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与毛泽东交往甚密 惹贺子珍吃醋的延安美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7 18:4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m+ ]' F. \7 R' K1 V  有人说,延安革命队伍里大跳交际舞导致离婚率上升。图为正在跳交谊舞的毛泽东。
$ U0 p! ]9 y- S& o  1937年1月,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来到延安。为其充当秘书兼翻译的是位美貌的中国女子,叫吴光伟。吴光伟又名吴莉莉,父亲曾是北平盐务局长。她自幼就读教会学校,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戏剧学校学表演。她思想活跃,会写诗,演过话剧,读书时就参加学潮,后从西北救国联合会投身延安抗大。曾在延安访问的美国女记者海伦·斯诺这样描述吴光伟的风采:: G$ e9 @* S% L

吴光伟


2 L4 s+ R- B, o. O4 F( E9 H  她很有教养,温文尔雅,容易接近,女人味十足,卓有魅力,26岁芳龄,……吴莉莉看上去身材健美,脸色红润,皮肤白皙而细腻。她非常美丽。她留着三十年代所盛行的齐肩短发,而且卷曲美观。" _4 ?: S: ^, `/ y8 P
  当年延安只有两个烫发、涂口红的女人,一个是海伦·斯诺,另一个就是吴光伟。史沫特莱到来后,与吴光伟及接待她的女作家丁玲活跃在延安的社交场合。三人都是单身,史沫特莱与丁玲都离过婚;吴光伟与曾留学日本的丈夫张砚田思想不和,两人一个在延安,一个在西安。美国作家简·麦金农与斯·麦金农在《史沫特莱传》中记述:- E& Z3 x2 j! U( u- _
  在一个军事营地里,史沫特莱、丁玲、吴光伟成了独一无二的3人小组:3个有丈夫气概的离过婚的女人,对传统的婚姻都持批判态度,都希望妇女在一个社会主义社会里能享有较大的权力。
+ n6 s+ v% V7 I5 s% t  史沫特莱有部分印第安血统,天性叛逆,她到延安后,与学过表演的吴光伟共同刮起一股跳交谊舞的旋风。她在《中国的战歌》一书中描述:9 O7 t3 ?3 k8 C8 w
  在延安召开的一次高级军事干部会议期间,我试着教他们一些人如何跳舞,……朱德同我破除迷信,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接着也跳了起来,不过他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彭德怀喜欢作壁上观看,但不肯下来跳一次舞。贺龙在青砖铺的地上随音乐旋律一起欢跳,他是身上唯一有节奏感的舞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8:48:45 | 只看该作者
吴光伟(右一)和毛泽东等人合影 8 F1 ]- ?+ s; q7 J

& D5 C( b2 T6 {  延安的交谊舞会不但吸引了众多男女,还吸引了毛泽东。毛最初不喜欢跳交谊舞。史沫特莱回忆: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但在史沫特莱和吴光伟劝导下,毛最终成为舞会常客。他形容:“跳舞就是照着音乐走路。”但他没想到,这股交谊舞旋风最后竟演化成一场风波,让他惹火上身。
* H  d. ]( G4 Q% h' L
& N6 P1 [: `, e  当时,延安的交谊舞会遭到一些老干部夫人们联手抵制。它的发起人史沫特莱与吴光伟也成为众矢之的。史沫特莱回忆:在延安的妇女中间,我赢得了败坏军风的恶名,人言可畏,群情侧目。毛泽东后来也回忆:我那贵夫人贺子珍就对跳舞不喜欢,她尤其对我跳舞这件事很讨厌。贺子珍不但反对毛泽东跳舞,还反对毛与史沫特莱尤其是吴光伟的密切交往。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记述:" S6 l6 n! \% ~" ]5 A8 `
5 u. ]$ z4 v2 k/ e! z
  毛泽东常到我和我的翻译同住在一起的窑洞里来,于是我们3人一起吃便饭,纵谈几个小时。……他一口湖南腔,试着跟我的女秘书学北京官话,跟我学英语,学唱英文歌子。* A/ g. o3 W3 `% Z  z

( y; w6 g, N; O6 s  《史沫特莱传》中则这样记述了毛泽东与两位反叛女性的交往:
; B# }( z: A* v( j& W& Z
, q, B) ?- M6 L) h/ }: I  不为众人所知的是,毛还写出大量的诗词来教授和指导吴莉莉。……他们一边喝茶或喝米酒,一边谈天说地。……毛读过一些译成中文的西方诗歌,他问艾格妮丝,她是否体验过拜伦、济慈和雪莱那一类诗人所赞美的那种罗曼蒂克爱情。……他似乎觉得曾经错过了点什么。莉莉好像唤醒了他对于美好高雅感情的青春幻想。) p  T. |. u' J7 R3 U' e

