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毛泽东对女秘书三“要求”:不为工作而流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7 18:3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毛泽东! ]9 ]6 c" Z& O
  揭秘毛泽东身边的生活女秘书- h* T6 N) r2 x1 g3 E1 t  X! ]
  小孟来到主席身边工作,开始的那些日子里,主席十分高兴。小孟的一举一动,他都看着顺眼,小孟对他的一些提醒劝说,他都听着中意。6 Z) K% b/ O$ m( ]4 s6 P" g
  在小孟刚来主席身边的时候,他身边有两个工作人员,除了张玉凤是他的生活机要秘书,还有个护士小李。小李性格爽朗,心直口快,走路一阵风,说话嘎巴利落脆,颇有点男孩子气。有好长一段时间,她负责护理主席的生活,但渐渐地,小李有些不能胜任其职了。
; m3 }1 d3 F4 I1 @  一次,主席侧躺在床上看书,小李看他出了很多汗,就用毛巾给主席擦擦背。她用毛巾上下噌噌地来回擦了几下,不知是因擦得太重,还是打搅了他读书,主席生气了。主席一声不吭,本来他用一只手把书卷成个小纸筒似地转着看,这是很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这时,他迅速地用卷着的书向后一打,正打在小李的手背上。当时小李心里好不是滋味。0 [, g1 r  \3 m6 G
  后来她对张玉凤诉苦:“我好心好意地去给主席擦背,他却用书打我,他有意见就说嘛,干吗对我这样。”张玉凤还给她解释:可能你的动作太生硬了,主席岁数大了,也有些怪脾气。过了几天,小孟、小张和主席在一起吃芒果,刚吃几口,主席说:“把这些留给小李吃吧。”当张玉凤把这些告诉小李的时候,小李说:“主席还想着我,我还以为他讨厌我。”又过了几天,主席见了小李,主动向她赔礼道歉:“那天是我脾气不好,请你原谅。”小李说:“您要对我有意见,您就跟我说,我会注意。”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以后的很多事情,都使小李感到,主席对她不满意,弄得她左右为难。( c9 f$ R# u/ ], B
  有一天下午,小李在主席身边值班,主席看了一段时间的书,忽然说:“出去。”他浓重的湖南口音,本来就使他的话很难让人听懂,虽然小李大概猜着他说的是“出去”,但还未反应过来,主席又是一声“出去!”小李这下子确实听清是“出去”。于是他就离开了主席的卧室。小李走开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听见主席按响了床头的电铃,但她又不敢进去,她认为主席肯定是发脾气。当小孟进去之后,才弄清意思是让通报外面的警卫人员,主席自己要出去走走。
4 |3 @9 V; e4 p7 v/ I3 |2 q  渐渐地,小李护理主席,主席感到有些不顺手了。
+ M$ m+ w+ r! C4 R" ]) U7 r% |) v  一次,小孟正好有别的事情要办,便对小李说:“你喂主席吃西瓜吧,我已经把西瓜子儿全挑出来弄好了。”但小李端着盘子要来喂主席吃的时候,主席却摆摆手,指着小孟说:“还是请她来喂。”! A: w5 o1 l% ~8 y
  类似这样的几件事情发生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小李就到外面去工作了。% Z$ M7 n  ]  I1 R4 ^; @
  为什么主席对小李屡次发脾气,感到不顺其心,这是小李本身的原因,还是主席自身的心理。大概两者皆有。小李刚来主席身边时,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X- g: n) C6 C0 ]; F- v% q! b) Y6 I7 Y
※本文转摘自历史网(www.lishi.net)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lishi.net/html/mingren/2012-07/4816.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8:36:40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爱护下属反对女秘书为工作流产
" R3 v$ l( S' i6 v6 x3 N4 @( k
$ i; r9 Q; W; A4 q+ R" t; V  小李与小孟到主席身边的时间,可以说是前后脚,有一段时间她们俩都作为护士在主席身边工作。2 F0 `7 G$ P3 e# P

