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闽南姚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虞故事】虞 舜 传 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0:3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11、舜会百官5 ]. k3 A' c2 q: M% |
+ G. n9 l6 ^. p+ a3 [+ t2 [

, U- V, h( Q8 h+ e
6 ]# g+ m& {0 R# D% e  a. F
! z& `4 e, W# c# }$ A* U3 t
+ U$ H, t0 p9 u- Z& m尧帝91岁高龄时,他已经对舜进行了长达3年的全面考察和17年代理自己掌管行政大权的实践锻炼,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才放心地退位,将天子的位置禅让给舜。
/ r1 H- S: \: g6 H0 ]7 X, D自舜即位以后,尧帝儿子丹朱忌恨在心,但碍于父亲的面子不便发作。机会来了,当舜58岁那年尧帝驾崩,丹朱便蠢蠢欲动起来。
, S" `! t& J3 Y! b. d舜知道丹朱的心思,等三年守丧毕,按理应该正式登上帝位时,却悄悄回到故乡上虞隐居了起来。今天龙山脚下的隐岭便是昔日大舜隐居之地。丹朱见舜自动放弃,正中下怀,认为从此可以大权在握。不料百官不买他的帐,他们不约而同投奔上虞找舜来了。! s$ }0 f; s/ b+ X" `$ c
那一日,龙山脚下莺飞草长,舜江水面碧波荡漾。百余位气宇轩昂的首领簇拥着大舜,在龙山山麓聚会。) ^4 s5 U" Q9 T- Q2 P9 ~0 }
面对端坐如仪的百官,大舜百感交集,他取出了五弦琴,轻轻地弹了起来。悠扬的琴声如诉如泣,此时凤凰来仪,百鸟和鸣,百官听得如醉如痴,情不自禁击石敲地,和着歌声跳起了舞蹈。' B! G* w0 C+ G8 b+ J
地以人传,“舜与诸候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上虞”这个名字从些在华夏大地响亮了起来。“百官”、“百官桥”、“舜江”等名字也应运而生。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0:45 | 只看该作者
12、惩治“四凶”8 Q  P! j0 V* `4 ]+ `

) W, V8 Z: _6 O+ }- c
4 P1 H) y2 e7 m" G6 F5 L- {+ s6 k* ^
" _5 b; G6 r9 w8 L
' Z8 x4 R0 j4 h% r
5 z3 Z& K& m: ], H! z7 }  l) T

. N! s# C3 A7 w+ G/ t: f# A5 D$ @3 b" S  Z
, E1 F- K% `- V( u

7 o$ f9 i% Z9 F: M9 C2 w/ _自从舜会百官之后,丹朱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帝位,百官簇拥大舜坐上了天子的宝座。4 J& C# S0 L( q. ~$ S7 H# ]1 u
但当时天下除丹朱之外,还有一股邪恶势力在兴风作浪,他们连尧帝也奈何不得。这股凶恶势力主要来自四个人,人称“四凶”:一个是黄帝一个不肖子,人们叫他“浑沌”,他不仁不义,处处行凶作恶;一个是少皞的不肖子,名叫“穷奇”,专门颠倒是非,打击忠良;一个是颛顼帝的不肖子,名叫“梼杌”,不通人性,顽劣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还有一个是炎帝的不肖子,叫“饕餮”,贪财越货,无恶不作。这四个人个个都是高干子弟,合称“四凶”,尧帝感到很头痛。
! W+ d, Q+ ~: p; q) z大舜要治理好国家,认为首先必须治理好这四个人。他经过再三考虑,便果断地将四凶的家庭全部流放到离帝都四千里以外的荒蛮之地,让他们去那里抵御魑魅。
$ P5 i( X5 ?# K; S由于大舜大刀阔斧地清除了国家的内部隐患,从此四门肃穆,天下太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高兴地传唱道:“真好啊,没有凶人了啊!”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0:54 | 只看该作者
13、杀鲧羽郊
2 v: I' B, f9 J1 p, C) {4 t+ Q) d; ~
3 Y) ?5 v1 k# O( D/ l6 D
; N  x# b2 S) q  \, z# P+ D# u: t

