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三公”后裔寻亲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0:48:5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3 10:41
* d# W* e+ F+ W- Z( S经过千年的沧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棵千年古樟,虚其心,默默地记录了灵源的沧海桑田。) a( l$ O$ j. A  f6 r5 ~
...

+ P6 ^3 ~" `, d    三公后裔五个宗亲同时钻进去,加上我,古樟空洞的空间依然空空如也。源广宗亲手指一挥,示意说,“还可以加进去五个人”!
( K# }; g1 m7 w; f

SAM_4783.JPG (326.35 KB, 下载次数: 396)

SAM_4783.JPG

SAM_4781.JPG (271.2 KB, 下载次数: 465)

SAM_4781.JPG

SAM_4782.JPG (376.41 KB, 下载次数: 386)

SAM_478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发表于 2015-12-3 11:3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12-3 11:52 编辑
- O  Z) P% c. a# A. ]2 F) f* w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2 22:50
+ M% K$ X& F4 l4 }7 P* q本好宗亲与建钢老哥合影

) z7 O. W. D& i
' K: v  \' E  e+ d: Q: K                我以为建钢宗亲是年轻人,原来“建钢老兄已经退休,据说刚刚建了新房。前年,他添了个孙子”。建钢老兄的父亲健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发表于 2015-12-3 12:05:14 | 只看该作者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3:431 A5 Z  P4 f; l1 C- n
绍弦宗亲:辛苦了!“虽然从谱系看,三公家谱接到了芳里谱系。从芳里谱的尚忠公以上谱系,芳里与南垣、南 ...

( F5 |6 a2 |0 w; C85#六合居士
+ p: {/ o6 O% z
0 y# M) `& m7 @             几年前便有与你相同的认识和意见。到灵源参与彦国公祠庆典后,又向南昌姚氏再次提出:南昌姚氏和灵源诸姚氏静下心来,坐在一起理一理;即使一时厘不清也没关系。+ ]0 i/ c- V9 O) [  h8 t
5 k/ ]4 D  h: _1 e

& _# `9 Z' e% O/ C% ^% T( m4 J* {0 _$ R" }" k( J
        三地的“谱述”又有“三百年谱系又几乎完全相同”。各自的谱上都有几代或是十几代同人同名同世系。既然是不同的支系就不应该有如此的同源重合现象。存疑、走访、再存疑。所以个人认为,要解开这个“困惑”之套,还得从“困惑”之源——三地谱述中——求解。大家能静下心来,本着理智、求真、务实的心理,共同予与厘清。: C' C4 J  C0 u6 x& A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2:1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3 12:44 编辑
9 V( _$ l) ?! r/ S- M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3 11:36
* Z9 I8 i3 m( r6 r. y+ `5 S我以为建钢宗亲很年轻,是中年人了。

, Y8 k1 c$ X1 `% e( K3 z8 q, A5 I  ?5 Z1 Q/ F& r5 n+ P
     芳里字派“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发祥由大孝。。。”0 H( k8 M! N2 W
     衙里书记姚祥逞,应该是上述字派的第十二个字,建钢的字派更小。6 R' L& v" E+ v
     上述字派是芳里1700左右定的,南垣的字派是1427年定的,南昌家谱是1404年定的。相差大约300年。
5 `& G+ t- B( M0 g/ Z     南昌姚氏家谱记载彦国公是战国时代田坚的后裔;与此同时,平江姚氏家谱记载“田横失国,横之子椿归陈,椿之子坚自陈迁居汴州”。虽然,这段历史无从考证。但是,芳里家谱却记载发祖“云公”“侨寓汴梁”,与南垣、南昌姚氏暗合了同一祖源地。
2 L! e( f3 D# W0 M3 o3 p! n    且不说芳里家谱的体例与南垣、南昌家谱一致,都是从始祖的第二十五世修起。1700年,芳里家谱里的“三千士”“五百传”说的是什么内涵呢?
  }( Y: e+ @+ G( u7 Q. c( D, C    孟尝君三千食客,天下闻名;他不是姓孟,他的名字叫田文。/ p8 u  b$ J2 M5 K; L. f2 D; P
    五百壮士的领袖不就是田横吗?
( j4 b4 o0 G) J7 q    芳里家谱在1700年就准确地告诉了后人,家族的历史与田氏有关系。与南垣、南昌同出一脉。那么,与姚崇宰相的家谱就相去甚远了。9 [$ R* K6 V9 ~. `1 c" c

