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古时代——中国经济思想之原始(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0 08:4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太古时代——中国经济思想之原始(节选)
唐庆增
唐虞时代之经济背景
中国数千年来,以农立国,农业发达最早,传云,神农氏斫木为耜,楺木为耒,以耒耕之利教天下,可知当时重农之一斑;厥后农业益发达,器具亦日精,尧时用后稷为农师,劝民从农,天下取法,舜继之,更设官职,名为农师,故当时之经济状况,一以农业为单位,今日经济家所奉为生产要素之土地,在当时固极重要也。
至国家租税之来源,彼时以田赋为大宗,此制最古,按照《说文》,税者,租也,租者即田赋之谓。黄帝创公田,唐虞三代,悉秉此制,为帝王者,赖此岁入源流,以维持国用。《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即指以上田产,非庶人所得私也。
可知该时经济情形,实与今日之所谓“土地国有”主张相类似。其时天下一切田地皆归于官,民又仰给于官,田产非归私人所拥有,人民受同等待遇,贫富亦无悬殊现象。愚以为中国财政之可考者,当以三代为始(近人如贾士毅等,亦主此说)。惜当时执政者支出岁入之多寡,今亦无由考查矣。
大禹初平水土,别九州则壤成赋,以求民力之平均。贡者,赋法之谓,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算五亩之入以为实。嗣后殷人用助,孟子叙述此制,谓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用养公田,可知公田实借人民之助以耕之;周人用彻,在耕者所入取十之一而偿之,此井田制,迄商鞅时,几全部崩溃矣。
当时商业已开其端,神农氏以聚货帛,日中为市,致民聚货,以为交易,其形式如何,虽不能考,然当属实物的交换,而为中国交易之起源也。
货币起源,始于何时,各家之说不一,财字从贝,则唐虞时或以贝壳类为交换之媒介,其余如金银铜钱刀布之属,均曾用过。管子尝云: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当系指周代而言,周制以商通货,以贾易物(见马氏《文献通考》)。以言圜法,首推太公,太公立九府圜法,钱圜函方,轻重以铢,盖黄金以斤为名,钱以铢为重也。《周语》景王二十一年,铸大钱,古籍之中,引用钱字者,以此为嚆矢。
上所述者,俱见诸史籍,较为可信,其后孔、孟、管子、太史公诸人所有之著述,时时引证及之,中国经济思想,于唐虞开始。即经济历史之材料,亦当以该时代为讨论之起点。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民国丛书》第一编第36册,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7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