0 [) P) v% d' J  w: C/ ?. A* x/ W: C7 q! |  \
( ]* a& r. q, |

' i# v2 {% \) n) d
; z' ?# ]9 [" h$ S+ ^5 `
7 e# |1 A3 t" K* I
/ `8 v' z4 ]2 ~大舜以德治国,注重教化,不主张任意诛杀,所以对“四凶”也刀下留情。但他也有例外,比如大禹的父亲鲧是他主张诛杀的。
6 f) Q0 O/ G1 \" I0 B- P4 p) m9 ]此事发生在尧帝还在执政的时代。当时因为洪水滔天,而负责治理水灾的共工因玩忽职守被革职处理,四岳便推荐鲧负责治理洪水。鲧本是一位天才的建筑专家,他治水九年,采用的是筑堤挡水的办法。由于洪水太猛,堤塘每每被洪水冲垮,这样一来,劳民伤财,殍尸遍野。# y2 D0 y0 K9 r/ T
尧帝发现鲧治水不力,便命舜与大司农去查明真相。舜与大司农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晓行夜宿,一路查访,目睹了鲧的治水方法问题严重,回帝都之后如实向尧帝作了汇报。
( U. R4 h' T6 _1 x; i6 X; X尧帝听了汇报之后,非常愤怒,问众臣如何处置?因为用鲧治水是四岳的主张,四岳自然不敢作声。舜与皋陶认为鲧不但是造成洪灾浩劫的罪魁祸首,而且与共工、貛兜有谋反之心,应明正典刑;便提议派德高望重的老臣祝融前往殛杀。帝尧接受了舜的意见,派祝融寻访鲧来到了羽山,用尧帝亲赐的宝刀杀了鲧。宝刀穿腹而过,将鲧钉死于一株大树上。+ i5 ]% j2 Y0 ]) f( o
舜提议杀鲧的目的在于告诫人们:在洪水泛滥的非常时期,必须排除干扰,举全国之力,尽快解民于倒悬。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01 | 只看该作者
14、举禹治水9 I1 B! d7 m6 ^5 R5 o. u

  h1 e4 _8 D& C# z) ?. k6 t- L9 E% w  a% J9 J7 E3 D
3 H' y) M5 \! y. ?& ?  Z. u

$ {9 |0 x5 D" R" p7 w6 [
6 @; ]+ D! [  H# \7 E1 Y& b( {0 ?. R' O" q3 w

' ]0 \1 D7 K+ r0 Q
( k9 Q( B2 @1 p$ ~: D' s; V
6 ?4 _$ v- r/ [) Q9 r7 R
0 w, \' {! q$ K4 L+ z鲧虽然被祝融殛杀于羽山,但水患依然不断。谁来接替鲧去治水呢?尧帝忧心如焚。" ^/ k& `2 k) _4 C# F/ L# s8 j
一天,尧帝召见群臣,商量治水方略。舜站出来大力推荐鲧的儿禹来担当此任。他的理由是:他亲眼所见,在鲧治水时期,禹曾经向鲧提过很多治水建议,特别是主张治水应用疏导排泄的方法。可惜鲧没有采纳禹的意见,才造成后来的恶果。为了慎重起见,自己愿意保举禹治水,倘若失败,愿与禹一同受罚。大舜这种不惜以自家性命来担保仇家之子继承父业治水的行为,完全出自公心,尧帝便听从了舜的建议,便启用禹负责治水工程。$ ]" y6 L) e0 r7 ^" M3 i/ K' m
舜为了确保禹治水一定成功,便叫他先到自己的故乡上虞治理舜江,一则是练兵,二则也为家乡做点贡献。禹遵照舜的意见,来到了上虞,开始了调查研究。$ w, T2 y/ @% B
过去的江河是不明显的,一下大雨,洪水漫山边野。禹拿了伏羲赠送的玉简度量土地,根据山川地理的走势和洪水泛滥的状况,绘制了一张地图,呈到舜的面前。舜的妹妹婐是第一个看图的人,她不懂其中缘由,嘲笑大禹不该把新建的舜江绘得那么弯弯曲曲。禹解释说:“江太直了,洪水一多一下子泻不光,便会泛滥成灾。如果弯弯曲曲,江河承受的面积就会大大增加,这样洪水才不会泛滥成灾。”舜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自此之后,大禹便正式开始了治水工程。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12 | 只看该作者
15、狴犴立功
* I( J) M9 }* O* c" u/ q$ \
. h$ v' B" s# w9 l4 i1 N3 g# h
& ]( {/ i( B; q) q  a! c/ r/ I
# O" W* l% C, \% {7 V
8 G; d: U  Z% o% z
. I, L$ c$ N/ R! |. E4 `0 G) ]) L- H' ^
/ i! Q# Y2 U- {* F: d
; ^5 C0 |2 m9 @; V

