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帝陵在哪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21:22:3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如果因《竹书纪年》出土晚,司马迁没见过或没参考过,那他又依据什么?最省事的解释就是依据的传说。  q" `- ?$ y2 f& _* ~3 B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12-2 21:01

/ D% X* B7 n( ?4 G0 ~6 {; G; l, F0 C& U

6 I7 B# a  T% ?6 _7 i$ g    如果司马迁能回答最好。
) E4 b3 B8 }8 y9 A1 _( c4 S9 o" X  k% C  M4 L
    我试试回答。司马迁那时有尚书、左传、家谱等等呀。从夏到西汉司马迁,那时有文字了,历朝有史官了,有许多古籍了!当然这些古籍,不少是记传说的。不要说那时,今时,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是不是“传说”?
0 y3 a1 A5 V8 [2 n$ R( h- b    讲到底,舜也是传说人物。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2-12-2 21:3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19 编辑 * b5 N, y* x& b$ F
如果司马迁能回答最好。
+ ], [, l. x+ T" A9 ^1 t/ f0 [/ K7 n. |
    我试试回答。司马迁那时有尚书、左传、家谱等等呀。从夏到西汉司 ...
& ^/ U' O' K: ]/ o2 Bpszyyao 发表于 2012-12-2 21:22

; E4 G; u# P2 f% A' l2 z& m
0 r) [- m6 U7 C! p- ^$ O' K& c2 [6 i8 B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史学家,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地随便写,即便舜帝是传说中人物,司马迁的记载一定是有依据的。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发表于 2012-12-2 22:03:38 | 只看该作者
“山西舜帝陵依据《竹书纪年》而建”。!!!2 E) p- F0 o( ?
山西舜帝陵什么时候建的?是新建的吗?
$ c3 \; v6 C: }( s0 Spszyyao 发表于 2012-12-2 21:11

