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蓬安的衣食住行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38:4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蓬安苏区的创立与建设
! a* z* m1 `* l 0 J1 {4 v. K% q) v# W9 ?0 k5 f
) J! i, N  H  a! K. r/ F) M* d0 n
  1 O+ p% \' q9 N3 J' S+ Y$ ?
: ~& I6 S" U4 o6 `$ D
  
# t- k9 ^* a2 L- B     蓬安苏区的创立:( U- d/ H: ?# l+ H# X7 a4 ]! C4 o
     蓬安县革命老区创建于三十年代初川陕革命根据地大发展时期。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之后,其主力集结于四姑墩,分左右两个纵队经过新集、土桥铺、漫川关战斗,突破重围,越秦岭,翻巴山,进入川北,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8月12日,红四方面军兵分4路,由巴中恩阳挥师南下,当天占领仪陇,向西横扫南部,迫敌于嘉陵江西岸,之后向营山挺进。10月5日,红军由营山的丰窦、绿水、幸福和南部的新镇,兵分6路直插蓬安的周口、塘坊、白玉、平头等地,使蓬安东至石孔、白玉,南至河舒大垭口,西靠嘉陵江岸,北齐仪陇边境的诸家、茶亭,约478平方里土地上近18万人口获得了解放。红军在新解放区先后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
( A! {" l9 k6 k     蓬安老区时期,充满着严重的阶级斗争,被打倒的反动阶级进行了猖狂的反扑。1933年10月19日,劣绅配合国民党军队二十军二混成旅一个连偷袭丰窦铺,强占琵琶寨。同时“扇子匪”袭击金溪苏维埃,后盘踞鲜店的铜鼓寨。次日,红九军七十四团一部将琵琶寨之敌击溃,赶至嘉陵江以西的白区。23日,红四军和游击队配合,并肩战斗,一举击破铜鼓寨之敌,残匪沿元包寨、永庆寨、酉阳山、地藏寺撤退。红军八十、八十一团乘胜追击,于11月11日全歼这股顽匪于地藏寺。11月中旬,因刘湘向苏区发动“六路围剿”,红军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方针,与敌进行了河舒大垭口防御战、燕山寨阻击战等战斗,于11月21日,撤离蓬安县境,蓬安老区时期终结。蓬安老区时期仅存两月余,但在蓬安的历史却写下了新的一页。
! |8 X1 G# d0 f6 u5 h! e     蓬安苏区的建设:
5 f" c# L% T6 v( v- P4 _0 ]% K2 r     蓬安在苏区建立前,即有中共党员的活动。1927年至1947年间,中共党组织曾先后多次从重庆中法大学、南充中心县委等地密派中共党员来蓬安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员,由于受反动势力的严密监控,残酷镇压,党组织比较弱小。1939年秋,曾组建兴华中学党小组,建立了中共福德地下党支部,隶属川东临委第5工委。解放前,蓬安唯有老区时期的中共党政组织发展最好。" t" {* k" u- ~
     1933年10月5日,蓬安大部获得了解放,营山县苏维埃在蓬安的徐家(第八区)、金溪(第九区)、周口(第十区)建立区苏维埃,共辖乡(镇)苏维埃17个,阆南县苏维埃在蓬安的鲜店(第十四)、平头(第十五区)建立区苏维埃,共辖乡苏维埃10个。仪陇县苏维埃在蓬安的赛金、双河(双胜)、复兴建立区苏维埃,共辖乡苏维埃12个。全县共有156个村苏维埃,党在区、乡、村各级苏维埃中亦建立了党的组织,成为了蓬安苏区的领导核心,并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打土毫、分田地,彻底打倒了地主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人。
; O. h  N( S3 J5 L& R3 z     在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来到蓬安之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红军,积极参军参战,先后有3000余人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组建了5个地方游击队独立营,主要担负维持地方社会治安和配合红军对敌作战。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
发表于 2012-9-8 17:37:31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3#
发表于 2012-9-9 10:48:41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46:35 | 只看该作者
蓬安历史名人------不断补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47:25 | 只看该作者
唐青山是四川省蓬安县人,出身贫农,少年丧父。从小为人担水、喂牛、打谷、插秧、挖土、修路,15岁学过半年裁缝。
4 x  b& }$ ~! {8 u" d/ B- P4 `0 T8 L$ l: d3 e; T
! k8 m# R8 S0 k/ y
- M0 ~4 G1 [' x$ F9 R
  1932年,唐青山参加游击队,不久游击队改编为红27师特务营,唐青山是炊事员。他坚决要求到战斗连队,结果到27师79团9连1排1班当战士。由于作战勇敢,1934年他被提拔为班长、排长。) t% t2 T) ?7 |
  1935年他四次负伤,在一次战斗中他第一次负伤,伤在腿部,愈后升任连长。不久他再次负伤,伤在右臂,在第二次过草地时奇迹般痊愈。接着第叁次负伤,伤在头部,弹片一直留在头皮里。第四次是腹部负伤,留在师卫生部当政委。唐青山参加了西征,西路军失败,他被马家军关了半年。回到延安后,他成为抗大第3期插班生。. ^" R+ q& P( K& g, M# r
  1938年唐青山在抗大毕业,分配到115师,历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6支队7团3营教导员、游击大队政委、686团1营教导员、滨海军区独立团副政委、政委、686团政委。1941年在和日军作战时,第五次受伤,子弹从右肺穿过,从左腰穿出,他昏迷了叁天,幸亏一位老大爷全家精心照料,才转危为安。解放战争,唐青山去东北,任1纵1师1团团长,有一次伏击战,唐青山带着通讯员、警卫员追击残敌,与敌团长面对面遭遇,幸亏警卫员先开枪击毙了敌团长,否则敌我两个团长几乎同归于尽。
3 M1 K) [: ]- A0 X  1947年,唐青山升任1师副师长,1948年调任2师副师长。攻打天津时,他担任38军113师副师长,作为主攻师,113师最先打开突破口。8 r+ ^: R: I$ v; X
  1949年,他升任113师师长。1950年,唐青山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后,任39军副军长。
# Z# N6 F0 _: r; O  1961年担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1980年1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顾问;1980年离开领导岗位。唐青山总共负过六次伤。唐青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7 W; }3 |* Q2 k7 ~5 r3 R; A
  2000年去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48:16 | 只看该作者
邹利鹏
; X% y: @5 @2 X! i9 K7 r% u2 J; ?   0 {7 S7 u/ ?2 B