/ |' @9 P$ n3 Q& J& \
3 ^2 J3 A0 J9 h. h- S  ?; r. j由于舜的极力保荐和支持,大禹治水工作很顺利地进行。他率领伯益、后稷等助手,跋山涉水,踏遍九州,测量地势,树立木桩为标记,根据调查资料,制定治水规划。为了治水,大禹与助手们辛勤奔走了13年,吃的是粗糙食物,穿的是破旧衣衫,露宿野外,树叶野草当床;身为领导的大禹更是身先士卒,每天蓬头垢面辛勤工作,连小腿上汗毛全部掉光,脚趾甲全部脱落,人人看了十分感动。他因王命在身,一心为公,“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为后世传颂。
6 l7 x' A" e' U% g1 w0 i# s4 ^一天,天刚蒙蒙亮,大舜刚刚起床,猛然见禹的助手伯益赶来报告,说大禹治水碰到了难题。原来,在巴蜀地域,当地生灵习惯于沼泽洼湿的环境,竭力反对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环境,故而群起阻挠。他们串通了沼泽地的虫豸毒物,如蜈蚣、蝎子、毒水蛏、毒蜘蛛、噩鱼、蟾蜍等动物组成了反抗治水的造反派大军,还公推蜈蚣为大元帅,誓师拼战。大禹虽不乏为一个骁勇的悍将,但因蜈蚣的毒汁如烈焰难挡,所以治水大军损失惨重,治水工程受阻。5 Q) h  r3 t; }
大舜听后便安慰伯益道:“不必惊慌,我自有办法。”+ [5 g) [1 v) h+ X7 I8 _0 V! l$ s
原来大舜早命会稽人陶皋训练了一支狴犴大军。狴犴是什么?它是龙的十子,又懒又馋,满身分泌一种腥臭的涎汁,不仅会呼风唤雨,而且还会翻江倒海,专门吞食最毒的动物。! ]( [1 \  e3 f4 z5 C8 I
第二天,伯益在前面带路,陶皋率领狴犴大军直奔巴蜀前线。有句话叫“蜈蚣独怕蜒蛐蜗”,战争十分惨烈,狴犴把对方杀得屁滚尿流。从此,毒虫恶豸消声匿迹,狴犴龙立了大功。( F& h, Y) I6 `# ?( g" |: @
至今上虞上浦还保留着一种奇特的“狴犴龙”舞,曾经在1945年欢迎浙东纵队解放章镇时舞过,最近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而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23 | 只看该作者
16、抚慰三苗- v+ v. Y( y8 C% M
% z0 t- L( w' W" }
1 ~  R) ?% Y# X
0 V) a! M' l: A) q- ?
9 k9 R: p  H- t- T" w# ]

