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4242|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广东平远始祖景清念一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2 00: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尚明说:“一世景清公(辛郎)宋开禧元年(1205年)生,曾任广东梅州驿休官,其后在福建宁化招贤里严坊久居直至十世信爵公,前后四百余年。”不知其中的“曾任广东梅州驿休官,其后”是指什么?如果是指在当梅州驿之后,则这段话与平远姚氏族谱的记载不符。
" ^; n- I9 K. i2 i! g8 t# A  姚炯桂想知道景清公及后世的族谱资料,可读平远姚氏族谱,广东档案馆、广东平远方志办公室有馆藏;江西姚士平宗亲也有。' ^# [$ G+ V/ U7 I1 h
      姚江南要弄清景清公是源于思廉还是思道,也可读平远姚氏族谱和 岭南姚氏始祖宗卿公族谱(老族谱)。景清公和宗卿公都是闽天明公之后,宗卿公系是认思廉公的。当年广州城里的姚公祠便是祀思廉公的,今天广州潭村姚氏宗祠的大门联是“弘文御史风,宗卿仕广东”这也是一明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4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推荐
发表于 2022-9-9 11:3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道荣 于 2022-9-9 14:27 编辑
* `$ m) Z9 x  {9 R3 M& X0 a
, Q) }" N  S& z+ v7 n我最近看了众多家谱及翻阅史料,关于”敷以下世系“有些不同,可信与否,发出来供宗亲研究指正:
舜七十四世: 敷,奕之子,复姚姓,居吴兴武康,生二子,长膺,次信。
舜七十五世: 膺,字彦和,敷之长子,生子伷。
                   信,字元直(公元207-267年),敷之次子,吴郡乌程县永安乡(浙江德清)人。吴国丞相陆逊外甥,初为太子孙和官属,后任选曹尚书。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和被废,信因亲附太子被流放在外。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孙皓继位,追父孙和为文皇帝,并召回信拜太常卿。生三子,长子逄,次子巡,第三子陶。
   舜七十六世:伷,字子绪,膺子,蜀汉诸葛亮辟为丞相椽子,太守,生子不祥,后代历族居武康万年蒲版(今杭州西北)。
                    逄,字得仁,信长子,累官至羌校尉,出使匈奴被拘,生子岳。
                    巡,信次子,居湖山不仁,号默叟,生子不祥。
                    陶,信第三子,东吴宁浦太守,,生二子,长恒,次奋。
舜七十七世: 岳,逄之子,因追敌不及而还,被剌史鞭死,时人冤之,生杰。
                    恒,陶长子,生子墨。
                    奋,陶次子,生子和。
舜七十八世:杰,岳之子,因痛父死于非命,不仕,生子不祥。
                    墨,恒子,生子度。
                    和,奋之子,生子禋之。
舜七十九世:度,墨之子,生子元。
                   禋之,和之子,生二子,长汾,次滂。
舜八十世:   元,度之子,生子不祥。
                   汾,禋之长子,生子郢。
                   滂,禋之次子,生子仲和。
舜八十一世:郢,汾之子,生子菩提(统)。
                   仲和,滂之子,生子二子,长宏(纲),次纪。
舜八十二世:菩提(统),郢之子,生子僧垣。
                   宏(纲),(475年生)仲和长子,事北魏,举家迁陕,生子宣业。
                   纪,(479年生)仲和次子,生子敬业。
