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3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知道潮阳姚亚民和新加坡《潮州乡讯》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9 10: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3-29 10:05 编辑
9 o0 I( H/ P4 x/ f  d& d5 r2 S& U6 c/ Q6 h6 k; C! h, I3 C9 Y. `. e
姚亚民(1898-1952),潮阳姚廿三世。华侨或侨眷,出生于泰国,少年时回家乡读书。家居潮阳棉城平和东乡水门大使爷宫巷(护城河东侧,在东门和水门之间),其住宅中有书房“亚庐”。读书人,文化人,教师,著作颇丰;被朋辈称为“书橱”、“书迷”,潮阳“半支笔”和“文光八秀”之一。近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吴奎信认为:姚亚民和林培庐,杨睿聪,丘玉麟,金天民等是民俗学学者、专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潮汕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的热潮。
  f/ p5 A* L. |. U# P; J0 Z/ [+ o  c" @   《潮州乡讯》,新加坡侨刊,是新加坡本地潮人所办的双周刊由新加坡潮州乡讯社出版发行,创刊於19478月,停刊於1962年左右,主编吴以湘。
" ?( D5 [8 q7 X& V- z     姚亚民撰写的文章,例如《潮州新乐府》和长篇文章《潮州掌故谈》,潮州乡讯》发表和连载。
& C/ R7 d5 ?+ o" G" F  a: m: \     《潮州乡讯》不单在新马和东南亚各国发行,也在国内特别是潮州地区发行。我发此贴的一个目的,是要找到《潮州乡讯》以便搜集姚亚民的长篇文章《潮州掌故谈》。! u" j3 C2 o9 j) Z/ _# Y/ B
  F0 B6 O; I$ @( G; g) @& 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3-30 16:22 编辑 % x! v5 [# j" p' `) F' L

2 F/ ^& b- S; G( h: ?" ]: B- u6 o1# pszyyao & v) G) E1 h; [8 s, c% F; R: q
    我与姚亚民先生素不相识、非亲非故。知道潮阳姚有姚亚民这个人,缘于我想编写我祖屋的族谱,急于寻找潮阳姚氏族谱,上网从“姚姓家谱目录”知:# ^+ G5 @' V, V) C) y
          5812【广东】潮阳姚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姚亚民辑,
2 \( m+ }( y0 K! {# t2 f          民国三十八年(1949)本,广东汕头市档0 J. k! }4 `# v6 {+ P* y: K
    凭借这条线索,我到汕头市档案局(馆)阅读和复印了姚亚民编辑和刻印的这份潮阳姚氏族谱资料。这份资料实际上只有10页,但是其中有姚亚民撰写的“弁言”和“资料目次”,使我初识姚亚民:文化功底厚,古道热肠;对潮阳姚氏族谱和祖宗有奉献的人。5 m5 t' X7 \+ n; ]/ N
    由于这个原因,我便开始关注姚亚民其人,后来终于知道:潮阳新县志记录了他的著作《潮阳列代名人诗存》(参见新县志P879),《潮州乡讯》发表和连载他的《潮州掌故谈》,……。去年还知道:《潮阳列代名人诗存》收入饶宗颐(今被誉为国学大师)和其父饶锷主编的《潮州艺文志》;由于上世纪40年代饶宗颐主持修编《潮州府志》时,邀请姚亚民和萧遥天(文光八秀”之首、被称为潮阳“一支笔”,潮阳新县志有传)共同参加编撰《潮州语言志》,萧遥天还负责编写《戏曲音乐志》& W) i5 O0 d& d- P
    当我对姚亚民先生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便想收集他的遗作。我还想,假如潮阳姚氏要修族谱,是应该为姚亚民立传的。8 _; J1 j. @1 F
可惜现在潮阳没有多少人晓得姚亚民其人了,包括许多潮阳姚氏族人也不知道有他这样的族人!立传之想,可能是白想。
$ H, \( ]) M5 J+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1:32:15 | 只看该作者
2# pszyyao
! U. s5 n% s; t! T我努力寻找大陆馆藏《潮州乡讯》的机构,(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没有,汕头大学图书馆没有,汕头大学图书馆也没有。只在暨南大学找到《潮州乡讯》1948-1949年卷34的残缺的合订本,得到姚亚民《潮州掌故谈》中的十几则潮州掌故。我估计,姚亚民在《潮州掌故谈》介绍的掌故当在70则以上。下面选3则与宗亲们共享。
; C2 F( u2 L- l; o5 ]' F" e
姚亚民《潮州掌故谈》3则
三三
6 I6 d+ p6 a- P0 a/ F$ Y壁上题诗
传明朝棉城新翰林(邑人称其父铁峰先生为老翰林),曰启萱(?)端蒙先生,幼小时候,很怕入塾念书,到了十五岁那年,才肯就学。塾师见他学龄比较群儿长大,所以督责很严。他愤极了,便在壁上题诗一首,以泄满腹子的牢骚。: M* F% u, c, o' @
师见了诗,有些惊异!从此,也就另眼相看了。原来,那诗是为:
3 m' G% i* ^1 B( x小生一十五,见书如见虎;秦皇烧不尽,令人受此苦。$ _! s4 O8 {, p+ x