5 J. x3 J+ X7 x4 B' B! \' ^0 B
  ?' Z( \7 `- F5 z5 v" u2 l, |! D7 Q2 s; X( ^

6 k  `  N3 K& |) @& D
1 h% T3 x: a* t- _4 Q0 _4 t3 x. ?% t& T! }9 ~' o1 x6 _
尧帝时代,国家的疆土不是很大,比如北边只到达南岳衡山。舜执政之后,派禹治水,辟九江,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大大开拓了国家疆土,东临辽阔大海,西至遥远沙漠,共建十二州。舜帝的仁德和声威已远播四海。
# ], ^- q6 l/ \# k! M但由于在尧帝年老时,洪水泛滥,国家艰难,南方三苗便趁机在江淮、荆州数次作乱,与北方民族产生了严重对立。舜帝执政之后,三苗依旧不服。大禹此时治水已经成功,便请求带兵前去征服,但舜却说:“我德不厚而动武,是不道德的,还是以教化为好。”他不同意大禹用武力征服的办法。# _( Q; w& L. h" U; [+ R7 X
舜帝对三苗这种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一次,虞舜带着随从路过三苗居住地,刚登上一座山峰,忽听鼓角齐鸣,苗民团团将他们围住,意欲杀戮。在万分危急之际,只见舜帝不慌不忙地叫人奏起了韶乐,一时间百鸟合鸣,凤凰来仪,凶蛮的苗人被妙不可言的音乐感化了,一场干戈化为玉帛,从此舜演奏韶乐的山峰就叫“韶山”。虞舜把三苗集体迁移至北方,使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融合,民族习俗相互得以同化,实现了华夏集团与少数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各民族的大统一。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32 | 只看该作者
17、象庙象棋6 W. w  n5 e, r# e

" X, }) Z  D) h" ~, ?, D6 e" [2 t  v7 `$ x: ~- u% W$ Z9 n
. O0 U( x- _$ b  K: h; I; r; Z

8 Z$ n( ~: t0 |% C9 G' O$ _
5 M$ a" ]% }. [8 Q
! a$ Y# Y7 D. p5 {# |" I5 s) l' T9 {( j* o3 S/ m

  o# l) r8 K! x1 d5 ]' R- b
0 J7 P: U1 B$ T0 h5 A3 {% T
( V& P- C8 A8 \6 G自从虞舜登上帝位之后,他虽然公务繁忙,但心里还是惦记着故乡的父母和弟妹。有一次他用车载着天子的旌旗,回上虞虹漾村来看望自己的亲人。
0 J$ l8 {$ g5 U0 h8 u, K4 q象知道自己和父母过去对兄长一向不好,所以看见舜帝不敢提什么要求。但父亲瞽叟听说儿子威风十足,心想如果能给小儿子讨个诸侯什么的,岂不是更威风了?所以对舜帝说:“你现在是帝王了,给弟弟封个诸候吧。”舜帝听了父亲的话后,为难地答道:“家人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解决,至于分封诸候,这事关系到国家大事,我实在无法帮忙。”
* o1 g7 p4 v! L: V2 V) ^后妈一听急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强装笑脸对舜帝说:“你弟弟过去对不住你,做兄长的一定要原谅;今天的事,我们做父母的算是求你了。”. ?( m5 m0 Z! c/ i) |
舜帝恭敬地答道:“兄弟尤如手足,我不会记仇的。但老百姓也是我的父母,做任何事情都得为百姓考虑。”
) r, J! l7 M' L# S舜帝回到帝都之后,派人送来了栎树树苗,叫弟弟象在上虞种植,可以养蚕,也算是对家人的一种回报。后来弟弟果然种植了大片栎林,妹妹婐和妹夫专门养蚕。后来他们又种植了桑树,妹夫还是一位嫁接桑树的发明家,人们称其“桑王”,也称妹妹为“蚕花娘娘”。过去百官大舜庙的后殿中还专门供奉了他们夫妻的塑像。而象因为种植栎林造福百姓,崧厦吕家埠专门建造“栎林庙”,把象奉为神明,所以“栎林庙”实际就是“象庙”。
% c/ U4 [" j/ W! ?2 Q% A象自从种植了栎林之后,生活得很充实。一天闲着没事,到栎林丛中散步,看见两个老人在下棋。他好奇地坐下观看,只见棋盘上画满了方格,两边摆满了棋子,中间划着界河,两老头各坐一边,象将军一样认真地指挥着自己的棋子,或进或退,或攻或收,难分难解,挺有意思。日子长了,老头们知道了象的身份,便对他说:“你如有兴趣,我们教你下棋。”象欣然答应,拜两位老头学棋。三年之后,他不但棋艺精通,而且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以后象开始教百姓下棋,弈棋流传越来越广。因为象的缘故,后人把它称为“象棋”。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40 | 只看该作者
18、选禹接班
6 ^0 R- F, ?% _) d  O1 [9 n5 i, T8 Y6 e. D3 A