舜八十三世:僧垣,(498-583年)菩提子,隋开腐败仪同三司,封比隆公,生二子,长察,次最。
                   宣业(502-557),宏(纲)之子, 梁征东将军,吴兴郡公,生子安仁。
                   敬业,纪之子,生子贞。
舜八十四世:察,字审伯,(533—606)僧垣长子,生二子,长思廉,次思聪。
                   最,(536年生)僧垣次子,生三子,长思明,次思才,三子思俭。
                   安仁,宣业子,生一子祥。
                   贞,敬业子,生一子思道。
舜八十五世:思廉,字简之(557-637),察长子,吴兴(浙江湖州)人,唐史学家。生二子,长憕,次恽。  
                   思聪,察次子,生三子,长盈,次憺,第三子坦。
                   思明,最之子,生子益谦。
                   思才,最之次子,生子慎。
                   思俭,最第三子,隋秘书学士,生一女。
                   祥,安仁子,生子懿。
                   思道,贞子,生二子,长日谨,次日济。

1 `$ y. _6 _6 w5 `
+ ?: R9 R$ v4 D! o0 v2 g# F) H0 l

签到天数: 4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4-3-8 20:01:3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平远姚,对于楼上所讲没有考究,,,,,,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0-4-12 02:48:22 | 只看该作者
1# pszyyao / d! N/ h: u9 X. I4 i7 \

; R: d; a# j4 @: _1 m这里措辞不当,是指其后人在那里居住400余年。少个人字了。
  x3 f; i" t+ V  }+ g) z" A" r" A关于思廉公记载,我这里明代修的老谱没有,是由思道公延续到景清公,其中流源诸公记载也不同,可是景清公以后就很清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7:0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4-12 07:25 编辑 6 }1 r) K# Z) f/ f* T
1# pszyyao  # G/ M. n+ S4 j) e) K$ h+ n5 I
( @+ q, \: y) z6 }$ t5 Q
这里措辞不当,是指其后人在那里居住400余年。少个人字了。
6 q2 r/ w$ ~) _8 r3 I关于思廉公记载,我这里明代修的老谱没有,是由思道公延续到景清公,其中流源诸公记载也不同,可是景清公以后就很清楚了。5 @% g' _7 D* h8 L
姚江南 发表于 2010-4-12 02:48
' l2 r/ V& D* z% Z$ O4 m, }
    "由思道公延续到景清",这是你持有的族谱的记载吗?是老谱《吴兴姚氏重修房谱》的记载吗?此谱的始祖或始迁祖、修谱时间、倡修谱者或修谱者、作序者?  z2 }2 z# y) B* ~$ Q4 \3 u
     《杭州钱塘宿兴里始祖思道公位下姚氏族谱》,此中思道公与唐姚思廉是什么关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0-4-12 11:22:41 | 只看该作者
3# pszyyao
吴兴姚氏重修房谱旧序

