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2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包括姚姓的百家姓图腾,究竟是什么东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0 19:01: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8-14 08:15 编辑 + q  F' l' ?" S
- B; W* }+ @  t& P' v
   中国四大母姓之一的姚,己有四千二百多年历史。始祖姚重华,史称虞舜,即三皇五帝之舜帝。
$ f8 ]  J5 k* O) M! G1 }4 }" P% j* m: Y4 k
   姚姓本无什么姓氏图腾,诸如桃图腾、“女人在桃林”的图案(北京美术编辑王大有于2012年设计创造的图案)和“姚字+双凤”图案(河南省家谱基地设计图案),都是外人强加的所谓“姚姓图腾”;特别是王大有的图案,使许多不明就理的姚族受骗当为“姚姓图腾”;“姚氏大家族”等等微信公众号也受骗上当,为其宣传和传播。
2 e( w7 P4 D5 D) l* Y& a+ w' n7 N* d$ g" @7 ^# n
3个假
“姚姓图腾”:7 U/ P# l0 Z7 R" c& t$ ^
  ⑴ “女人在桃林”图案,北京王大有在2012年设计创造和强加的所谓“姚姓图腾”,不单许多不明就理的姚族受骗当为“姚姓图腾”,姚氏大家族等等公众号也受骗上当,为其宣传和传播。
6 Z% m  ?! _/ N0 o5 n' o( ?- t8 N; S" b( H: \
  l5 F) d4 [0 A! @4 E1 [
8 z9 ^# `# u: t% @
  A/ t, ~8 s9 p0 s/ X5 G
  ⑵“姚字+双凤”图案,河南家谱研究会设计创造# u9 H- [: ?, o5 j# [# O! f

( d7 Q) t* Z! e% M. M; D# |
: p, W: P0 E4 l; R. E
     ⑶ “桃图腾”,江西吉安青原区富滩镇固山村姚峰传播,我国的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社会学或人类学、历史学者,如钟道铭、黄文山、吕振羽,以及稍后的董家遵、李玄伯、丁山等人,将“图腾”概念及其理论泛化,认为“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无端举例说,姚姓图腾为桃# q" w2 l5 g. E! y$ L
9 t' @: b  U3 m
5 A2 v" U! Q) _6 p5 F( F7 P
0 T3 s: n3 O3 ?$ S2 d8 d

% `4 O) Y. C! B1 `* x
9 f: Q7 A0 o9 N0 _( p: n! V3 [8 `5 P) s. o$ M; \+ z
  下面转发 王大良《姓氏图腾,究竟是什么东东?》(来源:王大良教授  姓名与家谱    发表于北京)。王大良教授这篇文章,将什么是图腾、图腾用于中国姓氏来源研究以及这些假姓氏图腾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1 Y8 K) k; {4 n8 Q/ C
      
9 O/ f# M( I8 H  R8 G2 f- }2 Q(1)
- P; v/ U2 D7 {% }
+ }" _- C( [" N9 t8 ?- K

/ G% D! \1 ?. Y8 R* D
1 X4 d: U8 S7 J4 v3 T' R
: Q7 f, i) F  ]0 L1 U. Q# L0 A! a2 W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8-11 10:3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8-11 21:18 编辑
6 V, e6 _+ x, a* M2 s+ Z2 i6 e0 T8 P0 A; [1 |+ C& W3 X