9 E1 a: y9 J  s; q) Y; Q
" T) U( J, @/ \4 Q  I2 p! A# u2 h! S% r- z( t) G! A0 v
2 P  z- j0 B# U$ q3 P

- Z6 b4 I: Z! P% o3 {- c$ K' J% @# _

) ~2 _# b" f" ]' ^$ s% N3 U: p* R3 l! L+ Q) r

: s7 g6 g; {8 p1 H. m; A5 ~光阴荏苒,眨眼舜践帝位已经22年,舜83岁了,已经不再年轻,他打算退位。但谁来接班呢?原本他想让这副担子交给儿子商均。商均是女英所生,又是长子,但他整日沉溺于醉酒与歌舞。他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考察,决定选大禹为自己的接班人。9 ?0 b3 k! Y3 P, w9 s4 O
一天,祖庙披红挂彩,气氛庄严而热烈。舜帝、禹、四岳、皋陶、伯夷、后稷以及群臣百官济济一堂。
* C) h0 ^$ K  B乐工演奏,音乐开始,全场群臣百官翩然起舞,热闹异常。当《箫韶》旋律反复演奏九遍之后,神鸟飞来了,雌者为凤,雄者为凰,成双结对,朝仪于庭。
: ?( x  W# T+ M8 P凤凰来仪,百官应和。在一片祥和与热烈的氛围中,舜帝当众荐禹于天,由禹摄行天子事。此时彩云集结,光辉迂缓回旋,舜帝和百官有感而集体作《卿云歌》一首:) m3 l3 j) G' a7 E+ Q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8 P2 b3 h5 E; F* ~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A4 k7 C# }7 I/ H- K9 R; [3 D八百咸进,稽首而和。* m; U6 ~5 n6 {; p6 a  j
明明天上,烂然星辰。
. b1 D! C* z$ t: N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 _. V4 l& M8 o4 c9 V- j9 H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Q* q( `: t4 z6 ^& {+ B
四时顺经,万姓允诚。- t) m% }/ N3 s8 g
与予论乐,配天之灵。9 C3 D* y/ {. |, i( _1 H+ M9 y' @
迁于贤善,莫不咸听。
! G  }. q$ V0 }9 e: u鼚手鼓之,轩手舞之。
0 t+ k- H7 }. {8 Z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q$ }( V8 s; L! ]9 t/ z
《卿云歌》是群臣共作,前半部是百官对帝舜的赞誉:“绚丽缤纷的云霞哟,彩绸般布满天空。光芒万丈的日月啊,普照大地,一天一天没有穷尽。”后半部是帝舜的感慨和期待。3 ?, \* X; m- ~6 _* ]) d
一曲《卿云歌》,洋溢着君臣团结,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欣慰。
% g- M7 ^& z' w) J$ G那一天,天空出现的彩云和灿烂的日月,象征着国家事业如日中天,人才相与为继。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48 | 只看该作者
19、南巡苍梧: g8 ]+ N! w4 t

0 ~4 H2 K: y" x. Q; g  D$ ~* |; g
+ k6 t2 R$ p5 K! s8 F' P& }  T; w/ V' B
: y& g! P2 {+ b, z

