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相姚崇的长房长孙(五世孙): 姚朂(或 姚勗,或姚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6 07:2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8-6 23:22 编辑



    姚勗  字斯勤,唐陜州硖石人,姚崇玄孙。穆宗长庆初登进士第。历迁监察御史、迁谏议大夫。改湖常二州刺史。与李德裕友善。后德裕逐,家无资,病无汤剂,勗数济饷候问。官终夔王傅。    (◎)
——见:  张撝之等《中国历代人名辞典》P1800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07:32:21 | 只看该作者
@姚峰 ,@山东平邑汝良公四支16世姚金 :
新干历山姚氏谱,只记载“姚朂,文宗朝为检校 迁礼部侍郎”——没有字或号,没有别的什么。



待后用谱页来说另一个问题,要请湖北潜江姚治洲一起来讨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07:3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8-6 23:23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7-8-6 07:32
@姚峰 ,@山东平邑汝良公四支16世姚金 :
新干历山姚氏谱,只记载“姚朂,文宗朝为检校 迁礼 ...


      姚朂就是姚勗,也就是姚勖,都是同一个人,唐长庆进士,盐铁判官,湖常二州刺史,唐文宗时检校礼部侍郎,谏议大夫,扬州留后
     勖,勗,朂,三字通用,都念xu。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07:5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8-6 22:45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7-8-6 07:34
姚朂就是姚勗,也就是姚勖,都是同一个人,唐长庆进士,盐铁判官,湖常二州刺史,唐文宗时检校礼部侍郎 ...

     湖北潜江姚治洲(属江西新干县历山姚氏)说姚姓及其几名人物(见下引文)。我不赞同其中一些说法,这里不商榷。只特别指出:不赞成姚治洲指姚泊为“姚勖后”。

引文:姚勖和姚洎二传
     姚勖,字斯勤,陕州陕石(今河南省三门陕市)人,唐代史学家。姚崇第五世孙。唐长庆年(821)初,姚勖于科举中登进士第。后历任监察御史,佐盐铁务,迁谏议大夫。会昌三年(843)姚勖任尚书左司部郎中,后升任吏部郎中职。

    姚洎,勖,生宣宗太和年间,五代时为后梁国宰相,昭宗壬戌(唐天复二年902年)时为翰林学士。唐末著名文臣,诏词令书不用草稿顷刻立就,一切诏诰制命诸草皆出于其手。开平二年(908年)以兵部尚书郎兼卤薄使,干化三年(913年)以光禄大夫、守御史大夫、吴兴郡开国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2)



引姚治洲之说:
    姚姓属虞舜后裔,舜乃黄帝八代孙。舜为上古五帝之一,是父系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因舜出生地为姚墟,故以地为姓。帝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赐姓妫,并封商均于虞。历夏商周世代耕历山,传至二十世后迁青齐、琅琊(今山东青州一带),又历二十一世姚光迁寓吴地,即苏州市北常州无锡县一带。西汉时姚平,生宣帝本始年间,受易学于京房。元帝建昭二年,为魏郡太守,后历官潞州(今山西长治)刺史十七载。惠政为民最署,生二子名致中、致和,致中隐逸善医术,能起死回生。其致和官太尉,生一子名通显,显生姚期,姚期生成帝和年间,姚期初为彰德府魏郡太守,后为光武大将,光武帝死后,明帝继位,赏封东汉功臣,姚期以勋烈战功同注汉册,立为二十八宿之一。后汉时姚伷生昭帝武年间,至后帝丁未五年孔明屯兵于沔北阳平关石马城(在今陕西汉中市一带)辟为广汉太守,姚伷为椽时文武兼之,刚柔并呈,颇得孔明赏识,并称姚伷为博雅焉。姚伷之后人历居汉地武康万年蒲版(今浙江杭州西北)。(1)

