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8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替姚亚民先生纠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9 16:5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4-29 16:58 编辑 6 |  f! Z1 [6 b! F6 G" e

' _( h" S6 [4 B2 ^
* a! V. u# ^3 `1 L3 b+ [7 R  B
    2010年04月28日我发了标题为“你知道潮阳姚亚民和新加坡《潮州乡讯》吗?”的帖,其中附录有姚亚民先生的著作《潮州掌故谈》的3则掌故,现将其中的一则再录于下:% T! s9 ]; u2 K$ Z6 B! J, n) R
六六5 N, l& Q9 z  s' K& S$ |
赋别断句

2 l6 ~+ c  B# G) d   棉阳姚东阳先生,号明山。少年时候曾跟着他的从兄复古先生到澄迈去任教谕,(复古先生的)行宜学问很受海忠介公瑞的敬佩。及领嘉靖丙午的乡荐,便由教谕陞为漳浦县令。那时,方伯薛士彦还未露头角,他却特别课之室里;后来薛成了有名的进士,大家才服了他的眼力不错。在官不久,因廉明之故,竟开罪了监司,乃请归田,并赋“独鹤叹”以见志。
; k* M5 @, G  Y3 @  x2 h* {   龙溪吕雯先生,是他的同门朋友。那时也以宫諭谪居家乡,合他有些同感,不禁慨然赋诗送别,中有句云:
! M- @3 t. ?, O   明甫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 |+ B- O! K  z! L( H: e8 H
   按:“明甫”作“明府”不知孰是?) C4 ?& D) m( ~% O

1 M7 n. d& J5 E) c. W6 ]4 ]    姚东阳,我潮阳姚十三世祖,是明万历己丑年《潮阳姚氏族谱》的主编者和作序者。. K1 k, A% \! P
    姚东阳,字国光,号明山,隆井都古埕(今属井都镇)人。由于姚东阳为官持重操守,廉明正直,备受人民赞誉,因此入祀邑忠义孝悌祠;潮阳县志也为其立传。现录新县志P1061姚东阳”条目于下。6 F  }9 u9 h* O- U
( [$ t6 r4 I1 ^6 R- A) o" x
姚东阳

