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尚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裔十姓源流的探索与考证 陈泽钜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4:21:24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王姓的历史源流和演变
) m% D3 t/ n3 a
   王姓出处的支流太多,来源复杂,除了一部分出自舜后妫满,但尚有其他支流源自别派,但总体王姓在中国百家姓排名榜中列第2位,这里仅谈舜裔妫满之后的王姓。7 L' `7 ~% X! F
5 ]( R, }. b9 W! o8 b' l7 y! k

, S' D+ u6 H+ ^* s   《通志.氏族略》:“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妫姓之王尽管直接得姓于齐国之国之后,但追本溯源,其远祖是虞舜,妫满曾长期在陈国发展。
6 h3 u4 w% O3 l5 R5 y. L+ v: W* Q: R4 A. o0 ^" T
; [% ^4 t% ~' L/ [# A
   陈完公奔齐,为齐大夫,采食于田,改姓田,至公元前404年,代齐而有天下,史称田齐,立国184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齐王建被迁到共城,他的三个儿子:升、桓、轸。升子名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齐北王,后来项羽为刘邦所败,他也失去王位,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从此改为王姓,两汉之间建立新朝的皇帝王莽(称元城王氏)以及魏、晋、隋、唐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相传出自这支王姓中。- u8 M1 Q  {5 Q3 @% F

) u. b* [" k. e& f$ Q2 @! j
& }% }0 W+ C2 v# e
   在中国的历史上,王姓成为显赫的家族,是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建立了东晋,做了元帝、门帝、成帝、三代的丞相。《晋书》云:王导,晋临沂人,字茂弘,少有识量,才智过人,元帝时为瑯玡王,居建康,导知天下已乱,劝王招揽贤俊以结人心,政务清静,户口殷实,朝野依赖,号为仲父,及帝即位,以导为丞相,历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这一家族,自然门第越来越高,名望也就越来越高了。$ P. q, ~0 G) D# Z; J
7 g3 t) _) T1 ]) f4 y+ Q: s

/ |; `) K  ?) v   关于王氏姓源的说法和播迁,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传颂和记载,据《通志氏族略》记载:2 A0 }# F' [8 Y9 Q. m# w7 l+ y
- L- Y. F+ E1 K" I" ^& R1 `# o
# M$ d, u* s2 C1 j2 y
   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 t% F$ k+ b- A! T5 X( y
   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9 {9 o3 b9 Y: M0 v5 Z6 i' U9 A
   出汲都郡者,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 d3 N, L5 \( p- q; a) j+ q- q
   出河南者,本为可频氏,虞姓之王。& B& x5 X" D3 T% m5 P
   出冯羽者,为钳耳族,虞姓王。
2 S3 [5 r" j2 B   出营州者,本高丽,虞姓之王。
6 S- a* k: l1 F4 |   出安东者,本阿史布,虞姓之王。
! m3 [  T. n: p   后来还有很多外族不约而同地改姓这个汉“王”姓,还有一些人被赐为“王”姓,据《汉书》记载:
  l2 f& d; T0 V: L+ V* `   燕王丹之玄孙嘉,曾被王莽赐姓王。" |+ u4 ~* _' T1 j7 O
   来自西域胡支氏王世昌也冒姓王。4 x, [3 L! J( P5 M2 E3 p! F
6 c/ _8 ]' t+ N, u* g3 `
4 s6 C" R' c! M8 S
   这样一来,姓王的想要从姓氏上追溯自己的血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既然王姓人众势大,则其子孙遍布在中国各地,当属自然的事,据《广韵》记载着名的王姓家族,大致有二十处:/ a& V4 m3 c1 n6 h& A2 \
. z8 K! W; t. y4 K

6 A( L: m: z0 e# u8 F太原王   河东王   (山西)* d; q; b8 e4 b9 A
琅琊王   北海王   东海王   东平王   山阳王   东莱王   (山东)* g' A3 y0 Q1 p' M+ x- d2 E
陈留王   新簦王   新野王   (河南)- G- v; l& A+ I6 D- M
交平王   京兆王   天水王   (甘肃)
6 `8 j1 M  r& ~  B7 s中山王   章武王   (河北)
. [1 l$ i* I8 A金城王   堂邑王   (江苏)% l  V1 n! s6 M! j3 I7 a
海汉王   长沙王   (湖南). A5 {+ u; q" N! P  N% X& V3 E

