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永顺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公后裔应看的姚勉信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11#
发表于 2016-10-17 15:01:39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我是陕州姚 姚崇公后裔第36代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7:1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6-10-17 17:20 编辑
7 \, ]/ T0 ^. _1 `3 S7 {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17 14:30
* v' m1 b- \6 [, u湖南永顺姚姚茂勇真正较真。搜集和汇集的资料都是状元公的著作,如果认可这些,许多姚氏的源流都必须改写 ...

" k3 {# C9 K2 d1 e+ O! T* ~- B9 a! H, _; @2 H3 L3 A0 i6 t. e+ x
改写重写不要紧,改对写正确才重要。) L# k$ A$ V' M3 O3 L
改不改是个人事情,重写不重写也是个人问题,别人不能干涉。' C* C) j$ F% x5 A
7 O7 _6 H6 D; z9 Q! m+ z

) y# b8 p% l  L! a3 g# m《“万年姚”与“陕郡姚”渊源之新考》& Z2 {+ G+ n& p3 f' w  D# x  J; O3 `( l
1)吴郎中姚敷——(2)吴太常姚信——(3)吴宁海太守姚陶——(4)晋太傅姚奋——(5)佚名——6晋(宋)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7)宋员外散骑常侍、五城侯姚郢——" |( @  H8 J9 ?; K
(8)佚名——9)梁高平令姚菩提——10)隋北绛郡公姚僧垣
8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9姚宏——10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
——(11)隋北绛郡公姚察——12)唐散骑常侍、丰城县男姚思廉
——(11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12隋怀州刺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
——(13)唐通事舍人姚处平——14)武周宰相姚璹
——(13唐嶲州都督姚懿——14唐中书令姚崇

; ?# M  }: z5 [% k
虞舜姚姓百世源流(之二):郑重推出虞舜姚公陕州姚百世世系表
第六十九世平 徵之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氏,为吴兴起家之祖。
: N- n: `) c5 ]' d; T- J8 A第七十世姚丰 平之子。新莽篡汉求舜后,封代睦侯。- r# b! _$ H5 G+ u* w3 [
第七十一世恢 莽乱,与父丰复归吴兴而家焉。
$ H) z# y8 I2 F/ _* i9 Z. k
第七十二世显 恢之子。隐居不仕,钓於箬川,号箬泉醉翁。
  h/ {4 r) {8 J8 G4 ^3 `( O9 L  p# Y
第七十三世奕 显子,西陵县长。
3 @9 [) N6 z. [2 t第七十四世敷 奕子,武骑帝侍。
姚钟尧曰:田恢的裔孙敷改妫复姚,迁居吴兴武康,其后姚姓一直不变。莆田旧谱对此没有特别说明,幸下文有: 7 K: q* H" P; e4 S
“唐史姚氏宰相(二人)璹、元之年谱 [宋]宋祁奉敕撰
* w/ i; ]% R1 _4 K
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兴郡,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 间接补充说明。

# C5 g+ T0 S0 I* [
第七十五世

* ?3 b9 H* i+ i+ e
膺 敷长子,字彦和,累官至少府
, d+ T4 n1 i5 p; X信 敷次子,吴选曹尚书。
2 P' G+ r' `6 r2 y- c第七十六世
" ~9 D, Q" N+ a2 g5 K1 |/ J伯 膺子。太守,诸葛亮辟为丞相椽。

9 N, i" I! [  E
逄 信长子,字得仁,累官获羌校尉,使匈奴,拘,因为赤亭羌之祖。' g6 C3 S, G; J( n. l' A
姚钟尧曰:这是陇西南安赤亭羌姚之祖的另一种说法。* n, K8 N: f7 K
巡 信次子,湖山自乐,号默叟。
4 L, P9 O$ Z' u, N7 @
第七十七世子恒 巡子
) i. P; r+ P) D9 |' I4 Q第七十八世墨 子恒子

3 S' ]& R1 g8 `6 S' }3 q4 Q
第七十九世和 墨子
" g, |2 I. g) b! m+ c$ @7 b第八十世嶽 和子。王逊知宁州,拜为大将,大破李骧有大功,以谗言谏黜。
8 O; J( ]$ ~" F- ^! U5 \2 t第八十一世杰 嶽子。痛父诽命,洁身不仕

: Z! ^& w% k/ x6 m/ d
第八十二世度 杰子。; n; N7 b7 \; _/ i, h' H
第八十三世元 度子。
8 w+ b3 K) l& O  V; h
第八十四世汾 元子。隐居不出征召
% m, o* n& \: u; t# G第八十五世
# }/ U0 }& d( J/ Z6 S1 k0 r  h, N
纲 汾长子。事魏,徙家陕州。
纪 汾次子。! }7 w% ~5 ?, G
菩提 汾三子。
! |1 r  f. z5 R; [. R第八十六世7 }5 n7 ?/ Z9 T0 z
宣业 纲子,梁吴兴郡公。/ w0 i: m. R- E3 X% t
僧坦 菩提子。官随开府仪同三司,封北隆公,晋爵北绛郡公
..........................