7 A+ r$ b  i+ a9 h, @2 T
姓氏图腾,究竟是什么东东?
5 ?6 g5 c3 r  `8 w8 H: B
王大良
(来源:王大良,姓名与家谱  2023-07-21)

2 N/ s0 a; A! K7 w, L- H/ [
9 i$ E" n6 W' W7 s! p! c3 c
       姓氏图腾,或者说百家姓图腾,是一个在近二十年都有相当热度的话题。只要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搜一下,就会发现满眼都是与它相关的文章或图片。但如果进一步了解真相可知,它也是一个让姓氏界深受其害的话题。在姓名与家谱文化越来越受人关注的今天,有必要从根源上梳理其来龙去脉,以免继续让它误导下去。
; ?% c  q( c" l; |* S8 P6 M3 J
        从实质上看,那些主张姓氏图腾的人,是不恰当地借用了西方的“图腾”概念,进而把它生搬硬套到我国的相关领域、并泛图腾化的结果。回顾历史可知,“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指早期人类对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物的崇拜,还以此作为保护神或徽号。1791年,英国人类学家龙格在《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此后逐渐为社会接受,用以指代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早期崇拜现象。1903年,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此后便成为我国学术界的通用译名。从此又大约30年,我国的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社会学或人类学、历史学者,如钟道铭、黄文山、吕振羽,以及稍后的董家遵、李玄伯、丁山等人,都先后利用“图腾”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我国早期的人类历史和社会,进而与姓氏来源联系在一起,认为“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实即原始社会之图腾”。他们还举例说,风姓图腾为凤,董姓图腾为龙,彭姓图腾为鼓,曹姓图腾为枣,芈姓图腾为羊,姚姓图腾为桃,姒姓图腾为薏苡,斟姓图腾为桑椹,等等,都是这类的姓氏。至于“今日的姓氏中,也保留着不少原始图腾名称的遗迹,如马、牛、羊、猪、邬、鸟、凤、梅、李、桃、花、叶、林、河、山、水、云、沙、石、毛、皮、龙、 冯、蛇、风”。上述学者的说法及其为姓氏寻找相应动植物或自然物形象的做法,都使“图腾说”成为解释我国姓氏来源的一种观点,在此后的学术界也有不少人认同其说法。
& x! h, u9 c$ j) G& F; m% ^: {
4 b  U& [* q/ _6 c' E# j6 b( l
        客观来说,用西方的“图腾说”解释我国某些姓氏的来源问题未必不是好事,它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姓氏来源问题的研究。因为关于姓氏来源问题,即使是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和应劭《风俗通·姓氏篇》中各自把姓氏来源的原因概括为9类,还是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归纳的32类,其中都还没有来源于图腾或其近似的说法。但如果要像上述学者那样把姓氏的来源都归结为图腾,则是过于武断且不合事实。因为在今天所能见到的早期文献中,能够证明确实来源于图腾的姓氏少之又少,况且也很难找到它们与图腾之间的必然联系。即使是上述学者们提到的姓氏及其图腾对应物,也基本都缺少可资进一步申述的证据。而可以肯定的倒是马、牛、羊、狐等姓的起源更晚,有些甚至是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姓氏的译音,来源与图腾毫不相干。至于常被“图腾说”者提起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履大人迹”等“感生”问题,与姓氏来源联系起来也都是汉代以后的事情,基本属于汉代人的杜撰。更何况发生图腾崇拜的时代是在人类社会初期,而我国姓氏的来源大多是在商周以后,当时的人们早已不崇拜图腾而敬奉先祖,图腾的说法已变得不合时宜。故而,图腾在我国姓氏来源中虽然可能发挥过作用,但其作用十分有限,过分渲染或无限夸大都不科学。也正因如此,我在中央电视台2003年春节特别节目“百家姓”、2004年出版的《中国的百家姓》中把姓氏来源的原因概括为13类,虽也认为某些姓氏“由图腾而来”,但也只是13种来源之一,其原因便是如此。
" A. \: E5 ~6 s; c, G; `% L. N3 i
1 B8 s- p- N6 G8 ]2 F
        也是在我留意图腾与姓氏问题前后,姓氏图腾的说法突然爆炸起来。其直接原因是一家省级出版社要出版一套姓氏普及读物,邀请一位北京的美术编辑为书中各配一些插图。结果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编辑脑洞大开,把自己理解的“图腾”与所要插图的100多本书中的姓氏都拉到一起,为每个姓氏都“创作”“设计”(这两个词是他原话)了一个图腾,后来还专门把它们合在一起出了书。他所“创作”“设计”的依据用他自己的话说,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和楚国的“鸟虫书”、出土陶器和玉器上的族徽、神化传说、姓氏字形,以及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去的元素,结果就是为李姓图腾加上了虎,让王姓图腾成了戴王冠的酋长,张姓图腾像一个人手持弓和盖天图,刘姓图腾由一位长者手持刻刀刻“留”字,其他还有黄姓图腾是一只乌龟,赵姓图腾由奔跑的人和供奉的“肖”组成,诸如此类。由于基本都是他想当然地即兴“创作”“设计”,甫一面世便受到不少讥讽,其中所谓的李姓图腾被讥为“白虎啃尸”,王姓是“人形骷髅”,而“毒甚广的姓氏图腾只是点子大师的鬼画符”“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姓氏图腾”。
  @# W( N; I" K8 x  B
5 F  ]% D8 x/ w* @
         上述这样“创作”“设计”出来的姓氏图腾,由于具有其特殊性,也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在看完之后都觉得大开眼界”,误以为是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把其当成族徽供奉,或印在家谱、旗帜、用具、服装上,遇到重大活动都要拿出来展示。还有一些旅游景点不甘寂寞,把其制成纪念品出售。某些地方甚至还成立专门的文化机构、文化公司,或斥资建造图腾雕塑广场、图腾文化园,好不热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理性的媒体人或专家关注其真相,其中如一向以尊重科学、普及知识著称的北京一家报社,在2007年4月16日以“姓氏图腾画图解祖宗起源”为题编发专版,通过记者采访其设计者的方式,发现所谓的姓氏图腾“竟是美术家6年前的创作”。当时的“6年前”正是2001年,对照北京[2008]朝民初字第12476号民事判决书中其设计者作为原告自诉的“2001年下半年,我受人之约开始设计姓氏图腾”可知,这种所谓的姓氏图腾出笼时间的确是在那年。