$ P7 c8 C2 z! z* A

0 e/ l' N+ V$ d; z" b   唐代的王潮,是唐昭宗时期被派到福建当观察使的,入闽之后,勤政兴学,使得地方大为安康,许多中原人士纷纷向他投奔,并且在福建定居下来,分别成了许多姓氏在福建的开基始祖,到了王潮的子孙王鳞的时候,曾自行称帝,国号为“闽”,成为当时的十国之一,王姓在南方也成了一个显赫一时的大姓。1 v" b6 M7 G6 \+ ?! p* Y: U- \
& x/ Y4 B; \& U" e& ]# O* j
9 _, ^$ Q5 G1 k$ a4 ~
   王姓氏族历史优秀人物
9 |: ~. ?4 s$ A2 g. L
5 q% M0 G1 C# g4 y# A
5 f; e* n2 L4 |+ y- |
   王姓支派众多,来源复杂,为中国最复杂姓氏之一,历史又十分悠久,人才济济,难以一一叙述,但就平时我们口头上经常谈及的几个代表人物简述之。) k+ ?6 R2 X$ z# A  A5 @) ?
  j$ Y3 u. p8 [

! D- T2 {, v3 x4 h; V   汉:王允,汉灵帝时官拜豫州太守,献帝即位,汉贼董卓揽朝政,骄恣不法,允任司徒,与绍婵设谋交结卓部将吕布,刺杀董卓。留下佳传。王充,精通百家学说,从事教学和著作,给后世留下珍贵“论衡”八十五篇,“养性书”十六篇。王祥,以孝著称,坊刻二十四孝中有王祥卧冰取鲤奉母事的记载。; c. b, l* n9 I% n$ ?

3 j$ \4 X3 `( }' j3 u, B  x* G
. T1 f2 m5 U; [6 {7 Z
   晋:王良,善相马,荀子、王霸、杨倞均注明王良即春秋时期晋国的伯乐此人。伯乐即为后人泛指举荐贤士能人的代表。王曦之,琅琊临沂人,官至右将军,六朝以来为朝野所重,理学家、书法家,备精草、隶、正、行诸体,世称“书圣”。
3 Q& X) B/ j* @. [7 j
. g3 Q) N' q( B9 ~& D, g

# p2 u$ j& t1 N$ w( K6 K   唐:王之焕,诗人,作“出塞”一诗留诵千古:“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与王昌龄齐名,联唱迭和,名动一时。王昌龄,开元进士,任校书郎,诗人,他的诗以七绝最好,在同时的诗人中,可以和李白七绝争胜只有王昌龄,其代表作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王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十五岁开始创作,他擅长山水诗,他还擅长书画,精通音乐,在当时他的诗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形成一种流派。王勃,字子安,六岁能文辞,及长,词藻奇丽,为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滕王阁序”而展露绝世才华。此外唐代诗人还有王湾、王建等。王仙芝,唐末农民领袖之一。王道,唐宰相魏征的授业恩师。' }' i3 t/ [$ M' n; n: y
( ?0 r+ T& J" o; u7 G
1 j& ^' Q, Q5 p  r/ u
   宋:王旦,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佐郎与修文苑英华而闻名,累官至宰相。王十朋,号梅实,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状元),后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诗文浑厚质直,恳侧条畅,著有梅溪集五十卷等。王安石,宰相,仁宗嘉右上万言书,主张变法,史称“熙宁变法”。3 V; H: a& M6 |, }* q
$ ~. U1 b, `5 C4 k/ D" c. m2 {- L

8 y0 J6 @! u: c! O) _, o   元:王实甫,戏曲家,曾作“西厢记”被誉为元曲第一。  S( C, G0 V3 L: L+ x$ Z: j4 K
   明:王九思,长于散曲与杂剧,著有“三美波集”,“碧山乐府”等。9 M3 H9 a* j4 V4 r) X, g
6 e8 O* B0 _1 C
* B2 s: W6 \, L- @# {7 S" Z7 l
   清:王漠,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建昌教授,撰集汉魏丛书八十六种,江右考古录,汉唐地理钞三百八十八种。王鉴,江苏太仓人,官廉州知府,砥励书画,时与王时敏、王军、王原祁称四王画家。王锡阐,天文学家,通中西历算之学,能测日月食。1 R6 [& B9 t8 x1 [

( m: d' M; @, E" ^# G- D3 ?# k' O! P6 B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83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5-7-6 16:54:13 | 只看该作者
抢个沙发慢慢看