4 d9 Z) t  z- A- ~% }' S& E' {对的还是错的?只能选一个。对不对自己判断,要不要改写、重写自己决定。0 f) a3 `& a5 W/ Q# o4 C
多谢善意提醒!0 j0 Q  ^4 F( c9 ~
6 G/ d8 F, c0 L! y- c. A; w

$ l8 D0 A* [3 N8 E0 p' X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13#
发表于 2016-10-18 19:27:3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信息十分详尽,可以看出宗亲是下了苦功夫的!让人敬佩!. r$ v2 u2 \: A  L4 O3 s: t3 a1 Y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4#
发表于 2016-10-20 17:41:42 | 只看该作者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6-10-18 19:27- u0 |3 U' b" Y. r; O' i
历史信息十分详尽,可以看出宗亲是下了苦功夫的!让人敬佩!
& V- t9 Z$ a# p' H: b& W
学习了,眼也花了。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15#
发表于 2016-10-21 06:17:32 | 只看该作者
姚荣玟 发表于 2016-10-20 17:41
: `. t2 Z. p6 J" |4 r7 p1 x+ B1 z0 \学习了,眼也花了。
3 W1 ?2 J, P( p. [6 H) T. U7 @
如此复杂详尽的资料信息,学习起来真有畏难情绪,但你们是好样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敬佩!! H& @6 J, M7 ]9 w. R% O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6#
发表于 2016-12-28 10:12:26 | 只看该作者
好样的,姚茂勇,我也倾向于相信看到的历史证据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5:23:42 | 只看该作者
太史公在总结项羽一生功绩时,便把他这个异象突出出来,甚至将他和传说中的舜帝相提并论,而发出了一番慨叹:“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怀疑项羽是舜的后代,当然只是太史公随口一提。不过如此说,一方面说明目生重瞳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司马迁愿意将这种异象解释为一种帝王之象。因为项羽后来的功绩并不逊于传说中的舜帝。1 J! F/ t- Z7 Z9 O! x0 C6 C! J. b

* H; B: V# g: x7 U/ e
3 g) d7 A5 P0 U; C0 k2 I5 b+ u( c“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8-7-22 12:49:26 | 只看该作者
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5 J7 K, J- [% w

4 I9 h7 N1 P) s侄阿鐘覓字與詩
. Q# O0 W3 L1 ]# I, l3 B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H0 h& I4 ?8 P. K* S$ L+ g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3 T. r- U$ m5 q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f6 p4 \% Z0 w3 Q; \! w7 f% n6 p
: T4 P' N) E8 p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3 N# B& u, `: M( ~, R5 n; ~$ o) ~2 ?7 {0 |0 U, O; O2 g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
$ j0 |4 F4 {' o/ C9 t: y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 S1 [' d2 J3 |7 C
7 C0 _5 z! a6 c  w" P: m: L江西夫子今稀有,四經七舉為龍首。
( _! e' Y4 X: e! S% Z不作孫弘曲學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 x' N6 W, B# b& U祖宗積善源深長,爭奇競秀生諸郎。$ B# X6 P; H; G; y" j9 [: ^/ a+ ], x9 m
諸郎更有如鐘者,引領丹山群鳳皇。. ]! @( {$ g. \
' M( T3 b! H& J8 Z% X8 {曉窗讀書肯至午,夜燈琅琅明月廡。, s. T# _1 a: [& Z4 T5 [( x6 F3 ?# L% N- g
只今小年已勤苦,從此讀書到十五,1 ~! F5 c* t9 @, a7 u
7 u( }+ w& S- U, e9 A9 t7 J( {貫經穿史包今古。雪坡癡叔未足多,
$ u7 h0 |; P1 \8 U! z2 K$ ^4 w十駑驥子一躍過。河南晁氏曾有樣,
  K( I4 s" j; U- G& {! [* L5 P' U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從多兄弟,% P) {. j! Z( k$ p+ Y/ x. Y
勳業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師學聖賢,3 u- `/ `( Y4 L8 d* O% c. p* D! C! J1 H! F# a
廟庭再拜傳忠義。羲獻帖,李杜詩,
2 E! H/ U' W3 i遺蹤雖在不必追。請賡慶曆徂徠頌,; C" |  d: A! s2 B1 h+ X. c
更立中興浯水碑。5 \8 m7 w# p+ z: w, e! u4 m/ A( k8 ^6 Z- g% k0 a