# x- E, P5 ]- P* B4 x# n& w0 A6 I6 A2 q* w
古无谱,迄宋鸥苏始兴谱法,谱也者上纪祖,称下贻孙,曾旁昆第辨族类叙尊卑,萃涣合离。虽历数十世之远,居数千里之外,跞隔离阔一展玩,而尽得其於先王大宗小宗之法有不小,苏子曰观吾谱而弟孝之心可油然而生,谱之所洵巨哉,顾后之作者有攀附牵引之松,借阀阅於古人援豪贵於当代,每不效狡青之辞,附梁公而窃效崇韬之,拜汾阳以及蔡京子孙,诡为君漠后谱之,至于再三续修未有不蹈此辙者,呜呼安得起欧苏,於今日与论创谱之本义也哉。吴兴姚氏重修其谱,则宗乎老谱以一本者为断。其远祖曰思道者家杭州,传世十一至员开,徒汀州生子九,其少子曰新八郎新九郎,新八又七传曰福兴公为严坪大僚姚坊之祖。今大学生桀宗殿禄廷璋邑痒生仕荣郎,其裔也新九亦七传曰福敏公,益官斜石祭下之祖也。姚氏迁徒靡定居江西之兴国、石城、宁都,闽之汀州、宁化及永丰姚田水南堡,复迁石岸之姚坊,又徒藤田姚陂再迁吉水折桂乡二十七都柯树居焉蕃衍不一,其老谱自唐宋元明及今渊源可朔,爰福兴福敏二公之子孙而重修之。二公以下益宗为近祖,逮今历世又二十三矣,谱成其裔孙声诜,从余游携来丐序,余曰此真尊祖敬宗收族之心,上原一气所自始,下推一气所由分而无虑,其散处者也乃及诸之意,以近世不甚通显为惭余谓族,固以人重以人大究不必专贵通顯,昔方正学有言,曰有君子而无禄位,族虽衰而犹盛禄位光荣,而君子无闻焉,族虽盛犹衰。且阅姚氏谱先老,思道公则为江刺史,其子瑾公曾任唐太宗朝,孙甸公又为大学博士,四传烈政公以进士擢兵科给事,因从驾有功封安邦候, 子敷公袭父太尉职,敷子公亦刺史临川,因家宜黄,又三世曰三官公,即邑庠员开公,祖复出宰归化即近祖福兴公,亦以进士起家,姚之先人代有缙绅矣。前六一公自叙家谱,谓其先老皆不,而身拜太子少师是又在后人之,善于继述何必鳃匕,然以不甚通虑哉。今姚氏合修此谱权舆于二公之裔,以联其昆弟之情,远绍夫思道之脉,以尽继弥继别之,宗法在江在闽之云,以收其涣散而不致淹厥,所自辨族内叙尊卑,亲其所亲,无事借阀阅援豪贵以夸耀於世,此其谱之所聱归而语,族人惟督其子姓敦诗说礼将来特达而起者,必能踵美于前人而方兴未艾,余其拭目俟之矣是为序。
5 {0 ~) ~# E: h
6 P6 j9 J/ ?( u- t% U
5 P& b4 E0 O/ I8 ?% Y; A

+ G1 C7 V; F9 E
% `- j. Z: Y& f$ d/ t

+ C6 C7 r7 l0 }5 Y; B
7 e3 s2 b1 J4 \1 ^3 t4 u0 z

( T6 B: \. }- D- `8 t7 D* N+ d5 w0 c) F+ t: W" K7 ~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岁次壬午仲冬月; A+ R5 m4 ~' R
/ S4 G$ y- g8 M
$ i. Q8 ]. y) `- C2 o
/ M! j1 o7 i, p& e/ P  e

9 G' {# w5 c( i7 e- w2 F

# u% d" r- c5 q+ c# k/ c6 B, A
* b; I; u+ j# U; t1 P
# g& V2 K: i  _/ o9 d4 L  ~4 l7 i' p# ^; Z; Z: I# Z7 W  B

: x" ~1 u8 O# N+ y  Z
后学邑庠生
) ^6 y1 w: }+ x袁鉴清
$ k/ A! y+ V0 q0 t& F8 a: J; e
) S1 Q5 i6 _8 \0 Z3 z
$ c5 `& S! X: l7 {& r2 O( C  j
( L! `7 [( U9 y; t  E/ E
0 C( v6 E8 H6 X/ A5 U- B
顿首拜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0-4-12 11:4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0-4-14 13:23 编辑 ; L0 ?9 _: h2 n

! X4 T% u2 t3 n" z. e4 N4# 姚江南 4 v3 S- g2 S  A7 {9 h5 h) w
这个重修序是五三年抄至远老谱,经过数次校对形成。五三年我父亲回江西老家,该谱还十分完整,并且当地所有宗亲家里基本都有,文革以后向家乡索取,就存两本了,并且谱前后页面已经面目全非,但部分序和后页还可以辨认。现在这本老谱就在我手中。所以我这次见到广东梅州、平远重修谱后大感吃惊,景清以前记载完全不同。梅州、平远是景清公及其大部分后裔久居之地,所持祖谱内容应该说不容置疑,可是我手中的谱修至明万历年间,也应该不会有错,矛盾究竟在哪里?应该溯本清源搞明白,以益子孙。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0-4-12 11:48:58 | 只看该作者
