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老姚的柑橘种植“悲喜路”:一样的开始 不一样的结局(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2:07: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太明的“星座庄园”里还留着1000斤果子给踏青的顾客品尝

天气逐渐暖和,姚志高的妻子看着存放的柑橘有些发愁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不时还会拣出腐烂的柑橘。”3月1日,东兴区平坦乡聚源村,柑橘种植户姚志高和妻子在村口的公路边摆摊卖柑橘,一脸无奈。

8 S: D8 X& K8 y" S1 N
  而在东兴区双才镇十字村姚太明的“星座水果庄园”里,还有约1000斤的果子特意留在树上,等待春暖花开时前来踏青的顾客采摘品尝。
! y8 d0 I* s4 R0 _& n  两个老姚很有“缘”,今年都是58岁,都是10年前开始着手承包土地,种植同一个品种的柑橘——“春见”。
! a7 I0 b; U4 C  然而10年过去了,同样迎来丰收季节的两位老姚,境遇却大相径庭——一个在家愁眉苦脸,柑橘连续三个月一直滞销;一个春风得意,从果子成熟到基本上销售一空,用了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为什么一样的开始,却迎来不一样的结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2:08:29 | 只看该作者
同一个品种,不一样的悲喜 1 E% n$ m2 B6 a* o7 _% F* ^
  `* x, x- N: L, a  \* X4 s
  2003年,从内江市机床厂下岗后的姚志高在距离城区30公里的平坦乡聚源村租下了120亩山地,开始种植柑橘。“作为当时的一个新品种,我对春见充满了信心。”姚志高说。+ ^, _! b7 C# t- O6 t- S1 B
  同一年,从内江市农业局停薪留职的姚太明,则选择了距离城区10公里的双才镇十字村承包了260亩地,种植的也是当时时兴的品种“春见”。- C6 ~! v5 E1 p: [
  两年前,姚志高的30余亩柑橘开始进入丰产期。2012年11月底,姚志高专门请了几十个当地村民,花了半个多月时间采摘完6万多斤果子,并用保鲜袋包装储存。然而迎接姚志高的,却是意料之外的滞销。“在媒体帮忙牵线搭桥后,虽有所缓解,但还是困难。到现在不仅烂掉了10%,还剩下6000多斤卖不出去,两块钱一斤都没人要。”姚志高有些无奈。* q2 M, T& M/ N3 k" h7 n# F( ~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另一个“老姚”姚太明却迎来了真正的丰收。“价格在春节前后都没有变动,4元钱一斤不讲价。”从元旦到春节,姚太明家门口前来购买柑橘的车辆络绎不绝。“尤其是春节期间,每天前来购买的车辆有三四十辆,近的来自内江周边安岳、乐至、宜宾等地,远的还有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车辆。”姚太明高兴地告诉记者。8 x! Y6 H# p, j" X. W1 ^
  不同的路径,不一样的结果
$ g: K6 p5 r% ~$ E6 b  为什么同样的品种,却是迥然不同的收获?
  @! E- p' c: R& @- o0 S  首先“让产品自己来说话”,看看两个人的产品都有什么差别。/ H8 X* {7 M3 B5 r/ Z: u& J4 y
  由于雨水多,果子成长期受了病虫害,也未套袋,记者看到姚志高家的果子外观相对不那么好看,一些果子皮上长满了黑色的斑,即俗称的“牛皮柑”,但即便如此也并未影响果子的口感,仍然松脆可口,清甜多汁。$ G; L+ i8 N- d( j- ^
  而姚太明的“春见”品相则更好,色泽光鲜。不仅如此,他还进行定向定量生产。针对有的消费者讲究品质和美观,姚太明每年会为他们定量生产1万斤左右的“精品果”。果子在生长期间就给予特殊照料,套袋生长,施肥加重农家肥的比例,注重各种营养元素的搭配,连包装也更新颖。姚太明说:“在包装上精品果用竹编筐进行包装,每个果子贴上标签,一件果子10斤售价150元。”  r3 R- @+ ~* A6 I8 ^; P
  在销售上,两个人也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姚志高集中采摘后全部储藏起来,而且大都是用塑料袋,根本就谈不上包装,唯一像样又节省成本的包装是装酒用的纸箱。而姚太明有着不一样的理念——进行挂果销售,随采随卖,不储藏。“现在消费者十分注意食品安全,随采随卖消费者更放心。”在姚太明看来,挂树即便因为过于成熟或鸟啄,要掉一部分,但也比提前采摘下来贮藏过程中腐烂的损失小得多,挂在树上至少还能吸收天然水分和营养。5 |6 v7 E! K* O* s- Y$ X# c
  更有趣的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姚太明,明显“好耍得多”,比姚志高轻松得多。同样是面对上百亩的果林,姚志高和妻子二人常年住在田间地头,终日忙碌,只是采摘时才临时请些人帮忙;而姚太明则专门请了6个村民对果树进行常年管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搞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是方向 ; x. A6 t- p1 d" l
+ G" k; X$ Z3 U7 J
  对于不同境遇的原因,二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让人再次感到意外。6 C/ w# e6 T7 p& N4 i
  姚志高认为自己“运气不佳”,在他看来,姚太明的生意好是因为客源都是开车一族,而自己的客源则是“背篼客”。此外,自己果园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点,离城区要多20公里。而姚太明则认为,姚志高的“失手”,很大程度上是其管理不够精细、投入不够导致。事实证明投入大不一定会亏本,“他经常给我打电话请教,我告诉他该覆膜、该套袋了,他就是做不到。果子八成熟就开始采摘,着色不好,品质也都还未转化。”姚太明说。+ T1 S( L, [" ^
  在内江市农业局多经站站长刘岱看来,两位老姚的不同境遇,在于他们经营家庭农场理念的差异—— 一个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传统模式上,“想着只要精耕细作、辛勤努力就能获得好的收成”,一个已经显现出现代农业的雏形,不管是技术、管理上,还是在对市场的理解上,都胜出一筹。
" W. P, Q- c* s! c9 d  “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农场主不是那么好当的。”刘岱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下乡当起了“家庭农场主”,但实际上经营家庭农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大规模的种植户,一流转土地往往都是上百亩,前期投入本来就比较高,风险很大。如果还是粗放式经营,一遇到自然灾害、市场等风险,很容易就血本无归。”5 @4 {- }& z4 F
  在遭遇了“滑铁卢”后,姚志高也开始试着反思自己,什么时候能赶上姚太明的“运气”。“不能只是自己买本书在那里看,还是得向人家虚心学习,果农不仅得讲究技术含量,还得要跟上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管理和市场理念。”(内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6 00: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