+ }! W/ v" N2 A% D8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8-7-24 07:15:19 | 只看该作者
姚勉公又一次自认是姚思亷的后裔
" J8 x' B; V2 \' D) i$ ^) T* E# K) e& Q2 f" q& v4 O5 ]  c: ?
         宋状元公姚勉在为出自濰州的新昌姚氏姚公烈(字伯武,号?運屬)撰写的《運屬姚公伯武墓誌銘》中说:“姚之宗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濰州,蓋中散大夫恕之後也;家靈源者出自豐城,蓋文館學士思亷之後也。”——可知姚勉公所在的是新昌靈源姚族,是思亷公的後裔(见:《姚勉集》卷四十九 墓誌銘:  運屬姚公伯武墓誌銘  )。1 {8 R: @# t) x# u5 B' f
& k9 t) ~! H4 l7 t6 _* N  m9 \

% o  E& l/ E. V$ X5 o  o7 K, t(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8-7-24 07:21:57 | 只看该作者
宋状元公姚勉自认丰城公姚思廉是“吾家鼻祖”  (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 K. I1 ?" n, l+ [7 j8 {
" _$ q4 _( m! `* g侄阿鐘覓字與詩
, l" U1 j8 P6 l% g% D, m       姚勉: D; A1 F4 J: ?+ o
: h; D& f+ ^  V9 a4 O
阿鐘五歲已大奇,
0 X) o3 y  O# U9 N7 s$ n從我覓字與覓詩。4 E! Z1 Q5 d( n; k) R3 u3 \
栗梨不愛愛紙筆,6 J/ l6 W+ L: Z4 e
此意豈是尋常兒。, l/ G$ m% Z+ Y/ z; S
吟詩寫字非難事,
, r0 S- c5 z0 O' J! {3 k字畫是心詩是志。9 D% S1 t! c: P* O( F- X" d" S! C
器量充周志氣宏,
8 w5 V* |3 G+ F3 P' T; z勁筆雄辭皆極致。
9 X0 o6 U  r. x9 Q% D" t( p吾家鼻祖豐城公,
1 C4 H1 q- O$ S8 Q7 G庭叱百萬無虓雄。
+ b6 T7 _7 h  A' P* Z% ^子孫世襲節義風,
: G! }1 E, G& t# C0 r7 V流傳直至江西翁。
/ }. I4 m# f: k$ ~( i  w江西夫子今稀有,
" i3 E, ^/ q( T8 s% d1 G& k; \四經七舉為龍首。! V4 d' k6 ?, u1 {
不作孫弘曲學儒,
' k% g- w( |7 w  _4 a文章只是宗元佑。
7 Q5 i: D: z( O8 W7 }) x4 g祖宗積善源深長,8 [* m9 k) V" o9 }5 }
爭奇競秀生諸郎。
: O: G+ e+ ?* {) g7 Y* a  z諸郎更有如鐘者,
1 R" @& j1 N# Q2 |/ x% E( H# S  C引領丹山群鳳皇。, P! w: |8 N+ @7 r' i# D
曉窗讀書肯至午,
& Q/ [* }' D! h: l夜燈琅琅明月廡。
/ {5 J  z1 u/ H. i% h5 i! z& x3 Y只今小年已勤苦,
# F. ~) K# i, g從此讀書到十五,
2 @6 y$ m7 {6 j) ~貫經穿史包今古。9 `; z% N" \2 |# l4 ~# I
雪坡癡叔未足多,6 T! D3 T6 D0 Z1 s2 Y" ]* x
十駑驥子一躍過。; s' U/ V! T$ Q3 _* l" J* X: d
河南晁氏曾有樣,4 v4 U/ A: D; \- M0 ~
二十子弟俱高科。7 {# G: X4 m/ M
汝今群從多兄弟,
" g4 a0 G8 o2 M勳業相期各如意。
+ d% h, R$ X% T( k( G. h- I家塾相師學聖賢,$ K" s/ x2 p, J* Q/ U, M
廟庭再拜傳忠義。" w- @3 [0 {0 [7 Q9 ]$ {
羲獻帖,李杜詩,- o) k  @: J3 `& X8 T* X
遺蹤雖在不必追。8 W; E7 D; a1 g  i. D( M
請賡慶曆徂徠頌,
- s: ?9 X$ B9 s7 C3 d更立中興浯水碑。* {7 a. W& f7 _* l1 c
——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7 L1 g4 p; z1 G- H) c! f
3 s: w7 t* f; M5 V* p3 u. e2 C尧曰:
) X1 M* F* G  k) |5 _. |      丰城公是指姚思廉,公受唐太宗封爵丰城、食邑丰城。/ N8 b. _% }; Y  d( V
      早在隋末,唐太祖和唐太宗十分赏识公是忠义敢为之士,护旧主,“庭叱百万无虓雄”。) U. l( Q9 H#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2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