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凌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庆元姚氏祠堂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祭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1#
发表于 2011-8-12 11:44:2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谢谢!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2#
发表于 2011-8-12 11:55:53 | 只看该作者
从松溪出发,请凌功告诉行车路线,是否还是南门洋停靠站下车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3#
发表于 2011-8-12 15:19:39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9月14日下午4时左右,一场莫名的大火,使南平浦城镇安古廊桥被烧断坍塌。这座木廊桥有着630年历史,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L: }- l( }4 b2 P, L% N1 B& F
  镇安桥坐落在浦城县临江镇上,横跨闽江上游南浦溪的支流临江溪,除了桥墩外,桥身都是木头做成的。当地干部群众数百人自发救火。
1 I2 a/ X) u! `2 m  “火突然烧起,两个村去了几百人救火。”村民老周说,干燥的天气,加上易燃的木桥,让火势越来越大。另一村民说,火从桥身上烧起,很多人冲上桥面泼水,整座木桥摇摇晃晃。% \8 Y- @2 g) r/ L
  浦城消防大队官兵赶到时,发现火势非常大,随即疏散人群,另一方面组织灭火。但几分钟后意外就发生了,大火将木桥拦腰烧断,所幸当时大部分救火的村民已被疏散到安全地带。
. o5 S! w: G4 [8 S) L/ s  但目击者说,仍有多名救火者跟着断桥落水。临江镇政府人员和临江派出所民警说,有三四人落水,一村民受伤,但已送医治疗,应无大碍。
  H+ d" a. p8 p5 {  村民介绍,镇安桥桥身年久失修,已多处霉烂。桥廊平日就是集市商贩设摊之所,卖猪肉、卖点心等的小贩在此摆摊设点,把桥东西两街闹市联结在一起。, P3 D) u2 w7 m7 e- A6 j' W% J
  关于起火的原因,村民提出了几个可能。一是桥上牵有电线,电线短路造成火灾,据说有村民看见电线闪出火花。还有村民表示,可能是小孩造成失火。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4#
发表于 2011-8-15 09:5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紫洪 于 2011-9-5 21:49 编辑 4 w7 c/ c' Q8 D" o
回复  姚紫洪
* n% j7 j/ G5 j: f- W* A: L  R$ Z
' E  ]4 ~. A( J* \* d7 M% E7 Q" V* `
      紫洪兄:0 Z4 k) h, ?. k
           有可能应到庆元和龙泉舜明公墓去。我想,上楼帖我的问题, ...
) M! K$ h4 s: V! ipszyyao 发表于 2011-8-3 11:25
; h, {( T$ J& t5 f# j
9 B1 E- T2 Q2 h7 w* k* `3 w
+ r" U9 R( X' ]  c  H
    经我考察,庆元姚全是以后从龙泉搬迁去的,由于文革,家谱留下的极少,并且保护不全。分房后的家谱在时间或其他方面有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就有了支房谱与总谱有了出入。从“庆元姚姓一族出自南朝中书侍郎、隋袭封北绛郡公姚察之後。原世居晋阳,后经相州、临安等地辗转徙居。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姚文宇的二十世祖、户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姚舜明(姚察十七世孙)从河南汤阴徙迁至龙泉大窑定居。之后,其后裔亦作辗转迁居。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姚舜明的九世孙姚泰(字世初,行八一),带着长子姚崧(字山甫,行五大公)从松溪上里迁移至庆元上苍定居。宋末,姚崧三子姚似(字仲昌、行千八)析居後田,发家建村。之后,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姚泰遂成了庆元姚氏始祖,而姚似则成了分房居後田的姚姓一世祖。"五漈下村(今屬安南鄉)是舜明公第15世裔孙在那定居,因此就有了五漈下姚氏家谱,并有了祠堂,当地还有两千多姚氏。现在祠堂还保持的相当好,是当地姚氏子孙千方百计(以没有地方关牛为借口而保留下来,能取下的,如楹联宗亲们就藏起来,遗憾的是一对鹿雕、一对麒麟雕和一对石狮雕找不到了)保护下来的,现在准备申报省级文物保护。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5#
发表于 2011-8-15 10:32:04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到只看墓碑,我也没有能力辨别,加上金端宗亲有公务办理,就没去看了。只有等找到舜明公父亲的墓后,或重修舜明公墓,才可知晓了。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6#
发表于 2011-8-15 10:3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紫洪 于 2011-8-15 10:39 编辑 5 ]- O$ i9 D  t7 V& |9 e0 O