5 ~: z+ `. ]) g( E

5 y, c3 d0 }) H# ?
         针对风行一时的姓氏图腾说,我也在上述报纸的同一个专版上以专家的身份进行了评价,认为它只是艺术创作,没有科学依据,也不能代表学界观点。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那之后的十几年,又有某地推出了一套包括更多姓氏图腾的新版本。这一版本也是网上能够搜到的版本,也同样被不少姓氏采用,影响至今。" u* u  R; t0 E  V! L$ s/ Q) T+ e& k

. p4 J, [. l' w

3 F, o% z) P+ M: W" H
          总之,姓氏图腾作为近几十年来在姓氏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出台前后的经过大约如上所述。如今,肇端于西方的“图腾说”早已被认为是“西方早期人类学的一种过期理论”“在西方人类学界基本已经无人问津”,但姓氏图腾却仍然在我国的姓氏界和社会上泛滥。由于这些被“创作”“设计”出来的图腾多数曲解了姓氏的本义,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胡编乱造而混淆视听、误导百姓的极不负责任的艺术行为,所造成的泛图腾化、庸俗化影响既深且巨,对姓氏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糟蹋。要想净化姓氏文化界的环境和提升研究质量,建议从认清姓氏图腾开始,不再因其误导而迷失方向。
: T/ S3 l7 u* P6 \0 B
(2)
, [/ I+ g7 \3 B+ [' {
* Q3 T/ m* o#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8-11 11:09:2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8-11 10:39
1 R/ P  x' o  ^% k5 {姓氏图腾,或者说百家姓图腾,是一个在近二十年都有相当热度的话题。只要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搜 ...

4 w# K4 s6 b5 U' O7 r2 d0 Z  N  Y/ L5 F7 m
) w, n/ M5 P  y1 B, b
       王大良教授指出:也是在我留意图腾与姓氏问题前后,姓氏图腾的说法突然爆炸起来。其直接原因是一家省级出版社要出版一套姓氏普及读物,邀请一位北京的美术编辑为书中各配一些插图。结果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编辑脑洞大开,把自己理解的“图腾”与所要插图的100多本书中的姓氏都拉到一起,为每个姓氏都“创作”“设计”(这两个词是他原话)了一个图腾,后来还专门把它们合在一起出了书。他所“创作”“设计”的依据用他自己的话说,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和楚国的“鸟虫书”、出土陶器和玉器上的族徽、神化传说、姓氏字形,以及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去的元素,结果就是为李姓图腾加上了虎,让王姓图腾成了戴王冠的酋长,张姓图腾像一个人手持弓和盖天图,刘姓图腾由一位长者手持刻刀刻“留”字,其他还有黄姓图腾是一只乌龟,赵姓图腾由奔跑的人和供奉的“肖”组成,诸如此类。由于基本都是他想当然地即兴“创作”“设计”,甫一面世便受到不少讥讽,其中所谓的李姓图腾被讥为“白虎啃尸”,王姓是“人形骷髅”,而“毒甚广的姓氏图腾只是点子大师的鬼画符”“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姓氏图腾”。
6 j% ^& v6 d! _; L* I- |4 @! Z" c" W* u( y5 z

