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3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莞企石镇上洞姚村:四百年草龙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4 07:43: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稻草扎龙有来历 “化龙”升天祈平安

2017-03-21 01:13:31 来源: 新快报(广州)




    上洞村姚氏祠堂展柜里的草龙,长约10米。

最好看的是 绕龙饼 。舞龙头的人按照顺时针的方向高速奔跑,其他舞龙的人要配合他,一起带动龙身旋转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看上去像饼一样的图形。”

——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草龙工艺传承人 姚耀深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热闹非常,一条插满线香的“金龙”上下左右欢快地舞动着,点点灯火划出一道道弧线,宛如游龙下凡,活灵活现。这条舞龙是由稻草编织而成,不但会去各家各户拜门,还会带来丰收的喜悦和风调雨顺的祈愿,到了零点,舞龙结束今年的使命,化龙灰飞……这就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草龙舞,2009年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青仪式庄重神秘

上洞村为姚氏宗族古村落,先祖(姚宗傅,弟姚宗卿)于宋朝末年从韶关南雄迁入,从众多考古发现推断,这里是广东最早发掘出陶祖的地方,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人类早期生存、生活的印记。在上洞村的姚氏祠堂内,记者看到一条长约10米的草龙陈列在展示柜内,虽然由稻草编织而成,但整体却惟妙惟肖,尤其是龙头,只见龙须飘然,一双黑色的龙眼圆睁,威武中透着几分亲和力。今年77岁的姚耀深老人介绍说,这是他和村里几位老人合作编织的,他本人自青年时代就开始扎草龙、舞草龙了,还曾自编过一首“舞龙拜门歌”。

姚耀深说上洞村的草龙舞,最早可追溯到1642年,迄今已有375年历史,舞龙习俗从未间断过。关于草龙舞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可以灭灾减难,相传在当年八月,村里发生瘟疫,村民心情忐忑不安。时值中秋节,人们想起用龙来辟邪驱疫。于是就地取材,用稻草扎成一条长长的龙,用剑麻作龙须,用小木棍作龙脚;草龙做好后,再择一个吉时,进行“采青”,意为龙“活”过来了,开始运作;最后在龙背上插上香火,鞭炮锣鼓齐鸣中,村民抓着木棍把龙从村内舞到村外再舞到山上。村里卧床的病人,听到锣鼓声后,即时精神振奋,缠身的病魔被赶到九霄云外,于是舞龙活动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姚耀深说采青仪式庄重神秘:“不采青不灵,一定要择选良辰吉日,一般选在晚上8点行人较少时,其间不能说一句话,长老们会偷偷将草龙扛到水塘边,用龙尾在水中点一下、甩三下,如此重复三次,这叫做 龙上水 ,再点燃线香插在龙身、龙头上。接着找棵榕树,先让草龙 嗅 一下树叶,然后将树叶采下来放在龙嘴里衔着,最后才送回祠堂添香燃炮恭迎 龙神 驾到。”

六坊巡游,“群龙共舞”

中秋当晚,龙头和龙身插满线香的草龙在年轻人的手中“活”了起来,舞龙队通常由16个人组成,其中大多为青少年,成年人则担当敲锣打鼓的角色,间或在青少年体力不支时轮替舞龙。龙头摆动,龙身舞动,远观宛若一条“金龙”从天而降。“草龙会舞着到各家各户去拜门,为他们带去喜悦。接着,草龙会到天宫里和上洞祠堂拜祭先人。”姚耀深说,舞草龙的高潮环节是“游龙”,“游龙”时,舞龙者要不停地舞动草龙,祈求健康、活力、幸福,村民不停向草龙抛鞭炮、放烟花,举村同欢,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最好看的是 绕龙饼 。舞龙头的人按照顺时针的方向高速奔跑,其他舞龙的人要配合他,一起带动龙身旋转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看上去像饼一样的图形。”姚耀深说,此时锣鼓声震天,舞龙者的热情会慢慢传递到整条草龙身上,跑动的身姿逐渐形成一股“旋风”,“旋风”很快地铺散开来,“席卷”观看的人群。最终,人们被这种热情所感染,为之兴奋、快乐,目光很难从草龙的身上移离,甚至忘了舞龙者的存在。

上洞村有围面、下围、北门、东门、新围和大丁圩6个坊,中秋夜各个坊还会组织舞龙队巡游,6个坊的草龙都将聚集在上洞村广场,展示“群龙共舞”的壮观景象,行程并不局限于上洞村,还会去周边镇街,甚至惠州博罗。

草龙舞的最后环节就是到河边将龙火化,俗称“化龙”,寓意着龙升天,把人们中秋的愿望和喜悦带到天上。化完龙后,舞龙的人每人分一把香带回家,以保佑家庭幸福。

【谈资】

另一个草龙舞传说

从“殿前请龙”到“荣归故里”

传说在明朝期间,上洞村姚钿登万历戊午乡荐己未科进士,任浙江嘉兴府推宫历任五载,甲子行取北京吏部民选司主事。公元1627年,时任稽分公侍郎的姚钿由明思宗给假回乡,长时间没被召回京。居乡期间,姚钿觉得对老围门风水、景观意识文化不够完善,便设计出了四道门坊,分别为迎恩门、引龙门、接龙门、望京坊,通过高第门进入上洞古民居,随后叫人建造。门坊竣工不久,姚钿即被召回朝廷复职。姚钿回乡到复职历时九年,钦取吏部天宫,戊寅光録左卿,辛己升顺天府承会推大理卿。

姚钿告老还乡时,想起老围门的门坊以龙字冠名,怕日后祸害子孙和村民,便心生一计,请求崇祯皇帝赐稻草龙一条带回家乡与村民同乐。崇祯笑着说,这也容易。当即下令叫人用麦草扎了一条小草龙赐予姚钿。姚钿回乡时,村民打锣敲鼓在五行门外接龙入村。从此村民为了庆祝皇帝赐龙(时近中秋)一事,就有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舞草龙的习俗,并且传承至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08:02:52 | 只看该作者
       可惜那天没时间带凤阳姚廷明拍上洞村姚氏祠堂,时间太紧:在东莞企石镇东山村下截村深巷村3个村拍了宗傅公裔8个祠堂;到博罗姚湾姚屋拍了宗卿公裔1个祠堂,到了博罗车村姚娘庙,太阳已下山了,庙门紧闭,四周无人。
    我坚持要拍【汉】姚娘庙,终于拍了,祠堂简介写了,也入了祠堂集(P101),了了一夙愿!

签到天数: 3962 天

连续签到: 2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7-8-5 13:53:2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7-8-4 08:02
可惜那天没时间带凤阳姚廷明拍上洞村姚氏祠堂,时间太紧:在东莞企石镇东山村下截村深巷村3个村拍了 ...

我这里也有这个节目.不过我们把龙头改成竹札的了.舞结束龙头喷出火焰.也很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5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