9 q0 N7 K, |9 |总之浙江各县对文物的保护比福建好,如果浦城属于浙江管,我们在浦城北门的祠堂就能保护下来了,遗憾,浦城几乎没古建筑祠堂了(7大家族的祠堂,唯一徐家祠堂没拆,现在徐家已收回了,幸运!)。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1-8-15 12: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姚紫洪
7 T+ e% V; ~; w, G2 G0 i; @' `% d5 D' M' k/ D/ k) U

8 a- S6 v0 \" c) H3 E+ \4 @: n    “庆元姚姓一族出自南朝中书侍郎、隋袭封北绛郡公姚察之後。原世居晋阳,后经相州、临安等地辗转徙居。"
- P, `4 _8 x' V+ l& D" ]8 a . J$ Y: r. u6 J
   这样看来,你南溪姚是南北朝时期北绛郡公姚僧垣之后,与莆田莆福韶溪派姚天明之后相同。姚察是姚僧垣的长子。; M5 b0 @8 b! ]" F
   

签到天数: 36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8#
发表于 2011-8-15 17:3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紫洪 于 2011-8-15 18:06 编辑
' i2 F7 e3 J! B1 z0 ^$ s( ?- h5 c& H5 P& N" ~3 n- R5 u$ k& @8 U* K
是的,我们属于思廉公之后,家谱里有。庆元谱有追溯到黄帝。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5-12-31 16:52:48 | 只看该作者
姚紫洪 发表于 2011-8-15 09:54! R! x3 O5 x9 k; {
经我考察,庆元姚全是以后从龙泉搬迁去的,由于文革,家谱留下的极少,并且保护不全。分房后的家 ...
3 ?6 `" ~+ z! |0 \% P
34#:
) B6 m0 t$ C. P4 T- A
+ ]; \- D  L1 A# [/ I        庆元姚姓一族出自南朝中书侍郎、隋袭封北绛郡公姚察之後。原世居晋阳,后经相州、临安等地辗转徙居。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姚文宇的二十世祖、户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姚舜明(姚察十七世孙)从河南汤阴徙迁至龙泉大窑定居。之后,其后裔亦作辗转迁居。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姚舜明的九世孙姚泰(字世初,行八一),带着长子姚崧(字山甫,行五大公)从松溪上里迁移至庆元上苍定居。宋末,姚崧三子姚似(字仲昌、行千八)析居後田,发家建村。之后,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姚泰遂成了庆元姚氏始祖,而姚似则成了分房居後田的姚姓一世祖。"
/ i7 E+ [$ p. B     五漈下村(今屬安南鄉)是舜明公第15世裔孙在那定居,因此就有了五漈下姚氏家谱,并有了祠堂,当地还有两千多姚氏。现在祠堂还保持的相当好,是当地姚氏子孙千方百计(以没有地方关牛为借口而保留下来,能取下的如楹联,宗亲们就藏起来,保护下来的(遗憾的是一对鹿雕、一对麒麟雕和一对石狮雕找不到了)现在准备申报省级文物保护。
# n$ J4 b4 Y7 S4 X7 K# }4 H6 U     ——浙江庆元姚姓一族认“出自南朝    中书侍郎、隋袭封北绛郡公姚察之後,原世居晋阳”。晋阳。
( n5 a* F; N6 Y; H( ?) B9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