( m" _7 N. O. b# N  毛泽东与史沫特莱和吴光伟的亲密往来,终于引发了夫人贺子珍的强烈反应。一次,毛与史、吴二人在窑洞里亲热交谈时,贺子珍忽然闯进来,并与吴光伟发生了肢体冲突。数年后,毛泽东对贺子珍的好友曾志回忆了当时发生的事:( o4 Q3 y! d# O

& z, R) K9 i3 N# M  我们又说又笑,这就激怒了贺子珍。她不仅骂了人家,两人还打起来。我批评她不懂事,不顾影响,她不服,为此我们两人吵得很厉害。8 K- C7 k1 H* h0 l% N6 v! x

9 u6 V1 R; f! G3 B- I  曾任共产国际代表的德国人李德回忆:
  E, X- z( u) \# j# O+ z$ v
, E! n' K  a5 q" j; O* J& }( P  毛的夫人贺子珍曾是位游击队员,受过伤,参加过长征,她知道了上述情况,对毛进行威吓。我亲眼见到在毛的房间里发生了一场激烈争吵。
! J2 s+ [, ]' F& o/ c. ?* S
. I6 n: {5 Z: [, W0 g' a+ F* n
3 L. f/ @6 t2 p2 g$ o: Q5 Q5 m0 L) X" G1 Q
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延安窑洞前" g( B/ c3 [5 F; @9 r! S8 I8 A

  f# g' ?8 w# c& ?" H  这件事当年被称作“吴光伟”事件。最终,吴光伟、贺子珍及史沫特莱不得不先后离开延安。吴光伟被从延安“礼送”到西安;贺子珍则负气赴苏联养病;史沫特莱最后一个离开,她临行前向海伦·斯诺借钱,说:“你在这儿能借到钱,我借不到。”恰在这时,年轻的左翼电影女演员蓝苹从上海来到延安。她改名江青,先在马列学院学习,后到鲁艺任教。共产国际的李德回忆:5 ?8 e- F7 i7 m3 s, Y

& q! V- |! O% ?! q; }, {6 ]8 L8 N3 A  这期间,江青进入了毛的视线。为了看她演出,毛令人奇怪地常常去剧院。……而江青则在1938年秋搬到毛那里,开始名义上是他的秘书,后来成了他的夫人。" {8 _$ l+ E5 d& C; T$ W

8 I) g# {. L! s+ a' h% J4 ]  贺子珍到苏联后,曾与林伯渠的女儿林利等年轻人共同在莫斯科学习。林利回忆:
, w; J# n2 P0 x- ~1 E6 W+ e. y8 N4 e3 V6 ^6 d
  关于她的婚变的情况我们原来都一无所知。1939年的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俱乐部大厅听翻译读报,其中一段是塔斯社记者在延安采访毛主席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夜深了,我们告辞,毛泽东和她的妻子送出来,在月光照耀的山坡上,我们边走边谈……”大意如此。我们不禁大为震惊。全场,包括贺子珍同志在内,都没有料到这种情况。大家沉默着,贺也不作声。……直到读完报,大家散去,她也没有流泪,没有悲诉。+ W& `, |/ s- \/ z! A
* j( q8 L+ ^5 K' l
  据载,贺子珍后来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单身。吴光伟离开后曾申请重回延安,未得到答复。她后来随丈夫去了重庆,新中国成立前又迁往台湾,从此被遗忘。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8:53:25 | 只看该作者
  延安的交谊舞会不但吸引了众多男女,还吸引了毛泽东。毛最初不喜欢跳交谊舞。史沫特莱回忆: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但在史沫特莱和吴光伟劝导下,毛最终成为舞会常客。他形容:“跳舞就是照着音乐走路。”但他没想到,这股交谊舞旋风最后竟演化成一场风波,让他惹火上身。1 ^# I- H7 o+ o) O3 G* l& h