  u1 ]9 o! J- s! s2 D
! x) ]- E9 p2 V' l$ a  k6 I" i3 A# |! k$ m1 f! V9 y
! E" i. F) r5 {, z& u! s3 i6 v
姚氏大家族公众号引用和采用北京王大有的“姚姓图腾”! ]9 O& v% z% _) J

3 F8 W5 s$ t2 W' w6 I, [
# R# D7 ]) R( @( @$ M
$ Z( o6 Y3 U3 c! F- t7 a! [4 y

! _6 S3 Y9 w+ m

) H2 G: P4 u, X* X  N尧曰:+ {. F8 @+ H7 s2 A2 `- d, \: |
        王大良教授没有点名。
. K: @' r7 S9 g* O$ n& f+ Y7 X         一家省级出版社要出版一套姓氏普及读物,是指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和发行了《百家姓书库》,其中《姚》由徐玉清  孙夏兰  徐千帆等3者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和徐玉清  孙夏兰  徐千帆等3者,在书中推销王大有的所谓“姚姓图腾”和“姚姓图腾”说明辞。
( q' l: ]* k# \$ n0 A& c; ?        (陕西人民出版社)"邀请一位北京的美术编辑为书中各配一些插图。结果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编辑脑洞大开,把自己理解的“图腾”与所要插图的100多本书中的姓氏都拉到一起,为每个姓氏都“创作”“设计”(这两个词是他原话)了一个图腾,后来还专门把它们合在一起出了书。“ ”是指北京的美术编辑王大有。
/ A& ]% F5 v) Q# U7 d' e
0 r, i2 f! D  k% H9 C
+ P1 ]. u& g1 l/ k( q' w
(3)
6 K' @, z. ?  H" D( l
# S; G1 \0 e# d7 O7 h1 ~/ `0 ^" _
1 I) S4 F  w) c" e* d9 ^8 @5 |
! F& \. {8 Y0 |% M
        
0 P7 v1 B4 i9 f            
$ \6 \( z- u- D& S! v% u      
4 V% l" O+ t# ?
9 N  _, s: X; f5 M2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8-11 15:12:0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8-11 11:09/ r6 u8 u+ z% K7 d
王大良教授指出:也是在我留意图腾与姓氏问题前后,姓氏图腾的说法突然爆炸起来。其直接原因 ...
/ k, B4 Z5 z  H; L

) Y# W+ {6 e  x  ~2 r# L
8 i: a& V& {" E0 D  L1 a8 o
        什么是图腾?    什么是图腾崇拜?, T. H- j+ a$ z4 s" `1 P
        图腾应是古有之图案,古老的图案。北京美术编辑王大有在2002年是设计和创造的图案是古老的姓氏图腾吗!$ X8 x9 W1 {: `( v$ d9 S( Y
& Y* E. U" E/ N  M+ U

& X% a& h) g* X* K6 M       陕西人民出版社,《百家姓书库》,2003年4月;       其中《姚》,徐玉清  孙夏兰  徐千帆等3者编著。
: ^, |0 B. N0 W# q5 _       陕西人民出版社和徐玉清  孙夏兰  徐千帆等3者,在书中推销王大有的所谓“姚姓图腾”和“姚姓图腾”说明辞。
+ n3 K5 @; r: O% M
* [# {) A5 u3 M4 Y6 Y3 ~       在图5书页眉头,有我多年前留的批语:今人王大有的图案,变成古老姓氏图腾,大滑稽!
/ f& N" ]' t+ z+ W! @& C8 R5 X5 |9 R6 E' ~; ^# c
) O  F( l' S, k; r5 n: B. [
       应当将陕西人民出版社《百家姓书库》及其专家拉出来示众
$ T/ d. H$ n1 Q
3 c& j4 Q; F7 L, j$ u
! I3 L# F+ g, P& ~# u6 W- Q
- d, @" k' l% A# Y, S* j