* }2 u) Y# p! ^0 F$ `& R; u" G- g, X  有一天,主席与小李聊天,顺口念了两句诗:
# a( Q2 {$ ~) `2 [- _' B- H5 W, z: ]3 ]1 c% L' y% N
  “风云帐下奇儿在,古角灯前老泪多。”
& F0 c) X+ N$ X+ @9 L& ~; _* \  W& E* ~2 |5 o' ]. k1 w# A4 p
  小李听着,没有完全听懂,便说:“主席,您把这两句诗写下来给我看看。”
% f/ t" a* F& H" c. j% b4 u" ^! a$ l) C" d2 {% L0 u/ w% E$ O! ~" F
  于是主席拿起铅笔,在一张白纸上认真地写了出来,然后递给小李。小李这下子看清楚了,她一边读着,一边问:“这是您自己的诗,还是引用的诗呢。”4 z8 S4 }# v  B  J
2 B, O3 p9 e3 O7 F; D. i
  主席说:“这是我借用的诗句,这两句诗正表达了我此时的心境,我见到你们,见到你和小孟的心情就是这样的。”2 M/ _7 q2 r0 c/ g) A9 d
+ S5 y3 b) v2 S! b) c( @
  小李,小孟,都是毛泽东多年不见的朋友,她们都经历了磨难,度过了坎坷。毛泽东会感到她们是“风云帐下奇儿在”了。
, W# j  `# \6 X( F- C* Y1 m% a/ H& h" Y
  毛泽东在小李刚来时,也是与之相处不错的。他也常与小李开玩笑,说长论短。小李进中南海时,刚刚结婚,并且很快怀了孕。她考虑刚来工作就怀孕,工作会受影响,便决定去做人工流产。当主席知道此事之后,便表示反对,并说这样对身体不好。主席还是对小李满意的,关怀的。
! U+ ^+ N% B) m0 @6 k
) I3 a' R+ ~' t0 Q  但后来为什么就发生了变化?或许天长日久,就难免磕磕碰碰。% k; N5 S7 u3 Y1 D
/ m4 w) ~4 C0 Z6 ?- L, Z2 `9 M
  小孟的护理就那么合意?恐怕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作用。
+ G& }. N+ \) c# M
8 c( F5 [. R# o. F& d" I3 v  小孟来了之后,主席与她有说有笑。饭后茶余,花园小径的散步,卧室客厅里的谈天,显得十分和谐,主席常常把小孟逗得开怀大笑。多一点幽默,生活中就多一些欢乐的音符。6 n. n3 _: z8 j1 Y! R5 x

* c3 @2 G6 f2 I9 @* D" o  “孟夫子,来,我给你讲个故事。”主席喜欢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她。1 C0 g$ f3 n4 f! j

( \& W, J4 r3 a0 J; n  小孟把沙发椅向主席的身边搬近一些,主席操着难懂但还能让人听懂的湖南话,给小孟讲起来。此时的小孟,就像几岁时,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一样,听得那么专心,那么入迷。) c4 b2 d2 l# O. H

# B5 V6 A' h7 j% A4 G  “有一个人,从自己脖子上捏下一个虱子,害怕别人嫌脏,赶忙扔到地下说:‘我当是一个虱子呢,原来不是个虱子!’另一个人马上捡起来说:‘我当不是个虱子,原来是个虱子!’”
  M( i% c& b% t8 R$ ^2 M; j5 M# D" G6 r4 o' O/ {2 F
  小孟听完了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瞪着她那清澈如水的大眼,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似地发问了:
( T: Z/ {4 O4 |" L7 p' [
6 F' ]( `4 p" A- J# v  “这个故事有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好听。”
: I" M& }( o1 V0 m6 B, b  [8 K3 B8 q' o: e# Y: W
  “傻丫头,你什么都不懂噢,这就是说,告诉我们要讲实话嘛,虚伪的人真是可笑。”  M; n1 ^% n) ?3 W$ ]
2 R: J. f; l8 }- k& M5 H7 O: T
  小孟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她也觉得这样的小故事很有意思。
3 N! y+ q, @* o  P5 Z
# E* D9 @+ x+ G+ `4 V  “主席,再给我讲一个,你看看我能不能猜出什么意思。”
' |3 g& O6 d0 |+ e- Z& }! x* A& Z
/ P4 y. l' [2 k, V  主席又给小孟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k# Z- w# }  ]8 g
  M! w/ _. F+ V2 s* E- \( q9 h1 H: p) x! x  “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大臣来到一个庙里,里面是个大肚子弥勒佛。乾隆便问大臣,弥勒佛为什么对着我笑啊,那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当他往佛的侧面走几步之后,又回头一看,见弥勒佛正对着那大臣笑呢,于是便又问那大臣:‘弥勒佛为什么也对你笑呢?’那大臣赶紧回答说:‘他笑我今生不能成佛。’”
* v; s/ [$ I! H! g0 Y. G( C: d+ C4 M) @+ X0 N5 y% K+ E2 y3 }
  小孟听到这里,咯咯地笑起来,急忙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这是讲那个大臣会拍马屁。”
: a) E. L0 _' ~/ Y  {( X! o) C  m7 K7 X, i1 ]
  主席点头称赞:“进步很快嘛,好聪明的丫头!”# a1 ]) X9 z* i3 B0 m. u. @; j5 y

