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周浦姚氏二十世姚养怡及其成才的5个子女
姚家在周浦小有名气,“先有姚家厅,后有周浦镇”。姚氏家族定居周浦已有600余年。
姚养怡是周浦姚家第二十代传人,因家道中落,只读过几年私塾,却创作了逾千首诗词,留下了不少文稿手记。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培养的5个子女在“工农商学兵”等领域各有建树,其中三个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5个子女的名字,组合起来是“兴强中华盛”:
老大姚乃兴是国家核工业部专家;
姚乃强曾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80岁的姚乃中,是姚养怡的第三个儿子,从医53年;
老四姚乃华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老五姚乃盛曾是一名高级会计师。
在学习方面,姚养怡对子女的要求则要用“严格”来形容。或许是因为自己很早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姚养怡对孩子们的学习特别重视。在他亲手编写的《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中,收录了写给几个儿女的信。发黄的纸张上,是他亲手书写的,对于每个孩子的要求和期盼。 “父亲属于自学成才,因此他从自己的经历知道,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学习更多知识。”姚乃强说。 在外滩上班的时候,姚养怡每个周末回周浦的家。每次他回家前,母亲都会提醒兄妹们:“爸爸要回来了,你们快点检查检查自己的功课。” 在五兄妹的印象中,父亲在家的时候也很少与他们闲聊。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或者练字,只有在检查功课的时候,才会与孩子们交流。 父亲在学习上的严格,大家都深有感触。用姚乃强的说法,平时在家总是讲功课,连玩的机会都没有,每年清明去扫墓,“像是去春游一般,非常开心。” 这种严格,针对的不仅仅是儿女,还有孙辈。姚乃中的儿子姚晔,至今仍印象深刻。 “因为我们一家住在市区,与爷爷相处的时间比较少。不过,小时候,每次去周浦见爷爷,他总是不苟言笑,偶尔讲两句话,也都是跟学习有关的。” 还有一个让姚晔无法忘记的是饭桌上的规矩。“吃饭的时候,小辈要负责将饭菜端上桌,碗筷摆放好,等长辈入座之后,小辈才能入座。长辈说可以吃了,孩子才能动筷,而且只能吃自己面前的菜。”
(来源:《浦东时报》)
1973年10月拍摄的姚家全家福(前排左4为姚养怡,左5许安祥)
姚家五兄妹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