3 c" V- `  [( U! H1 I
2 g5 n0 G$ s2 ?: k+ a, v( b3 Y! \1 P) B% O: `! g: q& |6 }& v
3 r5 f7 T; D" @! I

( i' O1 K1 n8 |8 [  V% u+ T 2 B/ x' ^7 ]3 h# R& M5 ?
5 c2 K# i3 A, [& H) I  \

- Q, v' X$ m* D5 @: z  i- ^5 R  H  X* P4 _9 s2 ^  x1 I7 d% w& t% F
! a# u: T* T- ?/ x2 d) k4 y
8 d& f# F& ~; t, w( L
$ H+ {7 u: z) L4 Y2 V5 w+ b
      
; `7 z3 s7 j6 o) c2 F
7 O8 t" z1 T# _
  k3 k' s4 q9 d' V

) P  r* `6 |2 P( S

8 G1 I& ]2 Q! [  c" W0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8-13 17:57:13 | 只看该作者

0 Z) W/ ]5 O) _- k* S/ H. w3 T, E- c. c; A6 P* M! T
. H" Y# v$ u$ ^3 t3 `' i) T$ ]+ }
         河南家谱研究会设计创造的现代图案“姚+双凤”,杜撰和强加为所谓“姚姓图腾”。% ^3 ?8 F- v( e/ P4 D
         莆田姚氏委员会十年前修族谱,要收入谱中为所谓“姚姓图腾”,我坚决反对。' h2 z4 k; ^- m( `; T! l& W2 }8 e  D

3 O! i: r2 P4 W' R

5 ?- n; [/ ~' W; ]! a! m6 E1 d$ @
/ C0 v3 B3 p2 [/ G
' @9 }) U. b* u4 @
4 d# x6 m' C* w$ g' x8 f. V( W

0 k( l' H: i8 I4 v4 |
( t: `3 w4 M  [' C, s

" T2 O  q! u! Z; P) X
  S) ]# |1 x9 v! b. \. j: i/ Z
3 [9 G7 P3 }, M2 N
凤阳姚有昌(珂斗公后裔16世)回复:@广州姚钟尧潮阳 反对有效!
" \% G, J7 t( d2 G' e
; d) {+ C' B  g' \, d) j: W& d

& b& n; c9 e- i& D( C, ?. b: x1 I尧曰:是的,反对有效。莆田姚氏委员会修谱主编姚春霖接纳我的章见。
* h& Q2 g8 c) p$ C1 v( H' O% R    懂得“什么是图腾”和“什么是图腾崇拜”,就会思考和不易受骗上当,就会厌恶和拒绝这些假货。这也是我转发王大良教授的好文章到姚网的原因。
$ e) H" b$ O4 N3 O  Z! b  i" c
! e+ V* b1 P' w

$ \' z2 q# L' U! q 凤阳姚有昌(珂斗公后裔16世)说:我们这边也有个姚姓企业家做活动要用王大有的图案!说是图腾好看!我当时就和他说明来由,后来就用普通的姚字。2 \+ n8 ]  D; x* j9 [3 O/ ]; d
2 n0 M8 m8 V5 g! i0 n* O
2 v9 w7 ~. N) [
3 q) h5 A- W& l8 l- ~4 ?6 j0 ~1 K8 f
* S! T6 B" C7 T$ Y& W

1 H. j6 f: H  U: _4 I( ]# y! T1 w9 w# n9 _3 A2 E$ z) @7 c6 A7 o

4 a; }* I) j/ F2 X: V: u% N, S/ R% H' d7 T* h' J- l! \, y
/ i5 }8 Z# K: E  j- m3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8-12 22:16:55 | 只看该作者

