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凉山姚建良持有的平阳(平远)姚氏族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6 21:08: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川凉山州姚建良(1219300565)持有平阳姚氏族谱(平远姚)。
   姚建良(1219300565)是凉山州哪个县的平远姚?多大年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23:09:13 | 只看该作者
      川凉山州姚建良(1219300565)持有平阳姚氏族谱(平远姚),内含两郡太守公姚尲自序,广州姚钟尧用平远姚三修谱内姚尲自序校之纠错,并分段断句加标点符号,列于下。


十三世孙尲 谨记
平远姚氏族谱自序

       今夫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历朝之实,录其间政事之得失、风俗之异同,虽治乱因革靡常要,不越夫礼而典章文物由是昭焉。谱以志一家之世系,其间水木之本源,支裔之蕃衍,虽聚处迁移不一,要不忘其自,而门第阀阅由是着焉然。则族谱之修固不重且极哉。惟我族本黄帝之后,因帝舜生姚墟,遂以姚著姓,其后有柝为虞思陈胡者,又有出使被羁异域遂为赤亭羌之祖者。而嫡传子孙终依姚姓。
       稽舜六十七世孙渊,为大司農延年被执,逃于吴兴而改姓妫。渊子征。征子平,为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为吴兴起家之祖。今海内姚氏皆吴兴郡。 则我姚氏水本一源,与他氏之宗派不同者有间也,但后裔繁多,散居各省,迁徙不常,后之子孙不考究源流详稽家乘,竟有忘其世系而不知分自何代徙自何地者矣。
      予祖景清念一公,其先由越徙闽,为潮之梅州驿。值时变乱,民逃地荒。因休官而立籍此地承甸、韩莆、义化、龟浆、万安等都,遂即韩莆之均田而居焉。生子四:长祖德,次祖隆,三祖盛,四祖章。祖德移居同郡海阳,祖章移居虔州之安远,祖隆即尲之二世祖移于梅之大柘乡,祖盛移于邻乡石正,派系井井。
      其景清以上,则潮阳之祖孚与尲祖景清俱出天明一支。天明以奉常典礼出宰侯官,迁莆福韶溪居焉。天明父孟瑜,一名远,为泗州参军。参军为苏州刺史弘庆之子。弘庆父希齐为节度使,是为九十三世。希齐为八十七世吏部尚书察之裔孙。察之父僧坦为开府仪同三司凡策勳彝鼎流光天壤者。僧坦以上代有其人,俱详于谱中。自六十七世之下徙居吴兴武康。后或迁居陕郡,或散居山阴会稽,或迁漳莆宁化,或徙吾潮与惠,源流然然。姚氏散居海内者,其初皆本一人之无疑也。
      祖隆生文馨员外郎,文馨生志昌,志昌生仲礼,三世俱単传。至仲礼生子九人,为肃靜千让敬宽裕定完;而宽定无嗣,七房皆有传,而后裔乃渐炽昌,尲则谦祖所自出也。
      吾潮有广济桥,甃石一百余丈,架屋三百余楹,横亘蜿蜒,相传为韩仙湘子所造。而查桥旁宁波寺则勒予祖仲礼督造之功,勤劳至今永赖。又吾谦祖因东石坝头变乱,法宜尽剿。予祖以里长入行阵扦山图,恐玉石俱焚,以槖中资贿缩其地,且阴传预避,俄而总戎征剿无功,遂陷祖受賘,罚军需千两方脱罪,家产殆尽。夫倾产以救亿万性命,阴德至大。我子孙今日丁赋殷盛,衣冠济楚,孰非先泽之所遗也哉。
      祖隆公与孺人合葬于惠州之齐昌,距柘乡百余里。因三世单传,且单传之祖,或早逝,或家难。祖隆墓失祀几三百年。盖旧谱载祖葬齐昌石马某山某沟某向。而其邑有石马村,子孙惟于是寻觅,不知所葬,坆边有古墓石马,遂相传其地为石马,非前石马村也。屡世探访弗获。不意于今上康熙壬寅年,裔孙上启与桴及道明偶宿其地,土人为言此处有汝族祖坆,经久失祀。因往观之,铭志宛然,峦翔岱舞,称为姚氏佳城。此固祖孙一气所乎感哉。要之山川有灵,不忍我祖久湮于荒烟断垅间也。我后人益信修德之报,三百年来毫髪不爽有如此。因修家乘粗述其源流,并表之而著之。后之人诚能善继善述,以大前人之烈而振后嗣之芳,世增其美,则于斯谱为有光,而于祖宗贻谋之心为无负云。
            康熙二十二年岁在癸亥仲春月
            恩进士 通议大夫 知江南徽州府事加二级 前知浙江杭州府事 兵部督捕清史司郎中 户部山西清吏司员外郎 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加三级 奉差监督大通桥漕运 知直隶昌平州顺义县事加一级    十三世孙尲 谨记




   

微信图片_20200306210245.png (485.34 KB, 下载次数: 224)

微信图片_20200306210245.png

微信图片_20200306210301.png (433.88 KB, 下载次数: 212)

微信图片_20200306210301.png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23:14:3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3-6 23:09
川凉山州姚建良(1219300565)持有平阳姚氏族谱(平远姚),内含两郡太守公姚尲自序,广州姚钟尧用平远 ...