5# 姚江南
- e; f2 i* K5 U$ d
杭州钱塘宿兴里始祖思道位下世傳
一世0 I0 O. u7 E1 D, [7 I
思道:貞公之子,諱(hui)有嵋。其先姚州吴兴人,其后宦游汴梁建康至思道公。唐初任江隂刺史,始家杭州钱塘宿兴里,卒葬余杭之拳山。娶周氏生殁未详,合葬夫处,生子二:日谨、日济。) T$ Y7 p: h1 F- V) T
二世:
- ~7 p7 @$ U6 R0 s+ W日瑾:思道之长子,任唐太宗朝事见纲目。娶黄氏夫妇生殁未详,合葬夫莹。生子二:甸公、衛公。
) w3 ]2 x6 e% P$ `" [' s+ I日济:思道之次子,大常寺,娶吴氏夫妇生殁未考。; e" T% ~5 K8 x+ A+ N* b6 |
三世:
3 D( _7 Z9 l( a  V; z甸公:日之长子,大学博士,娶李氏,夫妇生殁俱未考。生子一:烈政。
1 q+ Y5 J0 I: s衛公:日之次子,以孝廉知徽州,娶周氏夫妇生殁葬未考。0 \& B" G" S6 y
四世:
3 z6 Q1 _. W- E/ K$ G5 m3 r烈政:甸公之子,于唐憲宗乙末年(815年)进士,兵科给事有功陞太尉,食邑临川县封安邦候。生二子:森公、敷公。; m  |; ]& d' d; w
五世:3 w- x! {: @- W3 }; e# Q# \
森公:烈政长子,生殁葬未详。
6 B3 \+ u, w9 N; z( h4 S" s敷公:烈政次子,公袭殳太尉居汴,娶苏氏夫妇合葬汴梁外,生子二:鳯公、鸿公。
3 D* a/ A1 F/ Y4 ]1 o六世:- W8 P/ G5 z; `9 j! [
鳯公:敷公长子,唐元庆陞临川刺史,因宜黄西隅卒葬侍贤乡六都,娶宋氏生殁失考,合葬夫茔右。生子二:瓒公、璁公。( ~0 r0 W( t6 p3 e0 M1 D
鸿公:敷公次子,公乃居钱塘,娶张氏夫妇生殁葬失考。生子一:實公。
# i* I" ^/ w$ v4 C1 S# l% R七世:
  x2 A$ k. w5 ~; ~7 g瓒公:公长子,唐镇南节度史。娶李氏,夫妇生殁未详。生子一:日筠。
0 G% E" ~  i& ?( \/ N5 h璁公公次子,乳名住大,唐咸通五年(864年)迁福建建宁县大寮村,殁失考,葬泰宁县乙山辛向。娶张氏,夫妇生殁失考,葬夫坟右。生子一:蕳公。! B# S- m4 b6 C7 T
實公:鸿公之子,唐曲江令,后唐号为飞熊将军。娶李氏夫妇生殁葬未考。生子一:智公。# }! O; i# C; u; k
八世:- N2 B0 M, ]3 f" x6 I
日筠:瓒公之子,后唐封路国公,迁乐安沔川,娶刘氏,夫妇生殁葬未详。生子二:天经、天緯。
3 [7 J7 [5 C) n+ s, N7 m蕳公:璁公之子,乳名八官,例授国子监,生殁失考,葬吃觉湖,娶邱氏,生殁未考,合葬夫坟右,生子一:三官。
8 h/ y* t* C! l9 Q1 M# u智公:實公之子,五季时西京作坊史,娶李氏夫妇生殁葬未考。生子一:元庆。
4 L% t3 n' R  K3 X) B- g8 Y+ a九世:6 Y  V8 @, O- S% Z- t9 \
天经:日筠长子,行重一,字云祯,任姚州东鲁县亭,宋建隆二年(961年)管军二万屯,姚州辛卯十月同曹彬统兵定淮南等处,建大功封东鲁县。娶马氏,夫妇生殁葬未详。生子三:顺昌、世昌、百昌。
' P" M- d( ~2 ^* p& l" ]! Q5 A天緯:日筠次子,行重二,字云禎,为荆南节度使,娶唐氏,夫妇生殁葬未详。生子三:辉公、炳公、熠公。% R$ D/ v. N4 N
三官:蕳公之子,字云瑞,为归化(今泰宁)宰生,殁失考葬大田屋后,娶王氏,生殁失考同葬夫坟右。生子九。一郎------- 九郎。
9 t5 T" [; G  j元庆:智公之子,宋初为东头供奉使赠左屯卫将军,卒葬荆门内,娶张氏生殁未考,葬同夫坟,生子三:覃公、贾公、霖公。& B( l6 d: w8 B8 v, `7 O! v
十世:8 k* T7 U. X( T2 }* j
顺昌:天经长子行小二,袭父封世居莱州东鲁县。2 Q$ U1 ]! j. H9 q/ g
世昌:天经次子行小三,仕闽为节度使判官,卒葬侍贤乡六都。生子一:憲公,另修谱。
