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1 17:11:06
|
只看该作者
姚泓墓是衣冠冢
《晋书》载,泓孝友宽和,而无经世之用,又多疾病,兴将以为嗣而疑焉。久之,乃立为太子。兴每征伐巡游,常留总后事。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 (姚秦第三代王)姚泓,死后衣冠冢在户县大王镇(庙号、谥号和身后葬于何处史书无明确记载,根据现有资料初步考证葬于户县大王镇),现在的户县大王镇家老坟,占地六十多亩,坐南朝北,最南端大冢居中,由南至北为神道,伸到两侧按辈分燕子型坟墓排列。 听老人历代口口相传说:大冢是衣冠冢;大王镇姚家从古到解放前后还在草堂寺收地租(所出租地是后秦留下的寺产,或后秦宗亲继承遗产)姚百孝家多代人管理地租。 后秦灭亡后,随鸠摩罗什来的龟兹人(时给草堂寺道场伴乐)大王崔家和后秦后代一起定居于大王镇。因龟兹人只是族内通婚,近百年才和汉族通婚,所以他们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着龟兹民族的面貌特征。现在户县大王东村崔姓人十户左右三十多口人。 后秦灭亡,姚泓在南京弃市,那时正直危难衰败时节,加之路途遥远,尸首不可能搬回下葬,所以衣冠为冢。由此,可以基本说明姚泓墓地在户县大王镇。大王姚姓后代现分居五个村子人口六千上下,以此老坟为祖坟。后秦亡国后,大部分姚姓部族及部属避进秦岭,南迁陕西宁强、略阳,四川广元一带,更远者迁徙至江南。就近潜逃这一部分姚姓族人,走到眉乌岭上,涝河岸边,滔滔涝河挡住了去路。便在此定居下来。 |
|