q' Y, e
第二十七世菑 无斁子。
! h6 C5 p& g2 r9 [' L5 x第二十八世叔正 菑子(姚钟尧曰:增城谱也作“正叔”)。
$ Z$ W! F# P& t+ m第二十九世献子 叔正子
& @3 c% s4 B( n e* U第三十世亚寿 献子子。
- d, K; ~9 M* b第三十一世原寿 亚寿子。
$ u. R* {# y2 b6 y* }7 ~7 v第三十二世梦延 原寿子。
( X8 h# {- g1 \8 m P# N5 y第三十三世阏父 梦延(子)。武王伐纣,为陶正。☆
3 ]( L! d4 B) M" p第三十四世胡公,阏父子。☆' d# j g; `7 V; w2 X/ D# _7 D/ r
第三十五世
/ O9 a4 _# ]( c* R申公 胡公长子,名犀侯。
* j0 q {& i3 V8 @2 a0 ^9 G! W1 M相公 名犀羊,申公弟。传公申公子(姚钟尧曰:应是“传申公子”)。/ f/ w z' T+ u6 j7 @
第三十六世孝公 申公子。' N$ u. h G" r0 q1 G+ V" j
第三十七世慎公 孝公子。
, N+ l3 C+ p0 m1 ~* c/ }/ ?第三十八世幽公 慎公子。
9 K- B7 ^% H/ l: c/ R第三十九世釐公 幽公子。
" B8 F9 N. b @% V! \9 M" V: R) O: I第四十世武公 釐公子。
( u2 v. h U) T" n第四十一世
- N5 y( G% q! }0 W夷公 武公长子。
( n& V' ]$ m1 R9 d: I+ i- j6 x q平公 武公次子。
* L! S" s- I6 a& A, O第四十二世文公 平公子。, f6 N2 X6 W$ p' R* C& e5 L
第四十三世
6 N) |$ ^1 k- G+ c) n: i; }: b! _) u桓公 文公长子。
$ Z: \0 h4 s5 B免公 文公次子,名佗(姚钟尧曰:姚昶书、姚振宗书和威远谱均作“五父佗”)。
* { \" b. f' d& Z7 s第四十四世
& P l& Y$ M. T7 f9 c8 M& N厉公 桓公子
Z- ^" ~; i+ t& }8 E利公 桓公子。
' Q8 K3 t6 I0 Z% P( M& v+ K庄公 桓公子。
2 P' U M1 J4 y8 T# l: N6 g宣公 桓公子。$ x9 o$ S& d( l
完公,五父陀之子。陀死,与庄公太子御寇善。庄公娶嬖姬生欵,欲立为太子,乃杀御寇。完惧祸及己,改姓名曰田完,逃于齐,恒公使为工。懿仲妻之以女。卒,谥敬仲。
4 t9 p) P/ M) V0 D7 I: u第四十五世(姚钟尧曰:增城谱四十五世至五十世诸公,与以下所列不相符)
+ y \3 X$ z' j+ z' Z" H5 t穆公 宣公子,名疑。7 b% t* a6 W" H, M3 c# s' _
穆公 完长子(姚钟尧曰:以上两“穆公”,疑有误)。
P6 ^# V& f2 X, \+ ~. _蜜公 完次子。
; O+ j) t3 T) P3 [伾公 完三子。; {, k9 t9 b0 i
洙公 完四子。9 Z$ O( w" }' b4 h
宰公 完五子。' W3 m5 P* P3 x: B4 m1 o ~
第四十六世
; ~5 e5 \& m/ f! g共公 穆公子,名翔。9 q. [( v* m2 G7 j6 l" @; T
伯考 穆公子. o, ]( I7 O* B* }0 F
第四十七世
/ `2 q7 C! f; R+ s4 A% n5 ~灵公 共公子,名平国
8 D; o: l& _$ @- e8 w- v# a9 }% F续公 伯考子) K; N9 v7 Z0 F
第四十八世
; |8 v* U4 N; B% M: f! \. C7 i. t成公 灵公子,名午: [( G1 c! x" Y, }! h