1 s- ]7 x1 A) ^- I% g# G; K- |  ^  邹利鹏同志生于1965年出生于蓬安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在他年幼时去世,母亲靠打短工将他七兄妹拉扯大。1984年南高学子---邹利鹏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1988年毕业,他自愿到条件十分艰苦的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工作,历任特燃供应站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化验室副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任该站站长,高级工程师,中校军衔。6 t# a5 A( O- t& T$ |
  入伍11年来,邹利鹏同志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战略导弹、卫星和运载火箭液体推进剂的化验分析和管理工作。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武装自己,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勇攀高峰的精神,不畏艰险,锐意创新,奋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科技强军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取得6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有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11篇论文在军内外发表;主编的3项液体推进剂国家军用标准已颁发实施。多次被各级评为“青年科技干部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建功成才青年标兵”,曾获原国防科工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奖”和“甘肃青年五四奖章”,1995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被总政治部评为“刻苦钻研科技知识青年标兵”,获得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1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 D$ \# v: {  n! c
  1999年9月18日,年仅34岁的他,作为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惟一代表,出席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的大会,让众多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毕生贡献的老前辈赞叹不已。举世瞩目的“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升空了,邹利鹏的心也随飞船上了太空,因为解决某特种燃料发黄变质的成果正在这次发射中作首次应用。试验飞船的成功也宣告了邹利鹏的成功。
4 Q1 X1 w: _0 V* \% `) P  2003年10月15日,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中国首次载人神舟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作为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地装备部副部长(副师级)的邹利鹏在这次载人飞船的发射中主要承担了飞船的发射塔架、整个航天地面设备保障任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49:21 | 只看该作者
司马相如
( o, I6 W/ W9 E$ y   
$ m' K+ g, x  C. K' Y  根据历史记载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汉文帝初年(公元前179年),大辞赋家司马相如诞生于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利溪镇两河塘(蓬安县位于南充市东北,嘉陵江中游),后迁成都,拜中郎将出使“西南夷”回京被诬告后,携妻子回到古安汉县旧居两河塘居住,汉武帝复召司马相如为“郎”时方始离去。南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为纪念司马相如,析安汉县东北域置县,以其人名命县名,称相如县,县府设在两河塘。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县衙迁至陵江镇(今蓬安县锦屏镇),距两河塘二十里左右的嘉陵江畔)。
( h$ k/ w: V) Z% V+ G8 e  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相如县省入蓬州直辖.相如故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抚琴咏赋的琴台、司马长卿祠、洗墨池等司马相如遗迹,颜真卿、元稹、苏轼等文豪留下的显赫政绩或宝贵墨迹,周敦颐讲学的濂溪祠、颜鲁公旧治石碑,明清的街衢、古老的黄角树,以及令人惊叹的“琴台夜月、马鞍樵唱、赤壁晴云、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双蓬叠翠”蓬州古八景,除“双蓬叠翠”属当时蓬州所辖的营山县外,其余七景俱在现蓬安县。这些都是蓬安相如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见证和宝贵财富。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街数条,古迹众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50:18 | 只看该作者
王白与* n# v0 [8 Z4 P6 n* m/ H
   
