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女 贤妻 良母:[清]桐城姚含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8 18:19: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s) Q0 |/ r' q' f, }
( e* a9 y( B8 v. c5 S) ^  ^  Q

- r% Y1 T# Y% A  h才女 贤妻 良母:[清] 桐城姚含章
, {6 Q  U" T2 x& i* |- D, @  来源:《清史稿》卷五百八。张英《诰封一品夫人亡室姚氏行实》。( q4 M* ]4 X0 P" T

7 a( G# f& H: ~# T& X
( Q  g' M5 D! q7 _/ c
   张英妻姚,桐城人。英初官翰林,贫甚,或馈之千金,英勿受也。故以语姚,姚曰:“贫家或馈十金五金,童仆皆喜相告。今无故得千金,人问所从来,能勿惭乎?”居恒质衣贳米。英禄稍丰,姚不改其俭,一青衫数年不易。英既相,弥自谦下。戚党或使婢起居,姚方补故衣,不识也。问:“夫人安在?”姚逡巡起应,婢大惭沮。英年六十,姚制棉衣贷寒者。子廷玉继入翰林,直南书房,圣祖尝顾左右曰:“张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独父训也!”卒,年六十九,有含章阁诗。女令仪,为同县姚士封妻,好学,有蠹窗集。英、廷玉皆有传。
7 t6 m! u9 q1 P  `
  d" v7 |& S/ |1 i5 ~7 u

' r0 U  m7 \' b+ S6 z# n6 p: p* f   张英《诰封一品夫人亡室姚氏行实》,更翔实地展现了一位廉俭谦善、治家有方的女性形象:
  `5 h! p9 c7 N   姚含章出身桐城五大文化世家(张、姚、马、左、方)之一的麻溪姚氏。桐城派代表人物姚文然、姚鼐、姚永概等皆出自此族。“夫人为吴兴望族,祖湘潭公,丁未进士;父龙泉公,为龙泉学博;兄彦昭,己酉举人,峡江令;羹湖,己亥进士,封翰林院编修……”(《诰封一品夫人亡室姚氏行实》)。
8 H1 u7 d( g7 o9 g# Q& Q; m4 z- t   姚含章父姚孙森为诗有“钱刘”之风,《清诗别裁》曾选录其多首诗歌。他还颇有远见,预知天下将乱,处处寻求防御贼寇之策,后多次解桐城之围。其兄姚文燮(字羹湖)聪颖异常,人以神童誉之,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堂兄姚文然进士出身,“诗词渊雅绝伦,久为艺林传诵”③,历任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曾以妙计参与平定三藩之乱。
% y% @3 D4 S& p7 K6 G( |8 T0 I   姚含章才情兼备,“生平《毛诗》、《通鉴》,悉能淹贯。旁及医药方数相卜之书,而尤好禅学”,著有《含章阁偶然草》。( c! V1 }5 S/ j9 s5 ]
   姚含章自幼深受父兄及“诸善咸备”的长嫂教诲,贤淑之名播于乡里。年方六岁时,张英母亲即为之求婚于姚家。因“古之‘贤淑能识大体,教子以严,训妇以俭。惠周三党,礼法不愆。’夫人有焉!”、“予守官时,(姚氏)相对多正言”。⑤所以,张英不但久历宦海后得以完名全节,还留下了礼让三尺的佳话。其诸子相继考中进士并入朝为官:长子张廷瓒为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二子张廷玉与张英并称“父子宰相”,为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三子张廷璐为康熙五十七年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人称“三朝旧臣,后进楷模”。三女张令仪为清代著名闺阁作家,著有《蠹窗诗稿》等作品。
/ _- b1 a0 ^6 I) ^9 ^& E4 J8 V2 @# C- R
% b% U' q$ {; d4 L. c  N

, M  i( p* C8 m: l6 s. Q$ k
& M/ a6 m* T# i% [4 B; G: g# |! L% D

5 ~- ~, y0 M' F5 d  T6 k" N/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8:23:56 | 只看该作者
- ?2 _. r& T7 {' P7 W

/ h2 r" |: T2 |4 `* U( I- U5 m

9 r, k/ H: ~( o0 i( w姚含章《含章阁偶然草》4 |( S+ k9 i/ d3 Y
   姚含章“生平不轻作诗,偶一为之,不复留稿”,所以存诗不多。乾隆三年,张廷玉、张廷璐及张若震将其留存诗文予以点校,集结成册,名曰《含章阁偶然草》。集中存诗六十三首,未分卷,以七言古诗及七律、七绝为主。
) j7 h  `0 e* g9 K8 Y
7 t' X0 p' c0 X8 M1 O" P! Z3 q  ]' `5 k
7 g6 i5 I1 p3 N2 M( i
2 T4 c1 @0 j8 z

( b6 C: F8 o' ~6 W2 r% f8 g2 C& s
4 b1 q: c1 Y$ ^; L) {0 ?3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8:28:2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1-28 18:23
' V4 R( c$ Y) S4 c1 Z姚含章《含章阁偶然草》
8 W8 B( ]$ K" k6 Z- Z0 Y   姚含章“生平不轻作诗,偶一为之,不复留稿”,所以存诗不多。乾隆三年 ...
: ^1 @+ {9 t" ?# B
, ~. ^; y5 v: }( e" L8 i' {
* }4 q8 |. b6 X5 Z7 g. Z0 b. s