文公 续公子
/ l) _! m4 e; R6 r第四十九世
1 ^, v) d$ w& B5 n1 b哀公 成公子,名弱
3 Y3 R8 ~' s- D& w桓公 文公子# c6 m2 `5 J7 T% X# }0 L
第五十世1 h( n& E9 ]1 {6 i5 J5 d! q' a( q
惠公 哀公子,名吴# u5 B! A2 w0 i5 I
武子 桓公子( Q! w6 s9 s8 x) f0 q( r" m
第五十一世4 D% m7 p3 I0 U% ~# X8 A9 O5 f
怀公 惠公子,名柳 b7 g5 |7 v, m. W
僖子 武子子
* ~2 b; r4 N% B1 b第五十二世( T$ \" e( W# x* R- O! m, L: P/ ~
湣王 怀公子,名越。四年楚灭之) |, W% O# e. P
成子 僖子子
3 f' @* W- X5 T4 K; r. X第五十三世襄子 成子子
5 z" V' r& x1 g& k# {( K1 ?第五十四世庄子 襄子子# R" [; G; e& }0 n; l6 @
第五十五世太公 庄子子0 s) N8 I$ a) c+ V
第五十六世桓公 太公子
. Y: C1 e2 W/ T" I2 `9 o, Y第五十七世威王 桓公子。名国齐,戊子始称。1 l9 g$ {3 n* [. `
第五十八世宣王 威王子
; I: f1 S/ ]3 j7 K第五十九世湣王 宣王子
7 e8 z! i' v2 L) _+ D第六十世襄王 湣王子
4 I' u% Z6 |8 C4 t9 M- s第六十一世- g% P" z4 z* Q. x/ h2 M( l, _
王建 襄王长子,降秦国灭
# P* L% j+ U( _' g# u2 }5 [假 襄王次子,齐立为王) m4 u( J! D% ^& X" g
第六十二世
: J, ^; g& B% d; \嘉建 假长子,不食而死
% T. G: I3 X4 O; p脩建 假次子,逃难改姓王
W p6 g! |$ R$ L$ A3 D良 (王) 建三子。见秦兵入宫,以奔走折足,得免诛死。 i8 `9 {6 {, [9 B
第六十三世
3 N! A/ Z; c" g! O安 嘉王子,项羽立为济北王$ V( G8 }. j9 U% J
疾祐 良长子。汉高八年,诏齐楚大族徙关中,家长陵。) z# q) A% g, {
疾祚 良次子。- c: U6 l$ z2 D' [9 L
第六十四世1 Q8 B1 q7 |% Q, a2 |1 [1 f
昌 疾祐子。女为景帝后,生武帝。
% n" c" ~0 {# g" m# u: @# g2 a留 疾祚子。
6 M1 S3 S g% e0 _7 K第六十五世
/ T" P( y- w) Q, |( Z' t蚡 昌长子,武帝时封武安侯,太尉,六月癸己为丞相
- j r7 l0 g" D1 U/ w" {- y8 V胜 昌次子,以盖国封靖侯。
3 g Z Z S( w: B, z牟 留子。以子贵封大司农。
) r, S3 w3 L" X# E7 Q$ V第六十六世) T( X3 W, s$ `2 K% l
梧 蚡之子。武安侯。元朔三年坐衣襜,榆入宫廷中,不敬,国除。
% u5 T2 O+ ]) k偃 胜子。靖侯。元鼎五年,坐□(□=酉+守,同“酬”或“醻”)金,国除。7 E: I% o6 H4 P5 R
延年 字子宾。牟长子。昭帝朝以材战略给事大将军,光后拜大司农。坐罪耻入狱,自刎而死。
/ W: T T# z. V- J" l" m e; \姚钟尧曰:以上可视为第一部分- L# n: l4 V6 J, P
! b# x3 M! o1 k5 ?$ O2 s; W
5 b( y, l4 z* D( d2 P. J4 c, |8 s3 K(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