! k. A6 H8 p5 K, U: i+ Q: v) M百昌:天经三子行小四,居承务郎军门都纲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随龙渡江后伐汉获眷遇珍珠廉下客后定江南西路居建昌南城修仁里。卒葬宜黄株溪,娶曾氏,生殁葬未详。生子一:日宗,另修谱。
6 g9 g- [. H' i/ q8 E辉公:天緯长子,字望龙,宋初殿中侍御使。娶甘氏夫妇合葬五都黄坡。生子:琦,另修,居撫州。! }* n4 Q1 [4 ~% S
炳公:天緯次子,字龙士,生殁失考。
4 c6 X$ c' Z2 p6 ?" r  m耀公:天緯三子,字龙益,生殁葬失考。
3 X9 k# R. V" I一郎:三官长子,居宁化昭德里。
- ~5 U8 n- }/ G, D# \( x4 F4 H* C9 b二郎:三官次子,居九里村三塘背。
, o' u* c( r$ r5 X8 q, M/ ^三郎:三官三子,迁沙县黄龙四保。
- J  \- R( C! B% c, }- a+ ~四郎:三官四子,迁宁化昭贤五都。
2 y1 S. L8 s' u  V+ A7 w9 K五郎:三官五子,居宁化潭波下。# S. J4 D  A  G$ a" u
六郎:三官六子,居旧宅。6 p& [' `- b( m3 k  U! K
七郎:三官七子,居泰宁县河南坊。后生应龙公宋乾道八年壬辰四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宋庆元丙辰年(1196年)二十五岁科举中状元及第,子孙迁徒未详。
" k; B3 p+ X6 {; H八郎:三官八子,字仲仙,于宋湻熙元年甲午间迁泰宁大田墟。娶江氏八娘子,卒葬大田屋背。生子二:伯巗、员开。* z) q$ x' }* t
九郎:三官九子,居姚家山。
9 b3 ]! |! g! L7 O$ F# Q. r覃公:元庆长子,举进士为松尉。娶胡氏,夫妇生殁失考,同葬父茔。生子一:庆公,居江西宜黄。
4 g0 b$ {' I3 ]2 E3 M1 E6 H贾公:元庆次子,举进士为广东转运使。娶周氏,夫妇生殁葬未详。生子一:妥公,居江西万载后裔未详。# t& ]# t) n7 Z" W" F) u0 V8 y% B( f
霖公:元庆三子,宋举进士都官郎中徒常州晋仁孝坊。娶陈氏,夫妇生殁葬失考。生子一:戬公,迁闽南安后裔未详。
4 s0 F: K1 u5 Y) ?6 R+ A+ N" W8 a3 \8 @7 ?2 M* d1 n
# H% k. |/ ?+ j. h+ P
1 W0 H& Q( M5 I9 L& s" u) J-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0-4-12 11:50:40 | 只看该作者
6# 姚江南
: w; Y7 \+ N" T十一世:
1 ~7 O7 B% a, h+ v  {; f" e% V员开:八郎之子,生,居泰宁,娶江氏,夫妇生殁葬未考,合葬大田村背。生子九。
: w9 J7 j6 ^8 D# y' e十二世:" B' [3 T5 j9 N( d' G! q
一郎:员开长子,諱田东,居泰宁大田旧宅。8 @8 B8 D. \2 p8 _
二郎:员开次子,諱田来,居旧宅。6 [: b8 l3 t% @9 X. ~
三郎:员开三子,諱田久,居泰宁西山。
5 ~6 }$ Z. T9 I( E四郎:员开四子,諱田多,迁西山。/ ?$ m+ g" ]# Q- [1 {% h
五郎:员开五子,諱田广,居西山,生殁失考葬炉坑,娶陈氏生殁失考,同葬失茔。生子三:长子(名不详)居旧宅,次子(名不详)居兼窓即今鱼窓,三子迁小北斗。# c$ s$ i- Q' E+ L
六郎:员开六子,諱田两,迁建宁洛阳。& A  w' F( [+ ^6 T
七郎:员开七子,諱田远,居建宁洛阳尾后因经商住坐建宁北乡兰田堡兰坑,卒葬山巗。6 y1 z$ X3 G1 t* M- A+ R6 [
八郎:员开八子,諱田周,迁居建宁县西乡银坑堡锦江桥窑前塅湾寺内,于大唐天佑元年(904年)甲子三月初三日已时生,于宋乾德四年(966年)丙寅三月初一日已时殁,葬于建宁西乡银坑堡锦江桥南山嶂龟形已山亥向。娶饶氏宣娘,于大唐天佑元年甲子十二月辰时生,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年)乙末六月十一日午时殁,葬于银坑堡水口郭家源,人形中穴癸山丁向兼子午三分。生子一:隆郎。
