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文教姚氏族谱记载,姚大宁武状元,是大文教村姚氏支系第十七代子孙(文占公之次子)& W- e; u* M W, R
- k ]$ i5 Y3 R9 ]
* e; j, {8 y$ L
" K7 M' f( z% a% C8 R3 ^姚大宁记:$ r; h+ ]1 ~- S( }" j* w1 y* z8 Q
[color=rgba(0, 0, 0, 0.7)] 姚大宁,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73年)生于大文教村。姚大宁少年读私塾时,聪慧敏捷,喜欢练武,素为同辈所拥戴。十五岁时,由父亲带到广西桂平,在一间米铺当伙计,晚上时常到附近武馆看人练武,后来武馆教头钟江洪见他身材魁梧,气力超人,便收他为徒。从此姚大宁工余精心练武,苦练大刀。乾隆六十年(1795年)钟师父见姚大宁艺有所成,便叫他参加广东武举乡试,果然考中了第38名举人,到嘉庆六年(1801年)朝廷举行武科举会试。在殿试之上,嘉庆皇帝亲自监考,51名有殿试资格的考生必须通过弓箭决击,前10名才有资格进行最后的器械比赛。姚大宁发九箭中红心,顺利晋级。器械比赛时,姚大宁手提80斤重的九环大刀,时而独劈华山,时而泰山压顶,虎步熊腰,威猛异常,看得嘉庆皇帝频频点头示好。正当大宁准备收势时,大刀突然脱手凌空,大刀将要下地时,大宁把脚一伸,对大刀又是一脚,硬是把80斤重大刀踢过头顶,然后双手稳稳接住,嘉庆皇帝大呼精彩,问是何招式,大宁回答是魁星踢斗,嘉庆皇帝连声说妙、妙、妙!当即封姚大宁为新科武状元,嘉庆十二年(1807年)侍卫圣驾出古北口狩猎,得病返京,不治而卒,享年35岁。 [color=rgba(0, 0, 0, 0.7)]( J$ }/ w( V# [; [ \
[color=rgba(0, 0, 0, 0.7)] 姚大宁在家乡时间不长,遗物不多,他的九环大刀在五十年代五投一献运动被献了出去,下落不明,还有两间祠堂都有旗杆夹四个,其中两个是举人,两个是状元,早在五十年代已经毁坏,还有姚大宁的衣冠冡在里水镇和顺石塘村螺丝岗上,现也被盗墓者通通毁坏,还有两间祠堂都挂有头等侍卫府牌匾,六十所代已被毁破,现紧存有状元袍六件,但由于保管不善,部分已经开始破碎,还有状元坊石匾一个,还有状元及第一件,是按原版所仿造。 [color=rgba(0, 0, 0, 0.7)]
/ ?* B3 W7 h9 ? [color=rgba(0, 0, 0, 0.7)] 祭祖活动队伍回到姚氏宗祠(大文教姚氏总祠)祭拜
3 Q0 H, T- E6 ~: e
% z1 o9 ]( _$ [/ \- A5 U+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