签到天数: 28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05#
发表于 2015-12-3 12:43:45 | 只看该作者
“三公”后裔是南昌姚氏最发达的一支之一,热烈祝贺他们回家叙谱、祭祖!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5:4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3 15:52 编辑
; j3 h" Z. U: t# F+ a/ z
鄂赤壁姚善军 发表于 2015-12-3 12:43
8 M& T) ^# s) U7 h* A“三公”后裔是南昌姚氏最发达的一支之一,热烈祝贺他们回家叙谱、祭祖!
+ q$ T0 p) I, h5 i
% w; U* b& M6 y+ I$ ^" I* g# k; ?
    善军把“三公后裔是南昌姚氏最发达的一支之一”的提法是不准确的。- ]0 G$ I8 Q2 E0 w
    这种说法,如果是三年前说,一定会引起三公后裔的强烈不满。并引发对南昌姚氏的误会。
, p7 ^* Q. S: Y0 V- Q+ R    我最近发现的1919年六修的“南昌县志”有一张地图,分明记载了三公离开江西的地址“烂泥湾”,就在今天南昌县姚湾村附近。三公后裔永顺姚宗亲甚至查证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南昌府志”,再一次证明,所谓的“丰城烂泥湾”就是“南昌府烂泥湾”。而这个“烂泥湾汛”就是锦江进入赣江对岸的一片河滩之地。南昌姚湾村正是在元朝时,从湾湾的河滩湾头搬到了河滩的湾尾。
* L; [' `' b: @( l/ Q5 m% n8 w- ~/ p    那么,说三公后裔与南昌姚湾宗亲的血缘非常近,共同来源新昌灵源,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 Y( L  W/ L  _, O2 E6 ^/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6:20:19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3 15:49; V5 J1 T; K/ f/ E  v5 g: ~
善军把“三公后裔是南昌姚氏最发达的一支之一”的提法是不准确的。" M, ?) D0 h. K- i% o+ M0 x
    这种说法,如果是三年前说 ...
) W" }9 E) Q# @8 `
     开心的源卫,一个懂谱,说话靠谱的小伙子!  ^* X2 b: T2 ~2 O. ]. B

SAM_4786.JPG (322.98 KB, 下载次数: 379)

SAM_4786.JPG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108#
发表于 2015-12-3 18:01:35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3 15:49' U4 G0 p/ y: R4 Q8 A
善军把“三公后裔是南昌姚氏最发达的一支之一”的提法是不准确的。& ?+ x4 c8 }9 w. ]4 W
    这种说法,如果是三年前说 ...