, k2 w5 P* f! D) ~  O# v9 D) e; z) x% i. e/ K
7 q. L5 m6 u4 A6 ]: b
    江西吉水姚峰传播的姚姓桃图腾。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网上来的。稀里糊涂!2 y+ o  h. C# \$ e5 }
    现在知从哪里来的,也是假货。
; f/ e0 a$ h% @4 ~
% @4 C5 H* Z+ D. v; M    我国的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社会学或人类学、历史学者,如钟道铭、黄文山、吕振羽,以及稍后的董家遵、李玄伯、丁山等人,都先后利用“图腾”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我国早期的人类历史和社会,进而与姓氏来源联系在一起,认为“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实即原始社会之图腾”。他们还举例说,风姓图腾为凤,董姓图腾为龙,彭姓图腾为鼓,曹姓图腾为枣,芈姓图腾为羊,姚姓图腾为桃,姒姓图腾为薏苡,斟姓图腾为桑椹,等等,都是这类的姓氏。
* U4 p7 f# v& `! V2 `
/ h8 I1 D" c  E3 E& Y0 a! q- x
" W- U9 j6 @* O0 s. s8 h  F* W+ U
" [2 K! c( Q8 X$ f! ]9 h
$ I$ |4 [$ R/ P: M" W
9 W3 H" _; s$ W+ |# Y) K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发表于 2023-8-11 19:37: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能算是图腾,只能算是一种标识而已,类似徽标。0 W8 u" H" v% k, m. M; z; C6 B
姚网用做LOGO也是感觉这个有一定的通用性,而且象形“姚”字。并没有说是姚姓图腾。
. l5 }* K3 l, K. |% X; ?4 I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6#
发表于 2023-8-11 19:37: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能算是图腾,只能算是一种标识而已,类似徽标。
- Q; X3 x% ?  l  i* Z  x姚网用做LOGO也是感觉这个有一定的通用性,而且象形“姚”字。并没有说是姚姓图腾。
$ K: O) z: {1 p  o& O: J6 G8 e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239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23-8-11 20:5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23-8-11 21:05 编辑
: F9 a) [1 Q1 p+ G3 {
0 }4 f" ^, d6 I; ~拜读了尧老的这个帖子,深受启发,思索良多,感慨良多,疑惑也良多。在“姓氏图腾”这个严肃的问题上,的确值得深思和仔细研究。% W" j* q! g% e6 d% n

3 q+ w( j4 I. d- h* G; @我觉得尚明站长说的颇有道理,作为一种标识使用,类似徽标,而并非看作或当作姓氏图腾。这未尝不可。
2 k- ^9 x0 T% S  r5 e* ^& N5 v( V* ~  ^
只是,姓氏图腾“创作”“设计”者,硬是把自己的作品说成是姓氏图腾,还煞有介事地加上所谓图腾说明,未免太霸道了!我对“姓氏图腾”这个问题缺乏了解,更没有理论上的探究,仅凭一点肤浅的看法,请尧老多多指教!
+ O( y9 p  D. y
; a) j; o& L  a; a

签到天数: 3646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23-8-12 11:56:17 | 只看该作者
    尚明站长说得对.它可以作为一种标识使用,类似徽标,而并非看作或当作姓氏图腾。
1 i8 K/ V8 |% i"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3-8-12 22:08:2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8-11 15:12# E1 ~& E5 V8 b, W/ k" Z" Y
什么是图腾?    什么是图腾崇拜?. J2 o  C; I7 A! Q
        图腾应是古有之图案,古老的图案。北京美术编辑 ...
8 S% x2 Q1 Q- ]+ X$ E. x, l8 e

0 U- E% d$ t/ w2 H+ |9 E/ o1 w, p) N% Q2 O; \
    随意拍了3家姚氏族谱中的王大有的所谓“姚姓图腾”。连宁波姚志明宗亲(可惜去年千古了)和钱文华也受骗上当(见下面图3和4)。
) b+ o! M- Q9 m, u3 v- b8 N1 _% m0 }
$ x6 c' \, k, F" F
9 V: A6 Z/ u( O/ {2 z7 e6 c9 n

/ o) Q  @% o/ i; ^# ~
, k+ x/ B( M5 D2 E
+ y, {; @- O& \! H( @0 E. B1 ?% ?5 @$ W; `5 t# z" K+ s! [# G

- R( T- S' m+ s( V" j/ y
' k" @" s" W7 K0 ?1 Q& y2 W
% K. ]% b' X9 p6 P' K' O) m6 Z) K' D' C4 z1 Y) i/ L: s/ O
% D4 ~, A5 k0 Z: {" ~3 k
2 K& p  D: [3 O/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