0 {; ^2 ~" x0 `# N* Z2 Z姚含章及《含章阁偶然草》考论& {# |! O  f  s- [
韩婷婷(中共安庆市委党校,安徽安庆 246133 ), Y# y8 I, b$ o" }- V+ ]$ V3 S
原载:理论建设·哲学与文化2018.4·
! g4 a1 V. O2 m- C3 S: t   内容提要:姚含章是清代名相、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之妻,知书达礼又善于治家。在姚含章的辅助和教育下,张英、张廷玉成为名垂青史的“父子宰相”;其他子女也同气连枝,各有所成。连康熙皇帝都称赞“张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独父训也。”文章以姚含章的诗集《含章阁偶然草》为文本,结合史料和相关作品,研读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以不没其贤善与诗才;也展现了张姚两大家族在文化传承、为政之道、子女教育等领域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成就。
% b3 @4 P0 l+ p  b
1 U$ @, |+ E5 A0 R  q8 l2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8:38:15 | 只看该作者

7 M$ o: |0 T$ e2 o( G0 \" ~& b' t6 M$ {/ M$ l4 k! h/ T
- q0 g0 U/ L8 ]
桐城姚含章,[清]宰相张英之妻,宰相张廷义之母。
' D7 ~! M% M5 A6 d" f5 e
# |2 d1 {. T' I" p& u* I$ E
9 k9 I* b% o4 u; g
   记得桐城六尺巷?由张英而起。
, V- L( S" f9 Z+ `- j; e  f# C  D$ G8 K2 T  Z; p
3 E3 x! Q0 u5 j2 j8 i

5 \2 I* T+ D/ K* m9 w8 q1 ^
* K3 U; q6 H+ D# }9 ^: C2 g8 d* ]* Z) s
桐城六尺巷的由来,张英回信:; ^7 J3 R' F6 D2 C2 B( F# g/ h
      千里来京只为墙,
5 w! Q, B9 y: Z: a      让他三尺又何妨。, h. `' o6 Q( i6 i2 P. L0 o' r
      万里长城今犹在,9 H0 ^# n) h6 I& p
      不见当年秦始皇。8 H* c+ E. f; B6 N
* X' }' I8 G: S" A% G0 H( P) T

% T2 `# _0 H3 m4 w- l) C

& m8 W! |- B0 E5 Q* A& { ' t$ A: l; i- e2 t% s9 F( V
7 R* x4 [3 P1 J# e! l
4 y' j# }# ]3 @. @# b

  w& V3 I$ C) [# m, ~#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0:42:0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1-28 18:28
$ `9 d. ?7 Y# C: h% x4 O姚含章及《含章阁偶然草》考论
6 f! K. z% R) j韩婷婷(中共安庆市委党校,安徽安庆 246133 )0 D4 C$ n6 w7 \! J+ I2 e
原载:理论建设·哲 ...

3 y% T1 u! D3 Q1 z# ^
* v9 B, E0 r: e$ J; V
- v: M, P# h1 T' V+ R
又一桐城才女姚韵兰
  @; [7 e+ f7 w. |/ a8 \- _才女姚韵兰身世考  https://mp.weixin.qq.com/s/zVVJSf4otNHsloudxN-CMQ
6 x2 y) u; c: k
+ M$ V$ V8 q, M* n$ V
, q( J( ~$ O" [( w! p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是明清时闻名遐迩的文化豪族,书香传家,族中名士众多,以姚鼐为首的桐城派在清代文学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族中不光须眉贤人迭出,一门风雅,成就了姚家与桐城的诗学之盛,就连族中的巾帼女子也不让须眉,陆续出现姚含章、姚瑛玉、姚鉴含、姚德耀、姚德承、姚卿华、姚倚云、姚浣薇等闺阁诗人,名耀史册。按《桐城麻溪姚氏宗谱》记载,姚含章实为姚韵兰高祖姑母,并非许桂林词中所述的高祖母。1 c& x  T' f. j9 l4 K
' ]( P& d: {+ l1 y: M. Q

& l# k6 W5 R" {! K   姚含章祖父姚之騏,字汝调,号渥源,明万历丁未(1607)举人,官湖广湘潭知县。父亲姚孙森,字绳先,号珠树,官浙江龙泉训导。姚含章长兄姚文焱,字彦昭,号盘青,康熙己酉(1669)举人,官江西峡江知县。次兄姚文燮,字经三,号羹湖,又号黄柏山樵,工文辞书画,善山水,用笔简贵,设色淡雅,尝绘赐金园图,是顺治己亥(1659)进士,官云南开化同知,即姚韵兰的高祖父。姚韵兰曾祖父姚士黈,是姚文燮第三子,字右漳,号墨崖,康熙乙丑(1685)进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姚士黈长子姚孔金,字丽午,监生,考授州同知,即姚韵兰祖父。姚孔金长子姚淓,字师颜,考授州吏目,官至南皮主簿,即姚韵兰之父。
& T; K% L! I1 k5 }  b7 c5 ^) H
8 ~9 x* n- j, X& A# i
: g1 C0 \9 U; t5 x# U8 }

  z2 s( q! [% o   姚韵兰之诗集今不存,她的诗作散见于其他文集中。
$ @0 g: t4 |+ t; ~
8 r5 w6 H- F% [
8 `- @7 }- u; F; o8 G1 y) y' m
( g/ P8 W. A* V) C; T
" l% K/ O' D& O' C. G$ w& R- J& U

: q/ @" T( {1 Y8 O: C0 N4 g& d
' k( V  X8 x5 \9 U$ m. K$ i) M
# N3 e- J1 V9 {, Q

签到天数: 852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6#
发表于 2024-1-29 10:52:31 | 只看该作者
张迁玉、张迁璐均为姚氏所生并教育成才。

签到天数: 852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7#
发表于 2024-1-29 10:55:21 | 只看该作者
写错了,张廷玉、张廷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2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