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本奎:唱响“沅水文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5 15:5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湖南日报

& z9 v8 h4 G. Y, X7 m( X* U湘西自治州泸溪县位于沅水中游西岸,是盘瓠文化的发祥地。旖旎的沅江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滋养了一批挚爱沅水的“沅水之子”。   谈起对“沅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得不提及姚本奎。
: {3 O: W7 c, [0 S/ s  盘瓠后裔的“作家梦”   
" ]& y7 s6 f7 F" K! X/ h年逾五旬的姚本奎身材不高,略显肥胖,相貌敦厚,说话不慢不紧。他自幼生长在美丽的沅水岸畔———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这里是苗族祖先盘瓠的故园,留有盘瓠传说故事和生活遗迹。   念高中时,姚本奎成绩名列前茅,作文尤其突出,他渐渐滋生了“作家梦”。1974年,他被推荐上湖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姚本奎被分配到中学任教,从此,开始了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先后在湖南日报、团结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具有湘西特色的散文《桐子花开》、《木兰花开》等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其散文《山溪情》获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征文一等奖,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   1987年,泸溪县文联成立,姚本奎当选为县文联副主席。  
* j0 O  J% K2 U  v 探源“盘瓠文化”  1 Z# U$ W, C* i+ ?# Y9 @1 h/ T
 作为一个盘瓠后裔,姚本奎对与盘瓠相关的文化事象悉心关注。2000年,泸溪县决定开发沅水文化旅游,闻此,姚本奎萌生编著一本融泸溪文化旅游、盘瓠神话传说、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散文集。   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编辑整理自己多年来苦心收集的作品。2002年6月,一本凝结着他心血的16万余字散文集《沅水盘瓠文化游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1990年10月,中国首届盘瓠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泸溪县举行。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盘瓠故园,饱览盘瓠文化遗迹。专家学者从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方面研讨盘瓠文化,留下一批珍贵丰富的资料。但主办方苦于资金缺乏,论文集迟迟不能付梓出版。姚本奎得知此事后,一直牵挂在心。   2004年时机成熟,姚本奎决定将探源盘瓠文化的论著出版。经过60多个夜晚的审阅、编辑,一本30多万字、极具学术价值的《盘瓠文化探源》面世。2006年,《盘瓠文化探源》荣获湘西自治州“五个一工程”奖,并被喻为“是迄今为止研究沅水盘瓠文化最全面、最完整、最丰富、最有特色的资料。”  ) z; G6 H- k2 k2 Z6 z: G
 唱响“沅水谣” , ~3 U8 l. m4 a: f% u. F* O
  “屈原涉过一条江,它的名字叫沅水。沈从文赞过一座岩,它的名字叫箱子岩。百舸争流衬峭壁,绿水千帆绕青山。圣贤已乘仙舟去,江上空留马嘴岩……”清脆动听的歌声,伴着柔美的沅江徐徐推出。这张由姚本奎编导的《沅水谣》MTV歌碟画面优美,韵音绕梁,在湘西被广为传唱,备受人们喜爱。   对于家乡奇异的山水风光,姚本奎看在眼里爱在心上,他多么渴望有一首歌赞美她。2003年,他盛情邀请湘西著名词人邓亚平、作曲家彭昌兴谱写一曲赞颂家乡的歌———《沅水谣》。   此后,他北上京城,力请著名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曙光演唱《沅水谣》,并灌制成碟。同年10月,《沅水谣》MTV在沅水开拍。渔舟唱晚的沅江如诗如画,江面上飘荡着银铃般的歌声,红衣少女深情美妙的表演……《沅水谣》经过艺术生动地演绎,播出后便引起轰动,被人们争相传唱。   醉在“画里泸溪”0 f! W/ b, z& y, G& P' H
  《沅水谣》的摄制成功给姚本奎以鼓舞。接着,他酝酿摄制一部以盘瓠文化为核心,充分展现泸溪民俗风情的电视片《画里泸溪》。   担任电视制片人是件既劳心又劳力的事。筹措经费、置办服装、准备道具、组织群众演员、管理活动开支等等事必躬亲,他一下子掉了十几斤肉。   在他的精神感化下,在辛女村拍摄佤乡“跳香”、祭拜盘瓠一场戏时,全寨100余名男女老少出动,顶着炎炎烈日,在盘瓠庙前参加古盘瓠祭祀仪式表演,跳起具有巫楚古风的“跳香”舞。   为了全面展示泸溪奇特的山水风光,他率领摄制人员跋山涉水登上海拔700多米的天桥山峰顶,拍摄佛道合一的古寺、日出日落的美景。赴千年古镇浦市摄下昔日的亭台楼阁、茶馆、辰河高腔目连戏、古代水上“丝绸之路”……   历时半年多的精心创作,《画里泸溪》风光片终于摄制完毕。富有诗意的解说,沅江水畔人与景的完美结合,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千年古镇的文明……使《画里泸溪》一跃为电视风光片佳作,2006年荣膺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系统专题片一等奖。
* _6 `; s' G+ T  当笔者问姚本奎为何这般衷情于沅水文化,他笑了笑说:“我从小喝沅水长大,沅水是我的母亲河,作为‘沅水之子’我有责任和义务弘扬沅水文化。”     
(责编:刘金兰 作者:张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3-3-5 20: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蓬安姚波
- O, m3 c/ ~$ j& O# j* r9 Q+ B4 G$ q8 @* m3 X! S; e

(姚本奎)“他自幼生长在美丽的沅水岸畔———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这里是苗族祖先盘瓠的故园,留有盘瓠传说故事和生活遗迹。······作为一个盘瓠后裔,姚本奎对与盘瓠相关的文化事象悉心关注。······

" g2 t. Q- E! D7 k

根据记者以上所写,姚本奎是盘瓠后裔,那也应该是苗族了。问题是——苗族盘瓠的后裔他怎么就姓姚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20:0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3-5 20:08 编辑
- X# V" f0 l' s- H4 X, s) `
回复  蓬安姚波 3 ?3 A6 R% `1 h  Q

1 u. M5 {( j0 I# R(姚本奎)“他自幼生长在美丽的沅水岸畔———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这里是苗族祖先盘 ...; C, E  j. K' z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3-5 20:02

" e. I0 l1 _: y! L3 b! W7 }) Q
, f) B# V& X/ Z1 r5 h7 m* w8 D
1 R2 `( M4 _+ w) i" Z    盘瓠后裔那是对苗族人说的;可能他们划为苗族后别人就认为是盘瓠后裔了,加上他又在整理和传承那些,记者可不管你是怎么发源过来的;笼统认为是盘瓠后裔了吧!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3-3-5 20:16:48 | 只看该作者
盘瓠后裔那是对苗族人说的;可能他们划为苗族后别人就认为是盘瓠后裔了,加上他又在整理和传承那些 ...
( i6 X5 R' b8 x  Y; S' P(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3-5 20:07
5 Q2 V5 I$ p+ o3 i( d4 G
2 C1 I! K$ c, W2 w2 x5 {

; d* d# k# q6 g% X这样说来,姚本奎的先祖原本是汉族,只是后来(近代)被划进了苗族,并非是什么“盘瓠后裔”。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20:32:1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说来,姚本奎的先祖原本是汉族,只是后来(近代)被划进了苗族,并非是什么“盘瓠后裔”。
" S5 G* [% D) s# ]+ S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3-5 20:16
/ ~5 z, \: I% ~1 Z  A

' v0 |2 Y; @, r+ \6 g% H, F+ `
) ^0 d7 E+ _- {, N' R0 Q2 f7 ]    就是我们一支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