          十三世孙姚尲自谱序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10:36:2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3-6 23:09
川凉山州姚建良(1219300565)持有平阳姚氏族谱(平远姚),内含两郡太守公姚尲自序,广州姚钟尧用平远 ...

川凉山州姚建良平阳姚氏族谱序原文

平阳姚氏族谱序

今夫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历朝之宝录其间政事之得失风俗之异同虽治乱因 糜常要不越夫礼而典章文物由是昭焉谱以志一家之世系其间水木之本源支裔之蕃衍虽聚处迁移不一要不忘其本而门阀阅由是着焉然则簇谱之修固不重且极哉惟我簇本皇帝之后因帝舜生姚墟逐以姚著姓其后有拆为陈恩胡虞者又有被执羁异城逐为赤亭羌之祖而嫡传子孙终衣姚姓稽舜六十七世孙渊为大司農延年被执逃于吴兴而改姓妫渊子征征子平为汉冀州刺史通京防易始姓姚为吴兴起家之祖今海内姚氏皆吴兴 则我姚氏水本一源兴他人之宗派不同者又问也但后裔繁多散居各省迁移不常后之子孙不考究源流许稽家乘竟有恩其世系而不知分自何带徒自何地者矣予祖景清念一公其先由越徒闽至宋末元初念一公为潮之梅州驿值时变乱民逃地荒因休官而立籍此地承甸韩莆义化缘浆万安等都遂即韩莆之均田而居焉生四子德隆盛章祖德移居同郡海阳祖章移居处之安远祖隆即 之二世祖移于梅之大柘乡祖盛移于邻乡石正 系井井其景清以上则潮阳之祖孚与 祖景清俱出天明一支天明以奉常兴礼出宰侯官莆福溪居焉天明父孟喻一名远为泗州泰军泰军为蓟州刺史弘庆父希 为节度使是为九十三世希 为八十七世连史部尚书察之裔孙察之父僧坦为开封府仪通三流光天壤者凡策鼎僧坦以上代有其人俱许于谱中自六十七世之下徒居吴兴武康后或迁居陕郡或散居山阴会稽或迁漳莆宁化或徒吾潮与惠源流 然然姚氏散居海内者其初皆本一人之无疑也祖隆生文声员外即文声生志昌志昌生仲礼三世俱単传至仲礼生子九人为肃燕让敬裕定完而宽定无传七房皆有传而后裔乃渐昌炽 则燕祖所自出也吾潮有广济裔石一百余丈架屋三百余楹横旦蜿蜒相传为韩仙湘子所造而桥旁宁波寺则勤子祖仲礼督造之功勤劳至今永赖又吾 祖因东石具头变乱法宜尽剿予祖以里长行入阵扦山固恐玉石俱焚以素中资赌缩其地且阴传预避俄而总戎征剿无功遂陷祖受賘罚军需千两方脱罪家产殆尽夫倾产以救亿万性命阴徳至大我子孙今日丁赋殷盛衣冠济楚孰非先泽之所遗也哉祖隆公与孺人合葬于惠州之 昌距柘乡百余里因三世单传且单传之祖或早逝葬昌石马某山某沟而其邑有石马村子孙惟于是寻觅不知所葬坆边有石马古墓遂相传为石非前石马村也屡世探访弗 不意于今上康熙壬寅年裔孙上启与桴及道偶宿其地土入为言此处有汝簇祖坆经火失祀因往观之铭志寇然瓮翔代舞称为姚氏佳城此固子孙一气所感乎哉要之山川有灵不忍我祖火烟于荒畑断龙问也我后人益信修德之报三百余年以来毫髪有如此因修家善述以大光前人烈而振后裔嗣之芳世增其美则于斯谱为有光而于祖宗贻谋之心为无负云
            康熙二十二年 在葵仲春月
            恩进士通议大夫知江南微州府事加二级前知杭州府事共部督捕清史司郎中户部山西清司员外郎户部浙江清史司主事加三级奉差监督大通桥漕运又兼署微宁广徳道知直棣昌平州顺义县事加一级十三世孙尲 谨记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10:39:31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3-6 23:14
十三世孙姚尲自谱序

谱序图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12:0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0-3-7 22:27 编辑