       姚耸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南朝宋国将军,英勇果敢,威武有力,是宋国许多将领所不能比。
      姚察(533-606年)南朝吴兴武康人,僧垣子,先后在梁、陈、隋三朝为官,参与修史工作,隋文帝开皇九年,奉诏撰梁、陈二史。
     姚思廉(557-637年),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察子,历仕陈、隋、唐三朝,少年时跟随父亲学习《汉书》,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姚察死后三年他上表陈述父亲的遗志,隋炀帝下诏准许他继续撰写梁、陈二史,《梁书》、《陈书》在姚氏父子两代人相传,跨越三个皇朝,先后五次奉诏撰写,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终于告成,如此艰辛可见一斑!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子三:姚彝,姚异,姚弈。
姚况,唐代将领,姚况于建中年(约780-783)间任关内道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刺史,节度使。
姚庭筠,唐中宗时为官右卫郎将,宗楚客引为御史中丞,贞元九年(793)官御史中丞。
      姚南仲(729-803年)华州下圭人,唐代官员,唐干元年(758)初,姚南仲经科举登进士第授太子校书,历任高陵、昭应、万年等县县尉,后迁任右拾遗、转右补阙、后任命为尚书右仆。
      姚勖,字斯勤,陕州陕石(今河南省三门陕市)人,唐代史学家。姚崇第五世孙。唐长庆年(821)初,姚勖于科举中登进士第。后历任监察御史,佐盐铁务,迁谏议大夫。会昌三年(843)姚勖任尚书左司部郎中,后升任吏部郎中职。
     姚洎,勖
,生宣宗太和年间,五代时为后梁国宰相,昭宗壬戌(唐天复二年902年)时为翰林学士。唐末著名文臣,诏词令书不用草稿顷刻立就,一切诏诰制命诸草皆出于其手。开平二年(908年)以兵部尚书郎兼卤薄使,干化三年(913年)以光禄大夫、守御史大夫、吴兴郡开国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2)
       姚彦章(?——945年5月),字继微,祖籍河南汝南,洎公后,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位将相全才的功臣。据史料记载,公青年时代曾任湖南听直将军,由于公办事沉稳果敢,颇有谋略,深得朝廷重用。武安节度史刘建锋死后,公分析天下形势,劝说马殷统帅军权,光化元年(898),公又请取谋取衡州(今湖南衡阳)、永州(今湖南永州市)、道州(今湖南道县)、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和郴州(今湖南郴州市)五州,并且推举李琼可担大任。马殷认为其谋略很正确,就全部采纳彦章公的计划,果然即如期平定湖南。彦章公以功升任澧州刺史,乾化初任宁远(今湖南宁远县)节度使,权知容州事(今广西容县及北流北部)。后梁龙德元年(921),辰淑蛮民作乱,彦章公指授计谋,即又平定了骚乱。公任静江府(今广西桂州)行军司马监军府事,横州(今广西横县)刺使。后唐天成三年(928)马殷建立楚国称帝后彦章公升任检校工部尚书,以功拜为左丞相。长信四年(933),后唐任彦章公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甲午年(934)以衡州刺史为昭顺军节度使。乙己年(945)昭顺军节度使彦章公去世!(3)
      姚旷,彦章公后。始从湖南迁往江西宜春定居,生一子姚广,广公生六子:思尧公,思舜公,思禹公,思汤公,思文公,思武公。思尧公迁横山,思舜公,思禹公,思汤公,思文公又由赣州迁巴邱(今峡江县)。今新干县姚氏大家族皆思舜公,思禹公和思文公之后裔,思汤公和思武公今无传。约北宋真宗年间思文公迁居新干县历山村(今新干县沂江乡历上村),生二子兆斌公、兆魁公,分别居历山上下两房。(4)
      历山姚氏始祖思文公,行六,生于北宋至道丙申年四月初一,卒于北宋至和己未年二月十三(996.4.1—1055.2.13),聘黄氏生于北宋咸平戊戌年十一月十四日,卒于北宋皇佑己丑三月初一日(998.11.14—1049.3.1)。在近两百年的生息里,历山家族得到长足发展,至南宋初期时,已是远近闻名的望族,家藏典籍丰厚,文人贤士仕途宏达。第五世祖世庸公即中华公的伯父,为杭州刺史,诸如此类的朝廷任职不止一人。但天有不测风云,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即1187年正月初一被冰雪覆盖的夜晚,千名贼匪将我历山先世沉沉包围,七岁的仲华公夜醒时发现有贼人围屋,急中生智迅速逃离躲进暗处;目睹贼匪如野兽一般蜂扑而致,残酷杀害我先世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小三百余口,仲华公神志计谋,雪地倒履,连夜跑到温姓佃户家避难,才幸免遇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4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