7 g9 P, h8 A2 V( A3 o7 O  就是这样,主席高兴的时候,常常给小孟讲着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讲起来是那样轻松、自然,透出一种强烈的幽默感。
' r) ?$ W5 ]( u8 ]
3 O, N* t) F+ I6 a8 ?+ c. c& n7 u  毛泽东鼓励女秘书打破禁忌穿红裙# I$ G: [- n2 N& N

1 M9 ~5 D2 ~6 |9 E0 z6 o  小孟来到主席身边时,主席已患了白内障,很多人劝他做个手术,他却总是不愿意,就像劝他吃药一样。他常说:“医生的话不能听,最多只能听一半。”% e. z9 ~$ ]1 P; G7 s

. k7 M! R8 F6 ?4 Z9 }. R7 v  一天上午,小孟对主席说:“你做个手术吧,很简单,手术之后,你就能看清楚我了。”( S$ Z2 B: L  Z
: e  s: e6 Y) T+ u; t1 r( a
  不知为什么,这次主席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没有当时点头答应。主席的习惯就是这样,同意做的事不一定立刻答应,要做的事马上就去做。" J' f- M3 r: O$ v2 d$ A& R& r& i; z9 h+ L
, A* @) C0 ]  |' z: @6 }) t  D7 p
  就在这天下午,主席对小孟说:“我要做手术。”小孟听了,立刻打电话通知主席的医务人员。半个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2 o- Y; v; j2 |( {
& x" M4 h9 D# F2 s* `
  尽管很多人多次劝他动手术,但他没有同意,不过眼科医生们却早在几个月前就做好了准备。就在他从卧室去客厅的宽宽通道上,早就布置了一个小手术室,预备好消毒及手术用的器具。而且在这之前,眼科专家唐由之大夫,给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做了四个这样的手术,都相当成功,当然,这也为给主席做这个手术取得了经验。1 o; p' {7 I" Z0 ^7 I
- _8 K4 @' H- c( @
  这次手术,就是唐由之大夫来做的,是用了针拨的方法。先把主席推到小手术室后,不一会儿,唐大夫问主席:“可以开始了吗?”主席轻轻点点头。唐大夫在主席的左眼眼角部位打了一针麻药,部位找得准确无误。打完针后,主席突然提出要听京剧。小孟赶紧找来唱片,用电唱机放了京剧《李陵碑》。她知道,这是主席平时最喜欢听的。主席边听京剧,大夫边给他做手术,前后用了近一个小时,非常顺利。手术后,唐大夫给主席戴上了眼罩。* {/ G, u2 I* a/ n) t+ U+ ^# K