  y8 ~: f! R9 c8 @* L, d   姚东阳(1523~1595),字国光,号明山,隆井都古埕(今属井都镇)人。少年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诗文名著于时。明嘉靖四十三年由宜兴教谕升漳浦县知县。为官持重操守,廉明正直,备受人民赞誉。贫士薛士彦曾被留官署攻读,后来登进士,官至布政使,人们佩服东阳慧眼识贤才。东阳不善于阿谀逢迎,违逆监司意图,遂坚决辞官,归家务农,赋诗“独鹤叹”以表心志。当时同窗好友龙溪人吕雯被罢官回家,东阳感慨赋诗送别,有“明府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之句。万历二十三年(1595)逝,享年73岁。入祀邑忠义孝悌祠
2 G: J- _, Y$ A   潮阳县志办公室编《潮阳姓氏丛谈》(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P103潮阳《海内外姚氏大宗祠落成大典纪念特刊》P275的人物传完全或基本用了上列县志的说法。
0 g9 |2 A( c# ^# O/ n' [, N   请将新县志中当时同窗好友龙溪人吕雯被罢官回家,东阳感慨赋诗送别,有“明府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之句。与前面姚亚民先生的“六六  赋别断句”文末的相关段落对照,谁是谁非?我已在前帖中表述了我的看法。3 D1 z. l8 r6 ?- T
   今年清明,我利用到汕头和潮阳拜山的机会,前往潮阳区方志办公室,向萧先生呈送我的文章“为潮阳姚始祖姚孚之祖父姚楶正名”和“准确的潮阳古埕”(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已在姚网发表),因为《潮阳姓氏丛谈》在姚楶公的名字和姚氏辈序诗方面都有我所指出的错误。- p  p2 q" z8 n
    萧先生(70多岁)虽是理科专业出身的科技工作者,却是《潮阳县志》和《潮阳姓氏丛谈》的主要纂修者,也是潮阳萧氏四序堂的文字撰编者,例如,他是萧氏族谱、全世界萧氏宗亲恳亲会(广东潮阳,20104月)会刊的编撰者。老先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欣然接受我的文章,并告知新编的潮阳人物志已有初稿。
- P# d! c  ~6 f& N6 y( W7 N: g   这时我想起了姚亚民先生,想起了姚东阳,首先特意翻看初稿的“姚东阳”,咦,与上列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是谁赋诗送别和“明甫”作“明府”的错误依然存在。萧先生说,原文来自光绪年的县志。我有点明白了:也许当年姚亚民先生,读了光绪年的县志或什么东西,认为不该将东阳明山先生的尊称“明甫”改作“明府”(注:“甫”与“明”是同音字),故发出颇有意味的疑问——“明甫”作“明府”不知孰是?
; f) V, a' g4 j5 I7 T8 R& U   然而,姚亚民先生并没有议论“东阳感慨赋诗送别”的错误,那末将龙溪人吕雯赋诗送别说成“东阳感慨赋诗送别”始于何人何时呢?, |& j( {* l% }$ W5 J+ m
    我向萧先生陈述看法,两人商议后,用红笔在初稿本上做了改正:
' D0 X: a7 t+ m# n; O1 `" n/ p: W    错:当时同窗好友龙溪人吕雯被罢官回家,东阳感慨赋诗送别,有“明府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之句。3 h- [9 w; w( _6 K
   更正:当时同窗好友龙溪人吕雯被罢官回家,感慨赋诗送别,有“明甫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之句。
% |3 I6 N+ S/ z  |; q9 {; x7 N   随后,我又粗略翻看潮阳人物志初稿的姚氏人物,入志的姚氏人物未见新增加。我说:“我对潮阳姚氏人物了解不多,就我一年来寻宗问祖的历程所得,认为有3人可入志——黄埔军校4期生姚雄将军,黄埔军校7期生姚学濂将军,文化人姚亚民”萧先生要求我尽快送这3人的材料。我自己无法提供准确和完整的材料,答应转告三者的亲人送。
) R0 c- C3 A, K! u+ }) C% K$ c    我返穗后第一时间已通知姚雄、姚学濂和姚亚民的亲属。由于不知姚学濂的直系亲属,我将我所知的姚学濂其人发送电子文件给潮阳区方志办公室萧先生。至于其他两人的亲属,要不要求入志,有没有送材料,我没再过问。
* ?" y8 D. L- b$ u4 d3 _- r    我曾说过,姚雄、姚学濂和姚亚民三者与我非亲非故、素不相识,只是在近一年收集潮阳姚氏族谱资料中听说和注意的,觉得应当弘扬对宗族、民族、国家有奉献的人的精神和事迹,故有在潮阳区方志办的举动,如此而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6:5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5-7 17:03 编辑 3 y' {$ S6 F% E% w  V2 x
, G/ x9 ^) I8 F, |, W' x  }  S% z
1# pszyyao
, l9 }. W5 S6 `% P' w! q9 p9 `+ ?+ U
' G# Q, J9 J1 t. N近日翻看姚培才的世系行实手抄稿,在姚东阳下附有光绪年县志的姚东阳操页,照录如下:
; O8 @/ |8 U' |5 ^3 ~, H* A东阳:论识伉直,操守尤清洁。
) M5 Z4 f, r: P" U! I. ~, B4 p漳浦令廉明正直,有政声,民德之。方伯薛士彦微时,东阳课诸署中,遂成名进士,人服其藻鑑。寻不乐阿附,忤监司意,力请归田,赋“独鹤叹”以见志。时同门友龙溪吕雯以宫諭特居于家,感慨赋别,有明甫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之句。卒年七十三
- Y6 k, b8 L# j3 T! {0 B由此可知,光绪年县志既没有东阳感慨赋诗之错,也无明府居官不索钱之谬。谁之错?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0-5-15 12:54:51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 04: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