签到天数: 3650 天

连续签到: 3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发表于 2015-7-6 17:50:49 | 只看该作者
先睹为快。
9 e1 v. g$ @% H2 n4 T" M

签到天数: 3874 天

连续签到: 238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发表于 2015-7-6 19:37: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感谢老祖宗发明了文字,上下五千年······,真是不容易!!
, v% o2 F" f# J; w2 s) `: i

签到天数: 3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5#
发表于 2015-7-6 20:35: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祖宗留下了太多宝贵财产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5-7-7 00:26:31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7-6 14:21
; m" |' R0 `3 r9 k/ j王姓的历史源流和演变) \$ V4 W7 d) b$ q% {1 w2 ]
   王姓出处的支流太多,来源复杂,除了一部分出自舜后妫满,但尚有其他支流源自别派 ...
; E5 l  r  P9 }) _0 ?) F
        舜裔十姓。这11#显然是重复了。0 T+ }0 @) `5 W0 q8 `, @+ {

4 ?, Z( q6 ]) a$ v; X
' D- E* z7 c+ u! O  R$ ~0 \
        也显然,《舜裔十姓源流的探索与考证 》的作者陈泽钜 是闽南人,是什么人?文章的来源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5-7-7 19:12:28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7-6 14:14. A& j* K1 R; I, x
姚姓的源流7 x) K; J! t4 W0 ]% C
   姚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约形成于公元前22世纪,如今在以人口多少排列次序的中国姓氏中 ...

" q; W! |; T0 }7 w, k  S1 q$ N
$ Y! v% H& o4 r4 L3 o
" V' r8 A; i' y* Y        “姚姓的播迁及入闽史”这段话广被引用和转发,原来添自闽南陈姓宗亲的文章,见3#。毕竟不是姚姓人,讲得不准确,不全面。例如,早在唐之前,吴兴武康姚从吳兴郡(今湖州地区)迁徙到今西安和河南,形成隋唐时期的京兆姚(姚察姚思廉)和陕州姚(姚宣业姚崇)。播迁分布于广东和其他地区也不准确。
6 W4 D* X/ ~, {1 @5 H+ }
0 t3 D; G- _  D* E3 [  B; C
% u7 D, w8 U7 c% P+ V6 F
7 z- C2 F' x0 C7 z. m1 x: r3 Q4 |5 F   姚姓氏族的播迁,唐以前的迁徙记载,惟有漳州府志所载,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部入漳泉时,其部属中亦有姚氏将佐,后来在福建安家落户,至宋代姚氏不仅分布于福建的仙游、蒲城、福安、宁化等地,而且还分出广东梅州、海阳、潮州、大埔等支派,同时姚姓在今安徽合肥、上海嘉定、山东曹县、河北卢龙、内蒙古包头、辽宁朝阳等地也都有聚居点,从明末清初,郑成功部将中,亦多姚姓将领,如姚国泰、姚玉、姚朝玉、姚富等随郑成功开发台湾,进而又迁徙居于海外; r# I, \2 Q# r9 M% T1 o

签到天数: 2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8#
发表于 2015-7-9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大长见识!受益匪浅!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5-9-3 17:47:16 | 只看该作者
       舜裔姓氏何止48个。
* G6 `) Z* x* G( G, e$ P
, C$ Q  p2 Y* b$ H! H* w+ `# E/ |+ p. f
        陈泽钜:现将舜裔四十八姓列下。   姚, 幕, 妫, 有虞, 舜, 司徒, 濮, 仪, 蒲, 直, 柄, 陈, 胡, 满, 敬,爰, 袁, 辕, 援, 招氏, 偃师, 颛孙, 胡非, 孙, 占, 田, 穰氏, 东郭氏,胡母氏, 靖氏, 陆氏, 尝氏, 法氏, 第八氏, 第二氏, 第五氏, 车氏, 王, 舀, 苟, 圭, 迷, 负, 夏, 研, 梧, 登, 比, 癸比。
) ~' G: k' `- ^4 O. e
0 F1 x* b. _5 v! {  Q. C) z; }& H  S
    我们闽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都习惯用舜裔十姓同宗同根而互相称为宗亲。+ W) {' A) F) y*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5-9-3 18:07:20 | 只看该作者
                陈泽钜   舜裔十姓源流的探索与考证             舜裔十姓——                 王2,陈5,袁33,姚64,胡13,        田58【编者注: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田姓在全国排名36】,孙12,陆70,百外,车百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6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