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说广州增城金兰寺村等地4个姚氏宗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 07:2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8-1 08:40 编辑

三江圈子“老司机”说

三江金兰寺村姚氏宗祠

金兰寺姚氏宗祠坐落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东,相传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距今590年。祠堂建筑面积1.25亩,四周建有围墙,正门前有一个约两2亩地大的广场,作每年新春期间宗亲们前来聚会和庆典之用。广场前面还有一口面积约五亩的大水塘,传说这是祠堂建筑风水结构所需要的。



金兰寺姚氏宗祠在增城第二座大祠堂,同时也是最宏观的祠堂。说最宏观,是因为它的建筑面积比一般祠堂大近1倍。传统常理学说,三栋祠堂、两栋庙,金兰寺祠堂是建了假四栋的。建筑师为了不违反常理,把第二栋的瓦面建成贝形结构,就是所说的假四栋真三栋了。

祠堂正前门有副对联:宝庆发其祥豸史留芳传奕世,金兰安厥宇云峰毓秀拓鸿基。字写得很有气势,也耐人寻味。据说对联是当时增城一叫刘郑的秀才撰写的。为什么上联是“宝庆发其祥豸史留芳传奕世”呢?明朝在位皇帝共16位,即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等等,因为“宝庆”就是宣德年间的朱瞻基,所住府弟被册封为宝庆付,宝庆发其祥是由此而来。祠堂横批是“姚氏宗词”,第二栋屏风上方挂有一横匾,上面标示有建造和维修的时间,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正堂屏风上方有一幅大横匾,上书“绳谷堂”三字。




祠堂后面有一栋气势更为壮观的房屋,这就是大神楼。大神楼门前花厅上方有一书有“玄兴燕硕”四字的横匾,里面自上而下按梯形摆放着历代姚氏祖先的牌位。整座神楼都是用抗腐耐磨的铁力木(明代广东、香港叫东京木)雕成镂空的各式飞禽走兽的形状,雕刻精美,很有观赏价值。

金兰寺姚氏宗祠的墙体,除墙脚和转角位用水磨红石外,全部都是用当时坚固耐用的大青砖建成。屋梁均用红石柱、花岗岩石柱和抗腐耐磨的铁力木混合调配承托而建成,非常坚固。每幅墙的顶端都画有0.7米高的明代流行的壁画和古代的人物画。




目前,金兰寺姚氏宗祠的总体结构和瓦面保存得还很完整,几百年都无大修,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被用作学校才得以保存下来,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07:44:43 | 只看该作者
     增城三江金兰寺村姚氏宗祠己入路明《中国姚氏祠堂》(P092),祠堂简介撰稿人姚炳清。

      对照楼上文字(和图片),“老司机”是抄录了姚炳清之稿。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08:38:07 | 只看该作者
      三江圈子“老司机”发微信《探秘三江历史悠久的姚氏宗祠》(2017-07-30)说了4个增城姚氏祠堂,都是抄录祠堂影集或姚网的:
广州增城区石滩镇三江金兰寺村姚氏宗祠(祠堂影集P092)
旧山吓村姚氏宗祠(祠堂影集P094)
增城区仙村镇沙角村姚氏宗祠(祠堂影集P095)
增城区到蔚村增城姚氏大宗祠(祠堂影集P0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