7 v" T/ w/ [$ j$ \九郎:员开九子,諱田德,居官家坑迁撫州白鸽岭中田村,于大唐天佑三年(906年)丙寅六月十四日午时生,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庚午正月十六日已时殁,葬闽建宁西乡官坑。娶黄氏,老娘于大唐天福二年(902年)壬戎三月十七日子时生,于宋建隆三年(962年)壬戎四月初一丑时殁,合葬夫坟。生子二:绍公、安远。兄弟其子孙详载它谱,后裔未详。
$ `, t' e0 P7 }; A十三世:* `$ F2 I. k9 T& a
隆郎:八郎之子,于梁明贞四年(918)戊寅四月十八日辰时生,于宋至道元年已未十月初十午时殁,葬于闽建宁西乡银坑堡锦江桥南山嶂龟形右边月形已山亥向。娶曾氏,六娘于梁龙德元年已卯正月初六子时生,于宋雍熙四年丁酉七月初一申时殁,葬于水口橡树咀蛇形中穴,寅山申向。生子一:关郎。
& o, V8 ]# y; b: y4 X% S7 S$ ^* L) s9 q十四世:
2 Y1 w: V, f/ B5 ^( t8 U9 k关郎:隆郎之子,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丙申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于宋开宝七年甲戎六月初三日午时殁,葬于建宁县西乡银坑堡锦江桥南山嶂右边月形右畔。娶王氏,普娘于唐后晋天福二年丁酉七月初一亥时生,于后晋广顺二年壬子二月二十亥时殁,葬于本里,蛇形寅山申向。继娶曾氏朝娘子,唐天福元年丙申九月初二日子时生,于宋咸平六年癸卯十月二十日已时殁,葬于建宁县西乡银坑堡策源水口郭家源人形下欄。生子二:回郎、刘郎。俱鲁氏出。
: a6 k; k6 R1 m6 }十五世:4 F' T  u9 K9 A, G- g
回郎:关郎长子,于后周广顺四年(954年)甲寅三月初二日丑时生,于宋详符五年壬子十二月初一时殁,葬于建宁西乡银坑堡,严坪嵊桃林社坛北虎形。娶吴氏京娘于后晋广顺四年甲寅正月初六日丑时生,于宋乾兴元年壬戎十月十六日辰时殁,葬于建宁四乡严坪水门石山多钩,刀弯象形。生子二:天佐、天佑。" t* Q' w. y4 t* h6 Q) ]
刘郎:关郎次子,生殁失考。娶冯氏,生殁失考,夫妇合葬本里西乡人形。生子二:天爵、天禄。
9 ^: `: Z" h$ c9 }- `% N6 k7 S十六世:; g! T1 l$ p: z2 T8 k
天佐:回郎长子,字羲贤,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丙子五月初八日已时生,于嘉佑辛丑八月二十八日午时殁,葬于建宁西乡水口郭家源人形左畔発山丁向。娶张氏桂娘,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已卯三月初一寅时生,于嘉佑四年丁酉九月十二日申时殁,葬夫坟右。生子二:子公、丑公。+ Q8 w& O" `" ?4 b9 C6 D- f- B. @
天佑:回郎次子,行宗翁,字宋贤,娶赵氏夫妇生殁失考。生子四:寅公、卯公、已公、辛公。1 N& v9 c+ I3 S8 z3 [9 V
天爵:刘郎长子,行賓翁,字德贤。生殁失考,葬本里屋背嵊望江狮形。娶何氏,生殁失考,葬同夫茔右。
& G- w7 |" |. o7 \; |3 `6 o天禄:刘郎次子,生殁失考,葬本里坑口前笑天龙形。娶丁氏生殁失考,葬同夫坟右畔。生子一:新公。2 `# L7 H" Z$ o8 |+ R6 H
十七世:
: w" G& F2 R# A/ |1 O子公:天佐长子,字德安,于宋咸平五年(1002年)壬寅七月二十三日亥时生,于熙宁九年丙辰吉月吉日时殁,葬建宁县西乡银坑堡水口蛇形右畔。娶姜氏,有娘于宋景德元年甲辰十一月初一申时生,于元丰二年已未八月初一申时殁,葬于建宁县西乡银坑堡严坪嵊桃林社坛背虎形。生子四:宣五、宣六、宣七、宣八。3 z3 m& `7 g+ ^# K5 E
丑公:天佐次子,字德宁,娶夏氏,夫妇生殁未详,另谱。0 L  e+ P  s6 o. H- b
寅公:天佑长子,生殁葬未考。
* T; f& y& _: A, [9 P2 A- `$ B卯公:天佑次子,生殁失考。$ p; e3 f6 d( q1 _
辛公:天佑三子,娶朱氏夫妇生殁葬失考。