4 `3 Q2 r. Y, k) T. a7 kpszyyao注:
; c9 s: t" n. A- r: e8 }端蒙—棉城亭脚萧端蒙,明翰林,其父也是翰林,故邑人称之“父子翰林”。
! H0 p. z, W8 E, C⑵在潮州民间传说中,也有说此诗是郡人吴殿邦所题。有这样的观点:民间故事传说是靠口头传承,传述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传述人为故事生动吸引人,有时将不同故事混合起来,或将别的故事某些生动的内容移用过来,因而产生了故事的“变异性”。例如,写潮州古代名人肖端蒙和吴殿邦小时不爱读书,受老师管教之后都写下上面的诗。
- S  W* I/ O7 d
五四
, t* E& I/ p, p3 Z& T2 h宏恩寺联

' ?/ M& G  i1 p1 o$ X( ^: i宏恩寺,在棉阳玉峡山恩波桥畔,是明大理寺卿里人耿西周光镐先生晚年逃裨的所在地。前厅为佛殿,柱有联云:5 [! Q6 b; m6 t! C$ _
故山归隐流风韵,清露飘穰荐德馨。; v9 g) C* A/ H" i
后堂有龛一座,龛里祀着他的塑像一尊;铁面剑肩,脸庞有痣七颗,令人瞻仰生敬。龛前也有一对子一付云:; X) z& b* [- u7 `7 Q- V& u- Q' H
无忝而生,方是本来面目;能明自性,直参最上宗乘。8 O, O* U6 U9 d9 o( H- S
7 F9 p6 X6 G1 w5 C  t" X4 v9 z
pszyyao注:
- T. E  t% C1 x3 z' C2 p6 N⑴宏恩寺在公社化时已被毁。: W' F/ u" |6 o
六六
% ?8 i2 L6 ^% a! {( I& E赋别断句
棉阳姚东阳先生,号明山,少年时候,曾跟着他的令兄(从兄)复古先生⑵到澄迈去任教谕。行宜学问很受海忠介公瑞的敬佩⑶。及领嘉靖丙午⑷的乡荐,便由教谕陞为漳浦县令。那时,方伯薛士珍⑸(薛士彦)还未露头角,他却特别课之室里;后来薛成了有名的进士,大家才服了他的眼力不错。在官不久,因廉明之故,竟开罪了监司,乃请归田,并赋“独鹤叹”以见志。
$ w$ P$ E4 c! Q; j龙溪吕雯先生,是他的同门朋友,那时也以宫諭谪居家乡。(,)合他有些同感,不禁慨然赋诗送别,中有句云:) ?. B/ E* I. n- z
明甫居官不索钱,担头潇洒似神仙。6 g/ v- G2 V- F8 k* k0 ^4 N
按:“明甫”作“明府”不知孰是⑹?
! t/ x" `4 _( V1 @
" p$ z/ M5 Q7 v0 Rpszyyao注:6 P' v, G( f$ d0 \- T7 @8 b; w! U$ v
赋别断句——赋别断句显然是吕雯而不是姚东阳说的。在新县志、丛谈和特刊有姚东阳的传记,也有类似这里的故事。然而,却将吕雯的赋别断句说成“东阳感慨赋诗作别”;此外,将尊称东阳(号明山)的“明甫”说成“明府”。
1 v+ e5 s2 _' e6 e⑵他的令兄复古先生——姚复古为明隆庆年间贡生,隆井都人,官澄迈教谕,升益府教授。是姚东阳的从兄,不是同胞兄弟。
* }( _1 W# R% \  ~9 t% _  C⑶指姚复古的行宜学问受海瑞的敬佩。; r; `( {9 d3 \8 m/ ]! Z

6 {7 H3 \4 g% ^. u⑸薛士珍——应为薛士彦。《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载,薛士彦,福建漳浦人,万历八年二甲进士。
3 ]" x1 h- F* Q, _- E+ I6 p⑹“明甫”作“明府”不知孰是?——姚亚民这个按语颇有意味。当然明甫为是。东阳号明山,古人不直呼其名,喜尊称其字或号,且喜称其字或号前一字加一甫字,或加一翁字,称“明甫”,乃是对东阳的尊称。& |3 o8 p' x1 k6 o$ c

% O- L5 P1 ?# f5 |. f

签到天数: 22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0-3-31 08:13: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