0 p8 {' B6 M+ {8 C2 H0 t3 q
$ g' K# B' r8 N/ D2 a. W# x, W, S4 q1 e' I$ i  o0 z; P! S
7 f( o- C1 P0 L: t

, z8 i+ A/ H4 R: w* @, x) \7 b% ^* {5 h4 ]5 }- @8 A# @3 I' b4 Q
大禹刚接位不久,南方三苗又起兵作乱。大禹立刻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镇压三苗。大禹出征三苗30天,三苗并没归顺。伯益是大禹的得力助手,劝大禹还是按照舜帝的老办法用德教化为宜。禹采纳了伯益的建议,班师回朝。  \1 [% r; B. [# r9 M
舜帝一则为了替禹分忧,二则为了教化三苗,便多次南巡,其足迹遍布南疆各地。南巡期间,他不带一兵一卒,一边以德教化,一边替民排忧解难。沿途了解南方少数民族的种种疾苦,帮助他们兴修水利,消除灾害,造福百姓。所到之处,深受百姓欢迎。4 x6 I( y: q8 \3 ]! _" K6 Z
一次,他来到苍梧。苍梧是指今湖南、广东、广西三省交界之处,是三苗作乱的中心。此时正逢南风徐徐吹来,面对和煦的南风,舜帝思潮澎湃,禁不住手扶五弦琴,高高唱起了《南风歌》:( ^, Z9 z) a. ?  M2 C
温煦的南风啊,9 f1 l. u4 i8 x. E7 M- L, u: z
可以缓解我民众的忧愁和烦恼啊;4 n" d) Z# }; k/ t$ W- ~9 ~5 A8 n
应时的南风啊,$ V* C$ m$ b# d+ Z4 P- T# w$ B
可以丰富我民众的财富和生活啊。* s" |) z0 Y& F6 r& s
舜帝通过弹唱《南风歌》为自己的臣民祈祷上苍,切切思虑着拯救万民于水火,思虑着富国富民的方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41:56 | 只看该作者
20、崩葬九嶷
, ]5 k( Z8 G3 I2 _* O# m7 ~/ h) e0 M+ u" E! z; a- B- A
6 c7 D. @. z4 V  h; q

' s! }" u8 O  l' A% b" @3 I# N* j1 V  f: V$ B( h9 R4 Z

; Z/ g# }8 |4 [8 a! d$ M4 M
- d5 b4 u, T! V" {! E% d
: x3 W6 W! d1 Y+ k( x! I9 ^+ Z6 q1 ^# L

) L2 k8 D) F4 g- c
% |4 v6 y0 Y' B% q: c. I5 L/ b公元前2085年8月12日,这是舜帝第12次南巡。89岁的他由于年高患病,积劳成疾,体力已明显不济。那天他来到了九嶷山上。% N5 l+ |4 C! Y0 q
九嶷山方园数百里,莽莽群山,连绵起伏,山势雄浑,层峦叠翠,有如千帆竞发,无一不朝自己奔腾而来。他不由得感慨万千。
% T# u6 _9 v+ g4 `/ f1 @望着蓝天白云,舜帝安详地倒在了崇山峻岭之中,慈祥的脸上还留着勤民面终,死得其所的微笑。/ _% H/ F, Y& w* b% O% E
苍天含悲,大地挥泪,万峰垂首,溪泉低泣。一代伟人离百姓而去,人们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 o% j8 S/ u& R  k. m4 w4 A当舜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帝都,娥皇、女英俩人一边哀哭不止,一边寻找舜帝陵墓。她俩踏遍了九嶷山的山山水水,却始终找不到舜帝墓穴。只见高高的三分石出现在二妃视野之中,巍然挺立,那高大石峰仿佛变成了大舜。二妃哭声更加凄惨,一滴滴血泪洒在竹上,成了斑斑点点的斑痕。从此九嶷山就有了天下独一无二的斑竹。为此,毛主席老人家曾写过“斑竹一支千滴泪”的著名诗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5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