     广州姚钟尧用平远姚三修谱内十三世裔孙景谨识的《世系略》校对原文纠错,并分段断句加标点符号,列于下。


世系略
十三世裔孙景谨识


       我平阳姚氏分自天明季派,天明为尚书察之裔孙;察父僧坦封北隆公,自帝舜递至僧坦,八十六世也。察生丰城公思廉。思廉生憕、恽。憕之十世孙源为会稽山阴祖。恽之六世孙苏州刺史弘庆,生二子:孟玉,一名迁;孟瑜,一名远。迁生凤,徙莆阳霓坡。远生天明,居莆福韶溪。
      天明三子:孟派由度而惠,至宋进士广东佥判亨震,则其八世孙也。仲派由庆而升,至六世朝珪为漳之祖;十世伯绍伯纯兄弟入广居海丰,而揭阳始祖又其十二世孙岱徙居也。季派由业而益,至念一公兄弟四人。念二生廷喜,迁居畅山。念八念九生千四千二千三,未徙也。念一公与潮阳之祖孚均出出季派。十世支孙孚【尧曰:不是孚,是孚之祖父楶为潮阳尉;应改为“天明公九世裔孙姚楶为潮阳尉”】为潮阳尉因家焉。念一公为驿梅州,休官承甸遂家均田。平之有姚氏,自此始也。
      念一公生四子,祖德、祖隆、祖盛、祖章。祖德迁海阳。祖章迁虔州。祖盛居石正,生文新。文新生仕昌,明成祖时任人材布政司运粮,卒于旅邸。景之二世祖隆,生文馨公员外郎,其子即志昌,其孙即仲礼。仲礼生九子,为肃静谦让敬宽裕定完;宽定无嗣,七房皆昌盛,散居大柘超竹。而景则静祖八世孙也。
      自念一公递传以下,富遗通顕,代有其人。而家乘殘缺尚未明備。至十三世孫弗麈,以明經高等授縣令,自公中丁酉鄉進士,欲重譜牒而未逮焉。今中憲大夫汇川曆任司農司马遷杭徽兩郡太守解
組林下,重訂族譜。景乃與弟亦公升菴、侄天若枚侯,考其世系,粗槩其畧。后之觀者溯其源,始详其支
裔,知河流萬派出自一源,则尊祖睦族孝弟之心应油然生矣。

                  时  康熙二十二年岁在昭阳大渊献律中林鐘之桂魄初圆时也
                  十三世裔孙景谨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12:13:0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3-7 12:06
广州姚钟尧用平远姚三修谱内十三世裔孙景谨识的《世系略》校对原文纠错,并 ...

凉山州谱原文

世系各岁进士十三世裔孙景记试
我平阳姚氏分自天明季 天明为
尚书察之裔孙察父僧坦封此隆公自
帝舜递至僧坦八十世也察生丰城公思廉思廉生
惮  之十七世孙源为会稽阴山祖惮之六世孙弘庆
为蓟州刺史惮之六十世孙生三子孟玉孟迁孟逾名远迁
生凤莆阳霓波远生天明居莆福韶天明生子三人子
由度而惠至宋进士广东仓判享震则其八世孙也仲
由度而升至六世朝珪为漳之祖十世白绍白纯弟兄
入广居海丰而揭阳始祖又其十二世孙岱徒居也季
由业而益至念一公弟兄四人念二公廷喜迁居鸭山
念八念九生千四千二千三未徒也念公与潮阳之孚场
出季 十世支孙孚为潮尉因家焉念一公为驿梅
州休官承甸遂家均田平阳之有姚氏自此念一公生
四子祖德祖隆祖盛祖章祖德迁海阳祖章迁处州
祖盛居石正生新文新生仕昌。明成祖时任人材布
政司运粮卒于旅邸景之二世祖隆生文声公员外即
其子志昌孙仲礼仲礼生九子为肃静误让敬宽裕
定完宽定无嗣七房皆昌盛散居大柘超竹乡予则
静祖八世孙也自念公递传以下富遗通顕代有其人

而家乘殘缺尚未明備至十三世孫弗麈以明經高等授
縣令自公中丁酉鄉進士欲重譜牒而未逮焉今中
憲大夫涯州曆任司農司焉遷杭微兩君太守解
組林下重訂族譜景乃與弟 亦公升菴致天台印月

而家乘殘缺尚未明備至十三世孫弗麈以明經高等授
縣令自公中丁酉鄉進士欲重譜牒而未逮焉今中
憲大夫涯州曆任司農司焉遷杭微兩君太守解
組林下重訂族譜景乃與弟 亦公升菴致天台印月
考其世系粗槩其畧后之觀者溯其源始详其支
裔知流萬派出自一原则尊祖 族孝第心油生也
康熙二十二年昭阳大渊献律中林锺之榼魄初圆时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1:2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0-3-9 10:27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20-3-7 12:06
广州姚钟尧用平远姚三修谱内十三世裔孙景谨识的《世系略》校对原文纠错,并 ...