+ r  P. U9 }" X1 x明天我想办法联系山西运城盐湖区博物馆卢馆长,问清是依据《竹书纪年》新?旧?及何时建的陵园。

签到天数: 3898 天

连续签到: 11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发表于 2012-12-2 22:07:49 | 只看该作者
华夏之根的博客1 D! ~9 z$ G% u& w5 G7 Z- K  ^
http://blog.sina.com.cn/huanxiazhigen + t. I. j- ~8 X0 o' v
舜帝陵考
% h# d' ?3 k! |% C9 X& [$ H- N记舜帝生死之地考证! x8 N7 C# t: A" S% W9 l7 M: J5 e# F
     舜帝作为中国“道德始祖”,有“舜德召天”的美誉。更是后来周礼、孔子“儒家”学说的原始奠基者,深受人们的崇拜与敬仰。但近些年来,有关舜帝的生平却被闹的纷纷扬扬,让我们伟大的始祖不得安宁,今就舜帝生平之考证从历史、客观的角度一谈。/ S# w0 v# ?, v7 d# \1 K& [
     湖南省九嶷山一直对外宣称,舜帝死后葬于此。这是根据《史记》曰“舜践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葬于九嶷,是为零陵。”湖南省就是根据《史记》的记载说舜帝南巡狩而死,葬于九嶷,那实际的情况真是这样吗?
9 r3 S+ s7 P6 G6 V     《孟子》曰:“舜生于诸鸣,迁于负夏,卒于鸣条”。《竹书纪年》曰:“四十九年,帝(舜)居于鸣条,五十年陟”。《竹书纪年》注曰:“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在今海州。”这跟《史记》的记载有出入,但也有共同的一点,就是舜帝死于鸣条、苍梧是没问题的了,但鸣条、苍梧究竟在什么地方?《史记》和《竹书纪年》哪个的记载更准确呢?* b9 M0 L! K5 C# B3 m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下《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了。《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至晋太康年间方才发掘出来,其藏于地下达五百年之久。中间逃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劫难,又免去了汉儒的杂染篡改,故所记之史当甚为有据,不可轻菲。当今学者发现,《竹书纪年》所载,虽与传统典籍(包括《史记》)多有相孛的地方,然却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所载相符合。例如:《尚书·无逸》提到商朝“中宗”,《史记·殷本纪》等典籍都认为是商王大戊,但《竹书纪年》却认为中宗是商王祖乙。后在清末发现的甲骨文中即有“中宗祖乙”的称谓。证明《竹书纪年》是正确的,《史记》记载有失误。又如:齐桓公午在位的年数,《史记》中“田敬仲完世家”和“六国年表”均作六年,《竹书纪年》则做十八年,而青铜器《陈侯午敦》的铭文即载有齐桓公十四年的事,证明《竹书纪年》是对的,而《史记》是错误的等等。同样,舜是秦朝以前的事,而且没经过任何的篡改,我认为还是相信《竹书纪年》的记载。因为上古历史并无文字记载,到战国,诸子百家才根据传说构拟古史体系,众说纷纭。到了西汉,汉儒再次根据儒家经典,吸纳野史,对上古历史进行编写。司马迁采写上古帝王纪本,也是这样,所以有传说的成分。而《竹书纪年》却是没经过篡改编写,而且大多数记载是从甲骨文和青铜器上而来,可信度大。
$ \" F& @* a9 O# H. x      在《竹书纪年》和《孟子》等记载,都有“鸣条”之说,鸣条具体在什么地方呢?“鸣条”之名颇古。《尚书·序》:“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左传·孝公二年》:“晋(穆)侯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均指此地。鸣条岗又名“鸣条陌”。《汉书·地理志》云:“鸣条陌在安邑县西北。”溯及上古,鸣条尚有尧舜旧都之说。《帝王世纪》及《通典》称:“安邑为尧舜旧都,后为夏禹都。”安邑在今山西运城市夏县。那就证明“鸣条”在今山西运城市境内。  l  [3 J" A  F# z
    《竹书纪年》注曰:“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在今海州。” 《孟子》曰:“舜生于诸鸣,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中所称“鸣条”的地方就在今天的山西运城市。那鸣条、苍梧的具体位置就是在山西运城了。如何跟湖南省的九嶷山有关联呢?这不是歪曲历史吗?
+ K+ U( T( J$ k: v7 ]     再者,先秦古籍有关舜帝死之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尚书·舜典》曰:“舜生三十而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意思是说,舜三十岁被尧起用,又过了三十而登上天子位,先后治理天下五十年,而后去世,并未提到死于何地。今按“陟”的本意为“登临(高处)”,故帝王之死谓之“陟”(升天),帝王之巡狩,遍历名岳大山,四方形胜,亦谓之“陟方”。而“陟方”“巡狩”亦引申为治理天下之代称。故“五十载陟方乃死”是总括舜一生,谓舜“治理天下(巡狩四方)五十载,而后去世”,并非说是在位五十载时外出巡狩而死。据典籍记载,舜一生活了一百一十二岁,试想一个如此高龄的老人,在荆棘满路、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如何能从位于山西运城的都城蒲坂千里迢迢去南方苍梧之地巡狩呢?当时可是没有高速、汽车、飞机的年代,一两千公里的路程,一个老人怎么去呢?所以,《史记》曰“舜践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葬于九嶷,是为零陵。”的记载是有误的。, d* O% H) G; v
     综观各种历史典籍,舜帝的一生是在河东地区渡过的,跟湖南的九嶷山没有任何的瓜葛,更没有关联。所以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有证可寻,有据可查的,这对我们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是有益处的。我们诚恳希望我们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都能清楚地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先在山西运城市,这是站在客观、公正、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历史,给我们的祖先以正名,这也我们炎黄子孙应该有的责任和义务。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
发表于 2012-12-2 22:2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20 编辑 % J+ t9 ~' e% ?0 `
华夏之根的博客0 S5 G: F. O  `+ V
2 I4 r  I  Z3 @
舜帝陵考
- p/ H" w4 k  G  p5 D9 G记舜帝生死之地考证; w; N* z' l. j
     舜帝作为中国“道德始祖”,有“舜德召天”的美誉 ...
" _8 S6 m) |5 }* w姚孝中 发表于 2012-12-2 22:07

# ^5 |3 v4 v$ A% b: _  F8 y' b7 G1 T* h& F
2 j6 N4 A( g6 f, U* m
学习了。只是不知这“华夏之根”是哪位学者?或者是他引用谁的文章?! j) ~4 H$ S% ^: e! [8 x
$ n; T' |# ?- J
钟尧老这个话题,正适用姚闻闻来大显身手了——我们恭候学习!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
发表于 2012-12-2 22:27:39 | 只看该作者