+ X2 C) ?, i! k, o2 O) ]
  U6 c7 L3 ]2 @6 p8 g  王白与(1902-1949)四川蓬安柳滩乡人,曾任《新蜀报》总编辑,《华西日报》社长,刘湘21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四川省政府编译室主任兼川康绥靖公署军官研究班政治部主任。1948年加入民革,任民革川康负责人,做上层统战工作。1949年8月被捕,11月27日就义于重庆大屠杀。临刑时,昂首挺胸,边笑边说:“痛快、痛快”慷慨成仁。, h+ U7 s! i1 `- R4 o+ h5 Q! Y
  《狱中诗三首》6 N6 t: K3 Y; A* X" ^: l& x& Z- {
  一
/ u( r" E9 a+ r7 `! I- C6 {: C  由来志士苦心多,蜀络千秋恨不磨。心如止水无牵挂,犹惭百日坐东坡。  J5 R! ~, \5 f( B* \0 P: n
  二
# E- W, M. C5 [: f1 b) K0 e! |  C/ Z  斗室南冠作楚囚,纷然万念一身收。人经忧患殊轻死,书到危疑不解仇。
8 A# z- r5 B, o- Z  三
( I3 E% i; C6 N  天上星河看灿烂,江间波浪纵横流。悠然翠秀南山影,何日芒鞋得再游。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51:21 | 只看该作者
在蓬安的历史长河中,与之产生关联的众多历史名人——司马相如、周敦颐、颜真卿、吴道子、苏东坡等,都沉睡在典籍之中,如何唤醒他们,让他们来做这座城市的“代言”,蓬安人的做法是,把他们刻在墙上。 3 \$ O# T' ^& O# m+ e$ K( N

/ d. n, i" X3 ^& H, R, v  近期,蓬安新建了一批以吴道子、司马相如、周敦颐、颜真卿等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人文公园,以彰显蓬安的城市个性特质。其中,位于龙角山景区画圣广场的吴道子头像长30米,高15米,创下全国头像雕塑之最。该塑像揭示了“画圣”吴道子奉旨画江山“粉本在兹”的渊源。 5 ?1 M% m0 |# P. |

; b7 ~) c* H, J' S( l2 r' Q0 {  位于城东新区相如文化公园的司马相如雕塑以及题写了《子虚赋》的文化墙,展示了汉赋的卓越成就。
; i# h9 _: J2 j) i% ~/ k+ B$ \5 K! L8 M8 v6 j
  位于火车站前的桑梓文化广场,在这里,不论是“相如抚琴”,还是“颜真卿与蓬安”等系列组雕,无不展示蓬安悠久的历史文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56:1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1 16: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