0 @6 f, c/ D: x1 f# f% @2 m' f  L  当时,延安的交谊舞会遭到一些老干部夫人们联手抵制。它的发起人史沫特莱与吴光伟也成为众矢之的。史沫特莱回忆:在延安的妇女中间,我赢得了败坏军风的恶名,人言可畏,群情侧目。毛泽东后来也回忆:我那贵夫人贺子珍就对跳舞不喜欢,她尤其对我跳舞这件事很讨厌。贺子珍不但反对毛泽东跳舞,还反对毛与史沫特莱尤其是吴光伟的密切交往。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记述:
7 E- B4 \4 `7 l% v( S6 S9 z" U: p$ c
  毛泽东常到我和我的翻译同住在一起的窑洞里来,于是我们3人一起吃便饭,纵谈几个小时。……他一口湖南腔,试着跟我的女秘书学北京官话,跟我学英语,学唱英文歌子。
" D6 m2 s9 C& X) f9 `, x4 n4 b+ c2 S( \" c, \% w- i$ L
  《史沫特莱传》中则这样记述了毛泽东与两位反叛女性的交往:- a! P) h9 [; h5 X( X. h6 }
1 e# G" L! m! |0 M4 A- ^
  不为众人所知的是,毛还写出大量的诗词来教授和指导吴莉莉。……他们一边喝茶或喝米酒,一边谈天说地。……毛读过一些译成中文的西方诗歌,他问艾格妮丝,她是否体验过拜伦、济慈和雪莱那一类诗人所赞美的那种罗曼蒂克爱情。……他似乎觉得曾经错过了点什么。莉莉好像唤醒了他对于美好高雅感情的青春幻想。7 c. f# l; K1 M  N  U/ j

. T# _: g' W. U$ W7 `1 p  毛泽东与史沫特莱和吴光伟的亲密往来,终于引发了夫人贺子珍的强烈反应。一次,毛与史、吴二人在窑洞里亲热交谈时,贺子珍忽然闯进来,并与吴光伟发生了肢体冲突。数年后,毛泽东对贺子珍的好友曾志回忆了当时发生的事:; Q( U9 z, j7 }) L/ l( a

) }) c- e7 ~! v9 Z. ]6 M  我们又说又笑,这就激怒了贺子珍。她不仅骂了人家,两人还打起来。我批评她不懂事,不顾影响,她不服,为此我们两人吵得很厉害。
( K* V* Y, r0 C1 C0 r7 X$ ~. \% I- D& H2 j+ Z
  曾任共产国际代表的德国人李德回忆:
% o, k+ I+ w8 r# \! `" ]4 i
7 Z0 Z& e1 B! U5 Q% s9 |  毛的夫人贺子珍曾是位游击队员,受过伤,参加过长征,她知道了上述情况,对毛进行威吓。我亲眼见到在毛的房间里发生了一场激烈争吵。- a" Q$ U- k8 X$ W, s* r$ A

7 _7 V/ H4 Y+ h- I2 |# R, E: A8 |2 L7 r6 [& g. ~
) M8 n, E: |( J( B6 b4 M  h$ P
, q6 z/ F/ _& D
  这件事当年被称作“吴光伟”事件。最终,吴光伟、贺子珍及史沫特莱不得不先后离开延安。吴光伟被从延安“礼送”到西安;贺子珍则负气赴苏联养病;史沫特莱最后一个离开,她临行前向海伦·斯诺借钱,说:“你在这儿能借到钱,我借不到。”恰在这时,年轻的左翼电影女演员蓝苹从上海来到延安。她改名江青,先在马列学院学习,后到鲁艺任教。共产国际的李德回忆:
6 K, m+ c7 i# Q5 ]$ f0 ~. ^! M( n: [* g/ \* m6 K; X/ P$ e
  这期间,江青进入了毛的视线。为了看她演出,毛令人奇怪地常常去剧院。……而江青则在1938年秋搬到毛那里,开始名义上是他的秘书,后来成了他的夫人。3 G5 V5 e8 J# Z

$ H. k5 w$ T3 O+ e  贺子珍到苏联后,曾与林伯渠的女儿林利等年轻人共同在莫斯科学习。林利回忆:4 `! @9 F- S/ ~) Z. I; a4 Z9 j9 f
2 D' J! A$ Q3 ?! o3 O: N
  关于她的婚变的情况我们原来都一无所知。1939年的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俱乐部大厅听翻译读报,其中一段是塔斯社记者在延安采访毛主席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夜深了,我们告辞,毛泽东和她的妻子送出来,在月光照耀的山坡上,我们边走边谈……”大意如此。我们不禁大为震惊。全场,包括贺子珍同志在内,都没有料到这种情况。大家沉默着,贺也不作声。……直到读完报,大家散去,她也没有流泪,没有悲诉。: \, I% W  e- C
/ R7 ~" ^0 s+ {4 Q  ?7 n
  据载,贺子珍后来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单身。吴光伟离开后曾申请重回延安,未得到答复。她后来随丈夫去了重庆,新中国成立前又迁往台湾,从此被遗忘。$ E. z+ [/ p) E9 K6 G

% T% N2 @* B& i! Y" q% q/ l※本文转摘自历史网(www.lishi.net)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lishi.net/html/yeshi/2012-07/4815p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0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