      广州姚钟尧用平远姚三修谱内含的修谱凡例校对原文,并分段、断句和加标点符号。





修谱凡例

一溯原始谱牒,家之史也。从水木而本源之百世,而上皆当知其人,而致其所尊焉。如姚氏本黄帝八世孫帝舜,生於姚墟始受姚姓。自商均以下分姓者二十九氏,惟嫡传一支终依姚姓。至六十九世孫平,为汉冀州刺史,居吴兴,海内分派之祖,皆本於此。此漢龙门帝纪世家、唐豐城公思廉族谱、宰相璹元之世系、及宋提刑使宗之宗图、與乎明一百七十七世孫斐家乘,纪载详明。我平陽始祖念一公由天明季派支分支,一脉相承,不敢谓江漢支流萬派非出自岷山嶓塚也。故照前譜传留之蹟依舊立圖。凡封土官爵,稽二十一史之確有據者一一註明,如歐陽公作唐書其世系表考诸故之籍可據,以为传信者也。後之觀者當信其所信可乎。

一立網统。夫支派縷柝而不得其網而统之则散且僣矣故遠祖以详其世代猶必稽近祖始基为君羊宗领袖而致其所觀焉我族自念一公为梅州驛休官承甸为平陽始祖内纪编圖以念一公为第一世祖隆德祖章盛为第二世此如紫陽朱子家谱始目察院府之意也雖祖章散居各郡然而星宿为河之源则薪傅绪引必以吾平陽始基之祖统乎列宗斯不散而僣古先王祭川先河後海重本也後之仁人君子不必平陽祭川之義焉则亦祖宗之幸也夫

一嚴本系。一本既分,斯有世系。系者,繫也;如物之繫,属而不離也。苏老泉谱,其族系。欧陽公经緯其圖。今酌而行之。如自舜帝遞降以至韶溪,照舊譜经緯其圖。自念一公以至九世,则詳圖系派;以下则遞叙實録,父子相继,昭穆相连;由本達支,秩然不乱。舊谱之既载者不敢畧,舊谱之所無者不敢增。螟蛉非種,鋤而去之。不特恶莠之乱苖亦鉴莒之滅鄫也。至继绝立嗣须昭穆相同者,明書於谱。【以下原文缺】此收则彼除之,不得重复。此外,有举疑似之迹以窥竄竊(窃)者而根之,弗属萌孽何来。正如正伦不得与城南诸杜仝谱,由所系者严尔。

一详记载名字谥兆

一重敦睦

一饬族纪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1:27:2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0-3-8 11:26
14
修谱凡例  一溯源始谱牒家之史也徒水木而本
本源之百里而上皆当知其 ...

原文


14
修谱凡例  一溯源始谱牒家之史也徒水木而本
本源之百里而上皆当知其人而其所尊焉如姚氏
皇帝八世孫帝舜生子封於姚墟始受姚姓自商均以下分
姓者二十九世惟嫡传一支终依姚姓至六十九世孫
平为冀州刺史居吴兴海内分派之祖皆本於此此漢
龙门帝纪世家唐豐城公思唐及宋宋郊年谱
與乎明一百七十七世孫斐家乘纪载详明我平陽
15
始祖念一公由天明季派支分支一脉相传承不敢谓江漢支
流萬派分出自岷山嶓塚也故照前譜传流之蹟依
舊立圖凡封土官爵稽二十一史之確有據者一註
明如歐陽作唐書其世系表考诸故之籍可據
以为传信者也後之觀者當信其所信可乎一立網统夫
支派縷柝而不得其網而统之则散且僣矣故遠祖以详其
世代猶必稽近祖始基为君羊宗领袖而致其所觀焉我
16
族自念一公为梅州驛休官承甸为平陽始祖内纪编圖
以念一公为第一世祖隆德祖章盛为第二世此如紫陽朱子家
谱始目察院府之意也雖祖章散居各郡然而
星宿为河之源则薪傅绪引必以吾平陽始基之
祖统乎列宗斯不散而僣古先王祭川先河後海重本
也後之仁人君子不必平陽祭川之義焉则亦
祖宗之幸也夫一嚴本系一本既分斯有世系系者
17
繫也如物之繫属而不離也   老泉谱其族系區陽公緯
緯其圖今酌行之如自舜帝遞降以至韶溪照舊
譜经緯其圖自念一公以至九世则詳圖系派以下则
遞叙實録父子相继昭穆相连由本相连由本達支
秩然不乱舊谱之已载者不敢畧舊谱之所無者
不敢增螟蛉非種鋤而去之不特恶莠之乱苖亦釜
莒之滅鲁也至继绝立嗣须昭穆相同者明書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8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