0 Z: L; _% b" ]" q" u' B' i  手术后的第二天,唐由之大夫给主席打开眼罩,上点眼药水。刚摘掉眼罩,主席一下子觉得眼前那么明亮,眼前一切都清清楚楚。他很兴奋,忙说:“好了,好了,手术做得好,我看不用戴上眼罩了。”就这样,本来应该再戴三天的眼罩就戴了一天。
3 T6 c; Q" f- e1 D' j( M$ U, s! V, E# x" h: N, I: @9 m
  这次眼科手术,主席是听了小孟的劝告。
! a9 g. c  m: Q8 ~, ]% E& n3 R* F
/ D) z6 H3 \, R8 K% {% o4 N/ ~  从此,主席又配了副眼镜,因视力的恢复,他有好长一段时间很愉快。
( f5 ?: o4 e: t% F: ~1 P" J5 g) l) }( Z, ?
  不久的一天下午,小孟穿着一条米黄色的裙子出现在主席面前,主席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她。然后摇摇头说:“这条裙子颜色不好看,你去做条红裙子穿吧,玫瑰色的,算我送给你。”+ u6 L/ E* E  Z9 D) q! b: {6 V
' v9 L7 e* ^9 I# f! x9 x
  小孟去“红都”做了件红色凡尔丁的连衣裙,做好之后,立刻穿起来给主席看。主席看着,已显得灰暗的眼睛里放出了光彩。他说:“我就喜欢这样的玫瑰红,好看。”小孟穿着这件连衣裙,工作在主席身边,像一朵俏丽的玫瑰花在主席的房间里闪着光。- J. z7 |9 p+ O, \: f% Y

- z6 N4 {- R* ?3 o0 b  1975年的那个时代,中南海的外面,还是灰色、蓝色的海洋,还是时髦的绿军装统治着人们的服装。小孟穿着玫瑰红的连衣裙走在外面,使人们投以惊奇的目光,即使在舞台、银幕上,也难见这样的形象。
# z0 A% c4 K' Z6 H
- ?. H1 i7 |( Q1 _5 t  毛泽东建议女秘书剪“杨开慧头”
# X& u! A! v1 j' y. k
: I$ I& {/ y# H+ E7 S8 V2 v  天气渐渐热了,依旧梳着短辫子的小孟很想去理个发。变变发式,会给人以新鲜感。小孟虽然没有想得那么多,但要求变换样式,锦上添花,却是人们的共性。) d" Z) q. a; L; j( w( h

' q/ F; K) l. ~; p# }  小孟说:“主席,我和张姐(对张玉凤的称呼)想去理个发,您看理什么样的好?”/ K8 a0 S; d2 {; \3 `
( E, V' o6 d# d' ^- A
  “剪个短发好,前面有刘海,后边齐齐的那种样子很好看。”主席回答得十分具体。
2 k. k+ I+ L( G5 G0 g! O
& R' w6 V3 S! C2 y, z6 I  小孟没想到,主席对什么样的发式也有研究,她只是随便一问罢了。那么大一个领袖哪里关心这些呢,但是她想错了。
' e1 ~1 [( }4 A  I) B' ?6 m6 }. l' C, G3 t/ |9 q0 d
  小孟和张姐去了北京饭店。到那里一看,有烫头的,她们临时改变了主意:不如干脆烫了吧。当她们两个都烫了头,回到主席身边的时候,主席一下子就发现她们两个都烫了头,便对她们说:“你们就是不听我的话。”
) P2 `  W2 V6 M8 J8 t$ w* [
4 D( d& s+ R% W4 U  后来张玉凤跟小孟谈起了发式的事,张玉凤说,主席多少年前就喜欢他说的那种发型,不知为什么。小孟说,主席讲的就是杨开慧的那种发型,可能是怀念她吧。! ^# P9 ^5 z# u( r) _2 U1 J

1 S5 l: A6 |. f9 t6 @- g  也许是吧,杨开慧,主席自由恋爱的第一个幸福伴侣,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尽管不长,但杨开慧的形象永远留在毛泽东的心里。杨开慧,永远是青春的化身,她过早地离他而去,但她永远给他留下了青春的明丽。0 u% }$ m% E) U% ~
$ T! @& t5 @5 P) Q
  杨开慧式的短发,玫瑰色的红裙子,与一代伟人毛泽东似乎不能联系在一起,但这一切的发现,又是多么符合人之常情。
5 W9 x$ |" F7 [4 `/ D8 g2 h/ K$ c# V) ]- N
※本文转摘自历史网(www.lishi.net)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lishi.net/html/mingren/2012-07/4816p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10: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