) {+ g8 W7 y0 r學習了.再刨根問底。

签到天数: 3638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发表于 2012-12-3 10:50:59 | 只看该作者
有一说法.  F' ~3 G  z' y4 }3 l2 I* P* h
   舜帝南巡时崩于苍梧 以当时的能力是没办法运回山西运城  。故湖南永州舜陵是是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 |4 S- M- a0 P$ c
   永州舜陵是中国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嶷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皆与舜帝奏九韶之乐及二妃挥泪斑竹的传说有关。4 c5 _; P! q* C# O5 j$ Z
   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舜陵景区,是九嶷山风景区的目标人文景观,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 5 n+ b$ T1 S+ x9 O# `
   舜帝陵系中华民族尊祖祭舜之圣地。夏代始于九嶷置陵建庙,秦汉迁于玉官岩前,明初移至舜源峰下。后因年久失修,几近荒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永州市、宁远县斥巨资进行修复,恢复明清时期风貌。然随拜谒观光人数增多,陵区渐显促狭,扩建呼声日增。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四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尊祖爱国、传承文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主题,于翌年举行个省公祭大典。同年九月十七日,以加强舜帝陵建设与保护为宗旨的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成立。为适应全省祭舜大典及谒陵观光者需要,遂决定扩建舜帝陵。基金会与省直有关部门、市县人民政府,迅即着手规划设计。规划总用地四百三十余亩,总投资四千五百余万。扩建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二千六百万,将山门改建成祭祀殿,增建连廊、角楼、碑廊、厢房等,新增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祭祀殿外原玉带桥三桥并为一桥,两旁新建拱桥各一座;祭祀殿外广场三万八千平方米,其中麻石广场一万五千五百平方米,植草砖广场九干五百平方米;新建停车场一万三千平方米;新建仪门一座。2005年4月25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为确保一期工程在全省祭舜大典前完工,工程指挥部殚精竭虑,科学调度,工程建设者夜以继日,精心施工。为解决建设资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募捐,各个市州慷慨解囊,各界人士踊跃捐款。同年8月20日,一期工程竣工。同年9月15日,湖南省祭舜大典在舜帝陵顺利隆重举行。
# J) L: s2 [5 _! M, I1 E    舜帝陵陵区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占地600余亩。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状,海拔600余亩,气势恢宏。山北麓建有陵庙,陵庙坐南向北,规模宏大,占地24644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重院落,五进建筑。陵庙内建有庄严肃穆的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陵庙外有长200米的神道。8 ^( U7 X( F( }) v& a
   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嶷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皆与舜帝奏九韶之乐及二妃挥泪斑竹的传说有关

签到天数: 3638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发表于 2012-12-3 10:58:13 | 只看该作者
相传当年中华民族的始祖舜帝南巡驾崩宁远,后人为纪念他特修建了此陵墓和庙宇。发一九七二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中,在九根地状物间绘有五个“A”形屋顶,旁注“帝舜”。经考古确认,此为舜帝陵庙“立柱”的文字记载。《史记》中曾记载舜帝“南巡守,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在长达三年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宁远九嶷山的玉g岩前发现了宋代、唐代以及可能更久远年代修建的舜帝陵庙遗址。通过对出土文物的鉴定,最终印证了《史记》中“舜葬九嶷”这一远古传说。

签到天数: 3638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9#
发表于 2012-12-3 11:20:12 | 只看该作者
梧州也有传说.梧州则认为这里是舜帝到过的中国最南边的城市。如果说,黄河文化的始祖是黄帝,长江文化的始祖是炎帝,那么,珠江文化的始祖则是舜帝。在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顓顼、高辛、唐尧、虞舜)中,只有舜帝(约公元前2255━2207年)到过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地区。舜20岁便以孝闻名,30岁被尧征召任用,三十年后接替了尧的帝位。舜帝为团结和统一华夏各部落,“南抚交趾”而“南巡狩”,从从虞(今河南虞城县)出发,过长江,入洞庭,溯湘江至湖南韶山、宁远巡视后,沿越城岭底谷古道,乘马车到桂林,最后沿漓江到苍梧:“舜帝南巡至苍梧之野,而桂林去苍梧不远”(明?姚世儒《重修虞山庙记》)舜帝南巡至梧州,因长途跋涉劳累而“崩于苍梧之野”,终年112岁,埋葬在白云山南麓锦鸡岩。其二妃(娥皇女英)听到恶耗,过洞庭,溯湘江,千里寻夫,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落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了她们斑斑点点的泪痕,成了斑竹,娥皇和女英双双投湘水而追随舜帝而去。毛泽东写下“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诗句。苏东坡在谪官海南途中作诗曰“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 梧州白云山公园的半山腰处有为纪念舜帝而建的光华亭(舜帝,姓姚,名重华).现已拆毁.  @' k( P# ]$ l8 w) w. b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0#
发表于 2012-12-3 11:24:40 | 只看该作者
相传当年中华民族的始祖舜帝南巡驾崩,后人为纪念他特修建了此陵墓和庙宇。发一九七二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 K- V; K- |$ U9 ^  ]' ?; y* h
姚小平 发表于 2012-12-3 10:58

$ b* [  ~/ n- X$ ^$ D
7 X0 l* i8 }: o' f. V学习了。如能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中,在九根地状物间绘有五个“A”形屋顶,旁注“帝舜”。经考古确认,此为舜帝陵庙“立柱”的文字记载。 ”照片发上来就好了。:lol: M' Q! H: t7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