; l: U* T% E4 y  G已公:天佑四子,娶周氏夫妇生殁葬失考。1 o! x/ D6 k& t3 m& ]( ?6 ~, I
新公:天禄之子,生殁葬失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0-4-12 11:53:02 | 只看该作者
7# 姚江南 9 g. e. D1 ?) |4 g3 f$ q+ |
十八世:0 m8 z3 c9 y  v* T" ]+ Q0 X
宣五:子公长子,于宋天圣五年(1027年)丁卯七月初六日已时生,居旧宅。& z- @' Q4 n: ]5 G$ Q% @
宣六:子公次子,于宋天圣八年(1030年)庚午四月初四日晨时生,于崇宁元年壬午十月初八日未时殁,亯年七十有三。娶李氏已娘于宋明道元年壬申十月十三日末时生,于绍圣四年丁丑二月十六日未时殁,亯寿六十有六岁,夫妇合葬南丰县北门外黄家墩。生子二:福让、福兴。
4 T& _( H" t: l宣七:子公三子,于宋景佑二年乙亥五月初四日午时生,居旧宅。% Y5 f2 i8 m/ d
宣八:子公四子,于宋宝元元年戊寅五月十五日丑时生,另修谱。4 m/ {3 k6 \/ ]- ~/ T2 e& T; S2 s& S
十九世:
. |% s% W$ H5 {- O. `3 b福让:宣六长子,于宋皇佑三年,辛卯十二月二十五日辰时生,另修谱。
1 \/ Q) M' B+ y% u$ t3 k福兴:宣六次子,字旺宇,原居南丰登,宋绍圣元年(1094)甲戍科第二名进士,特授宁国府通判。于宋皇佑六年(1054年)甲午十二月初二日酉时生,于宣和七年乙巳时九月初九日戍时殁,享年七十有二。娶曾氏,美娘于宋皇佑四年任辰四月初四日子时生,殁未考,夫妇合葬南丰北门外。继娶王氏,王娘于宋嘉佑五年庚子五月二十日午时生,于绍兴十年庚丑十二月十一日丑时殁,葬同夫茔右。生子一:远郎。徽钦之世辽兵变乱,国家南渡,遂携子避居建宁大寮。远郎志勇过人,护国有功,高祖封贤能夫人勅葬宁化招贤里,严池村杉树下蛇形乾山巽向。2 Q5 V) b( A' u7 e
二十世:5 L% W9 |) S5 H, h5 k9 b8 I
远郎:福兴之子,諱坤照。因徽钦二帝时,辽金挠攘无人不胃,无地不干戈,乃倡羲振旅捍御邵建有功建炎南渡有司奏闻,即封羲勇护国广威将军,封母王氏贤能夫人,封妻淑德安人。于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八月十八日生,于宋湻熙三年(1176年)丙申十月初七日子时殁,享年七十有五岁,勅葬南丰北门外,盘龙形壬山丙向。娶赵氏贵娘,于宋大观二年戌子三月二十日午时生,于享熙十年癸卯二月初二已时殁,享年七十有六岁,葬于建宁半寮屋背油榨形乾山向;继娶李氏,宝珠娘于宋宣和三年辛丑五月十八酉时生,于宋绍熙元年庚戌十月初八未时殁,葬同前妣赵氏共坟。生子四:元祯、元祥、元昌、元泰。! F8 U! L$ }8 h' ~+ L
二十一世:7 r( _' Z4 ^. P. d/ n
元祯:远郎长子,行五郎,居南丰后徒永丰县水南姚田堡居焉。另修谱,后裔未祥。
1 F8 b0 p2 K+ z7 F元祥:远郎次子,行六郎,分迁建宁严坪之祖。今散布宁化、宁都、石城、兴国、永丰石岸姚坊之祖。- b( z/ @$ Z; J* d, g
元昌:远郎三子,行七郎,居建宁半尞、汀州、宁化、宁都、永丰姚陂之祖也。& v3 [; x- t/ O; j7 o# t
元泰:远郎四子,行八郎,字定安,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戊辰三月十八辰时生,于绍定三年庚寅八月二十八日酉时殁,享年八十有三岁,葬宁化招贤里城岗郭前风形辰山坤向。娶杨氏金珠娘,于绍兴二年庚午四月初九日未时生,于宋嘉定十七年甲申九月初六日午时殁,享年七十有五岁,葬宁化招贤里严坊下,祭回龙雇祖形丁山癸向。生子一:美郎。自建宁居宁化招贤里严坊葛藤窝,其后子孙任梅州平远之祖也。乃是本支嫡祖一脉相传。+ U5 {. l& @6 L; O  C$ j2 ^* s( O
録明祖太原有祭田一处,载净租四石一斗,额载粮米五斤,五合四勺,坐落田名宁化招贤里城岡郭前凤形祖坟明堂墈下一陇上及左右俱系自己祖山为界,下至丁宅田为界,其祭田永为太祖蒸甞,日后子孙不敢盗典盗卖,倘有此情偷卖者任赁族众公罚執谱送官究治永远逐出不许归宗。列载荒土地名又牛背石,背下陇尾地坪並田共收税银三钱五分,以为永远醮祭。