. u9 p( p3 {% F! x6 J绍弦宗亲多虑了!宗亲之间真诚的交流,就是为正本清源。正因为源流沿远,支分庞杂,史事纷繁,社会变迁,时风俗易。才更需要宗人贤达,族之俊彦劳举苦心。使史实更臻完善,复归完壁。何来不满?何来误会?能有更好、更多、更实的详实资源得以共享,那将是外迁宗亲求之不得的珍宝。* J1 c7 [% Y; R6 K1 W, ^& `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09#
发表于 2015-12-3 21: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2-3 21:16 编辑
7 @9 l* T" N# K5 R+ C! V9 v
0 I$ V; S5 Y7 ~4 d; E在同治十一年的《新昌县志》里刊登了潍州姚氏《宋故判院漕姚公墓志铭》,部分摘抄如下:5 c, w6 R( p4 k8 `# {' ]
乾隆四十七年,合邑重修学宫,改建明伦堂。平堑筑墙基,去浮土尺余,有石板铺其上。取视之,乃宋判院漕元姚宋卿墓志铭。即重掩之,上以石封一邱,立石以志,竝录其文於左。
: S; H4 e& m8 k% b& G9 o《宋故判院漕姚公墓志铭》) K" k! d- X) I  G" D
公讳宋卿,字节甫,姓姚氏,其先潍州北海县人。自太父为丞于筠之新昌,因即其地而寓家焉。曾大父讳喆,授登仕郎;大父讳铉,终知临江军新淦县;父讳溉韫………..; f4 V4 T: Y5 Z  P! |& }! U
, }, l, ^' ^0 Q) w
这个发现让我想起一直非常关注的一篇墓志铭:《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
姚之宗为瑞之新昌着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盖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亷之后也。………………. 运属公讳公烈,字伯武。其先潍州北海人,中散在国初仕至上柱国,传至铜鍉县令某者,君之髙伯祖也。初以太学上舍生及进士第,后以忠殁王事。庐州教授某者,铜鍉府君之弟,君之髙祖也。曾大父某,以伯父任得仕,再转而丞新昌,因家焉。自潍州而为新昌人,盖自此始。大父某,父某,皆韬英含章,不愿仕进。………….8 R; S9 e, u$ Z3 r
《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是状元姚勉(1216年-1262年)所写,从开头第一句话,他明确的说:新昌有两支姚氏。说直接一点,新昌只有两支姚氏。; M, r; _8 S: K# \
5 B2 H) ?3 g: y; b
经查看康熙年间、同治十一年的《新昌县志》,根据县志的部分地图和文字记录,明确了“状元坊”、“兴贤坊”、“奕世状元坊”在不同的位置上。两部县志中没有对烂泥湾进行地图标示和文字记录。
5 C, ~+ x) p! h
注:同治十一年的《新昌县志》卷一 疆域 十七  其中天德乡二十四都 辖:长坑、新庄、衙里、楼下、南垣、灵源、院场、中垣………..等。8 M8 o: o0 {9 H: N) x3 H+ F8 w1 G' K! G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10#
发表于 2015-12-3 22:1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5-12-3 23:13 编辑
9 W  c3 g/ [3 F- B8 r" w! H4 F: o: Z+ Y; I9 i/ b& G/ ^+ y
在同治十一年的《新昌县志》里刊登了潍州姚氏《宋故判院漕姚公墓志铭》,部分摘抄如下:
' J5 f' h; u# M# j1 i$ \乾隆四十七年,合邑重修学宫,改建明伦堂。平堑筑墙基,去浮土尺余,有石板铺其上。取视之,乃宋判院漕元姚宋卿墓志铭。即重掩之,上以石封一邱,立石以志,竝录其文於左。$ t' v( p2 L( V  Q
《宋故判院漕姚公墓志铭》: F* N9 [; l% \  C: t2 \
公讳宋卿,字节甫,姓姚氏,其先潍州北海县人。自太父为丞于筠之新昌,因即其地而寓家焉。曾大父讳喆,授登仕郎;大父讳铉,终知临江军新淦县;父讳溉韫………..
" c2 }8 b  Y& i

' k. a# C5 m$ V: L. T( W落款:嘉定十三年十二月日门壻補国学进士范均谨撰
& K3 ?- u2 ~% z( m" [; c( s- F4 i0 _3 w9 ?

& O& C7 ~/ K* T" n6 v“自太父为丞于之新昌,因即其地而寓家焉。”1 Z8 Z8 T' X: p6 ~! R# v
7 B& `  e2 @$ ?* U) {+ c
注:. ~0 d8 u8 C  J0 B) T
筠: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米州置,以地产筠篁得名。治高安(今江西高安市)。次年即废入洪州。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复置,仍治高安,领高安、上高(江西上高县)、万载(江西万载县)、清江4县(江西樟树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万载、樟树等市县地。宋太宗太平兴国6年(981年),析高安、上高各一部置新昌县(今江西省宜丰县新昌镇)。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筠州为瑞州。 # G3 g. O) t- h2 I* @
- E; ?. k; r  F5 D* h$ E
嘉定十三年1220年。
. Y1 X7 O/ E( I- D5 \& o
2 l7 K. }, p+ N1 @/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3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