* o- R, s" P& C4 v/ w二十二世:
8 M+ k, D+ D4 E! F美郎:元泰之子,字秀玉,于宋湻熙十年(1183年)癸卯六月十三日辰时生,于宋宝佑五年丁已十一月十九日寅时殁,享年七十有五岁,葬宁化招贤里高斜伏儿形辰山坤向。娶曾氏,针秀娘于宋湻熙十年癸卯二月十四时丑时生,于宋湻佑十一年辛亥七月十八日申时殁享年六十有九,葬宁化招贤里东坑风吹羅带形,寅山申向。生子一:辛郎,字景清,其源流复起景清公为一世本支嫡祖也。" f! y3 B7 V. ~5 s0 P
念一公位下景清公房源流世傳
一世:
9 _1 O2 p- w3 m6 d% K$ q( f: R景清:美郎之子,原名辛郎,字绍堂。宋朝由闽莆居宁化任梅州驿休官,立藉于韩莆之均田,为平远始祖,盖平为程乡之分设,而程又梅州之改名也,逐甸、韩莆、羲化、龟浆、万安等都,粮米甲郡,公豁达有大志,贻谋深远,嗣裔至今食其澤焉,謚贞定侃毅。宋开熙元年(1205年)乙丑正月十二日卯时生,于元至元十九年壬午四月二十三日申时殁,享年七十有八,葬闽梅县石坑堡均田双坑尾猛虎出林形,坤山兼申。娶邹氏于宋开禧二年丙寅十一月二十八日辰时生,于元至元十六年乙丑九月二十日时殁,享年八十有二,謚淑媛,葬宁化石坑合水溪口神冈头象形癸山丁向。生子四:(祖)德公、(祖)隆公、(祖)盛公、(祖)章公。
  E( h+ E" ^5 e* s  f2 t二世:
  o" q* G. c! Q' v% I; r德公:景清长子,生殁葬失考,其后子孙列载老谱。
/ J# ~5 L& s% R8 B% {9 F8 P9 B隆公:景清次子,字万馀。宋宝庆元年(1225年)乙酉六月十六日子时生,于元大德三年乙亥八月二十五日戎时殁,享年七十有五,葬闽宁化招贤里严坊刘家源太公钓鱼形丑山未向。娶陈氏于宋嘉熙三年已亥时生,于元泰定五年辰十月初六午时殁,享年九十岁,葬宁化招贤里严坊屋背花台上左角上。生子一:文馨。, w5 A) V8 F* j- Q3 k: b
盛公:景清三子,生殁娶失考。9 B( T  i+ o3 r6 F# q9 [2 _8 M- y
章公:景清四子,生殁葬失考。5 }! T0 s; _+ I: l6 ]
三世:
  x. e# m1 t+ v7 Z2 {7 V文馨:隆公之子,字尊爵,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乙亥二月二十八日午时生,于元天历元年乙已十月十五日时殁,葬宁化招贤里严坊本村水尾坑,绣针落漕形子山午向。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0-4-12 12:52:40 | 只看该作者
只有重新考证,才能证明那一个谱记载准确。' ^! S6 k, \" W5 K. P5 @
有必要去福建和广东实地看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5:01:09 | 只看该作者
5# 姚江南
  V2 M4 e) N% ^  U       在姚尚明的帖中已给予你回复,这里重复一遍:
8 x! ~/ o$ l9 D: G0 }       “我是潮阳姚,没有平远姚氏族谱,只是有点笔记,也就是上面的德裕公的叙述。潮阳姚、平远姚和宗卿公同属闽天明公之后裔,所以在这三支姚族的族谱中,相互之间都有对方祖源和相关事情的记载;在交通和资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记载有时也不是都准确的;即使本族的记载也有不准确的。5 @' E# T7 F5 f6 f8 n, `1 j
      你查查你们的景清公的生年,他可能比平远的景清公出生早。也可查查你们的景清公是舜系几世。”
' \( y- `$ G' x3 \     看了老谱序言,更肯定了我的看法:你的景清公不是平远姚的景清公。因为平远姚是清初才创谱的,前两天才弄清这个事情,得感谢楼下的平远姚宗亲姚士平。他与你一样,有心人,12世迁出,在江西,手中有平远姚氏(老)族谱。你碰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8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